
会员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更新时间:2015-04-28 15:40:00
最新章节:第7章 神魔小说的影响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上架时间:2011-10-02 00:00:0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十二册)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8.3万字 - 会员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十册)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7.5万字 - 会员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七册)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4.6万字 - 会员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文化45.3万字 - 会员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十一册)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7.3万字 - 会员
神奇的数字:探析数字背后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对一些数字表现出格外的偏好,并赋予了它们特定的寓意。从易学的角度赏析中华数字文化,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寻常人而言确实难以参悟。不过“大道至简”,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参详,即便人们的认识水平高低不同,也都能够从中感悟到数字的魅力,惊叹于数字的精妙之处。笔者衷心祈愿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回归本源,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增添文化趣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2.7万字 - 会员
中国人的姓氏
姓氏不仅是区分名字的符号,更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本书从姓氏的起源出发,结合Y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揭示姓氏发展的科学逻辑,继而研究李、王、张等大姓的崛起,及陈、林、冯等南方姓氏迁徙分布,呈现姓氏的地域分布演变,并探讨历史上“同姓不同宗”、改姓、改读音、复姓等现象。本书融历史、科学与社会观察于一体,以多学科视角解答姓氏谜题:用分子生物学辨别名人的同姓后代,用语言学追溯姓氏的音变轨迹,用历史学还原姓氏背后的权文化10.1万字 - 会员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文化19.7万字 - 会员
中国精神培育的历史和现实逻辑
本书着眼于当前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将中国精神培育作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关键精神力量,系统把握中国精神培育的目标、原则、向度和实施侧重点,将中国精神培育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本书主要包括中国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及内在机理,中国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中国精神培育,中国精神培育目标、原则及向度,中国精神培育的效能提升与实施侧重文化2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