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马勇更新时间:2016-07-28 18:02:28
最新章节:第102章 人名索引(2)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上架时间:2009-06-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勇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消逝的海外华邦: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兴亡
本书作者广泛吸收了中外研究者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并且亲身到广东梅州、惠州以及印尼、马来西亚等过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这些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故乡以及政权的遗存进行了亲身的感受和查访。作者综合了谢清高、梁启超、罗香林、高延、林凤超、余澜馨、肖肇川、袁冰凌等人的记录和研究成果,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历史23.5万字 - 会员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惊涛拍岸,宋祖豪杰,汴河上叫卖声业已远去。小桥流水,康王南渡,西湖单柔美面容渐已模糊。彪炳史册的三大发明,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婉约豪放的诗词文韵,构成了虹桥之上平民的狂欢。征尘不断,飞扬的剑气划破了小轩窗下梳妆的妩媚;图强变法,激昂的意气挽不回颓危的大厦。铁蹄踏处,繁华落尽,云涯渺,忠臣葬,掩书卷,照丹心。历史15.6万字 - 会员
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
本书作者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非预期结果”这一现代社会学理论,围绕“为什么好政策变成了办坏事”这一核心问题,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变法”进行了具有现代意涵的解读。作者充分运用史料,阐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理念、经过和结果;更采用了社会学的综合政策分析工具,分析变法涉及的人的问题、制度问题与政策环境的问题,探究变法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及其反馈,解读变法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后果。历史32.7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贰)
《谢涛说大秦(贰)》以麻隧惨败为起点,以《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秦国从春秋末期秦国麻隧战败后隐忍沉寂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段历史。其中,有秦桓公被迫蛰伏的苦闷,有秦哀公复楚的一线微光,有商鞅变法成功的喜悦,有大败六国、一枝独秀的骄傲……历史13.1万字 - 会员
三国全史2:天下归一(笔记插图版)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战争不断、烽烟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连横博弈、合合分分的时代。这是一部宏观全景的历史读物,这是一部权威专业的历史读物,这是一部见解独到的历史读物,这是一部生动有趣的历史读物。南门太守耗费3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访百余处三国遗址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几易其稿,撰写的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本书讲述了汉中之战、魏宫夺嫡、荆州变局、汉魏禅代、历史31.7万字 - 会员
东坡志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苏东坡,宦海沉浮,南来北往,是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积累沉淀下来,铸就了苏东坡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艺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爱。《东坡志林》是苏东坡留下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轼的世界。其书的大致内容,“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全书分29个门类: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技历史36.9万字 - 会员
洪武之治:南征北伐与明初四大案
朱元璋率领群雄平定江南,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一方面,他勤政爱民、修养生息、编户齐民、推行科举、治贪打黑,使明朝渐渐步入正轨,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他晚年丧子,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稳坐大明江山,故意制造胡蓝之狱,残暴屠戮功臣。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朱元璋治理下的洪武时代。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诛杀开国功臣?常遇春为何会暴死军中?徐达和刘伯温是不是被朱元璋毒杀?本历史21.5万字 - 会员
从《史记》到《人物志》
本书是伏俊琏教授关于《史记》与《人物志》研究的一部力作,包括以下专题内容:《史记》中的悲剧(《史记》中末路英雄的悲剧,《史记》中平凡人生的悲愤,司马迁的悲剧心理);《汉书·艺文志》的思考到《人物志的》创作者与创作环境。总之,《史记》到《人物志》反映了中华民族史学发展的对接、想通和恢弘气象。作者讨论的几部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厚的历史根源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更是中华民族不曾中断的伟大记录,是历史22.3万字 - 会员
正始十年
正始,是曹魏第3位皇帝曹芳使用过的年号,起于240年,止于249年。正始十年即249年,这一年四月曹芳下诏改年号为嘉平,正始十年只存续了3个多月。不过,就在这约100天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影响到之后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本书聚焦于正始十年(249)前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探察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前因与后果,在不放过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本书无意为司马懿父子翻案或“洗白”,而历史17.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国史19.6万字 - 会员
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
本书作者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非预期结果”这一现代社会学理论,围绕“为什么好政策变成了办坏事”这一核心问题,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变法”进行了具有现代意涵的解读。作者充分运用史料,阐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理念、经过和结果;更采用了社会学的综合政策分析工具,分析变法涉及的人的问题、制度问题与政策环境的问题,探究变法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及其反馈,解读变法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后果。中国史32.7万字 - 会员
故宫疑案
本书主要围绕清代故宫的疑案和秘事展开。如清朝统治者姓氏爱新觉罗的由来,清太宗皇太极的汗位争夺战、康熙帝立废太子、嘉庆帝在位期间发生的故宫行刺案、光绪皇帝的死因、清宫皇子的教育事宜等等。这些疑案,从时间上来看,贯穿整个有清一代;从地理空间上来说,涉及兴京赫图阿拉、盛京沈阳和北京。从内容范围上来说,涉及国政大事和皇帝家事。这些疑案秘事或出于避尊者讳,或由于史料记载不清,说法很多,外人难得其详。再加上野中国史23万字 - 会员
柳原前光《使清日记》研究与校注
本书“研究篇”从赋予言说以意义的文学性阅读出发,梳理《使清日记》所载内容,研讨柳原前光的中国观察和中国认识,从文学发生学角度分析日记的文本生成,并从一个侧面呈现晚清社会、近代中日关系以及两国殊途分野的近代化进程。“校注篇”对《使清日记》写本录文并断句标点,校记其中的衍字、脱字、误字、旁注、誊录空白等,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改正书页混乱情况,对中日重要人物、节点事件以及难解字词的含义、诗文的用典出处等予中国史23.2万字 - 会员
君主、道学与宋王朝
本书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上篇先从史料中提炼了“枢机”与“委托”两种中国古代君主支配的基本模式,进而用“双重委托”概念为南宋晚期政治史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篇将道学政治理论分为“明明德”“新民”两截,分别探讨其对南宋政治实践的影响。中国史22.4万字 - 会员
国史馆藏档(一)
本册文献集编纂收录的资料有台湾“国史馆”《外交部》全宗和《蒋中正“总统”文物》全宗,以及一个附录。《外交部》全宗档案是“搜集日本违法行为资料提交国联调查团”(第一卷到第六卷);《蒋中正“总统”文物》全宗档案是收集全宗内有关“李顿调查团”的档案;附录是《日寇侵略之部编案纪要初稿(合订本)》之“贰、沈阳事变”。中国史2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