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更新时间:2018-08-17 17:01:17
最新章节:第11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该书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了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促进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论述了罗马继承法和法国民法的起源和变革。强调了严格区分各种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制定法律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译者:夏玲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法)孟德斯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7年第2期/总第6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政治12.1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总第5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政治12.1万字 - 会员
当代马来西亚政治
马来西亚是中国重要的近邻,中马关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着眼于当代马来西亚,力求将当代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历程、政党与社团的关系、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制度与文化等方面较详尽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马来西亚政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政治23.2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总第8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政治10.1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总第4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政治17.4万字 - 会员
日本“国体论”研究:以近代国家建构为视角
日本自幕末起直至二战战败,每当面临重大国内外危机,政界及思想界就会兴起关于“国体(Kokutai)”的讨论,这些对日本的“国体”是什么及其独特性、优越性进行阐释的言论即为国体论,是日本政治家及知识分子对自身政治体制及民族文化特性的自我认识。其宣扬日本是神国、天皇统治万世一系、日本乃家族国家、基于君民亲情而非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这些特征以及与之有关的风俗传统等国家特质统统被称作“国体”。明治建国之后政治23.2万字 - 会员
印度女性问题的历史沿革与现代演进
尽管印度女性在历史上曾有过发展的黄金期,但宗教、文化以及父权体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致使女性长时间处境艰难,且缺少话语权。印度政府1949年立宪,承诺保护女性权益,但女性未能在实际生活中享有平等与公正。故“赋权女性”成为了1974年以后“性别平等战略”的主题。然而赋权意味着男女权力结构及关系发生变化,势必对男性权力和特权形成挑战。这也是缘何针对女性暴力、劳动性别分工等歧视现象仍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表政治17.9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总第9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政治10.3万字 - 会员
变动与分裂:“二战”后初期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华侨华人社会研究(1945—1958)
本书以苏门答腊岛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始报纸为依据,在探讨印尼苏北地理与经济结构形成、历史、主体民族与华人关系的基础上,对战后初期苏北华人的聚居、商业网络形成、华人与主体民族职业竞争、华人社会慈善、文教事业的新变化与华人文化传统的互动、华人政治认同分化实质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本书还细致地从报纸中析出千余种华人社团基本信息,还原了二战后初期苏北华社发展的繁荣局面,对丰富发展印尼外岛华人社会研究具政治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