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城市土地空间治理
徐建春 李焕更新时间:2019-07-22 15:07:49
最新章节:第四节 城市空间治理的土地储备保障措施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城市土地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人类活动集聚区的由气候、地质、地貌、土壌、水文、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综合体。城市土地空间的有效治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书分别从(1)建设用地泡沬与城市精明增长,(2)城市系统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3)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环境治理,(4)土地改革与城市多维空间重构,(5)城市空间治理的土地储备保障这五方面展开城市土地空间治理的研究。从管理转变为治理是理念的转变提升,而空间治理则是从一般的治理中另辟蹊径,是治理的技术支撑体系的转型升级。本书两位作者在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硕士点,以及国土资源统计学博士点的平台支撑下,合作将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专著出版,努力把浙江的经验模式放置到世界大背景中考察,同时也从全球的视野来观察研究浙江,并试图找出城市土地空间治理从个别到一般的普适规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建春 李焕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旅游社会化营销策略与实践研究
2012年,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鼓励以各类网络媒体,门户、论坛、博客、微博等渠道资源作为目的地旅游营销载体,根据服务的客户群特征组织相应的旅游营销,提高内容的覆盖及影响力,降低营销成本”。本书系统分析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推广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利用社交媒体的粉丝关注效经济11.6万字 - 会员
流动和渐变:清水江下游农村土地典交易研究(1644—1949)
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新发现民间契约文书,论述清代以来贵州清水江流域农村地区的土地典交易,分别讨论了典交易的基本概念,典和当、活卖等土地交易形式的异同,典制度产生的原因,典契的基本要素,典交易的基本过程、发生原因,典产的处置机制、回赎率及“出典回佃”式典交易等问题。经济16.4万字 - 会员
产业基础年度发展报告(2022—2023)
本书为年度报告,系统总结我国2022—2023年产业基础发展的情况,分析重点领域产业基础发展情况,总结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结合美国国家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经验,研究提出在国际竞争新格局中产业基础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技术发展新趋势,分析提出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阶段目标任务,梳理近年来重点地区(上海市)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的进展和主要政策,最后为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产业经济12万字 - 会员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研究:以四川柑橘产业为例
本书充分考虑产业及区域异质性,以准确研判四川柑橘产业供需匹配状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四川与全国其余8个柑橘主产区的比较、四川20个柑橘种植市州的比较,揭示四川柑橘产业的特性问题,致力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双重差分法等计量模型客观评价四川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聚焦柑橘产业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效果,丰富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域的经济12.4万字 - 会员
工业互联网标识与双碳园区建设和发展之路(技术与规划篇)
本书聚焦于工业互联网标识与双碳园区建设和发展,在全面介绍相关关键技术、实施方案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双碳园区的未来建设方向和推进建议。全书主要介绍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标识、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新模式、双碳园区的发展历程、工业互联网标识全面赋能双碳园区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双碳园区建设蓝图、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双碳园区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赋能双碳园区建设的类型,以及双碳园区典型实经济20.3万字 - 会员
乡村振兴:规划·路径·案例
《乡村振兴:规划·路径·案例》一书由导读和战略规划:全面推进顶层设计;保障供给:筑牢农业安全基石;科技强农:聚力现代农业支撑;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打造强劲乡村经济;美丽乡村:坚持生态宜居道路;创新驱动: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人才培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八章组成。本书图文并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等解读重要知识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案例介绍和实操指引,便于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经济10万字 - 会员
乡村振兴的陕南实践
首先,本书以陕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构建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五个地区的典型案例:宁夏闽宁镇、广西毛竹山村、湖南十八洞村、江西潭头村、河北顾家村这几个案例来分析国内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通过对陕南地区略阳县、镇巴县、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白河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以及柞水县等地区乡村振兴实践分析陕南乡村振兴的的实践模式;最后,通经济16.7万字 - 会员
工业互联网标识与智能工厂融合应用和发展之路(技术与应用篇)
本书主要探讨工业互联网标识系统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及其对产业变革的影响,详细介绍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标识系统的构建和解析,以及标识技术在智能工厂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此外,本书还讨论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包括工业元宇宙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等。本书适合对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智能工厂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特别是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工业互联网在现经济21.4万字 - 会员
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玉米、番薯在南方山区推广最快的阶段,之后才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发挥了巨大功用,在南方平原地带,则一直建树不多;最终在南方形成了西部山区玉米种植带和东南丘陵番薯种植带,虽有交汇,分庭抗礼,边界在湖广、广西。北方玉米、番薯推广更晚,光绪以降的清末民国时期才有较大发展,最终奠定了一般粮食作物的地位,然地位仍并无二者在南方山区之地位,玉米胜于番薯,尤其在春麦区番薯几无踪迹,玉米在北经济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