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出土战国文献动词研究
更新时间:2020-03-17 10:57:23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基于当代描写语法学、三个平面语法学、汉语配价语法等语法理论,采用语义与形式、静态与动态、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动词进行了断代研究。无论从语法理论、分析方法上,还是从材料选取、描写分类、论证解释上,本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价值,在古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基于配价理论对动词描写分类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上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不仅对动词演化规律的历时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而且对古汉语教学和汉语词典编纂等应用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品牌:Jndx_@2024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Jndx_@2024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词体形态论
本书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对词体进行考察,既有对中国诗体发展、词体自身演进历程的描述和梳理,又有对词体语言面貌和美感特质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词之所以为词、词何以为词等根本性问题,并对词体在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质及其表现出来的诸多语言现象进行阐释。社科24.7万字 - 会员
互文性研究
本书在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视野下,综合考虑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阐述互文性的理论并结合各相关临近学科讨论互文性的研究实践。社科24.2万字 - 会员
公文写作技巧与案例
本书围绕公文的概念和种类展开,介绍了党政公文、行政事务文书、宣传文书这三类最常用的公务文书的写作体例和技巧,并辅以大量案例解析。社科18.2万字 - 会员
镜与灯: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学论集
《镜与灯: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学论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研现状,集中呈现近年来在相关教学领域践行的改革与创新,强调将德育工作寓于专业课教学之中,既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反思,也有课堂教学个案的精彩呈现,是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研的一次高水平集中展示。社科22.2万字 - 会员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该著探究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关系,阐释了现代汉语及其传播在新诗发生期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作用与意义。具体论述了现代汉语白话、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形式建构中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分析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称形式、分行形式、节奏形态、科学思潮与现代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关系。本项研究旨在从现代汉语诗学、语言学、传播学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深化现代汉语诗社科22.8万字 秘书/助理成长实战手册:公文写作
秘书或助理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常常被概括为“办文、办会、办事”,“办文”也就是公文写作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公文的分类、特点、通用格式、常用词汇、相关标准等,详细说明了实际工作中比较常用的10种法定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意见、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的格式、写作方法及要点;下篇介绍了比较常用的23种非法定公文——计划、社科4.7万字- 会员
汉语诗歌节奏、声韵及新诗体式建构
形式优雅、精致化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或诱导作用,有利于引导新诗超越琐屑、“鄙俗”的描写,“在人们心里唤醒一种比较实际生活所获得的更精美而又更丰富的感情生活”(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本专著具有三大创新。第一,首次提出汉语诗节奏生成四要素:双音化、顿、词长弹性、虚词,双音化是四要素的核心(第二章)。第二,首次论证平仄律的根本功能是优化汉语诗节奏,使汉语诗节奏形成起伏且更加柔和(第三章)。第三,详论汉语社科22.1万字 - 会员
罗怙世系
《罗怙世系》是印度古典梵语时期著名诗人迦梨陀娑(Kālidāsa,约四、五世纪)的作品,在印度被奉为古典梵语叙事诗的最高典范,至今仍是梵语学习的经典作品。这部叙事诗共有十九章,取材于印度史诗和往世书中罗怙世系的传说。罗怙世系属于太阳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甘蔗王。本书采用帝王谱系的形式,以罗摩故事为重点,描写罗摩在位前后的罗怙世系帝王传说。本书提供了《罗怙世系》的汉译全文,在印度古典梵语诗歌汉社科53.8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中的《金瓶梅》研究(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丛书)
本书主要聚焦于《金瓶梅》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并着重梳理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汉学界对这一奇书的理论阐释。全书主要呈现了英语世界在《金瓶梅》的实证研究、主题思想研究、人物研究、叙述风格研究、修辞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成果。总的来看,英语世界这一“他者”视角为国内金学界提供了一面具有跨文化意义的“比较之镜”,有利于促进中西金学界之间的互证、互识和互补。社科27.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7辑)
本辑为《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7辑)》,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法语二外课堂中的应用、俄汉语工具范畴的对比研究和日本诗歌中拟声词、拟态词的使用及汉译研究等论文。跨语言文化研究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不仅是这两个学科之综合,而且极具边缘交叉学科之特性。它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交际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旨在向广大读者,尤其是跨语言文化研究学界和第二语言(外语)教育界的语言文字12.9万字 - 会员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该著探究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关系,阐释了现代汉语及其传播在新诗发生期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作用与意义。具体论述了现代汉语白话、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形式建构中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分析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称形式、分行形式、节奏形态、科学思潮与现代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关系。本项研究旨在从现代汉语诗学、语言学、传播学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深化现代汉语诗更新至:第20章 注释 - 会员
叙述声音研究
叙述声音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声音,有多重内涵。它隐喻作者意识在叙述话语中留下的迹象,这些话语迹象可为读者感知,体现着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是重要的叙事学术语。出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因此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叙述声音的概念、来源、构成、分类、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阐释了它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更新至:第22章 注释 - 会员
四川传统吟诵研究(上册)
“吟诵”是以一定的韵律和节奏等音乐手段来表现诗文情思和意境的有感情的读书方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吟诵和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吟诵的音乐性使得中国深奥枯燥难懂的经典诗书,变得悦目娱心、活力十足。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代代相传的中华吟诵受到了很大冲击,日渐式微,近乎绝学,基本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吟诵艺术开始从衰落走向濒临灭绝。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发扬、提语言文字28.7万字 - 会员
《五音集韵》重文考辨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重文的專題性著作。緒論闡述了韓道昭《五音集韻》的成書價值,重文的内涵與發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韻》重文的術語系統、字料來源和基本類型。正文依卷次逐條考辨《五音集韻》一百五十二個韻字頭下所屬的九百餘例重文字形,基本嚢括了韻書中的生僻、疑難和典型重文。全書材料翔實,條理清晰,考證嚴密,層層剖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语言文字1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