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
武斌更新时间:2020-10-28 15:42:15
最新章节:第15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与瘟疫的抗争从未停止,人类的文明史一直有瘟疫相伴。每一次瘟疫的大流行,伴随着一次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提升,瘟疫参与了我们的历史,参与了我们的文明创造。在一定意义上说,瘟疫就是一种文化。本书在新近武汉肺炎的背景下,通过生动、翔实的事例和数据,记录了世界历史上大瘟疫的危害、瘟疫中人的力量和瘟疫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全球史的视野,讲述了人类对瘟疫从祈祷、隔离到与之共存的认知和应对进程,进而在一次次生死涅槃中反观人类与瘟疫的共生共存,从而启迪读者对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之道的思考,并相信瘟疫是可认知、可战胜的。
品牌:广东人民
上架时间:2020-03-06 00:00:0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广东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武斌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洛丽塔原型
本书讲述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少女绑架案的真实调查过程:1948年,年仅11岁的萨莉·霍纳被53岁的儿童猥亵惯犯绑架,被迫进行了一场长达21个月的“环美旅行”。这起真实事件谜团重重,十分扣人心弦,曾启发纳博科夫创作经典小说《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生前对此予以坚决否认,“洛丽塔原型”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最大公案之一。《洛丽塔》在全世界范围内,已至少卖出6000万册,但为小说提供灵感的萨莉·霍纳的文学14万字 - 会员
你我皆是当事人(套装2册)
《你我皆是当事人》旨在叙述人生悲喜,二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作者见过在遗嘱中留下破绽来表达不满的老人;见过护夫心切,甘冒风险作伪证,却在发现被背叛后倒戈的妻子;也见过为家庭奉献了半辈子,明面上是要收回房屋,实际上只是想要家人支持她情感选择的姐姐……《你我皆是当事人2》本书为其续篇,着眼于职场得失。某讲师多次讨薪连遭敷衍,乙方就只能是乙方?某公司代表面对一份“霸王条款”,签或不签,在公司内部都会受到指文学15.9万字 - 会员
继承之战
这是一部由两位普利策奖得主合作撰写的新闻调查纪实作品,也是HBO热播剧集《继承之战》故事原型。一手缔造派拉蒙全球的美国传媒大鳄萨姆纳·M.雷德斯通晚年受两位情妇掌控和虐待,巨额遗产险遭鲸吞,其女莎莉·雷德斯通不得不卷入这场遗产争夺战,夺回父亲的产业,并利用竞争对手的性丑闻事件一步步夺取这一庞大媒体帝国的实际控制权。在传统媒体生存空间被新媒体不断挤压的背景下,一场无剧本真人版“权力的游戏”上演,金钱文学24万字 - 会员
预兆局
宇宙的熵不会降低。我们所有人必有一死。但在事情发生前就预见到它,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让时间变慢的方法。1966年10月21日凌晨,住在伦敦郊区的音乐老师米德尔顿被一场噩梦惊醒。她醒来时喘气哽咽,确信灾难即将来临。一小时后,南威尔士地区的一座煤矿废料倾塌,造成144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到达现场的医生和急救人员中,包括了精神科医生约翰·巴克。灾难过后,来自各种“预感者”的回信促使他成立了预兆局,后文学10.1万字 在遗忘之前告别
她是作家、“美国当代雨果”,也是一个帮助阿尔茨海默病丈夫寻求安乐死的女人。从阿尔茨海默病到安乐死,从失忆失智失能的生活到体面的离去,一个人要跨越多少医疗、法律和伦理的难关,一个家庭要经历多少次抉择、哭泣和告别?以凝练之笔,埃米·布卢姆记录这段鲜有人走过的路途,讲述她如何竭尽全力为丈夫寻找无痛、合法、有尊严的生命终结方式,并最终在瑞士实现他的愿望。书写爱与失去,也书写生死沉思,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回忆文学9万字- 会员
一个神经科医生的治愈之旅(共3册)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自传,叙述的时间跨度从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奥利弗·萨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临床医学作家之一”,而在这本传记中,我们看到,纵然光环环绕,荣誉加身,生活仍有其具体琐碎的痛苦和不易。《错把妻子当帽子》中24个脑部神经受伤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要一把抓过往头上戴;有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却能与动物自如对话;还有文学54万字 - 会员
警世奇案1:刀尖上的舞者
时代在变,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传统的婚恋家庭观念无疑也在变。许多现象在逐渐宽容的社会舆论下,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而导致的刑事案件有增无减。本书叙述了十多个奇特的案例,给人们以更多警示。文学9.5万字 - 会员
麦粒轰鸣
《麦粒轰鸣》是一部关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长篇纪实文学。以新旧“麦客”更替为线索,钩沉传统麦客来源与消失,回望中国农业机械化百年史,厘清“新麦客”——联合收割机的起源与发展。作者通过五卷内容(“到汝阳”“老麦客”“前奏曲”“新麦客”“新时代”)完整地展现新旧“麦客”的更替,以这个为线索,通过回忆、实践、数据,又展望了新时代下乡村的变化,以及农业用具大变革的必然性。同时深刻地揭示麦客的精神内心文学13.4万字 - 会员
无法忘却的澄澈:青海科巴支教纪实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陆海相依试飞青琼”支教团队跨越2000多公里,远赴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下科巴村,开展为期22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和社会调研。本书主要从志愿者的角度展示海南师范大学师青海队在青海支教和调研的成果,由心向科巴、风雨兼程、教学相长、回望此行、调研报告、媒体报道五个部分组成,是对志愿者赴青海支教和调研的心路历程记载。文学20.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
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套装共3册)共3本书,包括《档案:一部个人史》《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档案:一部个人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纪实文学57.5万字 - 会员
寂静的孩子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纪实文学23.6万字 - 会员
车墩墩野事记
三十岁上班族,搬离闹市,住进城郊小镇车墩墩,从此靠小火车通勤,周末在野地里遛达,看云看花看动物,也看人。车墩镇位于上海外环线以外,松江区的边缘。一个“墩”字又土又憨,两个“墩”字就有点可爱,于是“我”随同样热爱观鸟的人,亲昵地称它为“车墩墩”。这里离城市很近,发展的脚步时刻在逼近;又仿佛被城市抛弃,留下了很多隐秘的角落。这里有戴胜、白鹭、獐、貉、兔,水塔、水闸、小破屋;114种可见的鸟类,93种可纪实文学13.8万字 - 会员
我的皮村兄妹
《我的皮村兄妹》是目前国内面对具备劳动者和文学创作者双重身份的基层打工者的人生故事,展开全景式描绘的非虚构作品。如果说《我在北京送快递》和《我的母亲做保洁》是对某一类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展开书写,那么《我的皮村兄妹》则是对当下劳动者文学、新打工文学的一次整体性书写。作者袁凌是目前中国非虚构文学领军人物,亦是皮村文学之家的创始人之一。他用七年时间,多次进入皮村生活,在深度了解十多位工友从务工到成为文学创纪实文学23万字 - 会员
奶奶的菜谱:纳粹如何盗取了爱丽丝的烹饪书
维也纳犹太女孩爱丽丝·乌尔巴赫自幼喜欢烹饪。她有一段不幸的婚姻,丈夫是个酒鬼、赌徒,还把她的嫁妆全部败光。丈夫去世后,爱丽丝靠高超的烹饪技艺独立支撑家庭,打拼出一番事业,开办烹饪学校、出版畅销菜谱。在纳粹统治下,她失去家园和事业,逃亡英国,在一座城堡里给一位女富豪做女佣,后来在一所“儿童之家”照护因战争无依无靠的犹太女孩。她的小儿子被关押在达豪集中营。大儿子一度流亡上海,后移民美国,成为了一名情报纪实文学2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