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政治学(2023年第四辑/总第二十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更新时间:2025-04-28 20:32:44
最新章节:《中国政治学》征稿启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政治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中国政治学(2023年4辑总第20辑)》包括梁启超的“新帝国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史叙事、立国根本规模与政教相维机制等论文。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服务中国政府监管实践需求为基本导向,论证了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了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主要是由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监管机构、监管方式、监管监督机制和监管绩效评价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书分别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理论基础、体系特征与建设途径等核心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并以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政治35.6万字 - 会员
人权研究(第20卷)
《人权研究》由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主要集中对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人权哲学等的研究,定位于国内顶级的人权研究方面的专业期刊,研究领域为人权法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解析方法等。《人权研究》是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人权研究方面的学术集刊,并且进入了CSSCI来源集刊系列。政治34.5万字 - 会员
先秦功利思想研究
本书对先秦功利思想进行了系统论析。其中,法家功利思想是先秦功利思想的主流,而墨家功利思想、纵横家功利思想等则为先秦功利思想的支流。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先秦功利思想有其深刻的世界观、伦理观基础。道家的“道”为先秦功利思想提供了世界观和工具,“道”的规律性、混沌性、解构性、辩证性等多重面向,为不同功利思想的范式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分析方法。先秦儒家内在的正统思想与事功思想之间的伦理张力,对早期法家思想的诞生政治22.8万字 - 会员
中国式国家建构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既遵循了现代国家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式的特征。本书从理论、社会、行政、财政、政党、法治、民族、历史以及比较等视角探寻“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从历史进程和现实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基础理论:从经典理论、传统社会形态、现代社会的成长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社会路径;从西欧经验和理论、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现代行政体制及其运行等政治38.8万字 - 会员
理解间断均衡:注意力、制度绩效与预算变迁
本书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中国制度场域中的公共预算变迁模式进行了扫描,通过定量检验的方式提供了间断均衡式预算变迁在中央预算与省级预算中存在的经验证据,提高了间断均衡理论的外部有效性,有助于厘清预算领域中渐进主义和间断均衡理论的争论。政治10.9万字 - 会员
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亚洲调研
本书汇集了“亚洲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十余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主要是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以现场观察、访谈为主要手段开展专门化、系统化的比较研究。由十余位国别区域研究和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术精英组成的调研团队,足迹遍及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政治23.6万字 - 会员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公元3-9世纪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政治29.1万字 - 会员
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聚焦深入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国际比较、历史比较、重大成效、斗争形势、基本原则、战略重点等方面深入研究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集中体现了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政治24.2万字 - 会员
卢梭政治共同体建构理论新论
本书以卢梭政治理论的一致性为前提,从政治共同体建构的主权与治权两个维度出发,讨论卢梭的人民主权与代表制政府理论。依据他对人民主权与代表制的认识,卢梭区分了主权与行政代表制,否定了主权代表而接受了行政代表,从而设计了主权民主制和代表制政府。本书立足人民主权与代表制政府,认为德性与制度共同支撑着卢梭构建的政治共同体。正是在主权与治权两个维度上,卢梭不仅批判了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存在的危机,即少数精英统治对政治2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