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认知篇——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4)
在前面那个故事中,艺术家、医生和房地产商在同一条街道上,注意到了不同的事物。他们的选择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受过的教育和训练不同。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他所从事的职业,会让他更多地去注意该领域的信息。
教育本身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人们选择不同的刺激,即注意不同的事物。这种长时间的注意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使人们对某个领域的事物更加关注,并获得比较高的认识和技能。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给一些美国人和墨西哥人看两类图片,一类是美国人所熟悉的打棒球的场面,另一类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实验者把这些图片快速地呈现给他们,让两类图片交叉出现,也就是让他们一会儿看到打棒球,一会儿看到斗牛。
如果乍一想,我们会以为墨西哥人和美国人都能同时看到两种场面,但结果却出人意料:84%的美国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场面,而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斗牛的场面。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认知者本人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他对事物的注意的选择。
■ 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财富——眼球经济
在夜晚的北京,如果你乘车在北京市中心的街道上行走,会看到诸如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办公楼上醒目的名字。每次从那里经过,这些企业的名字都会在你心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现在我们都对“眼球经济”这个词并不陌生。1996年,英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提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
他的确概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有人说,这是一个推销的世纪,推销能力、宣传能力在以往任何年代似乎也没有在今天这个时代显得重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导致竞争目标转移。现在发达国家的一个大汽车厂一年的产量,能够满足世界各国一年的需要。类似生产力过剩的情况还有很多。我国和其他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也已出现了相对过剩,彩电、冰箱、布匹、自行车等的毛产量已超过了年需求的四五倍。
从不足到过剩,过剩的生产力同有限的需求的矛盾,导致了竞争的重点从商品的竞争转移到注意力的竞争上来。谁要想卖掉商品谁就先得争取大量的注意力。
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世界信息量以爆炸方式骤增,信息量如今已经过剩到难以量化。信息量的爆炸式发展导致了注意力的相对短缺。全世界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信息量的爆炸式发展和过剩打破了与原来注意力的比例,造成了注意力的相对缺少。缺者为贵,注意力当然就变得更值钱了。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你拥有一个产品,一项技术,它的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没有推销出去,也只能沉在箱底,白白地错过机会。相反,如果你的推销、推广能力很强,即使东西并不是一流的,可如果一流的东西没有被推销出去,那么“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人家就会以为你的东西是一流的,而又有谁知道你本来是二流呢?
所谓推销、推广、宣传,说白了就是争夺人的注意力。这也就不奇怪,在交通要道,在人多的路口,为什么会有大副广告牌竖立。这些广告牌即使价格不菲,也仍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因为它是最方便的争取注意力的方式。
而注意力,在心理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成功的广告商都是很善于利用注意力规律的人。
由于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记忆较深刻,所以注意力有一个特点,即近期获得的经验可能会引起注意的定势。
在伦敦地铁的某个出口处没有电梯,只有一段陡峭的楼梯。在楼梯的台阶之间印有“供呼吸困难者使用”等字样,每个经过的人都可以看到。当大多数人气喘吁吁地奔上楼梯时,这则广告一下子就触动了他们的心,因为广告里描述的正是他们的状态啊!
同样,不久之前的经历也可以用来引起注意。那些所谓的时事广告就属于这个类型,比如在一部戏剧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同名的书会畅销,甚至相关的玩具也会热卖。
■ 把知识系统化记得更牢?——记忆的系统性
我们每个人恐怕都有过忘事的时候。比如你在某场合见到一个认识的人,你知道你认识他,可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人家招呼你,你只能说:“哎呀,是你呀!”却说不出人家的名字。如果人家不发现还好,一旦感觉到你没认出他来,对你的印象一定会下滑,因为觉得你不重视他(她)。
在生活中记忆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它不仅可以让我们避免社交中的尴尬,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许多有用的知识。其实,一切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必须以记忆为基础,就像一位科学家说的:“一切知识归根结底都是记忆。”
就内容来说,记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感知形象的记忆,语词概念的记忆,情绪的记忆和运动的记忆。比如旅游过黄山,可以想起云海和迎客松,这是形象的记忆;对于抽象概念的记忆是概念的记忆;第一次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记住了那种情绪所以记住了歌曲,是情绪的记忆;多年前学会打字、游泳,现在还都会,是运动的记忆。
那么怎样记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记忆不一定是下工夫越大,效果越好,它是有方法可循的。一般来说,死记硬背的效果反而不好。
有这样一个人,他想要充实自己,想学习掌握整部百科全书。于是他从头开始学,可是从“A”开始学到100多条的时候,就再也学不下去了。这让他很苦恼,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即使他继续这样学下去,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因为他违背了记忆的规律。
教育的基础是所获知识的体系,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要想最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把知识放到一个体系之中。有了相互的关联和比较,知识才容易记忆。而百科全书是一种辞书,它不是按知识体系编排的,所以不好记。甚至因为枯燥,会让人半途而废。
有些人,知道得并不少,可是他们的全部知识在记忆里,只是一些死东西,当需要忆起某种东西时,却总是忘记,而不需要的东西却“浮上心头”。还有些人,知识虽然可能少一些,但全部得心应手,并且能够随时在记忆里再现所需要的东西。这两种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脑子里没有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后者却有。
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不要随随便便地、泛泛地学习东西,而是在学习的时候同时建立起知识体系,在脑子里把知识和用这些知识的场合联系起来。
或者说,材料在识记过程中应当被不断地加以系统化。在这之中,从事物中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苏沃洛夫建议道:“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在这个仓库里有许多隔断,因而应当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条。”拿破仑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说,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的头脑里安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只要他打开特定的抽屉,就能取出所需要的材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说过类似的话。
总之,使积累的知识系统化对于记忆很重要。
■ 用的感官越多,记忆效果越好——感官协同
宋代大学者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慢朗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矢,眼、口岂不到乎?”朱熹的这个理论在我国学术史上是很有名的,被后代的许多文人奉为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朱熹谈的“三到”,包括了两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视觉和听觉。心理学研究证明朱熹的理论是正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参与收集信息的感官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扎实。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参与记忆,要比一种感觉器官孤军作战单独记忆的效果好。这种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提高感知效果的作用叫协同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智商相近的10个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所在的屋子只有5张椅子和5本《圣经》;第二组的室内除5本《圣经》之外,还有几本宗教故事画册,并播放宗教音乐。然后格斯塔要求两组学生都背诵《圣经》,结果他发现第二组的成绩远远优于第一组。
如今的视听教学的优越之处也在于此,它可以使声者与画面相结合,让生动形象与情绪感染相结合,从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从不同感觉器官得到的对于知识的记忆效果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人通过听觉获得知识,能够记住15%,从视觉获得知识,能够记住25%。但是如果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从这两者所获得的知识的65%。也就是说,把感官协同起来一起发挥作用,要比单独运用它们所获得的结果的和更好。
据实验得出,多道感官协同学习的优劣次序是:观读、视、视听读、听读、视听、听。由此可见,视觉最优,听觉最差。所以,只靠上课听讲,会遗忘得最快。有效的学习,与其用耳听,不如用眼看,更不如眼看口读,最好还是亲身去做。
比如,学习游泳,我们自然可以通过听讲、读书、看图、看电影、看电视等途径获得游泳知识,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下水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应用这个心理定律,会使得教学效果大大增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得更快,记忆得更牢,老师就可以运用感官协同定律。
例如,小学生对多位数除法的计算很难理解,老师就可以让他们用小棒来比划,边看边想边说。在几何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老师可以尝试让他们动手操作搭出一些几何图形,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容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总之,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把无形化为有形,提高感知效果。
■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容易记得更牢——记忆的选择性
一群大学生骑自行车去颐和园玩,没想到半路上自行车出了毛病。于是他们修完了自行车再上路。在公园里划船时,老天爷好像故意作对似的,下起雨来了。大家都没有带伞,淋成了落汤鸡,冻得够呛。有的人心情急躁,还跟别人吵了起来。总的来说,这是个不愉快的旅行。
但是没想到,毕业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大家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却感到十分有趣,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兴趣的东西容易记牢,激动人心的事往往难以忘怀。
这体现出了生物的适应性遗忘规律,是记忆的选择性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坏的、不愉快的事情比好的、愉快的事情更容易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