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思维的常识--80%的成功都赢在思维(3)

例子A:怀特在中学时期偷过邻桌的30美元,从此以后,知道这件事的人们都认为他还会偷东西,觉得他将来会当一个小偷。理由就是他偷过同学的钱。如果影响进一步扩大,他结婚生子后,邻居也会对他保持相当高的警惕,怀疑他随时会潜进自己家实施偷盗。

麻烦--事实是,怀特早就"洗心革面",谁没有在小时候犯过错呢?你没打过小朋友吗,没有偷过伙伴的糕点吗?人们把一个好人看成混蛋,结果就是互相造成了伤害,彼此失去了信任,也丧失了融洽生活的机会。

例子B:你和小周平时就有矛盾,你比较强壮,他非常瘦小。你们经常发生口角,当众争吵,还有复杂的利益纠葛。突然有一天,小周的尸体在一条河里被发现。这时警察的第一怀疑对象就是你,周围群众也可能第一时间想到:"就是那个高大的家伙干的,没错!"

麻烦--也许是凶手利用了人们的这一种"常识",才在这时杀害了小周,然后将责任嫁祸到你的身上。但人们在心理上容易站到弱势的一方想问题,对了解真实情况并不感兴趣。这种思维习惯的结果,就是导致假象的疯长,反而把真相掩埋了。

例子C:在高层会议中,两位高管就一只股票是继续买进还是卖出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争论的范围从股票的价格到市场的行情,再到该公司的操作策略,无所不吵,针锋相对。最后,他们互相开始指责对方的能力,翻出了两个人过往的旧账。可在逻辑上,两个人的关系如何与这只股票应不应该买进--毫无关系。

麻烦--有罪推论的表现之一就是爱翻旧账,把不相关的事情拿过来作为否定对方的推论。只要我看你不顺眼,过去你干的所有的事都是罪证,都可以找到漏洞来否定你。与此同时,对方也持这样的心态。这通常会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越是容易解决的问题,最后越容易无法收场。

例子D:我和斯诺特工讨论一个新的想法,我提到了一个被忽视的案件线索,做了大胆的想象:"假如采取这个方法,效果怎么样呢?"但斯诺认为不靠谱,因为在执行时会遇到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堆的难题。这时又一位特工走过来加入讨论,追问究竟应该怎么办呢。一连串的讨论下来,我们均感觉到了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再聊下去,因为氛围已变得索然无味,只好带着问号和困惑结束了讨论。可其实,我只是感觉有一个思路不错,想和斯诺分享一下而已,结果就这样--颇有意义的研讨被对细节的困惑杀死了。

麻烦--假如有人提前设定某个想法不够好,是应该推翻和否定的,那么讨论中就只会想到如果执行将遇到的困难,而不会积极地想象可以拓宽工作思路的路径。工作中的"有罪推论"会体现为这样的"消极想象",它几乎会让你一切具有积极价值的探索停滞下来。

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受其害。正如以上例子反映出来的,人们容易因不同的立场跑偏,用怀疑的目光审视别人,偏离彼此的重点。这容易陷入双方不在同一频道上对话的诡异现象,不起冲突是很难的。即便矛盾激烈到"要打一架才能出气"的程度,在众人的劝说和开导下,当事人也不会从这种思维的死角跳出来,反而陷得更深。

人们还有一个思维陋习:"谁跟我的关系好,我就向着谁;凡是跟我的朋友发生矛盾的,我都会认为是对方的错,一定帮着朋友对付他。"在这个前提下,人们就对这个人的一切都看不顺眼,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的,都在针对"我的朋友"。所以,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假如我在跟一个人打架,那么我的朋友一定要先帮我一起打他,打完了再讨论谁对谁错。"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理智和冷静地思考问题。我们的行动可以有倾向性,但思维必须客观中立。心中有原则,懂是非,而不是过多地让"人情交际"绑架,也不能被冲动和想当然的思维习惯左右。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极为宝贵的品质,也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一个拥有高级心智的成功者,他在不了解事情的具体细节时,绝不会情绪化地预设立场,进行有罪推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感情倾向就盲目地发表看法或采取行动。他的一切思考和言行,都是得体的。

对需要纠正错误习惯的人而言,好的分析和解决办法是什么?那就是让自己适应并拥有正确的思维常识--无罪排除法。斯诺特工在他随后8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秉持这一调查及为人原则,逐渐受到同事和公众的尊敬。他虽然失去了调去国安局的机会,但却6次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表彰,成为华盛顿特区最优秀的联邦特工之一。

无罪排除法5条基本原则:

1.没有直接证据=没有证据;

2.我相信的事情不等于真相,"我相信"不能成为我做出决定的原因;

3.我亲眼看到的事情仍然需要佐证,否则不能成为我采取行动的最终原因;

4.我的经历只是我自己的,"我的经历"不能套用到别人的身上;

5.我讨厌(喜欢)一个人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讨厌(喜欢)"不能成为做出决策的动机。

方法有时比目的重要

当我们碰到棘手的难题的时候,通常会立刻思考两个问题:

"我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

前者思考的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目的,进而衡量利弊得失,考虑的结果有两个:第一,这件事有益处,我应该继续做下去;第二,我觉得不值得,现在又遇到了困难,因此我要放弃。而后者只有一个结果--我一定要做好这件事,要去思考解决之道。

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纠结于"目的",然后根据利益导向做出行动选择。这本身就是惯性思维方式的一个弊端,导致人们失去创新性,只想保住可见的"好处"。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买彩票中了大奖,但被告知要交出一半的钱作为博彩重税。为了保住一半的钱而交付税款是人们通常的选择,但假如我提供另一种方法呢?把所有的钱都拿来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他就可以不用交纳这笔税款。同时,他还能够成为名扬全国的慈善家,进而赢得其他的潜在机遇。这比保住那些钱更为恰当,对自己的人生也更为重要。但我知道,多数人一定都会选择前者--保住可见的这些钱,而不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笔钱,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升值的方法。

创新性是我们必须拥有的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常识:人们要研究方法,才能战胜困难;增强对分析的投入,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对思考方式的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我要从"怎么做一件事情"而非"做这件事情的结果"出发,这样,你的行动就会是积极的,有创新力和行动力的,否则你总是被困难吓住,卡在那里停滞不前。

在某公司,同事A和同事B一起去给客户调试设备。在他们回来的时候,需要从客户那里带回一台电脑主机及电源线。为了方便,他们习惯于把电源线扯下来。同事A把电源线扯了下来,并且顺手放在主机旁边。他那时候认真地想:不要丢了电源线。之后他去忙别的了。而当他忙完回来后,突然发现电源线不见了,于是就问同事B。结果同事B拍拍衣兜说:我想着不要丢了电源线,就把它顺手装在兜里了。

这就是两种思维的典型对比。同事A只能做到发现问题,也记住了目的:不能丢了电源线。但是他不肯去多想一下如何才能处理问题,怎样才能不丢了电源线;同事B同样发现了问题,但是他的思维习惯却是从方法着手--我把电源线顺手装进兜里,这样就不会丢了。

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中,有一条叫作问题分析法,它也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其本质是,人们要按照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来寻找问题所在,并确定问题的发生原因。这意味着你要把目的放在第二位,将方法放在第一位。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忽视目的,单纯从过程出发,把细节处理干净,以规避问题的发生。

1.确定问题:我遇到了哪些问题?

2.分析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把它分解为不同的小问题,区分出紧急、重要、不重要等级别,制定先后顺序。

3.说明问题:问题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性质?如果不解决,会发生什么后果?

4.找出原因:查找和分析导致问题的各种因素,比如条件的变化、人手的增减、市场的好坏等,必须尽量精确,不漏过任何细微的环节。

5.解决方法:从对原因的分析中,得出解决之道,方法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

这五步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是分析问题的有效常识。它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遗漏的,只有严格遵循这五步来分析我们遇到的困难,才能想出好的方法,并最终实现目的。如果你只盯着一个可能的结果"使劲",无非就像一头试图拱倒石墙的大象,虽然你一直在努力,方向也正确,但即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战胜了这堵墙,你也已经筋疲力尽了,而你的队友早就采取恰当的办法--绕过或者从墙的低矮处跨过它,继续前行并走到了很远的地方。

生活需要技巧,工作也要讲究方法。它们是思维的竞技,是大脑的表演,是智力的舞台。遗憾的是,许多人只知道服从,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着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就像我见过的那些落魄的年轻创业者--他们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朝着理想大踏步前进,一腔热血,意志坚强,也从不找借口,但却忽视了对方法的研究和对策略的应用。他们的理想是远大的,思维却是僵化的,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却不具备正确的常识。这就是他们在一开始就失败的主因。

如果你的方法不当,即便目的再正确,理想再远大,也是毫无价值的。你走得越快,错误的"常识"执行越彻底,可能错得越离谱,而且很难再有机会卷土重来。

简单永远胜过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