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标准故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2/679062/b_679062.jpg)
六、战略思维 国际标准是一场全球顶级博弈
标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体现着一个技术、一个产业、一个国家的综合影响力。一个系统性的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其市场规模以千亿、万亿级计算,因此,作为市场竞争的源头——标准,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够占据竞争的优势。
有人算了一笔账,在第一代移动通信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时期,由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我国设备支出超过万亿元。3G时代,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标准,随着TD-SCDMA用户规模的增长,中国手机终端企业仅节约专利许可费支出就达数十亿美元。
全球标准包含巨大的商业利益,TD-LTE-A成为4G国际标准的过程充满了竞争、合作和博弈。这种博弈体现着一个技术、一个产业、一个国家的综合影响力。一个系统性的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其市场规模以千亿、万亿级计算。标准作为市场竞争的源头,导致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够占据竞争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一流企业做标准”的行业口头禅,在TD-LTE-A标准形成中,这种博弈更加激烈。
在采访中,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山枝将TD-LTE-A 4G的国际博弈成功归纳为七个因素。
一是标准主导企业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一流的专家团队。大唐电信集团长期专注于TDD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2000年,大唐研究提出了TD-SCDMA 3G标准的核心技术,包括:时分双工CDMA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联合检测技术、系统同步技术等;在后续的TD-LTE 4G标准中,大唐研究提出了时分双工OFDMA技术、多天线多流波束赋型技术、多小区干扰消除技术、动态TDD调度技术、系统同步技术等关键技术,并且拥有核心基础专利。TDD技术可以灵活、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灵活适应非对称业务需求,符合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在TD-SCDMA上成功大规模商用的智能天线技术,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大唐电信集团在TDD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上的长期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以及所采用的“压强原则”保证了其在国际标准竞争中的话语权,参会专家的实力得到跨国公司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尊重。
二是要深刻了解和灵活运用规则。20世纪70年代,我国专家开始参加国际会议,从刚开始的3S代表(见面时微笑Smile、会中打瞌睡Sleep、讨论时沉默Silence),到提交文稿、参与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讨论,再到主持会议,中国专家逐渐了解ITU、3GPP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游戏规则。正是大唐电信集团对国际标准制定规则的深刻了解和灵活运用,保证了其能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争取到自身利益。
三是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巨大市场的诱惑,使得任何一家跨国企业不可轻视,这是中国企业在标准博弈中非常有分量的一个因素。目前中国人口约有13.7亿,移动通信的存量市场用户达10.9亿(截至2012年10月),潜在新增市场空间超过5亿(按照120%的用户渗透率),且存量10.9亿中80%是以话音为主的2G用户,需要向3G/4G迁移。且4G在未来物联网应用空间更是巨大,有人预测,到2020年每个人平均拥有的联网设备(如可穿戴设备等)将超过6台。
四是与跨国公司的开放、竞合与共赢。4G竞争时,TD-SCDMA用户数已接近1亿的规模,远不是当初的“小运动员”。相比3G时代,TD-LTE-A成为4G国际标准更加不易,要有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这就需要更多的沟通和技巧,在多边关系中要分析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即做大产业链,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在与外部技术WiMAX竞争的大背景下,大唐电信集团与主导FDD技术标准等跨国企业携手,在LTE标准制定过程中密切合作,并合作验证关键技术,从而促使LTE在与WiMAX的全球产业竞争中最终胜出。
五是中国政府的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国际上认可非政府机构(NGO)在标准制定中发挥主要作用这一运作方式。因此,在国际标准博弈中,我国行业协会如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研究机构如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支持就十分重要,它们能够推动出台有利于标准发展的政策,还可协调国内企业发出一致声音、沟通跨国公司推动合作。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牵头TD-LTE工作组,中国企业充分利用CCSA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再推到3GPP或ITU上,国际标准化的过程就顺畅了很多。工信部成立TD-LTE工作组推进产业化进程,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和带动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进TD-LTE产业化。作为TD-SCDMA 3G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支持TD标准的演进与升级,如中国移动推进国际运营商、产业合作伙伴等发起成立的TD-LTE全球发展倡议组织(GTI),扩大了TD-LTE标准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六是充分利用保护已有投资和消费者利益、实现平滑升级的国际惯例。在制定TD-LTE-A标准时,因为中国已建有庞大的TD-SCDMA 3G网络和拥有近1亿用户,保护既有投资和消费者利益是国际惯例,故从TD-SCDMA标准升级到TD-LTE的话语权就非常强,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国产业在技术与产业升级对外国企业的路径依赖问题。
七是对历史性机遇和关键时点的把握。在2007年前后WiMAX最火时,曾有国内专家主张WiMAX也是TDD技术,应该与WiMAX融合。但基于对全球产业链阵营间竞争格局的分析和战略判断,我们坚持走从TD-SCDMA到TD-LTE的演进路径,同时加强与3GPP阵营内的FDD核心跨国公司高层领导直接沟通并推进战略合作,事实证明我们决策对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65DDB/359043340452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1.jpg?sign=1739058355-fLnoc926ctB8mtMujIXuJu9puixIEyHu-0-02d3444b1eada7618a6bb468d1f7e574)
附:全球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演进图
注1:CDMA2000在向4G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凝聚力不够,高通最终宣布放弃CDMA2000的技术演进,投入到LTE产业。
注2:WiMAX产业受到LTE产业迅猛发展的影响,竞争力不足、规模不大,正在日益被边缘化。
回望TD-LTE-A的标准化之路,正如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真才基所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3G国际标准TD-SCDMA从开始研发到实现商用,为我国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掌握国际话语权创造了历史机遇。大唐电信集团拥有核心基础专利的TD-LTE-A确认为4G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从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又迈出了一大步,确保我国在全球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中保持技术领先,意味着我国通信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新腾飞,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对世界通信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大事记
2005年3月,3GPP会议召开,LTE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启动。
2005年6月,3GPP LTE Ad Hoc会议召开,大唐提出了基于多载波TD-SCDMA和基于OFDMTDD的两套LTETDD框架技术方案。
2005年11月,大唐提出的基于OFDMTDD的技术方案作为两种TDD模式中的一种正式被3GPP LTE采纳(另一个方案在3GPP HSPA中进行标准化),奠定了TD-LTE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2007年4月,3GPP在北京召开了LTETDD Ad Hoc会议,初步接受了可使用专用导频的智能天线方案。
2007年11月,3GPP通过基于LTETDD Type2帧结构(即基于TD-SCDMA的帧结构)的融合框架方案,明确了LTETDD作为唯一的TDD模式的技术方案。
2008年6月,大唐代表我国提交了在IMT-Advanced技术评估文件中增加8×2智能天线配置的提案,为今后我国在4G特色技术的智能天线增强技术进入IMT-Advanced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9年3月,中国移动和大唐联合多厂提出的基于双流赋形的增强智能天线技术方案在3GPP LTE R9获得立项。
2009年10月,我国向ITU提交了4G候选方案TD-LTE-Advanced,被ITU采纳为IMT-Advanced候选技术之一。
2010年3月,双流赋形技术和单基站定位技术完成标准化,成为LTE第2版本(R9)的重要的增强特性,进一步树立了TD-LTE显著的技术特色和优势。
2010年10月,在重庆举办的ITU-R WP5D第九次会议上,TD-LTE-Advanced作为LTE-Advanced一个SRIT中的TDD RIT被ITU接纳为IMT-Advanced 4G标准。
2010年12月,3GPP发布LTE-Advanced R10版本系列规范。
2011年3月,3GPP R10 ASN.1冻结,R11研究启动。
2012年1月,ITU RA会议正式发布IMT-Advanced 4G标准,TD-LTE-Advanced正式成为国际4G标准。
2012年9月,3GPP Rel-12研究工作启动。
2012年10月,中国颁布2.6GHz频谱划分方案,将2500~2690MHz共计190MHz频谱用于TD-LTE。
闪联以标准为纽带,聚合龙头,协同创新,建立了基于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体系。随着标准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闪联在3C领域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