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通明形气篇第七
夫人之始生者,禀天地之阴阳,假父母之精血,交感凝结,以为胞胎矣。先生右肾则为男,以外精内血,阴为里也。先生左肾则为女,以外血内精,阳为里也。其次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然脏为阴,故始于肾水而终于心火,以生其胜己也。其次自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然腑为阳,故始于小肠火而终于膀胱水也,以生其己胜矣。脏腑一定,自膀胱生三元,三元生三焦,三焦生八脉,八脉生十二经,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孙络,一百八十孙络生一百八十缠络,一百八十缠络生三万六千系络,三万六千系络生三百六十五骨,三百六十五骨生五百筋脉,五百筋脉生六百五十五穴,六百五十五穴生八万四千毛窍。胎完气足,灵光入体,则与母分解,而生为人也。然当十月满足而生者,期之常也。或不然者,盖由灵光早晚之届也。自生之气,随其变蒸,而生其神智,爪发满也。然神者气之余也,智者意之余也,爪者筋之余也,发者血之余也,齿者骨之余也,皆发于生育之后,故言余也。逮夫从道受生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思谓之志。事无不周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虑。动以营身谓之魂。静以镇身谓之魄。思虑不得谓之神。冥然变化谓之灵。流行骨肉谓之血。保形养气谓之精。气清而快谓之营。气浊而迟谓之卫术。众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
形貌可测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驱。总括百骸谓之身。
图然骸者,处形名之也。其首者脑户。后项大筋宛宛中为风府。项两傍为颈。颈上为脑。脑上为巅。巅前为顶 。顶 前为囟。囟前为发际。发际前为额颅。额颅两傍为额角。额角两傍耳上发际陷中为曲隅。曲隅前为肩骨。肩骨间为颜。颜下为鼻。鼻山根为 。 两傍为目。目内连深处为系。目内 为睛明。黑为瞳子。目外 为锐 。锐 外为耳。耳本脉中为鸡足。耳下曲颊端陷中为颊车。耳前发脚为兑发。耳前上廉起骨开口有空处为客主人,一名上关。耳前目下为 。
下为腮。腮下为颔。颔中为颐,一名地阁。颐下为渐,一名下颐。地阁上陷中为承浆。承浆上为口。口内前小者为齿,两傍大者为牙。牙齿根肉为龈。牙齿间为舌。舌根为舌本。
舌本上相对为悬壅。口两傍为侠口。侠口内为唇。唇上为人中。人中上两傍为鼻孔。
图其手臂者,肩前后之下为膊。膊下对腋为 , 有内外,各有前廉后廉。 尽处为肘,一名。 下为肱,一名臂。臂有上骨下骨,臂上骨为辅骨。臂有上廉下廉,臂分内外,亦有前廉后廉。臂骨尽处为腕。
腕下踝为兑骨,上踝为高骨。高骨傍动脉为关,关后为尺,关前为寸口。寸口骨为束骨。束骨前掌骨后肥肉际为鱼际。鱼际外为两筋。两筋前为两骨,一名歧骨。歧骨前为虎口。
图图其胁肋者,胁上际为腋。胁骨为肋。腋下三寸,从胁至 八肋骨间为季胁。季胁下空软处为眇。眇外为 。其胸腹者,前阴后,后阴前。屏翳两筋间为纂。纂内深处为下极。下极之前,男为阴延,女为窈漏。
阴延下为阴器。阴器上为聚阴。聚阴上为毛际。毛际两傍动脉中为气冲,一名气街。气街上为少腹。少腹内为中极。中极上为关元。关元上为脐。脐上至鸠尾为腹。鸠尾骨为蔽骨,一名臆。臆上为胸。胸中两乳间为膻中,一名元儿。胸两傍高处为膺。膺上横骨为巨骨。巨骨上为缺盆。缺盆骨为 ,一名 。 中会处为额。额下连舌本起者为结喉。结喉两傍各一寸五分,在颈大脉应手,以候五脏气处为人迎,一名五会。五会上曲颔前一寸三分陷中动脉处为大迎。大迎内为喉咙。喉咙上为颃颡。颃颡内为咽门。
其腰脊者,脊骨节为憔骨。憔骨下尽处为焦尾。焦尾锐为尾骨,一名 骨。 骨两傍为扁骨。
扁骨之内,男曰十二 ,女曰八 。尽分合处为尻。尻上横者为腰监骨。腰监骨上为腰骨,一名, 。 上为 。 上侠脊内为脊骨,凡二十一节,通顶骨三节,则二十四节。脊内为 。
两傍为膂。膂内为胛,一名 。 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者为肩胛,一名膊。肩端两骨间为 骨。肩胛上际会处为三柱。三柱之上,两傍之前为 。
其股膝者,足跟为端。端上为踵。踵上为 ,一名胼肠。胼肠之上,膝后曲处为 。膝上至腰髋骨下通为楗。楗上侠髋骨两旁为机。机后为臀肉。臀后为 。机前为髀厌,一名髀枢。下内为股,一名胯。胯骨为 。
股下为鱼腹。股外为髀。股髀之前,膝上起肉为伏兔。伏兔后交文中为髀关。关上横骨为枕骨。
关下膝解为骸关。侠膝解中为膑。膑下通为 。 外为后辅骨。 两傍为 。 前为 ,一名 ,亦名胫。胫骨下尽处为曲节,一名腕。
图图其足者,大指爪甲之后为三毛。三毛后横文为聚毛。聚毛后为本节。本节后为歧骨。歧骨上为跗。跗内下为窍骨,一名核骨。大指下为跖。跖下为跽。跽后为板。板后为足心。足心后为足掌。足掌后为足跟。两踝相对为腕。内踝之前,大骨下陷中为然谷。外踝上为绝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为京骨。
其腑脏者,下喉咙之前为气系。气系下连为肺。肺下相连为心。心下为膈。膈下为肝,肝左三叶短叶相连为胆。肝右四叶之下为脾。脾后上之连属为胃,一名太仓,亦名水谷之海。胃下两旁入脊膂,左为肾,右为命门。两肾下之前为膀胱。膀胱下为廷孔。咽门下为食系。食系下连太仓。太仓下连小肠。小肠近下右连大肠。大肠下连肛门。小肠下连膀胱。又曰∶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太仓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二肠相会处为拦门。下极为魄门,一名肛门。又曰∶心以上为上焦,心下至脐为中焦,脐下为下焦,通为三焦。
凡脏腑各主一脉,以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也。通行营卫,总贯百骸,周流而无已矣。
凡一脉,左右双行。手三阴之脉,从脏走至手,次手三阳之脉,从手走至头,次足三阳之脉,从头下走至足,足三阴之脉,从足下走至腹。其脉常以十二经络始自寅初,起于中焦,流注手太阴、阳明,足阳明、太阴,手少阴、太阳,足太阳、少阴,手厥阴、少阳,足少阳、厥阴。等脉一遭毕,而复注手太阴之脉。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次注手阳明。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入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下入齿缝中,还出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孔。次注足阳明。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缝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次注足太阴。
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次注手少阴。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侠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兑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次注手太阳。
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循咽,络心,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次注足太阳。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侠脊,贯肾,入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侠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下贯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次注足少阴。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 内,出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入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次注手厥阴。
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次注手少阳。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次注足少阳。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次注足厥阴。
十二经脉昼夜百刻流注之图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助,循喉咙之后,上入颈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夫天有五运,人有五脏。五脏者,应五行,乃金木水火土,五运者,乃风火燥湿寒,皆应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用针者先明脏腑阴阳,调和顺逆,补泻迎随。经曰∶一曰治神,调养神气,专精其身。二曰养身,用针者以我知彼,用之不殆。三曰知毒药为真,攻邪宜顺王真之道,其在兹乎。四曰制砭石小大,用针者随病所宜,内外调治,以平为期。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诸阳为腑病,诸阴为脏病。故曰少阳、少阴,少血多气,太阳、厥阴,多血少气,太阴多气少血,阳明多气多血。是以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又曰治补有多少,力化有浅深,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期当发,过者穴闭,精心专一,神不外营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引阴至阳,阴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引阳至阴,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一经有五穴,五脏各归其本脏穴也。用针者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当刺本脏穴也。
图图《素问》曰∶凡刺之法者,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谨推昼夜百刻,人气日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故人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
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水下二刻,日行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
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水下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故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月二十七日行一周天,更行二日半,乃日与月相会,成一月,计日二十九度半,在人计二十九日。合个二十九度半者,共五十九日,故月有大尽小尽。一岁日共行三百五十四度,在人计三百五十四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成人间一年,今只行三百五十四度,在人计三百五十四日,余却一十一度四分度之一,计一十一日三时辰,故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方成一章。至八十章,然后盈虚之数尽,而复始也。
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以二十八日除之,得每日十三度有奇。余有零者,以之分法分之,是日月行之度数也。
谨按《灵枢经》、《素问》所说流注,不比诸家所说流注,补泻生脉如神。用之勿误,须明病之标本、虚实、反正、迎随、逆从、补泻、生刑,井、荥、输、经、合。人气所至者,经络便为开,过者为闭。八般补泻∶迎随补泻、递顺补泻、转针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从逆补泻、针头补泻、六字气诀补泻。
《素问》曰推昼夜百刻人气日行周天度数法,人气日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度数合日月星辰缠度也。昼夜一百刻,乃一千单八分,人气行八百一十丈。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行八百一十丈,行尽二十八宿,共为五十周也。人气行二十八舍,每一舍三十六分,计一千单八分,每一周计一十六丈二尺。法曰∶置一百刻,以二十八除之,得三十五,外有一十六入之分。
先于二十八内减一十六,直后相减停,除母一十六,次除子一十八,相减各得四。以先除二十八,得七为母,次除一十六,得四为子,累加过母者为一刻。每一舍得三刻与七分之四,每一舍得三十六分,计一千单八分。昼夜共五十周,每一周计一十六丈二尺,五十周计八百一十丈,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数也。
法置三十六分,以八尺一寸乘之,得二十九丈一尺六寸,以一十六丈除,(每一周得一十六丈二尺,除得周数也。)乃血气长短,人气所行度数也。人气行于十分身之人也,日行一舍,计三刻与七分之四。一刻人气行足太阳,二刻行足少阳,三刻行足阳明,四刻行足太阴,五刻行足少阴,六刻行足厥阴,气血周身一度,计三十六分,长二十八丈九尺二寸,计八百一十息。日行二舍,七刻人气行手太阳,八刻行手少阳,九刻行手阳明,血气周于身三度,计七十二分,长五十七丈八尺五寸,计一千二百一十五息。日行三舍,一十刻人气行手太阴,十一刻行手少阴,十二刻行手厥阴,十三刻行足太阳,血气周于身五度,计一百八分,长八十六丈七尺一寸,计一千七百五十五息。日行四舍,十四刻人气行足少阳,十五刻行足阳明,十六刻行足太阴,血气周于身七度,计一百四十四分,长一百一十五丈七尺一寸,计二千一百六十息。日行五舍,十七刻人气行足厥阴,十八刻行手太阳,十九刻行手少阳,二十刻行手阳明,血气周于身八度,计一百八十分,长一百四十四丈六尺四寸,计二千七百息。日行六舍,二十一刻人气行手太阴,二十二刻人气行手少阴,二十三刻行手厥阴,血气周于身一十度,计二百一十六分,长一百七十三丈五尺七寸,计三千二百四十息。日行七舍,二十五刻人气行尽东方七宿,入阴分,此时血气难交也,二十六刻人气行足太阳,二十七刻行足少阳,血气周于身一十二度,计二百五十二分,长二百二丈五尺,计三千六百四十五息。日行八舍,二十八刻人气行足阳明,二十九刻行足太阴,三十刻行足少阴,三十一刻行足厥阴,血气周于身一十四度,计二百八十八分,长二百三十一丈四尺二寸,计四千一百八十五息。日行九舍,三十二刻人气行手太阳,三十三刻行手少阳,三十四刻行手阳明,血气周于身一十六度,计三百二十四分,长二百六十三尺五寸,计四千五五九十息。日行一十舍,三十五刻人气行手太阴,三十六刻行手少阴,三十七刻行手厥阴,三十八刻行足太阳,血气周于身一十七度,计二百六十分,长二百八十九丈二尺八寸,计五千一百三十息。日行十一舍,三十九刻人气行足少阳,四十刻行足阳明,四十一刻行足太阴,血气周于身一十九度,计三百九十六分,长三百一十八丈二尺一寸,计五千五百三十五息。日行十二舍,四十二刻人气行足少阴,四十三刻行足厥阴,四十四刻行手太阳,四十五刻行手少阳,血气周于身二十一度,计四百三十二分,长三百四十七丈一尺四寸,计六千七十五息。日行十三舍,四十六刻人气行手阳明,四十七刻行手太阴,四十八刻行手少阴,四十九刻行手厥阴,血气周于身二十三度,计四百六十八分,长三百七十六丈七寸,计六千六百一十五息。日行十四舍,五十刻人气行尽南方七宿,入阴分,此时血气难交也,五十一刻人气行手太阴,五十二刻行手少阴,血气周于身二十五度,计五百四分,长四百五丈,计七千二十息。日行十五舍,五十三刻人气行手厥阴,五十四刻行手太阳,五十五刻行手少阳,五十六刻行手阳明,血气周于身二十六度,计五百四十分,长四百三十三丈九尺三寸,计七千五百六十息。日行十六舍,漏水下五十七刻人气行足太阴,五十八刻行足少阴,五十九刻行足厥阴,血气周于身二十八度,计五百七十六分,长四百六十二丈八尺五寸,计七千九百六十五息。日行十七舍,漏水下六十刻人气行足太阳,六十一刻行足少阳,六十二刻行足阳明,六十三刻行手太阴,血气周于身三十度,计六百一十二分,长四百九十一丈七尺八寸,计八千五百五息。日行十八舍,漏水下六十四刻人气行手少阴,六十五刻行手厥阴,六十六刻行手太阳,血气周于身三十二度,计六百四十八分,长五百二十丈七尺八寸,计八千九百一十息。日行十九舍,漏水下六十七刻人气行手少阳,六十八刻行手阳明,六十九刻行足太阴,七十刻行足少阴,血气周于身三十三度,计六百八十四分,长五百四十九丈六尺,计九千四百五十息。日行二十舍,漏水下七十一刻人气行足厥阴,七十二刻行足太阳,七十三刻行足少阳,七十四刻行足阳明,血气周于身三十五度,计七百二十分,长五百七十八丈五尺七寸,计九千九百九十息。日行二十一舍,漏水下七十五刻人气行尽西方七宿,入阴分,此时人气难交也,七十六刻人气行手太阴,七十七刻行手少阴,血气周于身三十七度,计七百九十六分,长六百七丈五尺,计一万三百九十五息。日行二十二舍,漏水下七十八刻人气行手厥阴,七十九刻行手太阳,八十刻行手少阳,八十一刻行手阳明,血气周于身三十九度,长六百三十六丈四尺一寸,计一万九百三十五息。日行二十三舍,漏水下八十二刻人气行足太阴,八十三刻行足少阴,八十四刻行足厥阴,血气周于身四十度,计八百二十八分,长六百六十五丈三尺五寸,计一万一千三百四十息。日行二十四舍,漏水下八十五刻人气行足太阳,八十六刻行足少阳,八十七刻行足阳明,八十八刻行手太阴,血气周于身四十二度,计八百六十四分,长六百九十四丈二尺八寸,计一万一千八百八十息。日行二十五舍,漏水下八十九刻人气行手太阴,九十刻行手少阴,九十一刻行手厥阴,血气周于身四十四度,计九百分,长七百二十三丈二尺一寸,计一万二千二百八。日行二十六舍,漏水下九十二刻人气行手太阳,九十三刻行手少阳,九十四刻行手阳明,九十五刻行足太阴,血气周于身四十六度,计九百三十六分,长七百五十二丈一尺四寸,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五息。日行二十七舍,漏水下九十六刻人气行足少阴,九十七刻行足厥阴,九十八刻行足太阳,九十九刻行足少阳,血气周于身四十八度,计九百七十二分,长七百八十一丈七寸,计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五息。日行二十八舍,漏水下百刻人气行足阳明,血气周于身五十度,计一千单八分,长八百一十丈,计一万三千五百息。
素问百刻流注之图所定百刻前第二卷明昼夜二十四气百刻图开说凡此十二经脉流注一遭,谓之一度。凡一昼一夜百刻,如此流注五十度而为期,不然则病也。
加一遭则热,减一遭则寒,是故病热则脉数,病寒则脉迟,随其微甚而加减应之矣。又,四时之脉,不必常准,皆随昼夜之刻数,而为流注之数矣。然昼者阳也,夜者阴也。冬至之日,昼四十刻,夜六十刻,而阳少阴多,是故天气寒则脉行迟,而脉行四十度也。夏至之日,昼六十刻,夜四十刻,是谓阴少阳多,是故天气热矣,然则脉行疾数,而脉行六十度也。脉与昼夜之刻数,凡九日而为一刻,及度加减之约也。若天气暴寒暴热,而脉之迟速亦应气流注矣,不然则病也。及夫十二经脉者,非谓一身有十二首脉也。脉唯一道而周流,贯注流身一遭毕,而相次环会于寸口,以成三部九候,以见脏腑之神也。所以十二经者,随其手足三阴三阳所主部分,为十二经脉矣。
然十二经脉内应五脏六腑,其数不合者,所谓心包络亦是一脏,以应手厥阴之经,是脏亦有六也。
今详近代医书及世工所论,皆不知心包络之脏若何形状及何处所居,咸云有名无形,只膻中是也。
以此为义,是以执本而言,若以穷其至理,则未尽知其善哉。然虽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然末者是谓言其标,而不言其本,以举用事之处,故不言脏之所居,乃古圣之奥也。岂不详经言七节之旁,中有小心。然人之脊骨,有二十一节,从下第七节之傍,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便是心包络之脏,以应手厥阴之经,与手少阳三焦合主表里。二经皆是相火,相行君命,故曰命门,而义昭矣。又,《玄珠》先取化源,于三日迎而取之,刺大陵,曰此是泻相火小心之源也,是知相火包络是少心,小心便是右肾命门也。又,《仙经》云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是以言其右肾命门属火而不属水也。或云∶既云命门属相火,何故喜乐出于膻中乎?答曰∶火气炎上,水性下流,走命门者,位居下部,是火居水之乡。而火气不能为用,其气上行,至于膻中。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是手厥阴,少阳脉之交会之处,是乍出鬼贼之乡。得其本位,君相二火相近,得其君命,权势方施,其气始发,故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及夫脏为阴而主其里,在腑为阳而主其表,然一脏一腑,合主表里,而为阴阳者,非为夫妇阴阳配合之道,乃兄妹之义,皆同姓矣。
凡一脏一腑相合,于左右三部之中,各主一部,从其旺气主位,而相次见其脉也。
六部脉位之图六部脉前有手鉴图开载详见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