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就问吧:有关中国文化的600个趣味问题(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古代的“五音六律”是指什么?

《尚书》中记载:“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中也有“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说法。那么,“五音六律”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五音,是最古老的音阶,又名“五声”。据说,它是根据乐器埙所发出来的5种声音而得名的。它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古人还认为,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与人的不同发音部位喉、齿、牙、舌、唇相配。《玉篇》和《广韵》都持这种观点。

五音的说法源于五行。中国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某种联系,“五音”和“五方”、“五行”等都存在对应关系。具体如下: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行:土金木火水

五方:中西东南北

五脏:脾肺肝心肾

五色:黄白青赤黑

宫,为五音之主,又名五音之君。是与脾相对应,从喉发出的音位。它的声音舒缓悠长,给人一种柔滑之感。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中说:“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商,是五音中的第二级,与肺相对,是从齿发出的音位。它的声音短促清脆,犹如金属碰撞之音。角,居于商之后。与肝相对应,是从牙发出的音位。这个音位调长并且沉闷,古语有“角属木,民之象”的说法。徵,与心相对应,从舌出音。从心而出声势雄明。古人评价为“徵属火,事之象”。羽,是五音中的第五级。与肾相对应,从唇发声。它的声音细长如水。古语云:“羽属水,物之象。”

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衡量音高的标准。它由12个音高组成,古人分别将其命名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人们将这十二律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排在奇数位的6个音被称为“六律”;排在偶数位的则被称为“六吕”。有时,人们也称六律为六阳,六吕为六阴。

由于五音六律相结合,组成了音调的结构韵律。所以古人经常将“五音六律”合称,以指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