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风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收敛思维

——从核心解开问题的症结

某一问题只有一种答案

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它是相对于发散思维而言的。它与发散思维的特点正好相反,它的特点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将各种信息重新进行组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这个中心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好比凸透镜的聚焦作用,它可以使不同方向的光线集中到一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如果说,发散思维是“由一到多”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则是“由多到一”。当然,在集中到中心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吸收其他思维的优点和长处。收敛思维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隐形飞机的研制,便是运用收敛思维法的结果。这种飞机,机身和机翼造型独特,包覆隐身材料,加装红外挡板等,以减弱雷达反射波和红外辐射,使其不易被探测设备发现,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收敛思维法主要包括层层剥笋法、目标识别法和间接注意法。这些方法促使人们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入手,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挖掘,最终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收敛思维法在以严谨著称的科学界得以广泛的应用。因为一个问题的真相往往只有一个,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逐层分析问题,渐渐找到问题根源,并加以解决。

地球有多重?直到18世纪,这依然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难题。1750年,英国19岁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向这个难题挑战。他向自己提出一个大胆的课题:称出地球的重量。他像一个小马驹闯进一片丛林,横冲直撞,思维没有一点顾忌和阻碍。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冲撞中,卡文迪许想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个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个定律为测量地球重量提供了理论根据。卡文迪许想,如果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知道了其中一个物体的重量,就能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重量。

这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但是,实际测定中,还必须先了解万有引力的常数G。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的其他几个常数都知道,唯独不知道引力常数G。

卡文迪许利用细丝转动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引力的装置,细丝转过一个角度,就能计算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但是,细丝扭转的灵敏度还不够大。只有进一步提高灵敏度,才能测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计算出引力常数。

灵敏度问题成了测量地球重量的关键。卡文迪许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想了好几种办法,但是,结果都不怎么理想。

一次,孩子用镜子投射光斑的游戏使卡文迪许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在测量装置上也装上了一面小镜子,细丝受到另一个铅球的微小引力,小镜子就会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小镜子反射的光就转动到一个相当大的距离。利用这个放大的距离,就能很精确地知道引力的大小。

卡文迪许用这个放大的装置精确地测出了两个引力常数,再次测出一个铅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很快就计算出了地球的重量。

卡文迪许测出地球重量的过程是很好地运用了收敛思维法。将测出地球重量这一问题归结为万有引力常数G的问题,进一步归结为测量装置灵敏度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一根本性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中也可以看到,在收敛思维的运用过程中,是结合灵感思维、逻辑思维等共同作用的。

我国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也曾运用收敛思维研究出治蝗之策。

明朝时候,江苏北部曾经出现了可怕的蝗虫,飞蝗一到,整片整片的庄稼被吃掉,颗粒无收……徐光启看到人民的疾苦,想到国家的危亡,毅然决定去研究治蝗之策。他收集了自战国以来两千多年有关蝗灾情况的资料。

在这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注意到蝗灾发生的时间。151次蝗灾中,发生在农历四月的19次,发生在五月的12次,六月的31次,七月的20次,八月的12次,其他月份总共只有9次。由此他确定了蝗灾发生的时间大多在夏季炎热时期,以六月最多。另外他从史料中发现,蝗灾大多发生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江苏两省北部。为什么多集中于这些地区呢?经过研究,他发现蝗灾与这些地区湖沼分布较多有关。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百姓宣传,并且向皇帝呈递了《除蝗疏》。

收敛思维始终受所给信息和线索决定,是深化思想和挑选设计方案的常用的思维方法和形式。它的过程是集中指向的,目标单一,其结果是寻求最佳,或者说,是在一定条件下最佳的解决方案。

收敛思维的特征

发散思维有利于人的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有利于在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伸。收敛思维则有利于思维的深刻性、集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如果说发散思维是让思维放开,任意飞翔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就是对放开的思维进行回收、聚拢,让它们都集中到一个焦点上。一个就像太阳,光线向四面八方扩散;一个就像宇宙中的“黑洞”,把四面八方的光线都吸到洞里。一个强调放,一个强调收。放者,容易散漫无际,偏离目标;收者,容易因循守旧,缺少变化。因此,我们在强调发散思维时,需要收敛思维来补充;在强调收敛思维时,需要发散思维来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成功人士的思维既要放得开,同时又要收得拢,放是为了更好地收,收是为了更好地放。每每思考问题时,在开发创意阶段,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在选择解决方案时,收敛思维则占主导地位。

那么,相对于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又有怎样的特征呢?

1.严谨性和论证性

收敛思维要求把解决的问题纳入传统的逻辑轨道,然后按照传统逻辑规则进行严谨周密的推理论证,必须是按部就班,一环扣一环地展开,特别重视因果链条,不允许用联想和想象代替推理和论证,更不允许出现跳跃。

2.聚焦性

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聚焦点。只有清楚问题的聚焦点,才能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如若不然,只会让自己无端地耗费精力,忙了半天,也不知自己在忙些啥,结果导致自己所做的事与要解决的问题相隔十万八千里。我们可千万不要小视它,像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一事无成,就是找不到问题的聚焦点使然,正所谓“治标不治本”。

3.深刻性

为了争取将问题一次解决掉,我们要学会刨根问底——探讨问题的实质。很多问题的实质都是隐藏在肤浅的表象后面的,因此要想成功,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实质,然后对症下药。

日本人就曾利用一些表象的资料对中国大庆油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时,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大庆油田在哪里,日本人却对大庆油田了如指掌。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日本人首先从中国画报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大幅照片上推断出大庆油田在东北三省偏北处,因为相片上的王进喜身穿大棉袄,背景是遍地积雪,这雪景只有在东北三省才会出现。接着,他们又从另一幅肩扛人推的照片,推断出油田离铁路沿线不远。他们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中看到一段话,王进喜到了马家窖,说了一声:“好大的油海啊,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据此,日本人又作了深刻的思考,判断出大庆油田的中心就在马家窖。

大庆油田什么时候产油了呢?日本人判断:1964年。因为王进喜在这一年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果不出油,王进喜是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的。

日本人还准确地推算出大庆油田井的直径大小和大庆油田的产量,依据是《人民日报》一幅钻塔的照片和《人民日报》刊登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用当时公布的全国石油产量减去原来的石油产量,简单之至,连小学生都能算出来——日本人推算出大庆的石油产量为3000万吨,与大庆油田的实际年产量几乎完全一致。

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试想,日本人如果不是对表面现象作深刻的分析,这其中的奥妙他们能发现得了吗?收敛思维同发散思维一样,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思维方式。但是,有人对收敛思维存在着误解,否认它的创造性,甚至认为它是保守的思维方式。其实,收敛思维并非保守,它对各个方面、领域都是开放的,只有如此,它集中的理论、信息、知识、方案等才能更全面、更便于比较选择,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从而符合客观真理。

收敛思维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一种必备思维,不管你的思维放开到何种程度,你也不能离开主题,最终都得有个思维收敛点。只有找到这些思维收敛点,才能有助于我们为信息的归属树立一个个明确的“靶子”,你才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

层层剥笋,揭示核心

我们都知道,竹笋是由一层一层的壳包裹而成的。层层剥笋法很形象地表现出向问题的核心一步一步逼近的过程。它是收敛思维法之一,它借助于抛弃那些非本质的、繁杂的特征,以揭示出隐藏在事物表面现象内的深层本质。

这种方法常常被用于破解一些谜案,它要求人们专注于问题的核心,而巧妙运用接收到的各种信息。

1940年11月16日,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一个窗沿上出现一个土炸弹,并附有署名F.P.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后来,这种威胁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猖狂。1955年竟然放上了52颗炸弹,并炸响了32颗。对此报界连篇报道,并惊呼此行动的恶劣,要求警方尽快侦破。

纽约市警方在16年中煞费苦心,但所获甚微。所幸还保留几张字迹清秀的威胁信,字母都是大写。其中,F.P.写道:我正为自己的病怨恨爱迪生公司,要使它后悔自己的卑鄙罪行。为此,不惜将炸弹放进剧院和公司的大楼,等等。警方请来了犯罪心理学家布鲁塞尔博士。博士依据心理学常识,应用层层剥笋的思维技巧,在警方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分析推理:

(1)制造和放置炸弹的大都是男人。

(2)他怀疑爱迪生公司害他生病,属于“偏执狂”病人。这种病人一过35岁后病情就迅速加重。所以1940年时他刚过35岁,现在(1956年)他应是50出头。

(3)偏执狂总是归罪他人。因此,爱迪生公司可能曾对他处理不当,使他难以接受。

(4)字迹清秀表明他受过中等教育。

(5)约85%的偏执狂有运动员体形,所以F.P.可能胖瘦适度,体形匀称。

(6)字迹清秀、纸条干净表明他工作认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模范职工。

(7)他用“卑鄙罪行”一词过于认真,爱迪生也用全称,不像美国人所为。故他可能在外国人居住区。

(8)他在爱迪生公司之外也乱放炸弹,显然有F.P.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存在,这表明他有心理创伤,形成了反权威情绪,乱放炸弹就是在反抗社会权威。

(9)他常年持续不断乱放炸弹,证明他一直独身,没有人用友谊或爱情来愈合其心理创伤。

(10)他无友谊,却重体面,一定是一个衣冠楚楚的人。

(11)为了制造炸弹,他宁愿独居而不住公寓,以便隐藏和不妨碍邻居。

(12)地中海各国用绳索勒杀别人,北欧诸国爱用匕首,斯拉夫国家恐怖分子爱用炸弹。所以,他可能是斯拉夫后裔。

(13)斯拉夫人多信天主教,他必然定时上教堂。

(14)他的恐吓信多发自纽约和韦斯特切斯特。在这两个地区中,斯拉夫人最集中的居住区是布里奇波特,他很可能住在那里。

(15)持续多年强调自己有病,必是慢性病。但癌症不能活16年,恐怕是肺病或心脏病,肺病现代已经很容易治愈,所以他是心脏病患者。

根据这种层层剥笋式的方式,博士最后得出结论:警方抓他时,他一定会穿着当时正流行的双排扣上衣,并将纽扣扣得整整齐齐。而且,建议警方将上述15个可能性公诸报端。F.P.重视读报,又不肯承认自己的弱点,他一定会作出反应以表现他的高明,从而自己提供线索。果不其然,1956年圣诞节前夕,各报刊载这15个可能性后,F.P.从韦斯特切斯特又寄信给警方:“报纸拜读,我非笨蛋,绝不会上当自首,你们不如将爱迪生公司送上法庭为好。”依据有关线索,警方立即查询了爱迪生公司人事档案,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档案中,有一个电机保养工乔治·梅特斯基因公烧伤,曾上书公司诉说染上肺结核,要求领取终身残废津贴,但被公司拒绝,数月后离职。此人为波兰裔,当时(1956年)为56岁,家住布里奇波特,父母早亡,与其姐同住一个独院。他身高1.75米,体重74公斤。平时对人彬彬有礼。1957年1月22日,警方去他家调查,发现了制造炸弹的工作间,于是逮捕了他。

当时他果然身着双排扣西服,而且整整齐齐地扣着扣子。

层层剥笋法是一种更深入的思考方法,它使人们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着眼于事物本质的探究。当你发现问题的核心时,你也许会惊叹:解决问题原来这么简单。

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上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了保护好这栋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为什么每天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燕子呢?因为墙上有许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发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拉下整幢大厦的窗帘。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层层剥笋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信念: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惑,一层一层地排除外界现象的干扰,坚持下去,就可以触及问题的核心部位,为难题得以根本性解决打下基础。

目标识别法:根据目标进行判断

目标识别法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善于观察,发现事实和提出看法,并从中找出关键的现象,对其加以关注和深入思考。学者德波诺认为,这个方法就是要求“搜寻思维的某些现象和模式”,其要点是,确定搜寻目标,进行观察并作出判断。通过不断的训练,促进思维识别能力的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训练了许多专职人员去辨别天空中的飞机,要求他们当飞机在很远的距离时就能判别出飞机的型号。现代军队,对各种武器装备的识别,也要运用这一“目标识别”方法进行训练,将观察对象的关键特征与头脑中的有关概念相联系。在思维中使用目标识别法一般是先设计或确定某一思维类型的关键现象、本质、看法等等,然后注意这一目标。这样的结果促使我们能识别特定的思维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利用目标识别法来夺取战争胜利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德国交战时,法军的一个司令部在前线构筑了一座极其隐蔽的地下指挥部。指挥部的人员深居简出,十分诡秘。不幸的是,他们只注意了人员的隐蔽,而忽略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德军的侦察人员在观察战场时发现: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左右,都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一座土包上晒太阳。德军依此判断:

(1)这只猫不是野猫,野猫白天不出来,更不会在炮火隆隆的阵地上出没。

(2)猫的栖身处就在土包附近,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指挥部,因为周围没有人家。

(3)根据仔细观察,这只猫是相当名贵的波斯品种,在打仗时还有兴趣玩这种猫的绝不会是普通的下级军官。

据此,他们判定那个掩蔽部一定是法军的高级指挥所。随后,德军集中6个炮兵营的火力,对那里实施猛烈袭击。事后证明,他们的判断完全正确,这个法军地下指挥所的人员全部阵亡。

目标识别法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某一事物的特性,并根据这一特性进行一步步的判断,直至最终接近问题的核心。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便衣警察在公共场合抓扒手,也是通过扒手的典型举止和贪婪、诡秘的眼神来判定和跟踪。警察了解这些特殊表现,在执行任务时就会有意识地按一定的模式去搜索目标。

间接注意法:用“此”手段达到“彼”目的

间接注意法,即用一种拐了弯的间接手段,去寻找“关键”技术或目标,达到另一个真正目的。

有一个农夫分苹果的故事,讲述的就是农夫利用间接注意法达到了他原本的目的。

农夫有一个懒惰的儿子,一天,他让儿子把一堆苹果分为两种装进两个篓子里。一个篓子装大的,一个篓子装小的。傍晚农夫回到家里,看见儿子已经把苹果分开装进篓子。而且,鸟啄虫蛀的烂苹果也被挑出来堆在一边了。农夫谢过儿子,夸他干得漂亮。然后他取出一些口袋,把两个篓子里的大小苹果混装在一起。结果,大小苹果被胡乱搅和在一起,并没有按大小分开装。儿子气坏了,他不明白父亲既然要将苹果混装在一起的,可又为什么要自己费那么大力气把它们分开呢?农夫告诉儿子说,这不是什么花招。原来他是要儿子检查每一个苹果,把烂苹果扔掉。两个篓子只不过是拐了一个弯的间接手段,他的目的是要儿子非常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苹果。如果他不拐个弯,而是直截了当地叫儿子把烂苹果扔掉,那么儿子就不会仔细检查每一个苹果。他就会急急忙忙地把苹果翻检一下,只寻出那些一望而知已经坏透了的烂苹果,而不会去检查那些貌似完好其实已坏的烂苹果了。

农夫聪明地转移了儿子的注意力,他知道儿子懒惰、马虎,用直接的方法并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便用了间接的手段,反而让儿子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了通过“B”得到“A”的结果。

善用此手法的还有美国总统林肯。

林肯早年曾当过律师。有一次,他接到这样一件案子: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人被人诬告为谋财害命的杀人凶手。证人福尔逊一口咬定,亲眼看到阿姆斯特朗在半夜行凶杀人。对此,阿姆斯特朗难辩冤屈,眼看就要定案。林肯接案后,经过大量调查、访问,并亲自勘察现场,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真相和事实。于是,法庭上出现了下面一番对话:

林肯:你起誓说认清了阿姆斯特朗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说你在草堆后面,阿姆斯特朗在大树底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码,能认清吗?

福尔逊:看得清清楚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敢肯定不是凭衣着猜测的吗?

福尔逊:我肯定认准了他的面容,因为月光正照在他脸上。

林肯:你能肯定凶杀时间正是晚上11点钟吗?

福尔逊:绝对肯定,因为回家时,我看了时钟,为11点一刻。

林肯笑着点了点头,之后,迅速转向陪审团,大声地向大家宣布:“证人是个十足的骗子。他发誓说18日晚上11点钟月光照在凶手脸上,使他认出了阿姆斯特朗。但是,请法庭注意, 10月18日是上弦月,不到11点月亮便已下山。就算月亮没有下山,月光照到被告脸上,这时被告脸朝向西面,而证人在树东面的草堆后,根本看不到被告的脸。如果被告回头,因为月光照不到脸,证人也无从认准。”

林肯的问题转移了证人的注意力,而使其忽略了这些证词综合到一起时却构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谎言。

我们所熟悉的运用间接法的人还有利用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曹冲。当石头与大象使船的吃水线在同一条线时,石头的重量便是大象的重量。在这个过程中,石头与船是间接测量手法的道具,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间接注意法往往给人一种“绕远”的错觉,为什么不采用直接的方法呢?

因为直接的方法往往达不到目的或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就像曹冲称象,如果不用称石块的方法,恐怕要将大象宰杀之后才能得到它的体重了。前面的农夫用“苹果分大小”的方法来达到“挑出烂苹果”的目的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智慧。

盯住一个目标不放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边,有一群羚羊在那儿悠然地吃着青青的长草。一只猎豹隐藏在远远的草丛中,竖起的耳朵四面旋转。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慢慢地接近羊群。

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猎豹像百米赛跑运动员那样,瞬时爆发,像箭一般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一直向它追去。

羚羊跑得飞快,但豹子跑得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猎豹超过了一头又一头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它没有掉头改追这些更近的猎物,而是一个劲地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疯狂地追去。那只羚羊已经跑累了,豹子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最后只能比速度和耐力。终于,猎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倒下了,豹子朝着羚羊的脖子狠狠地咬了下去。

可以说,一切食肉动物在选择追击目标时,总是选择那些老弱病残的,而且一旦选定目标,一般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中途轻易放弃选定的目标,就会前功尽弃,并且使精力有所损耗,从而使捕捉其他目标的打算更难实现,而最后的结果也必定是一无所获。

动物世界的这种普遍现象,也许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但是,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依然要借鉴这种智慧。

收敛思维是针对一个问题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方法,在培养或运用这个思维法时,将目光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养成专注的习惯。

爱默生说:“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董必武说:“精通一科,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他顾。”

美国的谚语也说:人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一个人一旦专注于某事,就能调整自己的思想,接受一切对他有益的信息。这样,整个世界都将是一本公开的书籍,任你随心所欲地翻阅,吸取你认为有用的精华,弃其糟粕。

甚至在一种极不平常的情形之下,只要我们能找着另一个专心的对象,我们还是能保持泰然自若的态度的。

倘若一个人十分专心于他的工作,他将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就感觉不到外界的干扰。如果专注做一件工作,那么他只沉醉于工作,便无暇顾及到自己。历史上有所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专注的品质,安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一天傍晚,安培独自一人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想起了一道题目,于是就疾步向前面的一块“黑板”走去,并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题还没有算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着“黑板”,一面走,一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追不上了,这时候他才看见街上的人都朝着他哈哈大笑。安培被弄得莫名其妙,但他很快就知道了,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一天清晨,安培去工业大学讲课。一路上,他一边低着头走,一边还在思考着科研中的某个问题,无意间看见路上的一块小石子,形状奇异,颜色也与众不同,他觉得挺有趣。于是,俯身把小石头拾了起来,翻过来掉过去,琢磨了半晌。这时,远处的钟声敲响了,他猛地记起来还要去上课,急忙掏出怀表一看,“糟糕,上课的时间快到了”。他赶紧加快脚步,向学校走去,但脑子还是全神贯注在原先正在思考着的问题上。这时,他正走在巴黎的艺术桥上,忽然想起应该把石子扔掉,于是,他一只手把小石子装进了口袋,而另一只手却将怀表当做石子往外一抛。只见他那只装饰十分精美的怀表,在空中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飞过大桥的栏杆,掉进了塞纳河。

要学习和运用收敛思维法,探究出最后的答案,就要清除头脑中分散注意力、产生压力的想法,令你的思维完完全全地融入当前的工作状态,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平静的、你能得心应手的事情上,这样会让你对自己、对别的所有的事情感到更舒服、更顺畅,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加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澳大利亚是袋鼠的王国,生物学家为了研究袋鼠的生活习性,便捉了几只袋鼠并将它们关在了铁栅栏围成的笼子里,以备实验时用。

一天,管理人员发现袋鼠竟然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他们感到纳闷,后来开会讨论,众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袋鼠们从栅栏边上跳了出来。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增加到20米。但是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所以他们决定再将高度增加到30米。

没想到过了几天,居然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增加到100米。

小袋鼠问袋鼠妈妈:“妈妈你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我们的笼子?”

袋鼠妈妈说:“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上小铁门的话!”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与这个故事有几分类似,人们往往能够发现问题,却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是盲目地把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结到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去。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浪费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

运用收敛思维的过程,就是将研究对象的范围一步步缩小,最终揭示问题核心的过程,所以,找到问题的实质,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运用收敛思维应把握的原则之一。

在欧洲,自从西红柿采摘机发明之后,不少机械学家一直在忙于改进它。但是,那些经过改进的形形色色的采摘机,依然无法避免在采摘过程中把西红柿皮弄破。终于,人们注意到问题的关键不是采摘机太笨重,而是西红柿的皮太薄。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请植物学家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使西红柿长出像水果那样厚的果皮。

从“采摘机不把西红柿皮弄破”到“让西红柿的果皮变厚”,难题得以顺利解决。

人们研究的目的是让西红柿被采摘机采下来时,能保证果皮完好。无论是改进采摘机还是让西红柿的果皮变厚,都是我们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非问题的本质。

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更多地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能因一些表象因素受到蒙蔽或是在思维上走进死胡同。就如同当人们发现采摘机在现有情况下无法再改进时,就应当在问题本质的指引下,主动寻找另一条出路。

所以,面对问题,我们必须要培养一种“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能力,要将目光集中在问题的关键点上,这样更有助于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

20世纪80年代,当古兹维塔接掌可口可乐执行董事长时,面对的是百事可乐的激烈竞争,可口可乐的市场正被它蚕食。古兹维塔手下的管理者,把焦点全贯注在百事可乐身上,一心一意筹划着每月增长0.1%的市场占有率。

如何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古兹维塔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古兹维塔决定停止与百事可乐的竞争,改为与0.1%的增长这一情境角逐。

他问起美国人一天的平均液态食品消耗量为多少,答案是14盎司。

可口可乐又在其中有多少?助手回答说是2盎司。

这时古兹维塔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可口可乐做的只是增加市场占有率,我们的竞争对象不是百事可乐,而是需要占掉市场剩余12盎司的水、茶、咖啡、牛奶及果汁。当大家想要喝一点什么时,应该是去找可口可乐。为达此目的,可口可乐在每一个街头摆上贩卖机,销售量因此节节攀升,百事可乐从此再也追赶不上。

从争夺可乐的市场占有率,到争夺整个饮料市场的占有率,这是一个层次的提高,也是一个飞跃,为问题的解决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道路。

以现有的可乐饮料占有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没有太大的竞争空间,无法创造更多利益,这时调整思路,开辟可乐在整个饮料中的市场,无疑是花同样的力气获得更大的收益。可口可乐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如何获利,这就是问题的本质。无论是从百事可乐还是其他饮料那儿争取到市场占有率,都是一种市场份额的提升,都能产生效果,而后者无疑更容易。

所有问题和需求都有发生的根源,这就是本质。问题和需求的表面现象总是与开发者的思路切入点相关,如果切入点是狭隘的,那么围绕着问题和需求的分析往往局限于自身的思路范围,问题和需求产生的原因就很难发觉。所以,无论解决何种问题,都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然后再分析解决它就不难了,这也是收敛思维法运用的主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