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1.1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
【题解】
这是《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篇第一段,概括而平易地表达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人要学习,以至终身学习,以学为快事;人要交友处世,以人和为乐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于外。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③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④乐:快乐。⑤愠:恼怒、怨恨、不满。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译文】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一个人求学问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即使刚开始时有人不了解,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去做,这样才能学得真学问。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十分坎坷的。刚开始练兵,他差点被兵勇打死,初战大败,他又差点跳河自尽。没有儒学正统地位的信念,可以想象,曾国藩不会支撑到最后的胜利。同时,曾国藩信仰“经世致用”,特别注重实践。他深刻地理解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十分注重筹饷工作。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为曾国藩卖命。“湘军”的战斗力是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湘军”的士兵大多是亲戚、朋友和乡亲,因此凝聚力很强,极其有互助精神。曾国藩也很能知人善用,因此手下人才济济。曾国藩也很注重对信念的灌输,由此他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军事上的胜利之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上几条。而政治上的胜利,则是因为他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手下大将大多是流落民间的低级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人是行伍出身。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历史上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曾成为“湘军”政治集团独一无二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现在,我们学习知识也不能只啃书本,学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结果只能是原来的你,没有任何改变,没有丝毫的进步,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现在有不少青少年在学习时都会问:“我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考试?”的确,考试是学习的目的之一,但是,学习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去实践。
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学以致用也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知识的作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发挥出来,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大事的关键所在。要想成功,就必须让知识转化为能量,所以说到底,就是赶紧培养你学以致用的能力。
1.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
【题解】
孝、弟(悌),是中国传统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持有的正确态度。如此,可以防止犯上作乱。这便是孝道的社会政治意义。自春秋战国以后的每个朝代,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从重亲情扩大到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这是有借鉴意义的。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②弟:通“悌”,敬爱兄长。③鲜:少。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⑤与:通“欤”,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译文】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做人和治国的原则就会形成。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爱的根本吧!”
【论语的智慧】
有子说,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却喜欢犯上作乱的人简直太少了。“孝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啊。“孝”就是对父母应尽孝道,“弟”同“悌”,就是尊重顺从兄长的意思。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弟”包括了兄弟姐妹的爱,还有朋友之爱。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道理却很深刻。一个人不论他出身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这是多么令人寒心的场面!我们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长,但是倘若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来谈孝道呢?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真的还不如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
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然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却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天长日久,妻子开始鄙夷他,像功臣一样颐指气使。
她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流鼻涕淌眼泪让人看着恶心。为此,她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总是不同意。有一天,他们为这件事在卧室吵了起来,妻子嚷道:“那你就跟你爹过,咱们离婚!”他一把捂住妻子的嘴说:“你小声点儿,当心让爸听见!”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星期天,他带着孩子去看父亲,进门便看见父亲正和他的室友聊天。父亲一见孙子,又抱又亲,还抬头问儿子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的,有吃有住还有的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他的眼睛却渐渐涌起一层雾气。为了让他过得安宁,父亲情愿压制自己的需要——那种被儿女关爱的需要。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他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在摇头,说他们这辈子最苦,要是死都不能保个全尸,太对不起自己了。这时,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眼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因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啊!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我都愿意。”所有人都结束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屋子里静静的,只看见父亲的嘴唇在抖。
他已说不出话来,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包裹住。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当天,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为父亲办好有关手续,接他回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临走时,父亲一脸欣慰地与室友告别。室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埋怨自己的儿子不孝,赞叹他父亲有福气。父亲说:“别这样讲!俗话说,庄稼是别人的好,儿女是自己的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自己的儿女,再怎么都是好的。你对小辈宽宏些,孩子们终究会明白的……”说话间,父亲还用手给他捋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到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的无限神圣的亮光。
父辈以他们的宽容承载着晚辈的伤害,对此我们难道无动于衷吗?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流水,一直在流;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趁父母还健在,做儿女的赶快尽一点自己的孝心吧,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再后悔。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
【题解】
花言巧语者,一定是为人处世不讲原则,表面讨好别人,实际只图达到个人目的的小人。这种人,孔子是一贯反对的。孔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巧言,心口不一。这种质朴精神和本色的态度,成为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内容。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好。令,善。巧言令色,即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缺少仁德的。”
【论语的智慧】
什么是“巧言”?南怀瑾先生解释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吹牛。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缺少仁德的。”我们平时也能发现有的人嘴巴很甜,吹牛拍马绝对没问题,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阿谀奉承,但是面临大事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们的真面孔了。
巧言令色者表里各一套,阴谋就藏在笑面里,一贯两面三刀。两面三刀的小人总是刻意隐蔽自己的意图,观风察事伺机而动;或故作糊涂愚顽,精心乔扮以掩饰真相;甚或面对仇敌也摆出一副欢颜!关键时刻一旦来临,则立马变化,呼风唤雨,叱咤一番。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擅长玩弄两面三刀的把戏。
王熙凤对尤二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尽了两面三刀的伎俩。她乘丈夫贾琏外出,先甜言蜜语地把尤二姐诓入荣府,置于自己的身边。然后开始施展阴谋:一方面她往来于贾母、王夫人之间,为尤二姐说好话,以表自己的“贤良”;一方面她令心腹奴才旺儿去收买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往衙门去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向贾府施加压力,使贾府的主子们把怨愤集中在尤二姐身上。与此同时,又在暗地唆使丫头善姐儿虐待尤二姐。
当贾琏从平安州回来之后,贾赦为奖励贾琏在外办事有功而将房中的丫鬟秋桐赏他为妾时,王熙凤尽管对秋桐甚为反感,但她暂时压下心头怒火,对尤二姐又使出了“借刀杀人”之计,挑拨秋桐给尤二姐以种种难堪,迫使尤二姐最后只好吞金自杀。
大观园中的王熙凤最善巧言令色。
这个可怜善良的尤二姐至死都没有识破王熙凤两面三刀的诡计,甚至对她的“一片诚意”从不怀疑。就是贾府的主子们也都始终被蒙在鼓里,错认为王熙凤在处理这件事上很是“贤惠”。王熙凤的笑面虎功夫伪装得让谁都没识破,一条条诡计不断得逞,其人之阴险在《红楼梦》里无人能及。
一个人如果遇到棘手的事,正苦于无从下手,或自己正陷于困难中不知所措,这时候如果有人以真诚的语气和姿态为他出谋划策,他常会无所保留、毫无戒心地接受照办。如果此人并无坏心,那也罢了,反之,如果此人心怀鬼胎,他的所谓“好意”只不过是伸把手将人往火坑里推,让人跌得更重、烧得更惨一些。
口蜜腹剑的小人是最难提防的,他的馊主意总是裹着蜜糖送给你,如果你看不清他的真面目,被他害了时还要拿他当善人,供在心中当佛拜。
狐狸天性狡猾,吃不到鸡不会硬来,满脸鬼笑,麻痹鸡心,轻轻松松骗到手,人如狐狸者不在少数。
孔子说爱耍嘴皮子的人绝对不会仁厚,果然如此。但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戴高帽。如果不是唐玄宗喜欢听好话,哪里还会有罢免张九龄的事情呢?当然也就不会有李林甫一手遮天的日子了。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尤其要小心那些在我们面前尽说好话的人,警惕他是否另有所谋。背后赞扬我们的人绝对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在我们面前说好话的就不一定了。“巧言”之人很少有仁厚的,因为他们的巧言不过是为了要掩人耳目,降低他人的警惕心而已。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 ”
【题解】
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注重修身著称的。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养成完美的人格。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都是令人改过迁善的最有效的方法。曾参还提出了“忠”和“信”的做人标准,“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心尽力;“信”是信任和信用,表现是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注释】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46岁。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②三省:多次反省。③传:老师讲授的功课。
【译文】
曾参说:“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论语的智慧】
曾参说:“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曾子在孔子的弟子当中属于比较鲁钝的人,不是笨,有点像今天咱们说的反应慢的人。曾子后来的学问很高,修养也很高,他作了《大学》,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很有功劳。
他这几句话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后世曾国藩每日都要反省自己,就是缘于此。曾子的这三点不容易做到,其实所有深刻的道理都是看起来很简单,然而等到我们要去实践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它的难度。
有人怀疑反省自己的作用,认为反省了半天也不见得能改变什么。其实,经过它的荡涤,就能将俗世间纷纷扰扰的尘埃从我们心中清除干净。
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住在美国肯塔基州西部的农场。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读《圣经》。
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圣经》,但是我不懂得《圣经》里面的意思。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儿,可是我一合上书便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圣经》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光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去房间里拿了一个水桶。老人说:“我不是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有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盛水是行不通的。尽管他跑得飞快,但是,当他跑到老人面前的时候,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孩子喘着气说:“爷爷,你看,这根本没用。”
“你真的认为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孩子,这和你读《圣经》一样,你可能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你读《圣经》的时候,它依然在影响着你,净化着你的心灵。”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本心灵的《圣经》,即使我们未曾记住一句话、一个字,却依然会受益终生。因为,它会让我们的心灵如泉水般清澈、纯净,这就是反省的作用,它就像是人生的明镜一样时刻照亮我们的灵魂,将我们的负担轻轻地卸除,将丑陋统统赶出我们心灵的家园。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题解】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他提出了五条:敬事、取信于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即要求国家管理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人民;征用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注释】
①道: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时代,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②敬事: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我们今天也说要敬业。③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④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即不要误了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老百姓的劳动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②,谨而信③,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
【题解】
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希望培养的理想人格,即达到孝、悌、谨(慎)、信、泛爱、亲仁、学文七条标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点在育人,把“德”排在“识”的前面,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学了书本知识才能有用。
【注释】
①弟子: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②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③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温和、善良的人。此形容词用作名词。⑤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⑥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不说废话,言而有信,和一切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古代文献。”
1.7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题解】
这段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关系的道德标准。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教育,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奉行“孝”、“忠”、“信”等基本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良好教养的人了。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孔子的学生,以文学著称。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③致其身:致,意为奉献、尽力。这是说要尽忠的意思。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论语的智慧】
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一个人孝敬父母要尽心尽力,“事父母竭其力”。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给父母买漂亮的房子,让父母住洋楼坐汽车,这就是不孝。这当然不对,因为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有所表现,更关键的是要用心。所谓“原心不原迹,原迹家贫无孝子”,就是说如果把能否让父母过上富足的生活看做是孝顺的话,那么家里贫穷的就没有孝子了。
孔子的学生中有几个是“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比如子路。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自己在外面挖野菜吃,却从百里之外驮了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子路做官了,很有钱。他出使楚国的时候,有豪华的车队,还有很多随从,吃的也是“山珍海味”,但是锦衣玉食的日子却让子路哭了起来。他说:“现在我可以吃得好,睡得好,穿得也好,可是我还想背着一袋米,走上百里的路去供奉我的双亲,但是这再也不可能了。”这个时候他的父母已经过世了。孔子觉得他很孝顺,就安慰他说:“你的父母应该感到很满足了,因为他们在世的时候已享受到你的孝敬了。”
汉文帝刘恒也是一个孝子,他作为皇帝要什么有什么,他的母亲薄太后也不缺少物质上的东西,但是刘恒很孝顺。他母亲生病了,他亲自喂母亲喝药,并且每次都是自己先尝一下,然后才会放心地给他母亲喝。作为一个皇帝尚且如此,我们谈孝顺的时候又怎能只停留在嘴上呢?难怪过去历朝历代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能做到仁爱的人,谁也不敢保证他能去爱天下的百姓。
北宋时期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是一个孝子,他的孝顺真的能体现“事父母,能竭其力”。他每天晚上都要帮自己的母亲洗尿桶!现在的人恐怕都已经体会不到这种孝心了。如今大家都用抽水马桶,有人说,我想要这样孝敬也没有机会啊。这就要谈“原心不原迹”了,只要你有一颗孝敬的心,又何必在乎给父母是洗马桶还是洗脚呢?“事父母,能竭其力”,尽自己的心力做到了,这就是孝。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题解】
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庄重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庄重而威严才能认真学习而所学牢固。君子还要慎重交友,还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一思想把君子从内到外的修养联系起来讲,闪烁着真理光辉,对提高自己有重要帮助。
【注释】
①重:庄重、自持。②学则不固:与上句联系起来就可理解,一个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④无:通“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⑤过:过错、过失。惮: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去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论语的智慧】
“君子不重则不威”,看起来似乎是说你自己不庄重,那么你在别人面前也就没有了权威、威信。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伪君子”:几个“老夫子”式的人物在谈天说地,忽然走进来一个晚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老夫子”们赶紧收敛了笑容,正襟危坐。这就是受到朱熹影响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如果孔子知道了后世对他的学问是这样理解的,肯定要被气得吐血。
这是孔子在告诉世人关于自重与尊重他人的处世哲学。“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说一个不知道自重、没有自尊心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不仅“不重”则“不威”,而且做学问也不牢靠。而“无友不如己者”的解读就更有特点了。宋儒告诉我们:“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如果这样理解那就错了,那样的孔子也就太“势利”了,我们的祖先又何以称之为“圣人”呢?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我们得以窥见孔子的真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要学会敬重他人。如此说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连贯的意思,做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别总是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轻视他人的人也会被他人轻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都是互相印照的,你敬我一分,我还你三分。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最好的方式便是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关羽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而落了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三国名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偏师擒于禁。“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
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还被人割了脑袋。
关羽兵败身死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国起兵奇袭荆州。蜀吴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的骄傲,不懂得尊重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羽擒将图 明 商喜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蜀吴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 “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关羽能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必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挂得住?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
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孔子的大弟子子贡曾形容他的老师“温、良、恭、俭、让”,这五字真经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修行。其中的“恭”就是恭敬,对任何人都怀有恭敬之心,自然别人也就对你敬让,更少有被人记恨在心的事情发生。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也说他平生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个“慈”就是对别人慈悲为怀,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看生性宽厚的人很少口出狂言或对他人不尊重,这种敬人的行为是重己的最好方式。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
【题解】
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把祭祀之礼看做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提到过人死之后是否有灵魂的存在,他是通过祭祀亡灵,来实行教化,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注释】
①慎终追远: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诚实忠厚。”
【论语的智慧】
古人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这种解释不算错,但是南怀瑾先生觉得它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不是很顺。他认为用现代的观念来讲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一件事时,如果你希望能有个好结果,那么你就要有个好的开始。正如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这样的观念,这样我们就能少一些后悔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教的菩萨,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初因。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做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初因,我们要注意,这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当他的老板你也不能干,因为将来倒霉的也会是你,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死刑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因此我们这些“凡夫”在做事情的时候最好从一开始就要想到将来的后果,从源头上就要保证以后没有恶果。在这一点上宋朝的宰相吕夷简就做得不错。
宋真宗时,后宫李妃生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时正得宠的刘皇后无子,宋真宗便命刘皇后认仁宗为子。
仁宗长大后,以为自己是皇后亲生。宫中人畏于皇后威严,没人敢对他说明真相,仁宗对刘皇后也极为孝顺。
宋真宗去世,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大家更没人敢对仁宗讲明,李妃身处真宗的众多嫔妃中,对仁宗也不敢露出与众不同之处。
后来李妃病死,刘太后想把葬礼办得简单些,以免引起别人的疑心,万一传到仁宗耳中,就拆穿了。
宰相吕夷简却反对,在帘前争执说:“李妃应该厚葬。”
当时仁宗正在太后身边,刘太后吓了一跳。她忙令人把仁宗带出去,然后厉声问吕夷简:“李妃不过是先帝的普通嫔妃,为何要厚葬?况且这是宫里的事务,你身为宰相,多什么嘴?”
吕夷简平静地说:“臣身为宰相,所有的事都该管。如果太后为刘氏宗族着想,李妃就应厚葬;如果您不为刘氏宗族着想,臣就无话可说了。”刘太后沉思许久,明白了吕夷简的意思,下旨厚葬了李妃。
吕夷简出宫后,找到总管罗崇勋,告诉他:“李妃一定要用太后的礼仪厚葬,丝毫不能有缺。棺木一定要用水银实棺,可别说我没告诉你。”
罗崇勋见宰相表现出少有的庄重与严厉,唯有听命,于葬礼用物丝毫不敢轻视。
刘太后死后,燕王为了讨好皇上,便告诉仁宗:“陛下不是太后所生,而是李妃所生,可怜李妃遭刘氏一族陷害,死于非命。”
仁宗大惊,忙传讯老宫人。刘太后已死,无人再敢隐瞒此事,便如实禀告。
仁宗知道后,痛不欲生。他在宫中痛哭多日,也不上朝,一想到亲生母亲朝夕伴在左右,自己却不知道。母亲在世之时,自己从未侍养过一日,最后竟然不得善终。他越想越难受,使下诏宣布自己为子不孝的大罪,改封李妃为皇太后,并准备以太后之礼改葬。待改葬后再查实、清算刘氏一族的罪过。
刘氏宗族的人知道后惶惶不可终日,只能坐待灭族大祸了。大臣们见皇上愤怒之极,便没人敢为刘氏一族说一句话。
改葬李妃时,仁宗抚棺痛哭,却见李妃因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身体完好,所用的葬器都严格遵照太后的礼仪。
仁宗大喜过望,哀痛也减轻了很多,他对左右侍臣说:“小人的话真是不能信啊!”改葬完后,仁宗非但不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反而待之更为优厚。
刘氏一族能转危为安就是因为刘太后当初种下的善因,但现在有些人做事情却不考虑到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凭借一时冲动,这样做事情哪能不失败呢?一件事只有从一开始我们就思考到它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才好在宏观上把握它们。否则自己明明种了豆子的种子,却还希望能收获一个瓜,这不是从根本上就错了吗?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②?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③? ”
【题解】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表现了孔子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与风格。孔子之所以到处都能受到礼遇和尊重,在于孔子具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他能不激不厉,即之也温;仁德待人,宽厚善良;对人尊重,处事恭敬;居仁守礼,自奉俭朴;先人后己,出世谦让。所以每到一个诸侯国,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与人相交,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不用去乞求什么,人家都愿意帮助他,这就是孔夫子与别人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1岁。②抑与之:抑,反语词,可作“还是……”解。与之,(别人)自愿给他。③其诸:表示不太肯定的语助词,有或者、大概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就一定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论语的智慧】
孔子的美好品德可归结为:温、良、恭、俭、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让”,就是“谦让”。这里的“谦让”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消极的忍让,相反,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儒家虽然提倡温、良、恭、俭、让,但实质宣扬的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换句话说,“谦让”就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是一种方圆处世的态度。
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低着头的是稻穗,昂着头的是稗子;低头的稻穗充满了成熟的智慧,而昂头的稗子只是招摇着空白的无知。苏格拉底曾说:“天地只有三尺,高于三尺的人要想长久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懂得低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据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跪射俑。许许多多出土的兵马俑都可以算作人间精品,但独独是它能够享有“镇馆之宝”的无上荣誉。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出土、清理和修复的1000多尊各式兵马俑中,只有这尊跪射俑保存得最为完整,未经人工修复。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俑身上的衣纹、发丝都清晰可见。据专家介绍说,这尊跪射俑之所以能够保存得如此完整,完全是得益于它自身的“低姿态”。原来兵马俑坑是地下通道式土木结构建筑,一旦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自然是首当其冲遭受灭顶之灾,这样一来,低姿的跪射俑受到的损害就大大减小。此外,跪射俑呈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3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完全支撑着上体,整个身体重心在下,增加了它的稳固性,这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就避免了倾倒、破损。所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跪射俑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后,依然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可谓是“宝中至宝”。
现在,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到处都在宣传“人应该张扬个性”。鉴于此,为了追赶社会潮流,一批批的年轻人,打着“张扬个性,率意而为”的旗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硬往前撞,大有“死了也悲壮”的气概。这固然从一个方面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勇气和自信,但最终的结果恐怕是到处碰壁。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在青年时期,曾专门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昂首挺胸迈着大步,但是他刚一走进老前辈的大门就被门框狠狠地碰了头,痛得他一边用手揉搓头部,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了一截的门。这时,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模样,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想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训看成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收获,而且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受益终生。
纵观中国历史,也有关于这方面的非常好的例子。譬如,三国时期的刘备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每一次低头,都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终于成就“三足鼎立”的辉煌。越王勾践低下高贵的头,以卧薪尝胆收回河山。
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因此,在人生的漫长跋涉中,我们就必须学会低头。好比当你陷入泥潭时,你最先做的是迅速地爬起来,并且远远地离开泥潭,只有笨蛋才会在狼狈不堪的时候,还对着自己的鞋子说,我们可是出淤泥而不染的。
低头,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我们应当用平和的心态,像跪射俑那样,时刻保持着生命的低姿态,这样就一定会避开无谓的纷争,避免意外的伤害;就能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老子说过,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你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柔软有时候是完全可以胜过强硬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恰恰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题解】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这段话有一个前提,就是父亲所尊崇的道理一定要是正确的,一般来说,这是没有疑问的。不管一个父亲的本人的思想和道德水准有多高,他对于儿子的期望标准总应该是好的,而且,这里说了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儿子不要降低了自己的标准。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尊崇的正确的道理,这就是尽孝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段话并没有阻碍下一代发展的意思,有人用儿子“言行举止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来批评这句话,显然是曲解。
【注释】
①其:指儿子。②行:行为。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他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①,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题解】
这段话讲的是治国之道,强调礼乐相济为用。“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并不是要为和谐而和谐,礼是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具体表现,脱离了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和谐是行不通的。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和规范是必要的。所谓先王之道就是西周以来行之有效的礼乐制度,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秩序和规范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孔子提出“和为贵”说,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历史上,凡是要加强社会秩序的时候,孔子的这种思想都受到重视。
【注释】
①先王之道:指的是古代圣王治国之道。
【译文】
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通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①;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②;因不失其亲③,亦可宗也④。”
【题解】
这段话讲的是儒家的交友待人之道。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是以义为基础,方能做到践行可复,“恭”要以周礼为标准,方能远离耻辱,也就是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注释】
①复:实践;履行。②远:使远离,可以译为避免。③因:依靠之意。④宗:主。可宗,可靠。
【译文】
有子说:“所守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就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就不会遭受羞辱。接近那些值得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
【题解】
这段话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应当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贪图安乐,要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的方面,随时都学习先进的,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是热爱学习的了。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指导,这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自我写照。
【注释】
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正其是非。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论语的智慧】
南怀瑾先生认为古人很讲究修身,所以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名言传世。我们看古时候的人无论做到多么大的官,他们还是很注意修身养性,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等,像曾国藩都是靠后的了。这和现代人不一样,现代人不讲究修身养性,认为这个没用,整天为房子、车子愁都愁不过来,哪里有时间管自己的心灵和修养呢?所以,现代人反而比古人更迷茫,虽然表面上看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急速下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人们的心灵久已失修,荒芜一片、杂草丛生,这又怎能心灵平和?
因而,古时候能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吃不好穿不好却自得其乐,而且修养极高。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孔子当然不是要我们去过苦日子,他要我们注意心灵的修养。前两条就不用多解释了,第三条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就值得我们好好反思自己,这一修养很不易达到,而莱特兄弟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离开地面的日子。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之后,到欧洲旅行。
在法国的一个欢迎宴会上,各界名流庆祝莱特兄弟的成功,并希望他俩给大家讲讲话,再三推托不果之后,哥哥维尔伯·莱特只得走向讲台。他的演讲只有一句话:“只有鹦鹉才喋喋不休,但它永远也飞不高。”
这句精彩的话,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他可以详尽地介绍自己科学发明的经过,也可以谈论科学家的实干精神,但他只用这一句话道出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之处,给听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敏于事,慎于言”的表现,有的人爱吹牛,总是先把大话说出来,能不能做得到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他不关心这个。大脑的反应没有舌头快,这是人类的通病。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其实蠢话一句,同样驷马难追。有这么一个故事。
圣菲利普是16世纪深受人们爱戴的罗马牧师。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其实女孩心地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往往会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久而久之,人们都远离她了。因为没有朋友,她觉得很孤独。
圣菲利普对女孩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为此苦恼,现在我命令你要为此赎罪。你到市场上买一只母鸡,走出城镇,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扔。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就回到这里告诉我。”
女孩觉得这种赎罪方式非常奇怪,但为了消除自己的烦恼,她没有任何异议。她买了鸡,走出城镇,并遵照圣菲利普的吩咐拔下鸡毛。然后她回去找圣菲利普,告诉他自己按照他说的做了一切。
圣菲利普说:“你已完成了赎罪的第一部分,现在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你扔鸡毛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
女孩照做了,可在这时候,风已经把鸡毛吹得到处都是了。她只捡回了一部分,无法捡回所有的鸡毛。
女孩回来说:“我没能捡回所有的鸡毛。”
圣菲利普说:“没错,我的孩子,你无法捡回所有的鸡毛。你那些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从口中说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能收回吗?”
女孩说:“不能。”
“那么,当你想说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路旁。”圣菲利普说。
我们知道世上最可怕的字就是“早知道”和“如果”,因为后悔药的药方还没有人研制出来。一句蠢话,驷马难追,如同覆水难收的道理一样。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在夸夸其谈上,那么我们思考的时间就少了。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其智慧含量必然就减少了。因此,我们应“敏于事而慎于言”,把精力和心力放在做事上,这样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②? ”子曰:“赐也③,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④。”
【题解】
这段话记载了子贡和孔子讨论如何对待穷和富的问题。贫富的差距在历史上一直存在,这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个人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社会上无论贫或富也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还赞扬了子贡“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释】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卫风·淇奥》。②其:表测度语气,大概。③赐:子贡的名。孔子对学生一般都称名。④来者:未来的事,这里借喻为未知的事。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却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论语的智慧】
孔子教我们时刻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贫穷的生活也要安贫乐道,富了更不可得意忘形。
对于得意忘形,人们往往很容易理解,其实,人世间还存在一种情况——失意忘形。其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说有的人本来很好,富贵得意,对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很好;然而一旦失意,却连人也不愿意见,自卑、烦恼接踵而至,完全变了一个人。
辜鸿铭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受得了寂寞与平淡才是真正的修养到家,得意不忘形,失意更不忘形。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本就难得了,可是孔子对其评价,也只是“可也”而已。这其实也就是一种得意失意皆从容的境界。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打碎了,兰花撒了满地。因此弟子们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至于兰花的得失并不重要。生活中的得意和失意,我们也要从容应对才是。”禅师说得好:“兰花的得失并不重要。”禅师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会有起伏,我们会不快乐。当我们能够从容面对得失之际,我们会为我们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之地。
人生总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一时的得意并不代表永久的得意;然而,一时失意的情况下,如果你不能调整过来心态,就很难再能有得意之时。
如果你的演讲、你的演唱、你的著作和你的文章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你曾经尴尬,如果你曾经失足,如果你被诽谤和谩骂,请不要耿耿于怀。对这些事念念不忘,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占据你的快乐时光。抛弃它吧!把它们彻底赶出你的心灵。如果你曾经因为鲁莽而犯过错误;如果你被人咒骂;如果你的声誉遭到了毁坏;不要以为你会永远得不到清白,勇敢地走出失败的阴影吧。
让那担忧和焦虑、沉重和自私远离你;更要避免与愚蠢、虚假、错误、虚荣和肤浅为伍;还要勇敢地抵制使你失败的恶习和使你堕落的念头,你会惊奇地发现,人生旅途中是多么的轻松、自由,你是多么自信!
走出阴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不管过去的一切多么痛苦,多么顽固,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要让担忧、恐惧、焦虑和遗憾消耗你的精力。要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你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环境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这样才是达到了一种境界。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题解】
孔子教育学生们,在处世上要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能够在寂寞中做成应该做的事业,完成应该具有的仁德修养。学,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不要把精力用于怨天尤人。处世是需要了解别人的,自己心地平和,才能真实地了解别人。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人家。”
【论语的智慧】
《孔子圣迹图》之《入平仲学》
常听说有人怀才不遇,自感和整个社会格格不入。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值得怀疑,真有怀才不遇的人吗?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谈到了这个问题:“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说不要整天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别担心没有你名满天下的机会),最怕你不了解人(也可以说最怕你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人家来了解你的)。这个问题就大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涉世不深,总以为自己很有才华,一旦在社会上受到点挫折和阻力就承受不了,认为这个世道难容他这样的人才!他们抱怨道:“为什么就没有伯乐来相中我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静下心来深思、反省自己的“才华”,也许我们会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不是这个世界要和我们作对,而是我们自己现在还没有这个才能去担当一些重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怀才不遇”的事发生,只会有“怀才晚遇”的事情。就是说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一直遇不到欣赏他的伯乐——时间,时间老人是世上最无情的法官,它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命令,它是绝对公正和无私的。有没有真材实料到了它那里就会给你一个答案。只要你真的有才华,那么时间这个法官迟早都会向你点头微笑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公司要招聘总裁助理,经过三轮淘汰后,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人。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可奇怪的是,面试现场出现了12个考生。
总裁问:“谁不是来应聘的?”
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子站了起来:“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最后的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的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
男子说:“因为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也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不是太狂妄,就是脑子有毛病。
男子接着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
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经验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都倒闭了。”
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个倒霉蛋!”
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人走过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同事们努力挽救那些公司,虽然不成功,但我从那些公司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而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的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去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成功的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可以!”
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来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和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洞察力,举个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11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人。那老人笑了:“很好!你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我的表演为何会失败。”
是真金就不怕火炼,是珍珠就会耀眼!如果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要担心会不会有伯乐看上你,而首先要忧虑的是你现在是否已经修炼成“夜明珠”。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只有“早遇”和“晚遇”的问题。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做人做事就不会强求、苛责他人,就不会怨天尤人,而是懂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