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世珍遗《闽南纪胜》荣归厦门故里 龚洁
《闽南纪胜》是兴泉永道周凯创作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册页画作,共12幅,表现他两任兴泉永道和一任台湾道期间有关厦门和台湾的史事,所有人物、建筑、山海、地名、事件,史志传记均有记载。《闽南纪胜》蝴蝶装裱成折叠式长卷,品相完美,经近两个世纪的漂泊,近期从日本荣归祖国,将出现在北京中国嘉德春拍卖会上。当我看到嘉德春拍图录的简介之后,立即意识到此画作的意义,对厦门或台湾均十分重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文献,极为珍贵,可称绝世珍品。机遇千载难逢,转瞬即逝,不可犹豫,一定要把它拍到手,又出于对文物的关心和热爱,更出于对厦门和台湾有直接关系的文物必须保存的考量,不惜重金,倾15年养老金的积蓄,由北京朋友汤灏和袁兵抢拍成功,终于使《闽南纪胜》回到它的故里厦门,此乃一大幸事,为厦门文化艺术填补了空白,为厦门、台湾历史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至为珍贵,十分难得,在此,应特别感谢他们两位的大力协助!
(一)
周凯,字仲礼,又字云皋,浙江富阳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9月16日生,嘉庆十六年(1811年)33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十九年(1814年)改授编修。其后四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补国史馆纂修,署国史馆提调,道光二年(1822年)2月,奉特旨召见于乾清宫,6月,补授湖北武昌府调补遣缺。9月,奉旨补授襄阳府知府,他在任内设义学,广水利,修大道,政绩卓著,至道光五年(1825年),对他考核的评语是:“才具明敏,办事振作,志期远大,束身仍自慎持”“尽心教养,官声亦好”。六年初,道光皇帝调他任江西督粮道,未及赴任,又立即改调他到湖北汉黄德道。七年,丁内艰,至十年(1830年)服阙,奉旨授福建兴泉永道,十二月抵达厦门视事。
道光十二年(1832年),也就是他在厦门任内的第三个年头,他感到修纂于乾隆三十一年的《鹭江志》已过去了近七十年三个朝代,厦门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鹭江志》已不能表达厦门的现状。于是,他着手修辑《厦门志》。同时编定金门岛历史上第一部《金门志》,这两部志,虽然时光已过去约180年,但现在仍然是研究厦门金门非常重要而不可缺的入门志书。
道光十三年(1833年)夏,因“海中盗贼窃发”“台湾余孽未除”,“海贼日有汹汹之势”。于是会同金门总兵、水师中营参将、同安营参将等,统带水陆兵丁搜捕潘涂、杏林柏头诸城的盗贼,“焚其巢穴,获贼多名”,海洋才稍靖。他的安邦举措,深得林少穆(则徐)中丞等赏识。6月,奉调台湾道,10月,又回任兴泉永道,在台湾百有余日,“搜获余匪,斩枭凌迟者八十余人”。其间还曾发生“小乱三,俱即扑灭。”特别是回任兴泉永道前夕,发生了群贼准备袭击衙署,事先擒获探子林振,供出:“知城中已暗藏数百人,约于二十二日举事。贼于衣袖领口辫线分五色,各以其色为缘饰。”于是,“连夜闭城大索,得贼五十余人”。扑贼巢,斩首犯许戆成后,事平。于当年十二月初一抵达厦门,翌年,周凯又上书提出台湾“应行兴革事宜十条”。
道光十四年(1834年)起至十六年(1836年)8月20日,周凯在兴泉永道任上做了三件大事:一为:剿匪安民靖境。“会同金门总兵搜捕晋江之莲埭、塔窟、白崎诸城贼巢,行至南安大盈驿,闻朴兜乡吕姓恃其族大,多为盗贼,时劫安海地方多案”,即会同金门总兵和马提军水陆之兵,亲往围之,焚其巢穴,搜获巨盗吕石等80余名,正法7名,安海之民才安。民为其建生祠,他坚不同意。“还搜获通夷贩卖鸦片土之奸匪多名”。年终对其考核的评语是“通权达变、体用兼优、实为海疆不可少之员”。二为:修堤扩田增收。“厦镇义仓存谷无多,向有义仓田在湖莲保之林后乡,凭临海岸,借石堤为固,向为潮汐所噬,堤崩,义仓租亦无入。去冬,有薛豹率族人愿献田义仓,请筑堤,才亲往履勘,估计偿薛姓田值,筑石堤土堤二道,“堤成,分亩丈量,计户授佃,共得田六百三十余亩,入租谷八百二十余石,钱一百五十余千”,“悉归诸仓,利簿而可久,民不患饥”。又于林后乡筑租馆,亲定章程焉,此乃一大惠民工程。三为:重教育,修书院,发展文教事业。玉屏书院,积六千金,年久耗蚀,屋敝漏不能栖学者,月仅两课,虚应故事。他与水师提督陈化成发起修文昌祠,推选正绅司出纳,充罚款,渐复旧观。聘请高澍然为山长,掌教书院,他还亲到书院与诸生讲习古文义法,从此弦歌不绝。

道光十六年(1836年),高澍然、吕世宜、庄中正、林琨璜,林鹗腾等好学之士,居于书院,相互游宴,皆有所作,并为诸生评削制艺,绝去时经,俾人真理,一时极为繁荣。这年完成了《闽南纪胜》的创作,并在他篡的年谱里特别做了记叙。8月20日,周凯卸任兴泉永道,26日东渡回任台湾道。他到台湾不足二阅月,值台、凤、嘉三邑夏秋缺雨,米价飞贵,匪徒造谣抢夺。嘉义发生沈知等焚劫下加冬粮馆,戕杀汛弁兵丁,竖旗谋逆。他即会同镇军达洪阿剿平。响应沈知的北路陈燕、南路吴幅等也纠众起事,亦被扑灭,斩犯枭凌迟280余名。翌年(1837年)3月,他出巡全台,深入到前任所不能到的最偏远地方葛玛兰,密事周访,不惮劳勋,染岚瘴而弗顾。4月回郡,向大府陈述千言,“详陈利病,切中肯綮”,衷恳提出治理台湾的“兴革事宜”。正因于3月的出巡染疴,病情日益沉重,延至七月三十日,回任不足一年,在任上“尽瘁以卒,”终年59岁。距他完成《闽南纪胜》尚不足一年,《闽南纪胜》成了他的绝响,留给了厦门和台湾。在他从政的26年中,忠诚勤奋,公正廉洁,轻车简从,惠民办事,留下了许多值得人民怀念的篇章。除《闽南纪胜》外,还有《武当纪游》、《澎海纪行诗》、《内自讼斋诗钞》、《内自讼斋文集》等书画诗文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