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古代史
一 几内亚与加纳王国
古代西非内陆较早就越过撒哈拉沙漠同北非和阿拉伯世界进行贸易。这种交往使西非内陆发展出一批商业城镇,进而形成了国家。公元4世纪前后,在今天几内亚的北面,建立了西非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加纳王国。加纳王国的疆域包括今毛里塔尼亚东南部、塞内加尔东部和马里西部,没有涵盖今几内亚的领土。但几内亚东部的尼日尔河流域,从5世纪起就同加纳王国有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并且通过加纳王国同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发展了贸易关系。加纳王国同北非的贸易中很重要的商品是黄金,而加纳王国的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布雷金矿。布雷金矿就在今几内亚锡基里金矿附近。加纳王国的商人将几内亚的黄金贩卖到加纳王国,从撒哈拉沙漠以北来的商人又把这些黄金从加纳王国贩卖到北非和阿拉伯世界。几内亚的黄金使古代的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发了财;而几内亚则借此较早地同非洲以外的世界发生了联系,并且促进了内部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在5世纪,几内亚布雷金矿的采金业十分兴旺发达。以黄金开采和同加纳王国贸易为主体的经济发展,为在几内亚形成政治中心和建立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 索索王国
在加纳王国的南部,即今马里的西南部,大约在8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小王国索索王国(Le Royaume Sosso),其首都在巴马科与坎加巴之间的基里纳(Kirina)。由于该王国的人民善于炼铁和经商,又靠近金矿区,所以经济很发达,1076~1180年迅速崛起并多次向加纳王国发起进攻,1203年占领了加纳王国的首都库姆比-萨勒赫(Koumbi Saleh)。加纳王国后期同北非的奴隶贸易猖獗,人民深受其苦。索索王国高举废除奴隶制的旗帜,得到各地大小酋长国的拥护,很快就控制了加纳王国几乎全部领土,同时还兼并了尼日尔河上游,如今几内亚东部地区的马林凯人诸小王国。所以,索索王国是几内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索索王国的鼎盛时期是1200~1235年,1235年为马里王国所灭亡。
三 马里帝国
12世纪以前,位于今天几内亚上几内亚区的布雷金矿地区,出现了一个小王国——马里或曼丁哥。这是一个由曼丁哥族许多小酋长国联合组成的王国。这些曼丁哥族人原来都是居住在从基塔到锡基里的曼丁哥高原,后来在凯塔氏族的带领下,逐渐向南边迁移,在尼日尔河上游和塞内加尔河上游定居下来。其分布范围东至今几内亚和马里边界的桑卡拉尼河(Sankarani),西到布雷金矿。这个地区就是今几内亚的东部,可能还包括马里西南部边缘地区。关于马里王国在12世纪以前的历史,人们只知道一些国王的名字,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国王是穆萨·凯塔(Moussa Keita)。他曾到麦加朝圣,可见马里王国在12世纪以前就已皈依了伊斯兰教。马里王国在很长时期里一直隶属索索王国。公元1218~1230年在纳雷·法马汗(Naré Famaghan)国王统治的时期,马里王国开始向外扩张,向南和西南方向发动征服其他小王国的战争,把疆域扩大到尼日尔河上游的右岸,接近今几内亚的森林区。但直到那时,马里王国仍然是它北面的索索王国的隶属国。纳雷·法马汗国王的儿子松迪亚塔·凯塔(Soundjta Keita)立志要使他的国家摆脱索索王国的统治,但由于他和他的兄弟们之间争夺王位的纠纷,他退居到塞古。后来马里王国不堪忍受索索王国的压迫与勒索,全国迫切希望从索索王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而这时松迪亚塔的那些兄弟都已逃到几内亚森林区的基西杜古了,马里王国的酋长们便请松迪亚塔回来领导人民反抗索索王国的统治。松迪亚塔在桑卡拉尼河、锡基里和富塔 -贾隆一带组织了一支军队,并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于1234年发动了向索索王国争取自由的解放战争。他在团结一致决心要争取国家独立的人民支持下,于1235年攻占了索索王国的首都基里纳。基里纳一战使马里王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索索王国的国王战死,松迪亚塔接管了索索王国的政权。从此索索王国及其附属国都并入马里王国的版图。1240年马里王国迁都尼阿涅(Niani)。尼阿涅位于靠近如今几内亚东北边界的马里境内。从此马里王国成为马里帝国。在这以后松迪亚塔又发动了几次对外征服邻近小国的战争,最后的疆域向东一直推进到今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向西扩大到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下游原加纳王国的边境,向北到毛里塔尼亚原加纳王国的首都库姆比以北。松迪亚塔死于1255年,也就是在1235年战胜索索王国以后的20年。据马里和几内亚的民间歌手说唱传下来的民间口传历史资料,松迪亚塔是在一次同颇耳族人的战争中淹死在桑卡拉尼河里的。
松迪亚塔以后马里帝国比较有名的国王是曼萨·穆萨(Mansa Moussa)。他在位的时间是1312~1332年,1324年他曾到麦加去朝圣。他的财富和排场震惊了阿拉伯世界。从麦加回国的途中,为巩固马里帝国在尼日尔河湾地区的统治地位,他在廷巴克图停留,并在那里修建了金格贝尔清真寺(La Mosquée Djinguerber)。
曼萨·穆萨统治时期是马里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自撒哈拉沙漠南缘,南至今几内亚的森林区,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今布基纳法索。帝国下辖13个小王国。这13个小王国同时也是行政区划13个省。省以下的行政单位是县和自然村。县和村的政权是二元制,即有两位统治者,一位是宗教长老,主持教务并支配土地,另一位是行政长官。除了这13个小王国(省)以外,还有一些边远的酋长国,在行政区划上没有进入马里帝国的版图,但都承认马里帝国的统治地位。
诞生于今几内亚东部地区的马里帝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在西非地区实现了某种政治联合。马林凯族、邦巴拉族、桑海族、图阿雷格族、颇耳族等十几个种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帝国内,共同承认唯一的国王的统治地位。
马里帝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这首先是因为马里帝国所在的尼日尔河流域是富饶的农业区,同时也由于马里帝国的第一任国王松迪亚塔非常重视农业,他从国外引进了棉花、花生和木瓜等农作物。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有畜牧业、淘金、贸易等。
马里帝国同加纳王国一样,同北非的贸易是它重要的经济部门。加纳王国衰落以后,西非内陆同北非的贸易往来出现了一条新的通道。在加纳王国时期同北非的贸易通道是经如今马里北方的加奥,穿过阿尔及利亚东南部,最后到达利比亚的斐赞。马里帝国时期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通道则在原来通道的西边,即经马里北方的廷巴克图到摩洛哥南部的西吉尔马萨(Sidjilmasa)。那时廷巴克图是马里帝国的对外门户,在尼日尔河畔的吉内(Djenne)是重要的商业中转站。马里帝国向北非的出口主要有来自邦布克(Bambouk)金矿和布雷(Bouré)金矿的黄金以及奴隶、树胶、胡椒、科拉果、象牙等,其中奴隶贸易占很大的比重。黄金出口使马里帝国同世界许多地区发展了贸易关系,西非的黄金充盈着北非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市场,甚至还行销到欧洲,大批意大利商人从中发了大财。马里帝国从北非进口的有盐、棉布、地中海的贝壳以及摩洛哥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手工艺品。
1337年马里帝国遭到第一次外来入侵。侵略者来自今布基纳法索北方亚滕加(Yatenga)的亚滕加王国。入侵者占领了马里帝国的北方重要商业城镇廷巴克图。由于外部遭到侵略,内有王位继承权纠纷,马里帝国迅速衰落。1450年,位于马里北方的加奥和廷巴克图之间的桑海王国向马里帝国发起进攻,占领和烧毁了马里帝国的首都尼阿涅,马里帝国从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