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马下一惊
老梁在他的故事汇里讲述到当年陈宝国拍《越王勾践》时,与马的一场交错。在剧中勾践为吴王夫差套车拉辇,陈宝国扮演的勾践一人顶替两匹马,架在车辕前面,他的身后是四匹和他同样在拉套的高头大马,他在前面跑,四匹马在后面跟着他跑,但马很快就追上了他,当听到马的呼气时,他感觉到了威胁,当即快速的反应过来,就地打滚翻身到了十六只马蹄和两个直径近两米的大车轮外,他那天的后果是因他的躲避才得以了安全。
看到这里,忽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那匹好马,那匹有灵性的老马,才觉得欠了它一份久远的抱歉和感激的情意!
小时候家在农村,喂养过好几茬马。其中有一头烈性马,那火爆的犟脾气,就象是该着生存在我们家。经常看见鬃毛立起,鼻孔朝天冒着粗气,呲着牙。小时候的我们特别怕它,在院里都不敢往它跟前走,怕被踢一蹄子。每次套车驾辕一看见父亲就要暴露它的犟脾性,不好好配合,因此经常挨父亲对它的呵斥和一顿棍棒毒打。它一看见他,自动的就朝后退两步,鼻孔“特特”的喘着粗气。随后听到父亲爆爆的骂声。
可就是这么一头暴躁的老马却在关键的时刻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儿。
那时正是春季,天空刮着点黄风,季节干燥,人的脾气更燥。那天要到村北头的地里干活,在给它套车架辕时又因拉它不前,“特特”后退被父亲打骂了一番。
那时弟弟妹妹小,不懂事儿都敢往前坐,我即便坐到后面也提心吊胆。一怕父亲的喊骂,二怕老马的狂奔。他一喊它,它一着急小跑也不对大奔也不对,停下更不对。只能边跑边犹豫,小耳朵竖起忐忑不安,随时提防着打骂。时有这样的情景发生人马都不知道怎么走才算是正常的步伐。每回出车人困马乏,情绪紧张,就像上战场一样,真是累的慌。我每次都是做好了要随时跳下车的准备。
老马拉着我们全家人正快步走在路上的时候,弟弟一不小心从车辕和马屁股中间的空档处掉了下去。这时就听父亲一声“得儿~”的吆喝并及时勒住了缰绳。只见平时听不得父亲说话的老马还正准备暴动反抗一番,却在当时非常懂事的缩紧了尾巴后腿并拢一动不动的停住了。父亲和母亲小心翼翼的探下身去把弟弟从马屁股后面拉上了车。
那一刻,永远铭记在了我们的心里。那一天,永远感谢可亲可爱的老马。那一次,父亲少了那惯有的粗鲁的吼骂,静悄悄的坐着车,任由马迈着熟悉的步履从容的拉到了田间地头。等把车卸下来,拍了拍马屁股随它尽情的溜达去了。
老马低着头默默的吃着地头的青草,它可能也知道,那一刻因为它的灵敏才没有伤害到主人家的小男孩,那是它值得骄傲的一生,也是他的幸运之日。以它平时的烈性,如果加上燥动和恐惧,乱跑起来那天的后果不堪想象。是因为它的懂事的驻足,才让弟弟得以了安全。它真是太可敬了。
可就是不知道它和父亲上辈子是否结下了什么仇怨,平时它吃院里长在墙头上的草,也能招来父亲对它狠狠的咒骂,甚至是缰绳和棒子的抽打。
到如今一想到这些,多少年了我还在愧疚。它不能言,我却不敢替它言,去申辨一下对错,也怕顶撞了父亲招惹了他的脾气对自己一顿打骂。
可怜的老马最终还是威慑于父亲对它的粗暴而毙了命。
村西头有一条即宽又深的河,村民们都叫它为西壕。那天中午下了一场雨,等雨停后父亲就把马牵到了河边让它吃河里浅些处的芦苇。怕它走到深处,就给它上了个三脚跘。到了黄昏时分他来到河边准备牵它回家时,却发现老马因脚绊的原故被淤泥和芦苇缠绕在了水里动弹不得。人不敢进去他就着急的大声喊它,意思让它趁着一股劲儿奋力一拨走出来。可是老马一听到他的震天的呼喊,以为又要打它,就跌跌绊绊仓黄失措的拔起蹄顺势又往水深处挣扎。终于被水淹没了头。
老马的一生就这样终结了。过后回想起它来才知道它的好,它干活拉车从不偷懒使出最大劲,尽它的本职。如果遇到母亲给它套车驾辕它是从来不暴躁的。冬天草不多就给它脱了缰绳,随它自己到远一点的地里找残草吃。有时候它很晚才回来,可我们一直给它留着院门,进了院听见它擤着鼻音,似乎在告诉我们它回来了。然后听到它四处走动又到它的水槽边去找水喝。走了一天你能感觉到它回了家也是挺新鲜的。
就是这么一匹可爱的老马却因生不逢时,命运掌握在了同样脾气暴躁的父亲的手里,终于被天天执它绳的手无形的按住它的头在经常牵往它饮水的河里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