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自命不凡的人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一直是我最坚实的依靠。小时候,只要靠在他厚实的肩膀上,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是那个能包容我所有任性与小脾气的人,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他捧在手心里的明珠。
我曾劝他活得“薄情”一点,不必事事较真,这样或许能轻松些。可他却坚定地拒绝了,在他心里,满满都是对我们生活好坏、是否顺遂的牵挂。
他一辈子都在为我们三姐妹的事操心,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我们身上。从儿时起,我就被他百般呵护、宠爱着,那种被深深牵挂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社会的风风雨雨。但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对父亲始终敬爱有加。我们深知,父亲独自将我们三姊妹拉扯大是多么不容易。他辛苦打拼,撑起了我们这个家。
我们住过帐篷,睡过露天,可只要一家人紧紧抱团,相互扶持,再大的困难都能一起面对。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父亲在身边,我就感到无比安心。他关心我的衣食住行,操心我有没有钱花,一生都在为我们操劳奔波。
我的母亲在我还未出生前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从此,家庭的重担便全部落在了父亲一人肩上。好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母亲身体一直健康,虽然不太注重个人卫生,但年过半百依旧头发清秀,精神状态良好,也越来越愿意和我们沟通交流,懂得关心家里人了。父亲,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是他用自己的脊梁,扛起了这片天。
每年春天,父亲总会带着我们一起下地种玉米。他挖坑,我撒种,他挑水和粪浇灌,最后我们一起用小锄头把坑盖上。他常对我说,劳动最光荣,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小时候,父亲出去打工,我常常因为思念他而产生幻觉,闭上眼睛,再睁开时,仿佛真的看到他回来了。父亲给了我们一个无比美好的童年,那时候,我们可以尽情玩耍,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有父亲的守护,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和阳光。
曾经,每天清晨,我都是满怀期待地睁开眼睛,感觉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暑假里,我会一个人安静地写文章、写日记,或是坐在院子里唱歌、晒太阳,生活惬意又美好。我喜欢爬山,去看绿树红花,感受四季的更迭,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感悟生命的意义。站在山顶,眺望远方,我坚信下一站就是我最向往的地方。
然而,步入社会后,我渐渐失去了那份执着与热情。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我变得麻木、灰心丧气,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曾经对人生的向往渐渐模糊,很难再开心起来,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勉强。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欲望却也愈发膨胀,最初的与世无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追求。
我想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却又努力得不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变得浮躁、浅薄,失去了生命应有的厚重感,总是跟着情绪做决定,不够理性,也不够成熟。
人生就像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描绘方式。有的人一心追求事业,渴望功成名就,富甲一方或是名留青史;有的人则甘愿平淡,注重生活的本质,每天过得充实自然,淡泊名利,只求心安,向往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而父亲的一生,都在为我们一家人奔忙,根本无暇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他劳碌半生,终于把我们养大成人。看到我们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他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因为他勤劳朴实的品质在我们身上得以传承。我们的家庭很特殊,父亲心善如菩萨,却能力有限,无法拯救苍生,甚至有时连自己都难以周全,所以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很艰苦。
父亲这一生都在付出,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很少为自己考虑。他好面子,喜欢被夸奖、被赞赏,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一心想成为众人口中的英雄,因此活得很累,处处身不由己。我们原以为他看到我们长大成家、生活幸福,便没有遗憾了。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如今的父亲喝酒成瘾,说话颠三倒四,一年365天,有三百天都是醉醺醺的。喝醉后,他要么到处惹事生非,要么随便在街上找个地方躺下哭泣,哭诉自己的心事无人能懂,仿佛被世界抛弃了一般孤独无助。
从毕业到工作,这些年我们的亲情似乎被一层无形的东西阻隔。我们很少关心彼此的身体健康,唯一的联系只剩下金钱。虽然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我们活得很累,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
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各执己见,每次都不欢而散。或许是我们都变得越来越不知足,明知道这是恶性循环,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如果我们能放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或许就能活得更加踏实,人生也会更有意义。
想想我的发小,她父母早逝,虽然有两个姐姐,但姐姐们都已为人母,没有太多时间关心她。相比之下,有哥哥的我是多么幸运,遇到困难时,哥哥总会尽心尽力地帮助我。发小的父母临走前或许给她留下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存款,可那又怎样呢?
她真的快乐吗?我想未必。所以说,钱并不是万能的,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才有根。
父亲曾跟我说:“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那时年少的我根本不信,可如今到了这个年纪,我开始深有体会。现在我的小孩快半岁了,每天五点多就会醒来,我多么渴望能无忧无虑地过每一天,可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烦心事,让人头疼不已。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关于猪和狼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狼无法吃掉猪,但猪因为无知,每次听到狼嚎就惊恐万分,觉得自己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最终焦虑而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恐惧源于无知,我们应该拨开迷雾,找到问题的根源,拆解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父亲是那种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或许他就会每天争分夺秒地奔波忙碌,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创造更多财富。但父亲不是,他更看重精神富足,喜欢陪伴我们,享受安静、悠然自得的生活。他常说“今朝有酒今朝醉,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是个洒脱的人。
父亲一生重情重义,被世俗的情感牵绊,却也正是因为他,我们才能健康长大。我相信,像父亲这样用心传递爱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他有着富足的情感世界,爱世间万物,唯独对自己要求严苛。他拥有强大的内心和精神寄托,用自己的爱去温暖、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