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战后的日本企业成形于战争时期

在战时体制下,日本的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战前,日本的电力事业由多家民间企业经营和管理。但是1939年,政府下令将各地的电力公司统一为国策公司国策公司是指,1930年代后期,以促进日本帝国主义发展为目的,根据特别法设立的半官半民性质的一批企业。它们享有政府授予的特权,同时也接受政府的管制。,也就是日本发送电公司,继而又重组为9家电力输送公司。这就是战后9大电力公司的基础。

汽车产业也是同样情况。战前日本的汽车产业完全由美国的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所掌控。因此,“九一八事变”时日军的卡车也是福特公司制造的。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1936年制定了《汽车制造事业法》。该法规定,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对汽车制造产业实行许可制。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和日产汽车公司得到许可。获得许可的公司可以免交营业税,在融资上享受特别优惠,进口机械及零部件时免除进口税。这些措施迫使美国三巨头撤出日本。

战争时期,机电产业也得到显著发展。1939年芝浦制作所与东京电气公司合并为东京芝浦电气公司(即现在的东芝公司),与1920年从久原矿业公司独立出来的日立制作所一起,在军事经济的背景下得到发展和壮大。同样,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也因从事军需生产而发展起来(战后松下幸之助曾因此受到革职处分)。

钢铁产业从明治时期开始发展,1934年以官营八幡制铁所为母体,由多家钢铁公司合并成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也是半官半民性质的国策公司。

上述企业与战前的企业在性质上截然不同。战前,纺织是日本制造业的中流砥柱。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营业额最高的企业是钟渊纺织公司(Kanebo,即现在的佳丽宝公司)。这些以轻工业为核心的传统企业,不依靠银行来获得资金,因此极力反对政府的干预和统制。

美国历史学家约翰·W.道尔(John W. Dower)针对日本大企业曾经指出,只有索尼和本田是完全诞生于战后的企业。他的见解完全正确,战后日本的大企业多数都是战争时期在政府的扶持下,依靠军需生产快速成长起来的。

在企业管理、工会、城市土地制度等方面,情形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战争时期形成的机制在战后被继续沿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战争时期形成的“统制会”也成为战后各行业协会的基础。“统制会”的上级机构,即“重要产业协会”战后则变成了经济团体联合会(简称“经团联”)。经济团体联合会全名为一般社团法人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英语名为Japan Business Federation。1945年由日本经济联盟会、重要产业协会、日本商工经济会和商工组合中央会合并而成。与日本商工会议所和经济同友会并列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三大经济团体。

报纸领域也不例外。战前,日本各地都有当地的独立报纸。但是到了1938年,为了加强言论管制,内务省和情报局主导推行“一县一报主义”县为日本的行政区域单位,相当于中国的省。一县一报主义是指,一个县以一家报社为主。,对各报社进行合并,只有部分实力较强的地方报社被保留了下来。

此外,只有5种报纸获准在全国发行,即《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和《读卖新闻》这3种综合报纸,以及专门报道经济内容的《日本经济新闻》和《产业经济新闻》(现改名为《产经新闻》)。这种发行量之大在全世界也属罕见的全国性报纸体制也是在战争时期形成的。

战争时期形成的这些经济体制与战前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本书将之称为“1940年体制”。这套以举国之力来支援战争的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也毫发无损地被继承下来,构成了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