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其主要业态包括网络借贷、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票据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新的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以及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细分行业的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备受市场追捧。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已经有超过4000家P2P网贷平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在我国的迅猛发展,让很多人发出了“互联网金融会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惊呼。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属于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经营的本质属性,也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

互联网金融在异军突起的同时,由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监管乏力等原因,不良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了重大风险隐患,主要风险包括非法集资和金融传销;金融诈骗;经营者卷款跑路;行业发展门槛过低,缺乏规则和监管;行业相关公司风控水平严重不足;从业机构的信息安全水平不高;信用体系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等。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披着“金融创新”外衣进行金融诈骗或者非法集资等非法活动的“伪互联网金融公司”,“泛亚”“e租宝”“上海申彤大大”等非法集资案件的集中爆发,对行业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仅2016年一季度,涉及非法集资的立案数就高达2300余起,涉案金额超亿元的大案明显增多,引发了社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恐慌和担忧。

在社会舆论对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向时,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二是如何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说,无论“互联网+非法集资”还是“互联网+诈骗”,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变异,而不是互联网金融,只有“互联网+真正的金融服务”才是互联网金融。因此,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风险案件就简单地否定互联网金融。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伪互联网金融进行打击和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行业内部的竞争加剧以及行业监管日趋严格,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步暴露,并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监管部门对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如互联网保险已经有了监管规范,但对P2P网络借贷等业务的监管尚未成型,因此这类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此外,互联网金融公司内部的组织形态、管理方式、风控体系等也尚未形成公认的标准,这将加大其经营风险。

鉴于此,为了使更多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了使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创业者和从业人员增强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一书。

本书的内容立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真实风险情况,从行业现状和实际运营的角度出发,全方位介绍了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众筹、移动支付、网上银行、互联网保险等细分行业的风险,对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如何加强公司自身风险控制,对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消费者如何加强自我保护和规避风险给出了很多意见,也为监管者如何在把握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书在做到专业性的同时,兼顾了风险防控知识的普及,所以本书不仅适合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和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阅读,而且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本书也可以作为金融类院校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教材或辅助读物。

本书在策划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大力支持,由中心的专家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总体把关。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北邮在线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邮系移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北邮在线互联网金融教育学院对于本书的写作与出版,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北邮在线互联网金融教育学院致力于中国互联网金融普惠教育,目前已经开发出中国首个互联网金融线上教育平台及互联网金融教育实践平台。上述多家机构协同合作,打造了包括本书在内的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培训教材。

在此,对于蒋北、卢明明、刘宝亮、崔慧勇、耿丽丽、许亮、李莉影、陈云娇、于海力、冯少敏、张云叶、任学武、刘瑾、贺延飞、靳鹤、王俊娜、卢光光等人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