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理论前沿(8)(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估相关研究

(一)国外关于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评价方法研究

绩效评估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数据支撑,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提供数据分析的可能性。国外没有类似绩效评估的测度,但一些学者对经济开放度进行了测量。科登(1966)等学者首先提出了有效保护率的概念,这一概念虽然不能直接测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其反面,而后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似的单一评价指标,但都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非直接性。直到萨克斯和华纳(1995)首先将单一的评价指标综合在一起,从国家垄断、经济体制、关税和非关税水平、汇率等几个方面对开放经济进行测量,符合要求的就被认为是开放经济,而不符合的则被认为是封闭经济,这一综合指标虽然还不成熟,但已经在全面性上有了极大的进步。随后爱德华兹(1992)运用模型通过资本积累、劳动力、技术差异等指标测量了出口的总增长,综合前人的研究指标,形成了综合指标法,来测量经济的开放程度。

(二)国内关于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评价方法研究

孙敬水、林晓炜(2016)对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究,指出开放型经济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于经济开放结果和开放规则两方面的指标,结果体现在贸易量、流量等最终数据上,而规则体现在开放政策上,同时指出开放型经济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赋权评价法、模型评价法等。但作为绩效评价,由于模型评价的复杂性不利于政策性的计算和解读,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赋权评价法上。

1.全国性的评价方法

隆国强、邱薇(2010)提出经济开放度的概念,设计了包含两大方面、四个小方面的经济开放度指数,将开放度通过贸易和投资两方面衡量,贸易分为货物贸易和投资贸易两种开放型指数,投资则分为FDI和对外投资两种指数,其特点在于认为开放型指数只是一个国家的绝对水平,因此用某国开放型指数和全球开放型指数相除,得到相对水平,并基于这一指数计算了各国的经济开放度,认为我国尚未达到世界经济开放度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投资领域。殷阿娜、王厚双(2014)认为单纯地将规模效益作为衡量开放型经济的指标过于狭隘,而将发展绩效分为规模发展效益、质量提升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三部分,规模体现绝对数,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衡量,质量体现结构、效率、技术等相对数,资源环境效益则体现发展所消耗的成本,从而将三方面相结合综合体现发展水平。裴长洪(2015)则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的新思路为视角,认为评价体系应当以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为依据,即“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同时价值取向需要随着时代更新,以创造世界价值和人文关怀为价值取向,在这两点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2.区域性的评价方法

由于区域性的绩效评价也是中央制定政策、评价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资料来源,所以部分学者也对区域性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陈辉、牛叔文(2010)将经济开放度分为外贸、外资、工程及劳务、国际旅游开放度四个方面,通过加权平均得到经济开放度,计算得出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逐渐上升,但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王晓亮、王英(2013)从开放型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通过四个方面衡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包括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其特点在于加入开放基础这一指标,从而可以衡量该地区隐含的未来的潜在开放能力,将时间因素考虑了进来。肖俊夫、林勇(2009)将区域性的与全国的绩效评价进行了区分,认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区别于沿海开放型经济的,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更体现在不同的开放结构和侧重上,并以此为基础,侧重体现内陆开放型经济对于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优势,以开放程度、结构、支撑三方面若干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有一部分学者则是利用上述的指标对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做了测量。陈子曦(2010)从开放基础、开放程度、开放潜力三方面选取了前人研究成果中的一些指标,经过计算将各省区市根据开放型经济水平指标值的大小分为强开放区、开放区、一般开放区、弱开放区和不开放区,可以看出全国各省区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黄伟新、龚新蜀(2014)同样从开放基础、开放程度、开放潜力三方面选取了一些指标,但更加具体详细,经过计算得出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上升型的辽宁、广西、云南等地,下降型的黑龙江、甘肃等地,以及波动型的内蒙古等地。曾海鹰、任登鸿(2007)则对区域开放度进行了定义,认为区域开放度应当分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部分,因此对区域开放度的测量指标分为对内开放度、对外开放度和旅游开放度三个方面,计算表明西南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欠发达程度并不协调,其开放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看,区域性的评估指标更具有地方针对性,而全国的评估指标则需要考虑更多宏观层面的测量,但可以看出,不论是全国的还是区域性的绩效评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都在不断变化,从单纯地追求数量,到结构的要求,再到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创造价值等价值取向,绩效评价指标经历了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且仍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