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元大都大城的排水水关
为了解决多雨期大都城的排水,在修筑元大都城时,特意在南、北、东、西四面城墙规划有多处排水涵洞。大多数排水涵洞,是就历史沟渠而为之;也有的排水涵洞是结合城市整体排水工程而就地势进行的新的规划。
一、元大都大城南城墙之排水水关
1.顺承门西水关
顺承门西水关,位于今民族宫西南的西长安街上,为元大都所利用的一条南北流向的古水道而建的水关。
2.顺承门东、丽正门西之水关
顺承门东、丽正门西之水关,位于今西长安街以南六部口处,为元大都所利用的一条南北流向的古水道而建的水关。
3.丽正门东、文明门西之水关
丽正门东、文明门西之水关,位于今东长安街南的正义路的北端,为元大都所利用的一条南北流向的古水道而建的水关,称通惠河水关。
4.文明门东水关
文明门东水关,位于今东长安街南的北京火车站站口路的北端,为元大都所利用的一条南北流向的古水道而建的水关。
二、元大都大城东城墙之排水水关
1.崇仁门北水关
崇仁门北水关,位于今东直门北,为修筑元大都城东城墙时规划修建的东城墙中门之北水关,后为明清北京大城东直门之北水关。
2.崇仁门南水关
崇仁门南水关,位于今东直门南,为修筑元大都城东城垣时规划修建的东城墙中门之南水关,后为明清北京大城东直门之南水关。
3.齐化门南水关
齐化门南水关,位于今朝阳门南,为修筑元大都城东城垣时规划修建的东城墙南门之南水关,后为明清北京大城朝阳门之南水关。
4.光熙门南水关
光熙门南水关,位于今东直门北护城河与东城墙交汇处,为修筑元大都城东城墙时规划修建的漕运水关。参见上节东漕运水关内容。
5.光熙门北水关
光熙门北水关,约位于光熙门北2.5里、大城东北角楼以南1.5里位置。
三、元大都大城西城墙之给排水水关
1.和义门南水关
和义门南水关,亦即金水河入城水门,位于西直门以南约120多米处,为修筑元大都城西城墙时规划修建的西城墙中门之南水关,后为明清北京大城西直门之南水关。
2.和义门北水关
和义门北水关,位于今西直门北,为修筑元大都城西城城墙时规划修建的西城墙垣之漕运水关。参见上节西漕运水关内容。
3.平则门南水关
平则门南水关,位于今阜成门南,为修筑元大都城西城城墙时规划修建的西城墙南门之南水关,后为明清北京大城阜成门之南水关。
4.肃清门北水关
肃清门北水关,约位于肃清门北2.5里、大城西北角楼以南1.5里位置。
图30 元大都和义门南水关照片
(引自首都博物馆编《元大都》,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四、元大都大城北城墙之排水水关
根据立在健德门东侧城墙南坡的“元大都城垣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刻石”得知:
1.健德门西水关
健德门西水关,为元大都大城北城墙西水关,大约位于健德门与西北角楼之中间,即今海淀区花园路东侧土城墙基址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02年对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搞清了元大都土城水关的形制结构——水关由水关基础、顶部券砖、券洞砖基、水关涵洞北口外砖墩组成。
《北京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下)第360至361页详细记述了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的建筑结构:
水关基础用不规则的石条错缝垒砌而成,共砌7层,高1.5至1.6米。西壁石基长18.5米,北出洞口4米。在石条内壁上有凹槽锁口,推测洞壁石条用此相连。水关的洞壁,东西宽2.95至3米,高度与水关券砖下石条基础相平。
水关顶部为青砖与白灰错缝砌筑,现留券砖两层。一层内券用青砖大灰竖行拱券所砌;二层外券为立卧青砖和大灰坐底勾缝砌券,顶部残留长9.5米。水关券洞在7层石条的基础上放大,南北平砌砖10层,共0.7米,贯穿南北券洞石基上东西宽0.76至0.8米,由2块东西向青砖砌筑,砖基以上被夯层所压。
券洞高3.45米。水关北口保存较好,洞面砌筑整齐,由两层券砖砌制,券砖外侧夯土表面包有一层砖,大部分已脱落。夯土高1米,洞口残存宽度为4米,水关内壁宽应为3米,洞口底部中间高,两侧低,石基两边高1.6米,中间石条比两侧高0.1米。
水关洞口外侧砖敦:北洞口两侧各有砖敦,底大上小呈梯形从底层开始逐层内收0.03米,直至顶部和洞顶砖齐平,高2.6米,由青砖与白灰错缝重叠砌制。西侧砖敦底部为长方形,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66米。砖敦顶部被夯层所叠压,砖敦底部压在石条基础之上。东侧砖敦,砌法同西侧,底部东西宽1.66米,南北露出部分1.28米;南侧向水关内延伸0.7米,南北共长1.98米。高2.5米,38层砖。砖敦底部下压有一块南北长1米、东西宽0.85米厚0.2米带有题记的石条。
水关的券制方法是先在自然土上,用夯平打一层,再用白灰、石片、土混合铺一层用夯打实,在铺好的三合土上平砌石条一层。底部铺好后,开始修筑券顶。水关券顶放大基础(砖基),砖基砌在石条基础上。当水关全部砌好后,开始在上面堆土打夯,直至和城墙东西两侧平齐为止。
水关底部平铺一层石条,南北向铺砌,东西共有7行,石条间四面都有铁锭加固,大部分铁锭已破坏,留下石条与石条间的凹槽,凹槽长0.24至0.26米,两头宽0.1至0.13米,中间宽0.06至0.08米。
铁栅在水关涵洞中部,东西向排列,上部铁栅已无存,留下底部菱形栅孔9个,孔深0.12米,现存栅孔从东数第2个为水关宽度中心,西边7个,东边1个,第7个紧贴西壁原包边石,由此可证明涵洞中的铁栅至少是由14根菱形铁柱组成。
在水关原石基北出洞口4.15米,向东北、西北两侧各有一相互对称的燕翅。燕翅长6.75米,宽2米,外拐角处和北洞口砖敦东壁相齐,距北洞口3.3米。燕翅内拐角处和水关基础内壁成135°,残留高度0.7至1.3米。燕翅内海墁南北长4.35米,宽3至13米。
水关底部南北高、中部低,南侧稍高,比中部高0.05至0.15米,北侧出洞口4米逐步渐高。
图31 元大都崇仁门南水关照片
(引自首都博物馆编《元大都》,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东侧燕翅砖墩下压有一块大青石板,上面铭刻的字迹清晰可见:“至元五年二月石匠作头。”这一刻石证明:元大都北城墙始修筑于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比元大都南城墙、西城墙、东城墙的始修筑时间——至元四年晚了一年,与笔者论证的元大都大城四面城墙始修筑的顺序为西、南、东、北,即西、南、东三面城垣于至元四年始修筑,北城垣西段为最后定基修筑的观点完全吻合。
图32 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北口正视图
(引自李华《元大都北土城花园路段城墙勘探及水关遗址清理简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元大都北城墙西水关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大都的排水系统工程提供了实物依据。
图33-1 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北侧遗址照片
(引自首都博物馆编《元大都》,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注:是1973年,在德胜门外元土城北面,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的元大都北城墙水关遗址。城墙为夯土板筑,水关涵洞为两层砖券拱形项。
图33-2 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北侧照片
(引自李华《北京元大都水关遗址重现于世》,《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8日)
图33-3 元大都北土城西水关北侧照片(作者摄)
图34 元大都大城城墙水关分布示意图(作者绘)
2.健德门东、安贞门西之水关
健德门东、安贞门西之水关,为元大都北城墙之中段水关,约位于健德门与安贞门之中间的城墙基址下。
3.安贞门东水关
安贞门东水关,为元大都北城墙东水关,约位于安贞门与东北角楼之中间的城墙基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