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变革,也是绿色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和连续性而其内涵在于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的两个片面的做法:一是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人类自身等的全面发展;二是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或者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后代子孙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持续一词意指“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环境支持的长久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基质能够永续地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或破缺而影响后代的生产与生活。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在一个无限期或较长的时期内,对象系统的基本条件虽有变化,但其再生能力或内在质量并没有衰减,结构相对稳定,且通过与外部交换物质能量,系统依然能够有序演化。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指的是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定的经济基础必定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因此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开始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吴丹曾概括出这样一个公式: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一公式是战后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与认识的形象概括。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尚未认识因此也不承认环境本身也具有价值,却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后果是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发展并非只是纯经济性的,它是一个外延广泛、内含深刻的概念。它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的繁荣昌盛,道德水准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国民素质的改革等。就是说,既要“经济繁荣”也要“社会进步”;不仅要把生产搞上去,更要使社会状况明显好转、政治行政体制进步;不仅有量的增长,而且有质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特别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只有确保经济发展,才能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亦才能保障社会稳定,且使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不能无限制地发展,要受到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的制约,其中生态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并且在不损害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综合、合理和节约地利用资源,且应加强生态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以便能够持续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渐尖锐、突出,公害事件不断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为此,美国生物学家R·Carson《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和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问世,在唤起世人惊醒的同时,促进了世界各国对自身发展的反思与发展道路的探索。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寻,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构想,但这些构想都不够全面、准确,因而也就未能得到世界公认。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WWF)的支持下制订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在《世界保卫策略》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Iand)任主席。应联合国的要求,该组织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和充分论证,于1987年提交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此后,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普遍接受,成为人类的共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不断得以深化和完善,并逐渐由理论研究付诸实践探索。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全世界183个国家本着合作的精神和共同的责任感,探讨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对策。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次大会的召开及其所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从少数学者的理论探讨开始转变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更是高度凝聚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结晶,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可持续发展”不再仅局限于当代人与后代需求的诠释,更包含了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受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以往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和扬弃,也反映了人们对今后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人类社会有序演化的唯一选择,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在全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够得到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

根据我国理论工作者统计,截至1996年2月,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多达98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如1991年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2)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如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如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90年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4)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个视角的定义对于研究绿色建筑体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在众多的定义中,布伦特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所下的定义,被学术界看作是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个经典性的界说。这个定义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

“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

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的“持续性”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限制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即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超越生态环境“限制”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共进的过程。因此,从广义上说,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时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的宋健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个研究报告把环境和发展这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持久、稳定的支持能力为基础,而环境问题也只有在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只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掌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这一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达到满意的解决。这一席话,抓住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刻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为此,人类必须变革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应从全球的角度调整现行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和政策,加强国家、政府和非政府间的国际、区域合作。巴西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特别是人类迈进新世纪,为了争取一个更安全、更为繁荣的未来,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坚定地走可持续道路已成为全球的最大共识和矢志不移的战略方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又正处于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过渡时期,我们必须摒弃长期以来盛行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以便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极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贫困人口众多,发展的要求急迫,因而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巨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尖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和人口、资源、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施,把可持续发展既看作挑战,又视为机遇,且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两大基本战略之一。巴西会议之后,我国积极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等十多项重大研究和方案,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九五”和“十五”规划,逐步实施。此外,积极开展了“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省市县建设和区(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等实践探索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全民教育活动,以便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永葆中华民族“万古长青”。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应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可以持续的。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可持续发展是要求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以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现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改善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贯彻和落实。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厚根源在于民众之中。造就一支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干部队伍,鼓励和引导千百万人民大众的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并使其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行动。例如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引导我们的建设行为。

5.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既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实现了良性循环;既安排好当前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及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缘起于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客观要求,归纳起来,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大关系的和谐和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了,才能有条件为社会的文明进步、生态环境的和谐奠定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实施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生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发展人类自己,从而在有限制的、适度的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并同样主张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社会方面,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可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都应包括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享受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能源危机,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的增长模式由追求产值利润的粗放型转变为追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地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人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谋求发展,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