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传(黑龙江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进喜

王进喜(1923~1970),男,甘肃省玉门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1958年9月,王进喜钻井队实现了月钻井进尺的巨大突破,荣获“钢铁钻井队”的称号。1959年,他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他曾担任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1969年4月,他出席党的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提及石油工人王进喜,人们总是习惯上称他为“铁人”。油井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他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以身体为搅拌机,故有“铁人”之赞誉。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铁人精神”,树立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典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努力拼搏。

由于家境贫寒,王进喜6岁时就和父亲沿街乞讨,后来给地主家放牛,9岁,和父亲一起出劳役。15岁时,他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学徒。某种意义上,王进喜的童年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奠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王进喜送走了洋油时代,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春天。

1938年,在玉门石油公司当学徒期间,王进喜在工作中砸伤了腿,资本家厂主把他赶出了大门。等到他的腿伤痊愈后,才重新谋了个差事。当时,玉门油矿的采油技术被美国师傅垄断了,工作十余年以来,他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钻井。不仅如此,工人的待遇不尽如人意,多年来,王进喜睡觉盖的是一张老羊皮,铺的是麦秸草,连一副铺盖卷也没有。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不仅没有使他退缩,反而给予了他努力拼搏的无限动力,增强了他对光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进喜在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从事石油开采工作,任副司钻。1956年,他升任一二五九钻井队队长,以身作则,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了石油奋战的新征程。当时,中国的钻井技术还很落后,器材和经验都很匮乏。为了改变缺油的状况,支援我国的工业建设和发展,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攻坚克难,并且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9]这样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号,致力于多打井、多进尺。终于,1958年,一二五九钻井队取得了新进展,创造了月进尺五千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在我国中型钻机中处于领先水平,荣获“卫星井队”红旗一面,同时被授予“钢铁井队”称号。

王进喜爱井如命,一门心思全扑到石油上。1959年,他搬到井上去住,为了多打井、多出油,几乎昼夜不停地拼命干。在老君庙打高压油井期间,发生了井喷,原油喷出一层楼台,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王进喜冲上井台,扶住刹把,有序操作。最终,大家齐心协力控制了井喷,保住了油井。“到一九五九年,他带领钻井队共钻井进尺七万一千米,相当于旧中国四十二年钻井进尺的总和。”[10]同年,王进喜出席全国群英会。在北京街头,他看见公共汽车上有人背着一个大口袋就感觉很奇怪,经询问得知是因为缺油不得不背着煤气包。顿时,王进喜感到很惭愧,“我是一个石油工人,眼看着没有油烧,让国家作这么大的难,还有脸问!”[11]自此,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石油资源的状况,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开发出中国自己的大油田。当时,我国在大庆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开了。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的限制,我国不得不依靠进口获得原油。1960年,国际局面日益恶化,中苏关系已经开始紧张,苏联对我国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面对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局势,王进喜毅然决定向上级申请,要求去开发新油田。经上级批准后,王进喜随即率领钻井队三十二个石油工人动身去大庆参加夺油大会战。

钻井队刚到大庆市马家窑村时,条件相当困难。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王进喜钻井队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面透风的马棚。由于缺少必要的设备,工作进展得并不是那么顺利,钻机在火车上一时没办法卸下来。面对诸多困难,王进喜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的困难都要上”[12]。他带领全队三十多个战友,想尽各种办法,手拉肩扛,硬是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把60多吨重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搬运到作业场地,又依靠人力奋战三天三夜,安置好四十多米高的钻机。打井需要水,可是当时设施还不完备,没有水管线,开钻等水需要时间。为了抢时间,王进喜决定端水打井,他带着队员们,又动员附近的村民拿着脸盆、水桶到附近的水塘里取水。就是运用这种“笨拙”的方法,他们硬是“端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王进喜与钻井队的工人们不分昼夜奋战在井场,毫不懈怠,因此,人们称赞这支钻井队为“硬骨头钻井队”。

在大庆油田奋战的日子里,王进喜一门心思扑在石油上,不怕苦,不怕累。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了,他毫不在意,伤还没好就偷着跑回了井队。由于行动不方便,王进喜就坐在井场上指挥。一次,第二口油井突然发生了井喷,钻机上六十多斤重的方瓦飞出了几十米高,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几十米的井架和钻机就可能被淹没。面对这种危急时刻,在没有重晶石粉的情况下,他立刻决定用水泥代替。当时没有搅拌机,他奋不顾身跳进了齐胸深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水泥和土。队员们都被他的精神所鼓舞,纷纷跳进去搅拌泥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制止住了井喷,为国家挽回了损失。等队员们把王进喜从泥浆中拉出来时,他身上却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大泡,伤腿也疼得动不了了。工人们深深地被王进喜的精神所折服,打心眼里敬佩他,称赞他为“铁人”。

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钻井队的工人们齐心协力拿下了大油田,结束了中国使用“洋油”的历史。可以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是大庆石油会战的传统,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给中国石油工业带来了历史性突破。1966年,在王进喜的领导下,钻井队经过十一个月的连续奋战,“突破钻井进尺十万大关,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的钻井最高纪录”[13],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66年6月,王进喜随同中国石油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借鉴欧洲革命的经验,主张“反帝反修”[14],与阿尔巴尼亚建立了友好联系。

王进喜清楚地认识到,石油是国家工业发展的血液,而石油工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打井、出油的艰巨使命。王进喜相信共产党的领导,认为拼尽全力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就是对党、国家、人民负责。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实践,带领石油工人们学习《毛泽东选集》,紧抓“两论”,提高思想觉悟,不怕苦不怕难,紧跟毛主席,继续干革命,努力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王进喜认为吃苦就是福,艰苦就是光荣,就像他说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15]。面对国家石油短缺的状况,作为共产党员,就要率先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力争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强调作风要严谨细致,把党的原则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做人做事始终坚持“三老四严”[16],“三老”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即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要表里一致。油田的勘探和开采不仅需要一股子猛劲儿,更需要一股子钻劲儿,质量和产量并重,这一代石油人的工作要经得起子孙后代的检验,为油田负起责任。

王进喜坚持走群众路线,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参加劳动。他指出,即使晋升为一名领导干部,也不能忘了一个钻工的本分,离开劳动,离开群众就一定会犯错误。他坚持遇事向群众请教,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生活疾苦。

谦虚谨慎是王进喜一贯持有的人生态度,他总是将成绩和荣誉归功于党、国家和人民,总是能认清差距,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他坚持用毛主席“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大庆油田的发展状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正如他所认为的那样,尽管我们在井喷的情况下跳进泥浆池压井受到了表扬,但是也要认识到油田开采过程中技术不足、作风不够过硬等缺陷,只有踏踏实实干,才能拿下大油田。

提及王进喜这个名字,其实就是在赞颂一代又一代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石油工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石油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铁人精神”,铁人就要为国分忧,就要艰苦奋斗,就要克服困难,就要不断学习,就要严细作风,就要联系群众,就要谦虚谨慎。他们满怀斗志,迎难而上,改变了中国在石油领域落后的状况,使其一跃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伴随时代的进步,“铁人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在压力和挑战中前进的,也一定能继续在压力和挑战中不断前进。”[17]因此,我们要打心底以王进喜为榜样,在他那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铁人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前进。

编辑:田鹏颖 豆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