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党学说文献汇编(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7.政党的研究

朱连三

政党的意义

一国的政治是要靠全国国民共同管理的,并不是一二独夫或少数人所宜把持的,这就是专制政体的所以不能存在,而立宪政治的所以倡行的原因;然而立宪政治的实施要遵照舆论,所以立宪政治又称为舆论政治。舆论是由全国国民造成的,舆论之所趋,即国民众意之所归,但国民意思不能相同,对政治主张的意见也因之不同。意见相同的国民,因为急切希望他们的主张早日实现或成功,本自然的趋势,便集合意见相同的人组成团体,大家本着一致的主张、合作的原则共同活动努力求达到他们的目的,这种对于政治主张相同的人们结合的团体就是政党,他们发表一致的政治主张并且还有时实际去运用政治。

政党是立宪政治下的产物,所以政党的结合是出于国民意思的自由,国家法律不能限制的;就是法律不能强令国民必须加入政党,或不须加入政党,更不能因为权势的关系受人家强迫的。譬如政党所标榜的主义和政策,若是和自己的意见不相合当然不能加入,即使他的主义政策和自己的意见相合时,加入不加入都要出于自己良心上的自由决定,谁也不得干涉的、限制的;再如党员的意见,有时和本政党的意见相反时,党员也可以自由退出,政党也不得干涉,法律也不能限制,旁人更不能强迫;但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关系很复杂,不能仅观察表面上的现象就认为人类都是平等的、自由的,这种事实我们在日常交际上很容易看得见,因为这个原故,一个人加入某党派未必都能是出于独立的意思;环境的限制或驱使心理感情的冲动、势力的企图以及被人诱惑等情形实在很多。但是一个人加入某个政党,在民主政治下固然也可以算国民义务的一种,但不能因为去留可以自由,便盲目的作为,因为假如你不满意加入党的主义政策便不应该加入,若一旦加入,事后又要退出,这就是你的意识不清楚或志趋薄弱,这不特违反破坏党政〔政党〕的纪律,消失政党的精神,使政党对你发生疑恨,并且降低你自己的人格,失掉社会上的信仰力,所以国民不能把去留自由看得过于轻易。

政党的结合是由于国民自己意思的决定,但是这种任意的结合实含有继续性质,就是一个政党的份子,可以新陈代谢变动无常,政党的自身也可以屡次变化,只要政党所具备的条件存在这种变动等,都没有什么重大的关系的,譬如时势变化,政局也转变,政党因为切身的关系常有联合他党而共同组织新党或淘汰本党不良份子而改定党的组织的,都是常见的事情,所以政党的继续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表示他们非暂时的结合罢了。

按着政党二字表面上解释,政是政治,党是党派,政党就是政治上的党派,就是人民一部对于政治上的意见一致,为求其主张的实现,而任意的继续的结合的团体,但是政党与普通的党派不同;私人有以个人利害为基础相结合的,叫做私党,他们是以求得权势利禄为目的,不顾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痛苦,中国历来所遭受的党祸都是属于这种私党造成的。再有一种就是公党,他是以公共利害为前提而结合的。政党是公党的一种,他与公党不同的地方:公党是普通的对象,是可以包含一切社会现象,没有专指一定的对象;而政党的对象只限于政治现象。还有公党的存在普通都含有暂时性,而政党是含有继续性的,普通党派的活动有种种不道德不正当的行为,并且手段阴险卑劣,没有一定的范围,没有完密的组织,所以结合容易、解散也容易,党内有派,派内生党,都是由于意见不一致;政党确与此相反。不明白政党是什么的人们,认为一般图谋私利的党徒,祸及家国,便归罪于政党,更进而反对政党的存在,真是太也使政党不幸了。

政党具备的条件

政党私党以及普通的公党不同的地方,不仅是性质和组织等。政党的成立,不像普通团体成立的那样简单容易,他成立要有成立的动机、成立的必要。并且他必要有他成立为政党的根本条件。假如,这些条件不能具备,他就不能称为完善的政党,并且也不够称为政党。政党具备的条件共有七项,就是:A主义,B政策,C组织,D宣传,E训练,F纪律,G策略。政党是这些条件契合相成的实际政治团体,用这团体的力量创造舆论、改良政治。但有时舆论不见实行,还进一步要取得政权,维持政权,运用政权,以期改良国家的政治,增进人民的幸福,所以政党的目的也就是国家的目的,政党的利害更是国家的利害。政党对国家既这样的重要,我们要想了解政党,便不能不了解政党的根本条件了。兹将此各条件分述如下:

A.主义 主义二字的范围很广,哲学上有哲学上的主义,文学上有文学上的主义,教育、经济、政治等学有教育、经济、政治上的各种主义。不过无论那种主义,都有两个共同之点。第一都有一个特殊出发点,由这个特殊出发点可以构成一个系统的思想。第二根据某一个有系统的思想所发出来的言论和行动都有特色、有力量,甚至可以形成一种宗教式的信仰。不但可以战胜一切无主义的言论和行动,而且可以对抗主义同一范围内性质截然不同的言论和行动。政党为甚么要有主义?政党要主义做一定的目标,才可以号召引起国民的注意。战争要有名义,主义便是政党的名义;商店要有商标,主义便是政党的商标。可见政党对外要有主义了。至政党对内更要有主义:因为没有主义,党员便没有共同信仰,做团结的基础、取决的标准。但政党又有不要主义和政纲的,惟对于各个问题而作临机应变的方针;不过这种政党的团结,一定不能坚固,按着政党的原则就不能叫做真正的政党,并且当某种问题发生以后,这个党员这样的主张,那个党员那样的主张,一党的政见时相矛盾,一党的行动时相冲突,结果意见纷歧,党员进退无定,党内不能统一,更找不到取决的标准,必成为内讧而各自为谋了。这样的政党还有甚么力量,不望其不自解体了。所以政党必须要有主义。并且党员的出身不同,性情与志愿都互有差异,必定以主义做训练的标准,才可以渐次得到至少限度的统一理想与行动,以巩固政党的组织。所以政党必须有主义,固然政党只有主义是不够的,但是政党一定要有主义,才有生命,才有发展的可能性,不然,只是一种私人的团结,可以叫做私党或朋党,不能叫做政党。主义之于政党既这样的重要,那么一个政党所取的主义应具备何种条件?一个有发展性的、有成功性的政党,他所取的主义要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a.统整性 什么叫做统整性?既〔即〕是主义的本身要能成整个统系,自圆其说,而有确定的解释;如果这样可以解释、那样也可以解释,两个解释并且立于根本冲突的地位,这便是主义的本身缺乏统整性,必使政党的共同信仰无由确立,而政党的本身也要发生动摇,不到主义的确定解释得着全党的公认后,政党的基础不能安定,如三民主义,因为缺乏这个条件,致解释不一,遂有今日的分崩离析的状态。

b.实现性 政党所取的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是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一种根本方针。实际政治问题要注意到时间的关系,就是不可离开现在空谈将来,一定要那种主义可以从现在做起,才算有实现性。更要注意到空间的关系,就是不可离开本国空谈世界,不可牺牲有切身利害的本国,以成就漫无把握的世界企图;更不能拿这个环境里所能适合的东西,硬让他在这个不相同的环境里来使用,一定要那种主义在本国可以做出,才算具有实现性。

c.公共性 政治是为全国人民设立的,政党是要管理政治或督促政治的,因此政党所取的主义,要能注意到全国人民的利害关系,要能调剂全国人民的感情与思想。如果一种主义,只注意少数人的利害关系,适合于少数人的感情思想,而牺牲了多数人,势必惹起反动;只注意到多数人而完全牺牲了少数人的一切,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主义要具备公共性,只有具公共性的主义乃能行得通,又不起反动。

B.政策 无论是在朝的或在野的政党,他们对于政治主张的具体办法就叫做政策,主义是政党的根本方针,政策是依据根本方针所定出来的具体办法。因为不依据主义所定出来的政策,势必杂乱无章,难收相辅相成的效果,所以政党的政策与主义应有联带的关系,不能分开来讲。不过主义是含有永久性的,不可随意改变;而政策则因时制宜,比较含有临时性。国家的政治问题,是实际的问题,这种实际的政治现象是变化无常的,解决此变化无常的政治现象的政策,当临机应变对付有方。假使政党的政策明白有限制,成为确定不移的具体方案,那么解决这种变动无常的政治现象,或有不能舒展自由筹出适切的解决方策,进退维谷,是为狼狈;则不特损失政党的威信,消散政党的力量,并且足以增加政治上的纠纷。政策的重要既如此,所以当政党规定政策的时候,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a.务求其切于实际,不可过于空泛,使人不易认识。

b.察明本国最近{国}内政、外交、社会、经济各方面变化的实际情形,要所定的政策能解决现在的实际问题。

c.同时制定的各种政策要有关联,使能相辅相成,万不可毫无关联,致使彼此呈冲突的现象。

d.政策必基于全国人民公共的利害关系。

C.组织 组织是一种维系支配的力量。有组织可以战胜无组织,严密的组织可以战胜松泛的组织,政党既须有政治运动以取得政权,运用政治,或督促政府,便有赖于组织的力量,尤有赖于严密组织力量。政党的党员很多,事务极繁,党员既多,事务既繁杂,若是专靠一二首领或少数干事的意志能力去办理周全是决不会成的。就是首领制的政党也是不能成的,所以必要有赖于组织的维系或支配;所谓组织者,即“用众以治事,众以部分事以类分,分配得宜,而又有以贯通的联络”,这样则组织即完备。以部分者:指机关而言,像中央党部、地方支部、乡镇城市的分部,这种作用就好比军队的分军团、分军、分师、分旅等相同。而其要件,则为精神上联络的贯注,分部附属于支部,支部直辖于中央党部。所以中央部地方支部间应有联络,此地方支部与彼地方支部间应有联络,各地方支部与各分部间应当有联络,各分部间也应有联络。以类分者:指事务而言,如首领、干事及党员,再如各部所分辖之党务部、政务部、交际部、总务部、宣传部,都是。这种作用就同军队的分司令部、战列队,辎重队分兵站等相同,而其要件,则为有相贯的系统。各部上下相联,彼此互应,活动起来,就像一盘机械的运转一样。强有力的政党的组织,差不多同政府的组织一样,并且确是要具有军队性的。所以美国人尝称政党为第二政府,更可见政党组织的重要了。

政党组织的制度在严密的政党只有民主集权制。什么叫做民主集权制?即在发表意思方面给各党员与各下级党部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使各党员都能监督党,各下级党部能监督上级党部,这便是民主。在执行方面,要各党员与各下级党部须绝对服从,使一切党员都服从党,一切下级党部都服从中央党部,这便是集权。更详细点说:党的一切问题须由会议决定是民主,但少数须绝对服从多数是集权。党员得向党部建议是民主,但党员须绝对服从党部是集权;下级党部得〈向〉上级党部建议是民主,但下级党部须绝对服从上级党部是集权。有了民主才使党员与政党打成一片,个个党员都与政党有不能分开的密切关系;有了集权,才能使政党号令统一指挥如意,无分崩离析的危险。不特普通政党多采用这种制度,尤以革命的政党更须采用这种制度。但因上级党部的权限过大,假如有时违背纪律、滥施职权的时候,该怎样呢?因此有的政党于各级党部设有监察委员会,监督各党部。但监察委员会也有恐怕有时要错误,或有故意违反纪律行为,所以有的政党便完全不设立,因为下级党部要直接受上级党部的指挥监督,不必用监察委员会来纠正,仅对于中央党部的错误或意外不法行为用全国代表大会来纠正。每有不及纠正,甚至不能纠正的危险,所以常在平时设一中央监察委员会,以代全国代表大会执行监察权,随时监察中央党部以及各地方分部的错误与非法的行为。

总括起来说:政党的组织,要以严密有正确系统为要,并且应该要采用民主集权制。

D.宣传 政党为扩大组织起见,不能不将他的主义与政策,随时随地宣传出来以求博得人民的同情,然后主义才能使人认识,政策才容易实现,政权也容易获得,不然一个政党虽然有什么样正确的理论和完善的政策,但秘而不宣,组织又焉能扩大,目的又岂能达到。所以宣传是政党的要素之一。尤其革命的政党,当更有极大效力的宣传作用。所谓有效力的宣传,不一定是指宣传的结果可以多得几个党员,实即用宣传方法使民众怀疑敌党、同情本党,甚至使民众表示中立的态度也算是有效力,因此政党的宣传常有两种作用:

a.将本党的主义和政策向社会民众宣传,使其认识本党的主张,这叫做正面的宣传。

b.因为要减杀敌党的势力起见,乃将敌党的理论与事实的错误尽量暴露出来,以求其失人民的信仰和同情,这叫做反面的宣传。

一个普通政党对于宣传一项,并不视为怎样重要的事情,但是在一个革命的政党,他们对于宣传便看做政党最重要的一件。因为他在革命期中,是秘密的组织,他们的发展全赖秘密的作,政党的一切内幕实际情形都不能轻易吐露一点,他的宣传更是不敢公开的。革命政党的宣传,第一要有计划,即由最高级党部预定出来宣传计划统一党的宣传。决不能任这个党员或党部这样宣传、那个党员或党部那样宣传,致露出本党内部的分裂现象而彼此抵消了宣传的效力。宣传的计划,分为两种:

a.通常宣传计划 中央党部根据政党的历史与环境的情况,定出一定期间内的宣传计划,通令全国党部遵照实行。不得有互相冲突的现象发生。

b.特种宣传计划 政党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或极严重的特殊问题,随时定出一个宣传计划或宣传大纲,明白指示本党所持的态度与主张,以便全体党员有所遵循,以表示本党的特殊精神所在。

在我们平常看报纸阅杂志所得到感想,同时对于我们思想的转变,不知该怎样迅速呢?差不多一个平常人的思想与主张在几点钟甚或几分钟的时间内都会有很多次的变化,正在主张东,看某书之后,忽然会主张西,这其中都是有{地}受政党宣传力量的支配,不过平常人不觉罢了。

政党宣传可以运用的工具,有四种:一是语言——随时的谈话或讲演。二是文字——报纸、杂志等。三是艺术——戏剧、电影、图书等。四是行动——即以人格感化,政党常以行动的实际工作成绩令人认识本党不是讲空话的。政党的宣传是以对象的品类而定宣传的方法,是以时机与环境而定宣传的目的,方法与手段非常敏捷灵活。若是一个没有受过相当训练的党员,在革命政党决不会敢作宣传的工作。因为他如果宣传不奏功效,便会发生大的问题,不特关系自身色彩的显露,并且危及政党在社会上工作进行。所以一个革命党员能作宣传的工作,必是经过政党的相当训练,而承认他有担任宣传工作资格的。政党宣传的方法有许多许多,他们是因时因地因人而作临机应变的。但其运用不能出以下两个原则的范围之外。

a.直接宣传与间接宣传 直接宣传即是用直接了当的方法,明白提出政党的主张,而求人承认。间接宣传是用多方的暗示,使对方不能不承认,即敌党也不敢公然反对。

b.消极宣传与积极宣传 消极宣传即是详细并坚决反对敌党的主张与行动,使其不能有立足之地。在敌党得势而不能满足国民欲望的时候,宜着重这种宣传,但取材要极慎重,不可成了“反宣传”反为敌党张目。积极宣传即是积极表明政党的主张与态度,多于消极宣传之后,或杂在消极宣传中用之。

E.训练 一个政党对于党员的吸收,是注重严格的,不能轻易收留;第一要看他的人格如何,第二要看他的才识如何,各项都适合于要求,便准许加入,因此政党份子都可算是优秀份子。并且政党是人类任意的结合,欲则留,不欲则去,所以训练一项,在普通政党实在不太注重。假如普通政党对于党员要求如果太繁重的时候,便容易使党员生出不耐烦的,而起不忠实于党的行为和态度,尤其实是立很久的普通政党;但是政党要想团结坚固,永久存在,而保持其优越的地位,则对于党员的训练,仍是不可稍有疏忽。我们都看见了国民党分裂为左派、右派、西山派等,试问国民党最初是一个革命政党,北伐后便是一个普通政党(政府党),但是为什么北伐后,不但不能对于国家政治有所改良,反而把整个的党分成七八块呢?其他原因,固然也有很多,但训练之不善,确占最重大原因。普通政党的训练最低限度:

a.要使党员对于本党的理论及主张,有确切的了解。

b.要使全体党员的共同信仰始终一致,拥护本党。

但是革命政党在未成功之前所负的责任关系,要比革命成功后的责任关系更重大。革命党的举止行为,都是含有意义的、有使命的、不能轻易的举动。革命政党固欲求党员人数增加,但革命政党对于党员的吸收还要质量并重,要比普通政党还要严苛,不特看他的人品与才识如何,还要考察他的感情如何?志趋如何?环境如何?对于本党的信仰如何?经过十二分注意之后,才敢收留他做一个同志者,加入之后,还要施以严苛的训练,最低的要求:

c.要使每个党员对于本党主张及理论有深切的认识,并对于他党的主张及理论亦有相当的了解。

d.要使每个党员对于本党都有共同的信仰,与一致的行动。

e.要使每个党员都有单独作战能力——宣传、组织、实际战斗、守纪律,因革命党是无时无地不在争斗期中的。

f.要使全体党员都有为公共利益为团体牺牲的精神。

g.要使每个党员都有高尚优美的品格。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校有训练,是为的造就好学生,一个军队有训练,是为的造就好战士,政党有训练,是为的造就好党员,要造就每个党员都能具有以上五个条例的要求,然后才能帮助党的发展,作出事来,才能使社会同情信仰,政权到手之后,也能运用自如,替国家增光荣利益,替人民谋幸福;若使只顾党员的数目的增加,而对于党员质的方面不撰〔选〕择,并且还不能有相当限度的训练,又安求其党之不分裂也。以上是革命政党的对于全体党员的普通训练标准,革命政党还有特别的训练。革命政党的工作是秘密的,无时无地不在压迫摧残之下,革命政党在这种险恶环境之下求发展,是非常艰难困苦,必须训练出来两种特殊的专门的人材来,即党务专门家与革命实行家,有这两种人材,在反革命的环境之下,才能巩固组织,继续奋斗,略分述之:

a.党务专门家 以办党为专门的职业,而对于宣传、组织、训练与实际活动,均有专门的研究与实际的经验,可以称为宣传家、组织家、训练家以及实际行动者。政党要在这种党务〈专〉门家指导之下,才能条理分明,脉络贯通,而成为一种军队式的组织。

b.革命实行家 即在反革命的环境之下,出生入死的惨淡经营,以建立革命的势力,革命政党一定要在这种革命实行家领导之下,才能鼓动党员的革命热诚,增进党员的革命能力,而始终保持党的革命性,不然革命只成了口头禅,而实际必渐渐走入反革命的路线上去。

从以上看来,我们对于政党训练的目的,概已明了,现在要说政党训练的方法,就使怎样能使党员达到政党所希望的目的,政党的训练要同时注重到两方面。

a.理论训练 要使党员对于主义与政策有确定的认识与共同的信仰,才能希望党员严密团结,努力奋斗,但是如果没有确定的而有统系的理论,训练便无从实施,所以革命政党,一定要有几种既定的理论书籍,作理论训练的标准,由专门家向党员作有系统的讲演,则党员对于理论的认识,必定深刻而确切。因此革命政党常在各地方支部或分部,设有党务训练班,专为党员做理论系统的解释。

b.实际训练 政党为使党员根据理论与主张,在实际运动中切实做出来,这样才能证明理论的正确,才能增长政党作战的能力,才能抵制敌党的活动,才能引起社会的认识。因此革命政党,在一方面使党员积极参加实际运动,去求经验,并且在又一方面在党部,要限定具体的工作,分给各党员去做。如果不训练,党员便不会工作,但训练后,党员而不工作,则党员为不忠实,革命政党欲保全其党的精神健全,对于这种不工作的党员一定要严格的淘汰。

政党的目的

政党的目的,在获得政治社会中的优势地位。政党若不以改造政治社会,在政治中占优越地位为目的,仅以意见一致而结合,不能谓之政党。例如为研究学术而结合的团体便是。但一国之中,政党很多,一党或两党占优势地位,则其余各党必不占优势,因此一国之内,便有反对党和中立党的存在。政党的竞争,便基于此点而发生。

政党目的,既在政法〔治〕社会中占优势地位。政治社会中的优势地位,不外掌握国家的政权,如共和国大总统出于选举,而政党目的,在获统治机关的地位。若为君主国统治机关的地位,超然神圣,不容他人窥视,在这种国家内,政党所欲获得的目的,是执政机关的地位。若为内阁制的国家政党的目的,在争夺多数议席,政党必在议会中占优势地位,运转议会,始能制造内阁。

政党目的,并非谓夺取政治的优势地位而已,乃为得占政治优势地位而后以求实行其所持政见——主义政策——虽得政权,而政见不能圆满进行实现,仍不能谓政党达到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政党的最终目的,在获夺政治社会中的优势地位,而实行其所持之政见。有时政党虽不能占政治的优势地位,但政策能达到实行,则目的即为达到。所以政党的政见,若不得全部实行的时候,即求一部份之实行,因一部〈分〉实行,较完全不实行为优。因为这种关系,政党有时便与政府提携或与他党联合。但政党是个有永久性的团体,他的极终目的,是为全部政见的实行。所以政党的提携或联合是有限制的,不能因为提携或联合的原故,而令他党政见实行,本党政见仍不得实行,这样势足以坠本党的声价,损失人民的信仰,此所以政党有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用抟社会之同情,而期将来的成功。

政党的争夺政权,即争夺政治社会的优势地位,乃立宪政治的国家中极普通的现象,但在一种特殊的情势下,如当国家的政治黑暗,国内混乱异常,外侮侵略日益的时候,政党尝采取革命的手段,而夺取政权,以期运用政权,改良政治,增进国家利益,所谓革命政党是也。不过这种争斗,是不得已的行动,争斗非常剧烈,且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期打倒现在政府,且在所不惜。

无论是普通政党或革命政党,如果得到政权之后,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万不宜因得求己党政见,急切实行,或为保持其政治的优势地位的关系,便不顾一切,用政治或别种力量,压迫或摧残其他各政党。政党政治是舆论政治,政党是舆论的创造者、领导者。在朝党(握政治实权的政党)不能限制、压迫和摧残在野党的言论,就等于不得限制、压迫和摧残国民的舆论一样。已得政权的政党,容易放薄懈怠,势必团结不坚,日趋腐败,种下革命的种子,不但于国家人民有害,即政党的本身也要根本发生危险,而至于破坏、分裂、失败。我们看中国现在的政党所谓以党治国〈以〉党专政等,正是向这条路儿走呢!

政党的发生

上古时代,人民知识低浅,没有公共团体的观念与政治观念;更无所谓国家观念,只知服从君王的规律。而君王抱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主义,认为政事是他一人的私事,国为一家的私产;人民对于国政,也抱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主义,一点也不理会,认为国政与个人无关。在这个时代,政权在君,民尽服从,上下阶级的区别极为鲜明。其后时代日进,国家的基础日渐巩固,国权的作用日益伸张,一般野心家觊觎政权,便结合私人,成为党派,视政权为傀儡,藉君位为泰山;或阉臣权奸,互相依据;或宫人外戚,表里为援,弄权积势,倾动当时。国运的隆污,国家的兴亡,多系于此,这是史乘所载,无可讳言的。但这种党派,能算做政党么?不能,因为他们的结合,是因朝臣间意见不合势如水火,不相容纳,各树旗帜,互相敌视,率领党羽,争夺权位,所谓“宦官外戚”的互竞,便是这种情形,他们所希冀的是政权,既得政权后而仍争争竞竞不肯释放。他们依仗权位去排除异己,而表示个人的荣耀。他的意见,不能公然诉诸天下,只互谋之于私人团体以内。并且他们的目的,非在国利民福,只求私己荣达显耀,他们所藉以为后援者,不是宠幸,便是强力;不是一般国民的舆论——国家主体的人民言论——并且不具备政党的条件,所以不能叫做政党。到了人智发达的时候,团体观念,国家思想,发达于人类的脑子里,同时更感君主对于人民的强制,便觉得政治与个人关系的密切,人民对于国家(君主)现状的不满,便早种在脑海中,并且一旦当国纲解纽,世道衰微,朝政扰乱,民陷困饥的时候,忧世爱国的志士,本着自己良心的趋使,发为义愤,结合同志,痛论当时的政治,或作兴师问罪革命之举,思欲挽狂澜于既倒,作中流砥柱,为将亡的国家作一点缀,去作最后挣扎。如汉朝的党锢、明朝的东林党,均是显明的例子。但这只可算做目的善良党派的一种,还不能算做政党。因为他们的动机,是激于时事,其目的固在国利民福,其意见固可公诸天下,但其性质为偶成的,非永久的,其手段只是消极的,矫正积弊,而不能够有积极的促进精神,其结果是散漫无组织的,主张全是个人意思激烈的冲动,没有纪律的约束,所以我们只可认为这种举动是腐败政治下的一种反动现象,也不能称之为今日的政党。但我们要知道,政党的发生萌芽,实在是这个专制政治下的反动现象产变出来的结果。再看欧洲古代(十七八世纪)的教会势力很大,常与君主争握政治权力,但他们所用的手段,全靠着武力,其目的不过在得到政权之后,实行其个人的政策而已。不顾国家兴亡,人民的福利,概非其所计及,所以也不能叫做今日的政党。那时候的人民,为什么他们不能继续的团结呢?为什么不能公开的发表他们言论呢?固然人民知识的不太十分发达,而君主贵族的压迫专权,使他们不敢继续团结,不敢自由言论,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在那时候,君主贵族教会的势力比一般人民大的多,可以用权势来战胜人民,所以政党便不易形成,就是不易发生。照这样看来,专制政体下不能产生真正的政党。真正政党的产生究在什么时候呢?以前说过,政党是立宪政治下的产物,因为政党是舆论的机关,在专制时代,既没有言论自由,舆论便无由创造,政党更无由发生。迨政治日趋于民主,国家是人民的公产,政治是人民的公事,自由平等之说深入人心,于是君主专制的政体一转而尽变为民主共和政体,可是一般人民虽获得参政权,但完全的民主政治在事实上又颇难实现,代议制度便乘机而起了,代议机关为国会,国会是由选举而成,既有国会,又有选举,而政党遂为政治社会中的必然之现象,政党有组织,有他的宣言,发表他的政治主张;有目的,代表全国人民的意思表现,人民择其主张之善恶而定从违,因之人民的政治欲望愈高盛,政党的势力便愈渐扩大起来,卒成为近世各国政治社会中所不期而发生的共同现象。吾人考某国政治,必先期明了其国内政党之情形,可见政党之关系于现代政治之重要了。

政党存在的原因

为什么这样主张政党的存在呢?因为我感觉到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下是实际的需要。但是我主张中国要有政党,要实行政党政治,我是希望要有英美式的确能代表全民福利的政党,并且根据舆论的政党政治;不是希望那种违背并强制民意的法西斯式独裁制的政党。关于政党的存在,凡是一般知识较比高超些的人们,在今日的中国,差不多都可以感到他的实际需要。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在那里主张提倡,并且阐发其原理。所以我也不必根源的重述,兹就极普通极易为人所明了的,略为叙述一下:

一、就心理关系上观察政党存在的原因 语曰:“人之心不同,各如其面”,孟子曰:“至于心独无所同乎”,这就是说人类意识的有同有异。人类理想及其欲望,或想一致,或相离异,二者互相作用。同类相求,异类相拒,卒以排斥异理想异欲望的人,遂不得不团结同理想同欲望的人以与之对抗,此实人性自然之现象,抑亦一切团体发生的根本原因。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人类是政治活动的动物”,其言虽过甚,但其实人类生活,确大部份是在政治社会中,可见人类对于政治关系的密切了,而政党即为人类政治生活结合的团体之一种。因为人类对于政治理想欲望未必相同,亦未必互异,则其同者互相结合,其异者互相排斥,各树党羽,互相争执,亦为人类本性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的自然结果。

二、现代政治制度上的必然结果 民主政治可谓为多数决之政治。一切国家政治,必由国会创造,经议员通过,而求全国民之同意,始得成为确定。设国会无政党之存在,议员为数千百,平昔无一致主张,临议一案,论辩纷纷,不知所尽,结局伊谁主张亦不能得过半数的同意,而议事不能进行,即幸而议一决议案,亦多为一二手段巧捷的佞辩家乘机操弄,以煽动的力量而达其苟决目的。想此种祸害,何其重大。且野心家如得机运,藉此操纵,阴谋议员,议员一片散沙,何能抵抗,是又何能不易使野心家储其专制之念呢?欲救此弊,除政党外,则无可求。盖政党能在议事之前,根据国家情势,做一致主张,以期速决于国会也。

三、舆论关系 立宪政治乃舆论政治,国家政府的行为须绝对的根据舆论,这实为近代以民意为主的全民政治的理想。但舆论的创造,是全体国民吗?不是。是一般知识较浅以及无知识的民{体的}众吗?不是,实在舆论的创造完全是一般知识程度较高的所谓上流社会知识阶级份子创造的。但是上流知识阶级的思想,能够代表下流无知识民众的意思吗?恐怕不能,并且也绝对的不能,我们看现代社国的组织情形,就可以明悉其彼此间的关系。上流知识阶级的人的意思,既不能代表下流无知识阶级的民众,那么政府若据他们——上流社会中知识阶级——所创造出来的舆论来做政治实行的根据可以吗?不然下流社会无知识阶级的民众又无创造舆论的能力,该怎样呢?因此才需要了政党,政党才出来代替他们一般甘会劳做不能说苦的国民去争权利、谋幸福。他们不会创造舆论,政党乃根据他们意思去替他们创造。他们不明白管理政治,并且政党还给他们解释政治知识,所以有人说政党可以教育国民的。他们不知改良政治,政党还要替他们去求改良政治。他们不知道反抗政府的非法行为,政党便领导他们去反抗。上流社会知识阶级不敢专横去欺压他们,政府不敢非法行为,因为他们有了领导者去对抗要欺压他们的人。因此国家的国民,才都有平等自由的机会,才都有向前发展的机会,政治容易清明,国家更容易太平富强,这种良善的结果,除非有政党(代表各种社会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不能期望达到的。我们恭维政党,我们更希望全体国民都认识理解政党。

(《政治旬刊》1930年第1~6期、第10期、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