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一招鲜
一招鲜
青石板镇锣鼓喧天,柳家羊肉汤馆开业了。
掌柜为了招徕顾客,在门口竖了个“当天用肉,当天宰羊”的牌子。即便如此,生意仍是冷清。
翌日,馆内进来一老者,落座后,只用筷子在汤里搅动几下,即起身离开。跑堂的不知其意,也不便问。没想到第二日老者又来了,依然如此。
一周后,也就是那老者来的第八天,柳家羊肉汤馆出事了。
老者像往常一样拿筷子在汤里搅动几下,一拍桌子,冲店内大喊:“这不是新鲜羊肉,你们得给个说法!”
柳掌柜稳步踱出,拿筷子夹起一块羊肉看了看,稍许,冲老者一拱手:“请您到后堂说话好吗?”
老者走后,柳掌柜对新来的厨师大春说:“把你的账结了,明天就不要来了。”
晚上,月牙西斜,一处幽静的小院里,大春和那老者的影子形同两截枯木。
“爹,我给你用隔夜羊肉做汤的事被人发现了!”
老者沉默半晌,说:“孩子,不要怕,照我说的办。”
几日后,有人看到老者又在柳家羊肉汤馆出现了,一些喜欢看热闹的顿时把汤馆围了个水泄不通。
再看那老者,气定神闲,一挥手,有人牵进一只羊来。
柳掌柜疑惑地问:“您这是……”
老者面露羞愧之色地说:“柳家羊肉汤是我喝过的最鲜的汤,我不该错怪您,特送一只羊前来赔罪。”说着拉过一旁的大春,“快,给柳掌柜跪下。”
柳掌柜连忙拦住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着安排后厨摆下酒宴,要款待老者和大春爷俩。
一群看热闹的顿觉没了兴致,喧闹着四下散去。
自此,柳家羊肉汤盛名远扬,生意奇好。
……
某日,夜深人静,柳掌柜紧紧握住老者的手说:“先生的戏演得极好,收获颇丰,我按约定给您送酬金来了。”
咱俩是朋友
李是和王非是一个厂里的工人,两人在一个院里住着,平时见了面也就是点点头,关系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差。但最近一段时间,王非总来李是家串门,来了也不久坐,说几句闲话就走了。
一开始,李是还以为王非跟老婆闹了别扭,出来散散心,可天天来就让人费解了。尤其是王非那双眼睛在屋里东瞄西看的,偶尔还往老婆身上那么意味深长地瞥一眼,令李是感觉很闹心。难道他们两个有勾搭?李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没有发现老婆有红杏出墙的迹象,难道那家伙是暗恋?如果是这样,那他的审美标准也未免太低了。李是百思不得其解,天天为这事心烦。
这天厂长为儿子办满月酒,两人都随了份子。王非喝得酩酊大醉,回来的时候厂长给两人打了一辆车,让李是可以方便照顾到王非。
车上,醉醺醺的王非使劲拍着李是的肩膀说:“你才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好兄弟啊!”
李是一听,常说人酒后吐真言,看来他真把自己当朋友了,并为以前自己误会了王非感到愧疚。
王非继续说:“咱们这厂长是我同学,我论学历和长相都不比他差,他凭什么各……各方面都比我混得强?生活比我富有,老……老婆比我的漂亮,连儿子出生都比我的重二两,为……为什么?”
李是只好劝他:“人跟人不要比嘛,还有很多人不如你的啊。”
王非打了个饱嗝说:“是啊,我这心里憋……憋屈的时候就到你家里坐坐,看看你家的陈设,再看看你的老婆,我这心里就舒……舒服多了。”
午夜乘车人
出租车司机老王拉完最后一趟活,已是午夜,正准备收车回家,一个民工模样的人匆匆跑来,报了一个路口的名字,让老王赶快开车,说要赶时间上夜班。
老王有点犹豫,天这么晚了,要去的地方也比较远,中间还要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土路,那地方可是事故的高发段。不过,老王打量此人的样子比较憨厚,不像一个坏人,就放下心来。再说这年头挣钱也不容易,他可不想把到手的活丢掉。
车快开到那段土路的时候,乘车人说:“师傅,这段路没有路灯,你慢点开。”老王嘴上答应着,无意中瞥见乘客正在戴手套,便随口问了一句大热的天怎么还戴手套的话。乘车人嘿嘿一笑,说戴手套是防止做活的时候留下痕迹。老王一听,心“咯噔”提了起来,莫非遇到了坏人?再偷眼看边上的乘客,怎么看都带着一脸的凶相。
老王利用换挡的机会碰了碰乘客怀里的包,触到了一个尖锐的东西,难道是凶器?老王的脸上开始往下流汗,他想,可不能为了点钱把小命搭上。想到此,他猛地加大了油门,然后再猛踩刹车。
“砰!”乘车人没有防备,一头撞在了挡风玻璃上,老王趁他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飞速开门下车,一头扎进夜色里,然后跑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拨打了110。110问清情况,又让老王报了车号和停车的具体位置,让他保持冷静,说警察马上就到。
再说坐车的乘客,冷不丁被撞一下,司机也不知去向,还以为遇到了坏人,也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
“110吗?我是玻璃厂的工人,我遇到了坏人,快来救救我。”
医患
一位患者向医生诉说病情:“我四肢无力,不想动,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每天就只想睡觉……”
医生拿着开药方的笔在桌子上敲了敲说:“一看你的神态我就知道了,你这是长期缺乏运动的结果。”
患者摇摇头:“不,医生,我觉得不可能……”
医生皱了皱眉:“不要告诉我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我是医生,你得听医生的话,要相信科学。”
患者张张嘴,还想说什么,医生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长期不运动的人,血液得不到循环,体内机能就会发生紊乱。如同一个机器,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的话,一些零部件就会脱落、生锈,人也一样,如果你长期憋闷在家里,大脑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容易出问题,比如困乏、烦躁等等。”
“可是——”患者刚想说话,又被医生打断了。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谁都不想得这样的病,但既然已经得了,我们就要正视,对不对?”说着,医生开始写药方。
患者趁医生写字的工夫终于有机会插话了。
“我是个长跑运动员,”他说,“我的工作就是每天跑步,一天都不能停下来。”
“哦,怎么会呢?”医生愣了一下,但她很快又说,“不过嘛,也有例外,你这个症状显而易见,就是……就是运动过量的缘故。”
“那个药方怎么办?”患者问。
“这个好办,”医生“哧啦”一声把开好的药方撕掉,“重新开一张就是了。”
清晨下了一场雨
雨是从清晨开始下起来的,雨点又大又急,不一会儿路上就存了很多积水。
张工从早市上回来,看到一辆出租车像蜗牛似的卧在水里,司机正把着方向盘往外推车,他试图把车推到路边的人行道上,但车子只哼了一下就停住了。
雨继续下着。积水快要没过车轱辘了。张工是个老司机,他知道,一旦车厢里进了水,这车就报废了。想到此,他把雨伞和买来的菜放到路边的台阶上,朝出租车走去。
司机正在着急,忽见有人伸出了援手,不禁喜出望外。出租车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吭哧着爬上了路边的台阶。
“车没有大碍。”张工看了一下车后,对司机说。
司机没有理他,迅速拉开车门,钻进车里,发动了车子。他看到张工还站在原地发呆,心道,你帮我推车不就是为了要钱吗,幸亏我上车快,不然肯定会被你宰一把,再说了,这车是你自愿推的,我可没请你。他掉转车头,准备从另一条小路绕道回去,这时,突然从倒车镜里看到那个人追了过来,一边追还一边大声嚷嚷着什么。司机慌了神,急忙加大油门,心里骂道:“这人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他把车挡位挂到了最高。
这时,只听“砰”的一声响,那辆出租车陷了下去,闷哼几声,趴在水里不动了。
张工慢下脚步,失望地大喊:“我告诉你这条小路被水冲断了,喊那么大声,你咋就听不见呢?!”
弄巧成拙
小叶是那娜少女时代的朋友,收到她的回信,那娜又喜又愁。喜的是多年的姐妹终于又见面了,愁的是她曾经吹嘘找了个英俊潇洒的男友,可这男友姓甚名谁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呢,这一来不就露馅了吗?
那娜心烦意乱,胡思乱想一阵,忽然计上心来。
她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新闻“大学生网上租女友过年”,何不也租个男友应付一下呢?而且她既然是顺道,想必也不会待太久,也就是见见面吃个饭的工夫。想到此,那娜打开电脑,在同城的网站上发了个租男友的帖子。
首要条件:英俊潇洒;租用时间:半天;租金面议。
帖子发出去后,很快便有了应征者,相约见面一看,此人高大英俊,一表人才。那娜心花怒放,当即签下协议,付了定金,并详细交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门铃响的时候,那娜还是有些紧张的,她定了定神,拉开门闩。
门外的小叶依然是儿时模样,温柔甜美,没有多大变化,那娜一眼就认了出来,想起儿时诸多往事,许多感慨涌上心头,她一把抱住了小叶,正准备说话,忽听身后的男人颤抖着声音说:“老婆,你怎么来了?”
发生
有一个平时很受大家羡慕的人,最近突然感觉无聊起来。他觉得日子过得太单调了,每天都在复制着昨天的生活,简直没意思透了。他经常在太阳升起或者落下的时候望着窗外发呆,期待着每天能够发生点什么。可是,他一天比一天失望,日子像流水一样平静地流淌着,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这天,他正在街上溜达,突然被人撞了一下,正要看清楚撞他的是什么人时,发现前面有一个明晃晃的东西。
“嗨,”他大喊,“站住——你的东西掉了——”
前面那人扭头看了他一眼,竟然跑得更快了。
他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好家伙,18K的白金钻石戒指,值不少钱呢。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他想,吃了饭送到派出所去。
回到家,他随便吃点东西,又翻了会儿书,觉得困乏得厉害,就把戒指丢在茶几上去睡了。
这一觉睡到了妻子下班,是门铃声把他惊醒的。
“说说,你们单位有没有发生什么新鲜的事?”他希望妻子能给他带来一些新鲜的空气。
“哪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啊,烦死人了。”妻子把身子歪倒在沙发上,突然又惊叫起来,“天哪,我的戒指怎么跑到家里来啦?”
“你的?”他的眼睛一亮,“你什么时候买的?”
“朋友送的。”
“哪个朋友愿意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出轨了?”
妻子看了他一眼,然后不卑不亢地说:“我就是出轨了,你怎么着吧?”
他一下蔫了,把身子窝在沙发里,双手遮脸,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等他把手从脸上拿开的时候,脸上竟现出了喜色。
“终于发生点什么了!”他自言自语道。
结果
他前面走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大概是去买菜吧,左手挎着一个竹篮,右手拄着一个拐杖。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摩托车的声响,刚要回头看,那摩托车已掀起一阵风从他身边蹿了过去,他还没从这惊诧中醒过神来,前面那老太太便躺倒了。
老人是不是摩托车撞倒的,他确实没看清,但他知道,老太太倒下一定跟摩托车有关系。
他想喊住骑摩托的人,抬头的时候,人已无影无踪了。
他想把老人扶起来,又有点犹豫。老太太闭着眼睛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上并没有被碰到的痕迹。
怎么就倒下了呢?他紧张地思索着,这里面会不会有诈?现在做好事反被诬陷的事很多,他甚至有点怀疑这老太太是不是跟那骑摩托车的人认识,如果是一伙的,那他就倒霉了。想到这里,他偷眼向四处瞧,人们都在着急赶路,并没有人注意他。
他正想走开,又一想,万一老太太是好人呢,他岂不错过了一次救人的机会。他开始设想,如果他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医生可能会说,再晚来一步就迟了,那他就挽救了一个生命,老人的家属肯定很感动,拉着他的手,说不定还会给他一笔报酬……
正在他继续设想的时候,一旁的老人睁开眼睛,慢慢站了起来。
老人又慢慢往前走了,他却站在原地发起呆来,心里除了有点愧疚外,还有种隐隐的失望。他想,我还没想好呢,她怎么这么快就起来了呢?
这样的结果是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
绝招应聘
某公司招收经理助理,张三、李四、王五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这天,经理亲自接待了他们,他告诉三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助理,不仅要能吃苦,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正说着,忽听门外有人大声喧哗,这时,一个保安慌慌张张跑来,告诉经理,夫人来了。
经理脸色变了变,转身对三人说:“今天就看你们的了,就说我不在,你们谁有办法把夫人劝回家,我就录用谁。”
张三先走了出去,他见到怒气冲冲的夫人后,热情地迎上去说:“夫人您好,经理今天不在,您有什么事可以先告诉我,我帮您转达。”
夫人“啪”的一耳光扇了过来:“转达个屁,我刚才明明听见他在里面说话呢。”
经理一使眼色,李四连忙跑了出去,他低眉弯腰地来到夫人面前说:“夫人好,经理正在开会,您先回去,有事明天再说好吗?”
夫人怒目圆睁:“滚开,有什么事能比老娘还重要?”
王五听见后镇静地走了出来,他先把夫人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您好夫人,经理正在会见一个重要客户,您这样闯进去,他会觉得脸上很没面子的。”
夫人叉着腰问:“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
王五说:“我叫王五,是经理新招的秘书。”
夫人问:“你是秘书?原来的那个小妖精不干了?”
王五点了点头。
“那我就不打扰了,你们忙吧。”夫人说完扭身走了。
经理擦一把汗,紧紧握住了王五的手:“好小子,你被录用了。”
娘家人
张三失业以后去找在县人事局任职的表哥李二牛。
李二牛吸着张三送来的好烟,拍着胸脯说:“放心吧,你的事包在我身上。”
一周以后,表哥通知张三到县造纸厂上班。厂长很热情,张三一来就被分到了厂办公室,厂长说他刚来,对业务还很陌生,需要先熟悉熟悉。
日子过得很快,半年后的一天,厂长突然告诉张三,说他的业务已经熟悉了,该到车间里去锻炼一下。张三不想下车间,就提了几瓶好酒去找表哥,想让他找厂长通融通融,但表嫂告诉他,李二牛因为被人举报贪污受贿隔离审查了。
一个月没过完,厂长又找到了张三,说他锻炼得不错,业务很有长进,要把他提拔到厂办公室当主任。张三受宠若惊,后来一打听,原来表哥官复原职了。
张三很是感慨,他意识到表哥的仕途会直接决定着他的命运,所以他在工作之余密切关注着表哥的动向。
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张三突然听说表哥因为饮酒过度身亡了,这下他彻底绝望了,工作起来也没了劲头。张三想,与其等着厂长找他,还不如直接提出辞职。
张三磨蹭着来到厂长办公室。
厂长看到他,热情地伸出手来,说:“你来了正好,我正准备要找你呢。”
张三说:“厂长,我辞职吧。”
厂长说:“好好的,辞什么职啊,我正准备提拔你当副厂长呢!”
张三揉了揉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厂长说:“原来我们是一家人,我今天早上才听说你原来是我爱人娘家表叔的大舅哥啊。”
认亲
日照、蝉鸣、大树下。
一位卖瓜的老汉正在打盹。
有两个年轻人踱着方步溜达过来。
甲:“我们一起去吃个瓜吧。”
乙摸了摸口袋:“我不渴,你自己去吧。”
甲观察了一会儿卖瓜的老汉,然后快步走过去说:“哟,这不是俺表舅吗,您老在这儿卖瓜呢?”
卖瓜老汉睁开惺忪的眼:“你是……”
“舅啊,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小时候我还去你家串过亲戚哩。”甲亲热地抓着老汉的手摇晃着,“这几年我在外面做生意,经常想您,这不,正准备抽空儿去看您老人家呢,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碰上了……”
卖瓜老汉仿佛一下也想起了什么,他笑着拍打自己的脑门儿说:“你看我这脑子,上了年纪记性不好使了,刚才没认出你来。说着挑了一个大个儿西瓜,来,外甥,吃瓜。”
路上,乙问甲:“以前没听你说过还有一个舅舅啊。”
甲昂起头笑:“我本来就没有舅舅。”
乙诧异:“那,刚才……”
甲:“吃个不要钱的瓜,你不乐意啊?”
乙:“……”
日照,蝉鸣,大树下。
老汉抚摸着自己的瓜,笑着,喃喃自语:“我相信你是渴得受不了才撒谎的……”
卖点
张三有一部书稿,准备让一家有名的出版公司出版。
出版商问:“你写的书适合哪一类人阅读?”
张三自信地说:“我觉得老中青三代人都适合阅读,因为我把一个人从少年写到了老年。”
出版商摇了摇头:“每本书都要有卖点,都适合的往往都不适合。你要找准定位,这样我们推出的时候才好有方向和目标。”
张三听了连连点头。
一个月后,张三拿着修改好的书稿又来见出版商。
出版商问:“你书稿的内容是什么?”
张三说:“这是一部描写聪明人如何处世,如何社交,如何生活和工作的百科全书。”
出版商摇头:“现在流行的是糊涂哲学。小聪明乃大糊涂,你要紧跟时代,深挖这个题材。”
张三若有所思。
两个月后,他又带着书稿来敲出版商的门。
出版商看着那一摞厚厚的书稿连连摇头:“书不能写得太厚,现在是快餐化时代,书太厚了读者看着会有压力,一本书拿在手里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这样才会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张三恍然大悟。
三个月后,他兴奋地来见出版商。他已按照出版商的意见对书稿做了全面修改,他觉得这次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了。
出版商认真地翻阅着书稿,点点头又摇摇头。
张三很迷茫。
出版商说:“你还是没弄明白我的意思,你这本书写的是不错,但只适合有阅读习惯的人群来读。如果你想出名并赚到钱,就要写出个性,让那些不喜欢阅读,或者从来没买过书的人也想看这本书,这样才能产生轰动效应,一举成功。”
张三回去了,他整整思索了一年,后来张三不写书了,他改卖大白菜,大白菜的卖点他知道……
树上有只鸟
远远地,张三看到一个小伙子站在路边望天
他感到很奇怪,就问小伙子在看什么,小伙子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张三更好奇了,但他瞅了好长时间,什么都没有看到。
这时,他发现身边又多了几个人,大家都仰着脸专心地寻找着什么。
张三很纳闷,他悄悄问身边的一个人看见了什么,那人也摇了摇头。
渐渐地,人越聚越多了,几乎影响到了交通。这时,张三看到那个小伙子要走,他悄悄地跟了上去,跟到无人处,他拉住了小伙子问:“哥们,你刚才到底在看什么?”
小伙子笑着说:“我跟朋友打赌呢,说往这一站就能引来一群人,结果我赢了。”
张三听了哭笑不得,心想,打赌哪有这样打的,这不是忽悠人嘛,但又觉得很有意思,他也想试一试。
张三走着走着,停在一棵大树下,学着小伙子的样子向上张望,果然,不一会儿他的身边也围了一群人。
张三暗暗好笑,突然,他感到有一块湿湿黏黏的东西落在了鼻子上,嗅了嗅,他急忙用手揩下装进兜里,掉头就走。
身边有个人忍不住也跟了上去,跟到无人处,悄悄问张三:“哥们,你刚才装进兜里的是啥东西?”
张三哈哈大笑起来:“是鸟粪。”
那人不相信,让张三掏出来给他看看。张三把衣兜翻了个底朝天,衣服上果然有一点鸟粪的污渍。
那人还是不相信,又问:“那你刚才在看什么?”
张三终于忍不住笑了,他说:“树上有只鸟。”
那人抡起胳膊给了张三一个大嘴巴:“耽误老子上班,你也不是个好鸟!”
愣神
王奶奶又失眠了。
她翻来覆去地想一个鸡蛋。
隔壁李婶向她借了一个鸡蛋,说家里来客人了,鸡蛋不够用,第二天就还给她。
但第二天没还,第三天也没有还,现在都半个月了呀!
王奶奶也不是一个特别吝啬的人,张三家的小娃子病了,王奶奶主动送去十几个鸡蛋,那天家里来了讨饭的,王奶奶把煮好的鸡蛋硬往人手里塞。
但王奶奶总也忘不了这个鸡蛋,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难道忘了?
有好几次,王奶奶遇到了李婶,但话到嘴边,就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从此,王奶奶落下了心病,她常常看着院子里的那群鸡发呆……
有一天,李婶的儿子小毛突然来找王奶奶,说王奶奶偷他家鸡,被别人看见了。
王奶奶捶胸顿足:“我哪里是偷鸡啊,我只是想拿一个鸡蛋,你娘借走我一个鸡蛋一直没还啊!”
从外面赶来的李婶刚好听到这句话,她说:“哎呀,我是借你一个鸡蛋,但后来不是还你一把葱吗?”
王奶奶愣住了,愣了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
意外收获
公交车像一只笨大的蝗虫,载着满满一车人缓慢地蠕动着,车厢内拥挤得透不过气来。
突然,我看到身边妙龄女郎的包里有只手。这时,车身突然一趔趄,那只手一抖,“啪”的一声一个手机掉在我脚面上。
我赶紧伏下身,一边抚摩着被砸疼的脚面,一面把手机迅速捡起揣进兜里。
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但我假装没看见,专注地欣赏窗外的风景。
车到站了。我看到妙龄女郎要下车,也跟了下去。这时,她突然惊叫起来:“手机,我的手机呢?”
我知道那双眼睛还在背后,我的脊背一阵发凉,赶紧把手机掏出来,拉起女郎的手说:“亲爱的,手机在这里,咱们赶快走吧。”
身后的眼睛终于消失了。
后来,那女郎成了我老婆。
这忙帮的
老同学大伟忽然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尽快到他家去一趟。我问他什么事,他沉吟了一下,说是钱的事。
大伟不但是我老同学,还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在大家眼里他就是暴发户,但我从没有向他借过钱,我们之间也没什么钱的纠葛,他找我会有什么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敲开了大伟家的门。
大伟迎了出来,他悄悄把我拉到一边,从包里掏出两千块钱塞到我手里,说他的母亲遭遇了骗子,被人骗走了两千块钱,这两天一直闷闷不乐,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谁劝都不行,眼看着老人一天天垮下去,他着急了。“你是个警察,老人信你的话,你把这两千块钱交给老人,就说骗子抓到了。”
我被大伟的孝心感动了,但我还是拒绝了他,并劝他尽快去派出所报案,我说:“正因为我的身份特殊,在骗子没抓到的情况下,这忙真的不好帮。”
大伟连忙拉住了我,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兄弟,哥知道你为难,一开始就没敢向你说实话,怕你不来,案是一定要报的,但老母亲的身体等不了啊,今天这忙你可一定要帮,我父亲去世早,是母亲把我拉扯大的,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尽孝啊。”
听了大伟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谁家都有母亲,他的心情我能理解,所以我决定帮他一回。
当我按照大伟的意思,把钱交到老人手中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太感谢你了孩子。”说完就往外走,大伟问她到哪里去,她说:“我要去告诉隔壁你王阿姨,她被那伙骗子骗走了五千块呢。”
吃白食
我有两个爱吃白食的朋友,甲每次吃饭都穿着那件口袋很多的中山装,吃完付账的时候,每次都很积极地说“我来,我来”然后就开始翻口袋,等他把口袋翻完,别人早把账付完了。
乙则总是细嚼慢咽,别人慌着付款时,他的鸡腿还没有啃完。
时间久了,我有些愤愤不平,却又不好直说。于是,就想了个招,把这两个吝啬鬼一起约到了饭店。吃到一半,我接了个电话,借故有急事溜了出去,在外面偷偷地观察,等着看这两个家伙最后如何收场。
吃完后,甲照例先站了起来,他一面说着“我来,我来”一面开始慢吞吞地翻口袋。
乙则叫着“不急,不急”继续不慌不忙地啃他的鱼头。
甲把口袋翻遍了,乙还没啃完,这时,甲突然惊呼一声:“呀,我忘记带钱包了。”
乙见状大惊,手一哆嗦,一根鱼刺卡进了喉管。甲借故拨打120溜了出来,打完120却没钱付电话费。无奈,我只好冲了过去。先替甲付了电话费,又替他们付了餐饮费,最后打的把乙送到了医院。
隔行如隔山
初春时节,花红柳绿,东风渠畔,游人如织。
一男子在渠边徘徊良久,忽然纵身一跳,跃入渠中。众人大惊,欲联手相救,其大喊:“不要救我,我是个小偷。”
众人以为其寻死心切,岂能见死不救?几个水性好者,连拉带拽,把男子拽拉上岸。
“为什么要救我?让我去死吧。”男子挣脱众人,欲再跳。众人复又拽住,好言劝解,问其有何难言之事,大家定伸手相助。
男子方叹道:“我真是个小偷,这一段时间手气太背,好几天了,连顿饭钱都没偷到,今天好不容易在公交车上偷得二十块钱和一包烟,刚下车就被几个小瘪三给抢走了,还挨了他们一顿揍,丢人啊!我真没脸活下去了。”
众人看其不像说谎,有的怒目、有的唾弃,更有甚者道:“真不该救你,去死吧。”
男子并不反驳,站起身又往渠中跳去,瞬间就被渠水淹没。
众人不忍心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在眼前消失,复又救起,并把已陷入昏迷的男子火速送往医院。男子醒来时,发现许多人前来看他,并带来许多衣物和吃食,感动得泪眼婆娑。
有人问他:“这么年轻,做点什么不好,为何非要做贼?”
男子叹道:“生来太笨,不会做其他,只有做贼!”
问其出院后去哪里,男子答:“还能去哪里,公交车和火车站是老地盘,其他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不好偷。”
有人愤恨:“这么多人救你,怎还不去改行?”
男子流泪了:“大哥啊,你不知道,隔行如隔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