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乳方论

婴儿初出胞胎而不吮乳者,盖由产妇取冷过度,胎中受寒则令儿腹痛,故不吮乳。又儿初出胎,其声未叫,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则无他疾。若拭口不前,恶秽入腹则腹满气短,不能吮乳,宜茯苓丸服之。

茯苓丸

赤茯苓 黄连 枳壳 炒。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一丸乳汁磨下。一方冷证者,去黄连,加芍药。

木香散

治恶秽入腹,呕吐不止。

木香 干姜 茯苓 木瓜 甘草 炙  丁香 各等分

上剉散,每服一钱,姜煎,绵蘸灌之。

奇 方

治初生不乳及不小便,即葱号散。

上用葱白一寸四界破之,以乳汁砂铫内煎灌之,立效。与前葱号散小异。

巢氏曰:小儿在胎受母热毒,生下遍身面目俱黄,身热,大便秘,小便黄色,多啼不乳。

小儿身皮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膊背强,大小便涩,一身皆黄,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看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疸也。生下百日及半周,不因病后身微黄者,胃热也。又有面黄、腹大、食吐、渴者,脾疳也。有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古书云: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胃不和也。胎疾,谓月数将满,母失爱护,或劳动气血相干,或坐卧饥饱相役,或饮酒食肉,冷热相制,或恐怖血脉相乱,胎气有伤,儿形无补,有胎热、胎寒、胎黄、胎肥、胎弱等证。胎热则儿在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降生之后,儿多虚痰,气急喘满,眼目眵泪,神困呵欠,呃呃作声,大小便不利,或通利即有血水,盛则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皆由胎中受热,宜速与大连翘饮子,解散诸热,次服消风散数服。胎寒者则儿在胎中,母因感寒邪,或喜食生冷过度,寒盛则肠鸣泄利,血气以乱,当用和解治。脏寒则温脏,寒甚则有盘肠内吊,皆寒而得之,大便青者是也。胎黄者,则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亦因乳母受热而传于胎也,凡有此证,乳母服生地黄汤,仍忌热毒之物。胎肥者,则生下肌肉兼遍身血色红,满月以后,渐渐羸瘦,目白,五心烦热,大便难,时时生涎,宜浴体法治之。胎弱者,则生下面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目无精采,亦宜浴体法治之。凡胎气禀赋,有壮有弱,其母饮食嗜欲无节,起止无忌,故令儿得病,不寒即热,不虚即怯,热乃作壅,寒乃作泄,虚则作惊,怯则作结,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虚则壮荣,怯则益卫,惊则安神,结则微利,详审用之,可保无虞。不若古人胎教之法,则自然无诸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