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修德
《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之心。盖天地以生物为心,人生天地间能以生物之心为心,所谓德也。德非外至,吾心生生之理也。如六经及四子书所载,次如《太上篇》所言,种种善心善事,自我施之、自我知之,而勿计其报与否,乃谓之德。若行与心违,或一端偶合,一时偶发,不能念念事事,始终无间,俱不可谓之修德。诚能时时发善心、行善事,则吾之心一天地之心,生生之理,操之在我,何患乎不生子也?然又必夫妇同心积德,如周之有姜女、有太任、有太姒、有邑姜,阴阳合德,内外修善而复世济其美[1],乃谓积德。《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生理合天心,岂有不生子者耶?故集内列为第一。
修德莫如悔过,过而不悔,则累其德矣。祷之于天,不若反求诸己,反身不诚则获罪于天。此无子之报也,戒之戒之。
《修德》[2]铭曰:民之有生,宗祀攸系。不生不育,人道乃熄。天不弃人,惟人自弃。厥[3]动匪彝[4],自来祸戾。无高不摧,无升不坠。盛衰相乘,四时之序。积善之家,庆流不匮。栽之培之,造化之秘。
[1]世济其美: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左传·文公十八年》曰:“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2]修德:篇名,指明·万全《广嗣纪要·修德篇第一》,以下个别字与原文有出入。
[3]厥:掘。 《山海经·海外北经》: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注:抵,触也;厥,掘也。
[4]匪彝:违背常规的行为。匪,非。彝,常、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