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良辉序
夫骖白蜺[1],驭翠螭[2],翔集紫虚[3],弭节[4]蓬岛,世谓仙灵,吾闻之矣。降离升坎,肄素女[5]之经文,损角益商[6],穷轩皇之图秘,金水韬迹,芝术驻颜,长生异术,卒未尝觏焉。流形赋气[7],强弱偶判径庭;知诱物交[8],修短遂分霄壤。纵令中嵩产秀,鸿河诞英,眉寿不过百年,恒干[9]不逾七尺,寝兴失节,则疵厉[10]乘之,吐纳违和,则沉疴中之。是以十全计上[11],职鳞次于王官[12],九折称良[13],名彪炳于史策。然而楚庄遘疾,令尹请祷[14],赵简婴疢,阍吏[15]询巫,岂祈禳之技工,将刀圭之术左[16]?盖由经络奥衍,脉候渊微,俞柎[17]不作,岐伯遂往,讲针灸者昧厥砭棱,论汤液者茫然治案,抑或偏执臆见,服冰御寒,肤受禁方,屑琼辟谷[18],军谣旁讯,患误河鱼[19],帝录逖[20]稽,诊迷关蛰[21]。况乎去古愈远,浮伪弥滋,剽窃丹溪,附会青主,晨披 《金匮》[22],何益采薪[23]?宵谈 《玉机》[24],空劳求艾[25]。医道固若斯之难也。田君云槎,少负奇颖,似饮上池[26],壮游通都,更耽 《素问》,涉目创获,悬解独超,过灵兰[27]以浮觞,访长桑而挥麈[28]。凡夫喜怒哀惧爱恶七情,潜乖于寂感之初,风雨寒暑晦明六气,交瞀[29]于亭毒[30]之际,无不瞻毫析证,辨色详声,索隐钩深,研精入妙。若夫珍药千品,宝丹百炼,辛咸殊味,温凉异性,刑臣[31]西上,荩箧[32]未携,世子南征,筠筐[33]罕撷,绮季密赠[34],寄奴默识[35],囊括灵府[36],荟萃腕下。以故晋侯妖竖[37],靡有遁形,《周易》伏蛊[38],直穷变态,效彰俄顷,功济尘寰,华盖成阴,高轩溢巷,韩康居市,襁褓争归[39],葛洪著书,雷电护守[40]。返里多暇,撰 《伏阴论》,题曰《医寄》,授简于予。予惟[41]云槎博览古今政化得失之迹,周知舆图山川夷险之要,练达兵家战胜攻取之机,洞悉郡国兴利除弊之举,顾乃轻禄薄贵,徜徉林壑,遗荣蠲势,啸歌盘涧,宅心[42]澹定,消息阴阳,敛气元虚,权衡金石,族党脱于病厄,乡邻免于疾苦,卫生迓祉[43],宜书胶东五色之笺[44],养正延龄,足补淮南九师之训[45],此则君以 《医寄》而寄君所寄者,又闳且远矣。
光绪十六年二月朔日[46]愚弟黄良辉拜撰
[1]骖 (cān餐)白蜺:以彩虹为驾车的马。 《楚辞·九辩》: “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蜺,同 “霓”,副虹。《尔雅·释天》陆德明释文:“霓,或作 ‘蜺’。”
[2]螭 (chī痴):龙的一种,无角。
[3]紫虚:天空。天空因云霞映日而呈紫色,因称。
[4]弭节:停车。
[5]素女:传说中神女,与黄帝同时,精于房中术。 《抱朴子内篇·遐览》曾提及有 《素女经》一书,原书早佚,今传有辑自 《医心方》之 《素女经》,见清代叶德辉 《双梅景暗丛书》。
[6]损角益商:抑木补金。古时以角、徵、宫、商、羽五音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角与木配属,商与金配属。
[7]流形赋气:不同的生命禀赋不同的气质。宋代文天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8]知诱物交:被物欲所诱惑或影响。宋代程颐 《四箴·听箴》:“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知,欲望。
[9]恒干:身躯。
[10]疵厉:疾疫。
[11]十全计上:《周礼·天官·医师章》: “医师掌医之政令……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
[12]职鳞次于王官:《周礼·天官·医师章》列医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鳞次,像鱼鳞一样整齐排列。王官,天子所设之官职。
[13]九折称良:屈原 《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九折,谓医者慎重而反复斟酌。
[14]楚庄遘疾……请祷:典出 《史记·楚世家》:“二十七年春……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于神。”遘,遭遇。
[15]阍 (hūn昏)吏:宫中门吏。
[16]左:谬误。
[17]俞柎:俞跗,传说中上古名医,事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及《韩诗外传》卷十。
[18]屑琼辟谷:以玉屑当食辟谷。汉代张衡 《西京赋》: “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19]军谣……河鱼:典出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载楚国进攻宋国的萧邑,楚军势盛,萧邑危殆,楚将申叔展与宋将还无社有旧交,欲救后者,两人用隐语交流,其中有 “河鱼腹疾奈何”句,战后楚人从井中救出还无社。
[20]逖 (tì替): 远。
[21]关蛰:太阴皮部之名。《素问·皮部论》:“太阴之阴,名曰关蛰。”
[22]金匮:古医书名。《素问·病能论》:“《金匮》者,决死生也。”
[23]采薪:即 “采薪之忧”,此指患者。 《孟子·公孙丑下》: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宋代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
[24]玉机:古医书名。《素问·玉机真藏论》: “吾得脉之大要……著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 《玉机》。”
[25]求艾:谓求医问病。 《孟子·离娄上》: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汉代赵岐注:“艾可以为灸人病,干久益善,故以为喻。”
[26]上池:上池之水。典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7]灵兰:黄帝藏书处。 《素问·灵兰秘典论》: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28]麈 (zhǔ主):古书所载鹿类,古人以其尾做拂尘,因称。
[29]交瞀:混淆纷乱。
[30]亭毒:养育。《老子·五十一章》: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高亨 《老子正诂》:“‘亭’当读为 ‘成’,‘毒’当读为 ‘熟’,皆音同通用。”
[31]刑臣:当受刑罚的人,指西汉淳于意,参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32]荩箧 (jìnqiè禁窃):用荩草编织的箱子。
[33]筠筐:竹筐。筠,竹子。
[34]绮季密赠:绮季即 “绮里季”,原为秦博士,后为避秦乱,与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隐于商山,时称 “商山四皓”。缘隐居山中,多识草药,因称 “密赠”。
[35]寄奴默识:典出 《南史·宋本纪上》,其载宋武帝刘裕小字 “寄奴”,征战时射伤大蛇,次日复至,闻有杵臼声,往觇之,见青衣童子数人捣药,知可治伤,于是叱退童子,收药而返,即今所用刘寄奴草。缘无他人闻见,因称 “默识”。
[36]灵府:神灵仙道所居之处。
[37]晋侯妖竖:典出 《左传·成公十年》,其载晋景公患病,秦桓公派医缓前往诊治,医缓未至,晋景公梦见二竖子 (儿童)躲在自己肓之上,膏之下,后来其病终于不治。
[38]周易伏蛊:典出 《左传·昭公元年》,其载晋平公患病,秦景公派医和前往诊治,医和认为 “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并引 《周易》蛊卦解说病因。伏,制伏。蛊,心志惑乱之病。
[39]韩康……襁褓争归:典出 《后汉书·逸民》,其载韩康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有女子买药,韩康守价不移,女子发怒说:“你以为你是韩康吗?竟敢不二价?”实际表达了对韩康的敬仰。襁褓,负儿衣,因指婴儿,此指妇孺。归,归依。
[40]葛洪……护守:典出东晋葛洪 《抱朴子内篇》卷十五:“但谛念老君真形……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
[41]惟:思。
[42]宅心:居心。
[43]迓祉:迎福。
[44]胶东五色之笺:古时胶东产五色花笺,因称,此指所开的处方。南朝徐陵 《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蠼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45]淮南九师之训:汉代淮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曾聘精通 《易经》者九人撰 《淮南九家易经》,名 《淮南九师书》。刘安好神仙方术,喜炼丹,后因谋反事泄自杀,有传其与方士苏飞等服丹升天。
[46]朔日:农历每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