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病学诊疗手册:头与颌面部疼痛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辅助性检查

一、腰椎穿刺检查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1)测量脑脊液压力和动力学检查。
(2)化验脑脊液,了解出血、感染等。
2.治疗性穿刺
(1)引流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
(2)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麻醉药等。
【禁忌证】
1.有显著颅内压增高者。
2.穿刺部位有软组织感染者。
3.患者躁动不安或重危。
【操作技巧】
检查前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与必要性,以减少他们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合作。
患者侧卧位,头和身体保持在同一水平。腰部向前弯曲后挺,两下肢弯曲到胸前,在腰3~4或腰4~5间隙进行穿刺,后者相当于两髂嵴最高点的连线水平。消毒皮肤,用1%利多卡因作局麻,在选定的腰椎4.5或3.4间隙,垂直刺入,针尖遇到骨质时,将针略向头端方向倾斜,针尖穿过黄韧带和硬脊膜时,有轻微的阻力减轻感,此时针尖可能已进入蛛网膜下腔,取出针芯,转动针尾即有脑脊液滴出。若无脑脊液滴出,可缓慢将针退出重新进针直到有脑脊液滴出,或退到皮下,略改变方向后,再行刺入。见到脑脊液后,即进行测压,并留取标本作各种化验检查。然后放回针芯,将针拔出。穿刺后的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若有头痛、恶心,可延长平卧时间,并酌情对症处理。
【注意事项】
1.测压前,患者头部应与身体平行,全身放松,头颈部及腰部不应过度弯曲,以免压迫颈静脉和腹腔静脉,使压力呈假象升高。
2.测压时,可使用脑压表测量或用测量压力管,如液体上升较快,可用手指压住测压管末端,使液柱缓慢上升。如拔出针芯时,见脑脊液喷出,提示压力很高,则应不再测压,并立即静脉点滴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二、脑脊液测压和化验
【脑脊液压力测定】
1.正常成人侧卧位,70~180mmH 2O。
2.异常高于200mmH 2O为颅内压增高,低于70mmH 2O为低颅内压。
3.临床意义未曾取出脑脊液时的原始压力为初压。初压高于正常,多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肿胀和脑积水,也可见于尿毒症、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某些疾病。初压低于正常,甚至为零,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因各种疾病有完全或部分阻塞。偶见于某些全身性状况(如休克、严重脱水等)。
【脑脊液化验】
1.脑脊液化验包括常规(外观、显微镜检查)、生化(蛋白质、糖、氯化物)和特殊检查(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酶、神经梅毒检查等)。
2.临床意义: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炎症。
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TCD是指将低发射频率和脉冲技术相结合,使多普勒超声波得以穿透颅骨进入颅内,获得颅底血管的多普勒信号。TCD技术利用超声反射的频移信号组成灰阶频谱,直接描记脑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为脑血管疾病的无创性诊断和研究提供重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了解颅内血液循环和血流量情况。
【适应证】
1.盗血综合征、烟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的诊断和研究、外伤性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的观察及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2.危重患者监护:用于心、脑血管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脑血流监护;间接颅内压监测;脑血管危重患者的长期监测等。
3.功能评价:了解Willis环侧支循环和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脑血管搭桥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功能的评价;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时机;为脑血管造影术筛选患者和选择造影时机;并能作出脑血管复合损伤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及对介入性神经放射手段的监测。
4.基础研究:了解不同生理状况下脑血流的变化;了解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颅内压增高、血压、交感神经张力对脑血流的影响;观察药物对脑血管的作用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5.预防保健:对脑血管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脑血管患者群建立TCD档案和进行定期检测及卒中预测等。
【操作方法】
1.在检查颅内血管前,采用连续多普勒仪先作颈部颈总动脉近端、颈内动脉远端、颈外动脉远端血流检查,以除外颅外脑血管病变的可能。
2.由于颞骨较薄,枕大孔和视神经孔,眶上裂为天然骨孔,均有利于超声穿透,故颞部、枕部和眶部均属超声敏感区,分别称为颞部窗、枕部窗和眶部窗。经颞部窗可测定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经枕部窗测定基底动脉、椎动脉以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流速;眼动脉和颈内动脉流速可经眶部窗测得。
3.颞部窗限于颧弓上耳前1~5cm。仔细探测此窗可获得最大波幅多普勒信号。测定大脑中动脉时,取样深度调节到5cm,将超声束稍稍打向后方,略加移动探头便可测得大脑中动脉多普勒信号。大脑中动脉波形是正向的。
4.大脑前动脉分成前交通支和后交通支,前者可经颞部窗测得。大脑前动脉取样深度为6.5~7cm。为了将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区别,可采用对侧和同侧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因为频谱分析器具有方向辨别能力,能同时记录两支血流方向相反的动脉的流速。
5.大脑后动脉信号按如下方法测得:首先测定大脑中动脉,再逐步增加取样深度,直到信号变弱或消失。然后将超声束对准后枕部打出,仔细搜查此区,一旦出现多普勒信号就继续增加取样深度,等到呈现双向的基底动脉末端分叉口信号出现,再将取样深度逐步减少,从基底动脉末端向外侧,追踪同侧大脑后动脉信号,如呈现反向波形,说明测得大脑后动脉交通后段信号。
6.枕部窗口检查时,受试者取坐位,头前倾,颈屈曲,将探头置于颈部中线,声束瞄准枕大孔,探头尽可能紧压枕大孔。由于颈部软组织厚度不同,基底动脉的取样深度为7.5~8cm,椎动脉的取样深度为5.5~6cm。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方向均是背着探头而行,因此均为反向波形。
7.作眶部窗检查时,受试者取仰卧位,两眼闭合。将脉冲多普勒探头放在眼睑上,声束对准眼、眶后视神经孔、眶上裂,与矢状面的夹角应小于15°。如将取样深度调节在5cm,可得到眼动脉信号,为正向波形。
【观察指标和正常值】
对每例患者均应记录受检血管的收缩峰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各颅底动脉和颅外脑血管收缩峰、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均可测得。
【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1.脑动静脉畸形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
供血动脉流速增快,搏动指数减少;畸形血管团的血流频谱增宽、紊乱,呈双相频谱;可监听到音乐样或隆隆样血管杂音;出现颅内盗血所引起的病变附近血管流速增快或血流方向的改变;过度换气对供应动脉流速及频谱形态的影响不明显;压颈试验时供应动脉流速仍可增快;供应动脉流速与同侧颅外颈内动脉流速的比值增大,但此比值<3;供应动脉近侧的血管流速亦增快。
2.脑血管狭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
(1)轻度狭窄:
①节段性收缩期或收缩期与舒张期末流速均增快;②不伴有多普勒类型的其他变化。
(2)中、重度狭窄:
①节段性收缩期、舒张期末和平均流速均明显增快;②存在湍流或涡流的证据;③狭窄远段收缩期流速减慢,狭窄近段流速减慢或正常。
(3)严重狭窄:
①具有重度狭窄的表现;②狭窄近段流速明显减慢,以舒张期末流速为著;③狭窄远段多普勒回声信号微弱甚至消失;④Willis环侧支循环效应的建立。
3.脑血管痉挛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
(1)痉挛血管流速增快。大脑中动脉重度痉挛时,其平均流速高达200cm/秒。
(2)可闻及音乐样血管杂音,频谱增宽,呈现湍流和涡流。
(3)严重血管痉挛时ICA颅外段流速减慢。
(4)痉挛的MCA与ICA颅外段流速的比值增大。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血管痉挛,此比值常>3。
4.颅内压增高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
(1)搏动指数增加。
(2)舒张期末端出现显著的重搏波。
(3)收缩峰尖耸,呈脉冲样。
(4)收缩期、舒张期流速和平均流速均可减慢或在正常值的下界;由于颅内压增高的程度、缓急、脑灌注压、脑血管自动调节的能力等因素均可影响颅内压增高时,可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频谱的表现。
四、脑电图检查(EEG)
EEG检查是在头皮各规定部位放置16~19个电极,将脑生物电活动经电子放大器放大描记在纸上以研究脑功能的方法。
【正常脑电图】
1.觉醒时正常成人脑电图是以α、β波为基本波和偶有少量散在慢波所组成。
(1)基本波:①以α波和β波为主,分布正常(α波主要分布于枕、顶部,β波主要分布在额、颞部)。②两侧对称,左右对称部位的α波频率差不应超过20%;波幅差在枕部不超过50%,其他部位不超过20%。③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μV,β波应小于50μV。④在睁眼、闭眼、精神活动及感觉刺激时,α波有正常的反应。
(2)慢波:为散在的低波幅慢波,主要见于颞部,多为θ波。任何部位均不应出现连续性高波幅的δ或θ波。
(3)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
(4)无发作波:觉醒及睡眠时均不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等病理性发作波。
2.正常成人脑电图常见的波型有α型、β型、不规则型、去同步化型及α、β交替型五种。
(1)α型脑电图:以α节律占优势的图型称为α型脑电图,其又可分为四型。
(2)β型脑电图:由β波所组成,占正常成人脑电图的6%左右。
(3)不规则型脑电图:主要特点为α波不规则,调幅现象不明显,调节也较差,频率前后可相差3次/秒以上。此型见于10%的正常人。
(4)去同步化型脑电图:α波波幅较低,多在20μV以下,且以10μV左右为多见,其出现频率也低。β波波幅更低(不超过10μV),致使快波成分有时难以计算,此型约见于7%的正常人。
(5)α波与β波交替型脑电图:其特点为α波与β波交替出现,α波与β波波幅大致相同。本型见于老年前期。
【异常脑电图】
1.持续性异常脑电图
(1)局限性脑波消失:半球肿瘤,囊肿、血肿、半球切除术后可见到此种脑电图。这种局限性脑波消失不仅限于α节律,也可能是β节律的消失或睡眠梭形波的消失。有时局限区域脑电活动虽未消失,但波幅明显降低,如在对称部位等侧电压较对侧降低超过50%,也属异常。
(2)局限性慢波:肿瘤或血肿本身并不产生生物电,但占位性病变附近的脑组织常因缺氧或缺血而产生慢波。此种慢波的特点是波形不规整,波频率为1~4次/秒,波幅在50~100μV。
(3)广泛性脑波消失:系一种普遍性低平状态的脑电图,极端者几乎成一直线。此波型多见于重型脑外伤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去皮层状态和重型精神病等。
(4)广泛性慢波:某些能导致颅内高压、脑水肿及意识障碍的疾病可出现此类脑电图。常见原因有脑瘤、脑炎、脑外伤及脑出血等。慢波频率最低可达0.5次/秒,电压达100μV以上。
2.发作性异常脑电图任何棘波、尖波及暴发性节律均属不正常脑电活动。棘波多呈散在形式,一般认为棘波电压越高处,越接近于病灶。棘慢波综合常表示深部结构放电。如棘慢波综合有规律地每秒出现3次,且广泛分布于头皮各电极,临床上多呈典型小发作;低于3次/秒的高幅棘慢波综合又称为变异性小发作波,常在兰诺克斯综合征出现。入睡初期,在颞枕区出现6~14次/秒阳性棘波及α波,是下丘脑性癫痫的特征,但有人认为正常儿童也可出现。皮层下或颅后窝病变有时在远隔的头皮区可局限、间歇地出现远隔波,此波可能是θ波,也可能是δ波。间脑病变引起的远隔波多呈双侧同步、同时相、波形规则的θ节律。额叶深部或纹状体病变所引起的θ波,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一侧海马回脑疝可因压迫间脑而在同侧额叶出现δ波,额叶白质切断术后也可能在额区引出此种单一节律性的δ波。
【临床应用】
1.颅脑损伤常可引起一过性或较长时间的脑电图改变,其异常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故EEG对伤情判断、损伤灶的定位、预后的估计、颅内血肿和后遗症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2.脑电图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及与肿瘤的鉴别具有一定作用。
3.绝大多数大脑半球肿瘤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变化(异常率可高达90%以上),故脑电图对颅内肿瘤中大脑半球肿瘤的诊断效果最好。此外,脑电图对大脑半球肿瘤还具有较高的定位价值(定位正确率可达80%~90%)。
4.癫痫患者常有许多特征性脑电图表现,故对其诊断颇有价值。
五、脑电地形图(BEAM)
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系应用计算机定量分析脑电的一种方法。将头皮电极上取得的电活动经电子计算机处理、电模数转换、快速傅里叶转换(FFT),计算成功率,将每个电极处的不同频率的功率制成直方图,称为功率谱。应用插入法计算的原理,将电极间空白处填入计算好的功率,以黑白的灰阶或彩色分级制成一种二维空间图形,称脑电分布图。根据不同频段(δ、θ、α、β)的灰阶或彩色等级的不同,可以了解不同部位不同频率脑电的分布情况。
【临床应用】
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一样,作为一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对癫痫、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和炎症等的诊断、定位、估计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在图形上比脑电图更直观易认。
脑诱发电位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质某一局限区域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特征】
1.诱发电位的产生与刺激有严格的时间关系,即潜伏期。
2.某种刺激在某一感觉通路上有一定的反应形式,表现为特定的波形。
3.诱发电位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范围,兴奋沿一定的神经通路传导,在相应部位才能记录到。
【分类】
根据刺激的种类不同,常用的诱发电位检查方法有三种:①视觉诱发电位(VEP);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③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临床意义】
1.视觉诱发电位
(1)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图形和潜伏期:
正常人大脑枕部皮质视觉诱发电位为一组复合波形,在100ms左右出现一个大的正相波,称为P100波,其峰间潜伏期正常值各医院实验室稍有差异。
(2)临床应用:
①发现视路的隐匿脱髓鞘病灶。②探查视路上的早期压迫性损害。③鉴别功能性和器质性视觉障碍。④对于某些原因不明的视觉损害患者,有助于寻找病损部位。
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1)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图形:
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10ms内共产生7个正波,其中V波最高耸,Ⅳ波和V波常以复合形式出现,少数正常人Ⅵ波和(或)Ⅶ波可不出现。V波有6种不同形态。临床上最实用可靠的诊断标准是峰潜伏期和由此推导出的波峰间潜伏期。
(2)临床应用:
①BAEP是一种客观的测听方法(电反应测听法),不受年龄限制,常用于聋哑患者、神经症和意识障碍患者的听力检查。②听神经瘤检测:BAEP是听神经瘤患者的首要筛选性检查方法,对于瘤体小而CT不能发现的患者诊断意义更大。听神经瘤常见的BAEP改变是只有I波,后面的波形成分消失,早期的改变只是波间潜伏期延长。③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若损害波及听觉传导径路,则在障碍水平以下的BAEP各波正常,在损害水平以上的各部位出现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消失、潜伏期延长、波形异常或失对称。④脑死亡的判断:从昏迷发展到脑死亡的过程中,BAEP波幅下降,晚波逐渐消失,最后仅残存I波或完全消失。
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正常波形:
在头皮上记录到的SEP为一组多相电位。
(2)临床应用:
①内囊病损:SEP异常的特征为病灶侧全部成分缺如或波幅明显降低,对该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②顶叶皮层病变:SEP表现为P1N1正常,其后成分全部或部分缺如,波幅低及峰间潜伏期延长等。③局限性异常病灶:如有失语,同向偏盲等症状时,SEP表现为P2N2的低波幅或缺如。无论是血肿、血管障碍或肿瘤均有患侧SEP波幅降低的倾向。④弥漫性脑部病损:如去大脑皮层综合征病例,其SEP可两侧缺如。⑤脑干与脊髓障碍:脊髓后索损伤可致S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及波形改变。脊髓丘脑索损害而后索受累时与此相反。⑥末梢神经障碍:感觉神经疾病可见于各波峰潜伏期延长,严重者可缺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则SEP正常。⑦SEP检查还能作为感觉障碍是功能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的鉴别手段。
六、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肌肉动作电位的记录。将表面电极放置于肌肉表面的皮肤上,或将针电极刺入肌肉,通过放大系统及阴极示波器显示波形,在观察的同时进行记录,可用以诊断神经或肌肉疾病。
【正常肌电图】
1.肌肉静止时无电活动出现,称电静息。
2.在针电极插入肌肉的瞬间,受刺激肌纤维产生短暂的电活动,称为插入电位。
3.当肌肉轻微收缩时,使一个运动单位被激活,它所支配肌纤维的电活动的总和称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多为双相或三相,时限为3~10ms。
4.肌肉中度收缩时,几个运动单位被激活,出现数个运动单位,称为混合相。
5.当肌肉大力收缩时引起许多运动单位的电位活动,频率增加至50~150次/秒,这些电位相互重叠干扰,难以辨认每个电位的轮廓,称为干扰型。
6.正常肌电图的波幅最高不超过4μV。
【临床应用】
1.当电极插入肌肉后或移动电极后有持续的电活动,以及在静息时肌纤维颤动,肌电图出现正尖波,提示肌纤维失神经支配;
2.若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不减少,仍呈干扰型,但波幅降低,运动单位的时程缩短,多相波增多,则提示肌病;
3.若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明显减少,呈单纯相或混合相,而波幅明显增高,时程延长,并有纤颤波、正尖波或束颤波,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疾病;
4.周围神经损害用力收缩时肌电图表现为单运动单位型或混合型,波幅正常或减低,常见纤颤波或正尖波,电位平均时程延长。
七、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静脉注射能放出单光子的放射性核素,如 99mTc、 133 Xe,用γ照相机将脑各个方向放射性强度记录下来,按CT原理重建放性核素浓度分布图,即为单光子发射脑灌注断层显像。如果将 99mTc-DTPA作为示踪剂,通过腰穿或脑室穿刺注入脑脊液中,进行扫描,即为单光子发射脑脊液断层显像。
【适应证】
1.脑显像
①脑梗死;②脑动静脉畸形;③脑外伤后遗症;④脑肿瘤;⑤脑动脉瘤;⑥其他如癫痫、脑出血等。
2.脑池显像
①交通性脑积水;②脑脊液漏;③脑室穿通畸形;④蛛网膜囊肿;⑤了解脑脊液循环情况。
3.脑室显像
①脑积水分流术后;②脑室穿通畸形;③阻塞性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