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严重度评估
(一)依据

患者的病史、反映严重程度的体征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是严重度评价的依据,需要注意与急性加重前的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对比。

(二)病史

包括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的时间、既往急性加重次数(总数/住院次数)、合并症、目前治疗方法和既往机械通气使用情况。对于严重慢阻肺患者,神志变化是病情恶化和危重的指标。

(三)体征

出现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胸腹矛盾呼吸、中心性发绀、外周水肿、右心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体征,提示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体格检查】

消瘦,神志清,精神差。端坐位,喘憋貌。双侧球结膜水肿,唇绀。桶状胸,双肺叩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HR 119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分析】

该患者本次急性加重前有活动后呼吸困难、每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治疗2次,虽然肺功能不详,评价慢阻肺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资料缺乏,但可以初步判断为多症状、高风险组(参见第二章)。根据本次急性加重病程中表现的喘憋、不能平卧、稍活动即气喘明显等症状以及端坐位、双侧球结膜水肿、唇绀、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等体征,可判断病情较重。

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心音低钝等体征,则进一步巩固了慢阻肺的诊断。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脉氧计和动脉血气分析

脉氧计可以用来监测和/或调整氧疗方案。如果考虑存在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情况,或实施机械通气前,需查动脉血气分析。静息状态下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和/或SaO2<90%,伴或不伴有 PaCO2>50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如PaO2<50mmHg、PaCO2>70mmHg、pH<7.30,提示病情严重。

2.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

有助于了解有无红细胞增多症或贫血、出血。部分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可为气道感染提供佐证。

3.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

有助于判断有无细菌感染。

4.血液生化检查

有助于确定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其他因素,如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和低氯血症等)、糖尿病危象或营养不良等,也可发现合并存在的代谢性酸碱失衡。

5.血浆D-二聚体阴性

有助于排除深静脉血栓低危患者的急性肺动脉栓塞。

6.肌钙蛋白(cTNT)

有助于检出心肌缺血。

7.血浆脑利钠肽(BNP)

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

8.影像学检查

包括胸部X线片、CT等。

(1)胸部X线片和CT:

有助于鉴别慢阻肺急性加重与其他具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2)增强CT肺动脉血管成像:

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价值。

9.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对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右心室肥厚有所帮助。

10.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对发现段以下的肺动脉栓塞有一定诊断价值。

11.微生物学检查

有抗菌治疗指征的患者,若对初始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则应进行气道分泌物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反复发生急性加重、严重气流受限和/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进行痰培养。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病原学检查时,痰培养或气管吸取物(机械通气患者)可以替代支气管镜用于评价细菌负荷和潜在的致病微生物。

不推荐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常规检测呼吸道病毒。对于住院和可疑流行性感冒的患者,可以进行快速抗原筛查和实时定量PCR检查。

12.肺功能检查

急性加重期间不推荐进行肺功能检查。

【分析】

应根据病史和体征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对于该患者现阶段的重点在于:从严重度评价和并发症方面,需明确有无呼吸衰竭和酸中毒、确认有无心功能不全;从诱因方面,需确认感染并排查肺炎、气胸、肺栓塞等,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 14.31×109/L,N 85.2%。

(2)C反应蛋白42.1pg/m l。

(3)血糖及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4)血气分析(吸氧2L/min):pH 7.35,PaO2 50mmHg,PaCO2 80mmHg,实际碳酸氢根36.8mmol/L。

(5)胸部 CT:肺气肿,多发肺大疱;双肺炎症;胸膜增厚。

(6)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肢导低电压,r波递增不良,肺型P波,顺钟向转位。

(7)心脏超声:右房大,室间隔轻度增厚,二尖瓣硬化并反流,三尖瓣反流(中到重度),肺动脉瓣硬化并反流,肺动脉高压(轻度)。

【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2)呼吸衰竭(Ⅱ型)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问题】

根据处理流程,下一步应决策治疗场所。那么,应该参照哪些因素决定治疗场所?该患者应该在院外治疗还是住院治疗?甚至收住重症监护病房(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