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馈赠之礼
望月砂:望月捣药末成砂
治目中浮翳,劳瘵五疳,疳疮痔瘘,杀虫解毒。
——《本草纲目》
十二生肖的阵容中,有着六畜六兽。六兽之中,鼠聪颖而狡黠,猴伶俐而近人,虎刚猛而威严,蛇阴险而毒辣,龙高贵而神秘。相比之下,兔似乎皆无所及,但它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月精,乃是古代月亮的象征,而其粪便则更是一味别具特色的中药,取名“望月砂”。
●药名释义●
望月砂入药最早记载于《雷公炮炙论》中,本名为“兔蕈”。此后亦有“兔屎”“兔粪”等名。不过,直接称为“屎”“粪”难免粗鄙而不登大雅,流传不广,故借助兔与月的典故,而有“望月砂”“明月砂”之名以显高雅。
1.别名释义
望月砂来源于野兔,为其干燥的粪便,故俗称“兔屎”“兔粪”。从其形态来看,其粪便呈圆球形略扁,浅棕色或灰黄色,散布于林下灌木或杂草丛,粗观之若菌蕈之盖。《玉篇》言:“蕈,地菌也。”故《雷公炮炙论》中又称其为“兔蕈”,文雅却不失通俗,可谓拙中见巧。
2.“望月砂”释义
“望月砂”之名,最早记载于清代《本经逢原》。关于兔与月的关系,宋代陆佃《俾雅》在解释兔的别名“明视”时说:“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故曰明视。”古人认为兔为明月之精,望月而孕。因而,兔亦可称为“望月”。“砂”,其义同“沙”,《说文解字》曰:“沙,水散石也。”其意指水中细散石粒,后引申为细粒状的物体。野兔干燥粪便,形呈砂粒状,故称之为“望月砂”。
因此,无论是“兔蕈”“兔屎”还是“望月砂”都始终围绕着药物与兔之间的联系。而“望月砂”之名,更是集避俗与雅化于一身,将中药药名与传统生肖文化中对兔的认识紧密地联系起来。
●望月砂与兔文化●
古时,月亮的阴晴圆缺总是给予古人无限的遐想。屈原在《楚辞·天问》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古人并不知道月上究竟有什么,而通过月亮表面的影形揣摩臆测,其中最为拟似的说法是月亮中有只白兔,于是便有了屈原诗中“究竟有何好处,为何要抚育一只兔子在怀里”的疑惑。
逐渐,月中有兔的想法深入民间。诸如“兔影”“兔宫”“玉兔”“顾菟”都成为古人对于月亮的别称。同时,古时亦有“日中鸡月中兔”之说。在语言文化中,为了表示光阴迅速流逝,产生了如“兔起乌沉”“兔走乌飞”“兔缺乌沉”等成语,其中“乌”与“鸡”相类是太阳的象征,而“兔”则代表了月亮。
兔入选十二生肖之中,也是基于“日鸡月兔”之说。明代周婴在《卮林》中写道:“天有十二辰,列于方者,有神司其位。日出在东,其对在酉,酉为鸡,日光含景,则鸡在日中……卯为兔,月光含景,则兔在月中。”认为十二生肖,对应十二时辰各司其位,太阳从东方升起,正对于正西方的“酉”,日中有鸡之影,故西方酉位的神是鸡,而月从西而升,于是东方卯位的神兔的影子便被印于月亮之中。因而,将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时相对应,来源于古人对日升月落的思考。
兔的粪便能得“望月砂”之名也体现了兔与月亮间的联系。“兔望月而生”,故“望月”是对兔的别称。古时将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月”,而野兔的粪便,多呈圆球形,其形与“望月”相似。月亮皎洁无瑕,望月砂恰有明目之功。不仅如此,汉乐府《董逃行》中载:“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月亮上“白兔捣药”的传说更是拉近了兔与中医药文化的距离,成为灵丹妙药的象征,或许也正是基于此,促成了望月砂药用价值的发现。
●望月砂的功用●
望月砂味辛,性寒,归肝、肺经,具有明目退翳,去毒杀虫的功效,主要用于眼疾及疮疡病证。
1.眼疾
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疾的发生与肝有关。望月砂归于肝经,性寒,能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同时望月砂味辛寒,对于由于热结毒积引起的目中浮翳,望月砂也能够散结退翳。
2.疮疡病证
望月砂性寒,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疮疡病症,望月砂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望月砂的知晓度不高,临床应用较少,这方面功效往往被忽视,或被其他药物所替代。
兔究竟为何被认为是月亮的象征,为何入选十二生肖,又因何与卯时相对应,这些问题或许已无从确切考证,更多的只是一种猜测和臆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段文化,无论是“兔起乌沉”的含义、“玉兔捣药”的典故,抑或是“望月砂”的药名,都在向我们讲述着生肖文化中有关兔的故事……笔者特作一诗,附于文后,以供赏读:
有兔爰爰,玉轮之精。望月捣药,夜光兔影。
傍地林间,地蕈成形。资质皓朗,目清月明。
蛇床子:金蛇床下藏奇实
味苦,平。主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治颠痫,恶疮。
——《神农本草经》
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诗人杜甫在《王兵马使二角鹰》中写道:“杉鸡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诗中的“杉鸡”之名缘于其常栖息于杉树之下,“竹兔”则因其喜食竹叶而得名。这样的命名方式同样存在于植物中,蛇床子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现与动物蛇有关,而对于其药物功用的认识亦离不开对传统蛇文化的解读。
●药名释义●
蛇床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由于其发现与蛇的栖息之所有关,故历代本草对其称呼都集中体现其与蛇的联系,如《吴普本草》中的“蛇珠”、《广雅》中的“蛇栗”、《尔雅》中的“虺床”等。在《和汉医考》与《雷公炮炙论》,根据对蛇床子功效特点的联想,又将其称为“连阳八座”与“鬼考”。
1.别名释义
“连阳八座”之名包含了古人对于其功效的理解。“连”为连接、相连之义。“连阳”,意指与阳气相连。蛇床子性温燥,能够温补人体阳气,故作“连阳”。“八座”,也称“八作”,原为古代官职,相当于尚书之位。元代《渔樵记》有:“官居八坐,位列三台。”之后,“八座”与“三台”的名称被衍伸用于古代命理学紫微斗数中,作为土性星象。三台为阳土,八座为阴土。蛇床子为草本植物,根植于土属阴,故以“八座”为名。因而,“连阳八座”之称可理解为具有温补阳气功效的植物。
“鬼考”首见于《雷公炮炙论》。“鬼”,《论衡·订鬼》云:“鬼者,老物之精也。”其寓长寿之意。“考”,《说文解字》曰:“考,老也。”亦可解释为长寿。《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衰老本因在于阳气的衰竭,蛇床子能够温壮阳气而“令阳气盛数”,故可益寿延年,与“鬼考”之名相符。
2.“蛇床子”释义
“蛇床子”之名来源于对植物自然特征的观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注解曰:“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名。”《说文解字》曰:“床,安身之坐也。”其是一种可以安卧的坐具。蛇类喜欢卧于植物之下食其果实,故将其命名为蛇床子。又蛇床子果实如米粒大,故亦有“蛇米”“蛇粟”“蛇珠”之称。
可见,无论是“连阳八座”“鬼考”,还是“蛇床子”,或从其自然特征,或言其功效特点,在讲述古代蛇床子发现史的同时,也不断散发着生肖文化中蛇的气息。
●蛇床子与蛇文化●
在农耕时代,人们在打招呼时总是说“吃了么”,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切;在快节奏的当今环境中,“最近在忙什么”,则是人们见面时最为常见的寒暄与问候。不同的见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进程,折射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方式的特点和水平。而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见面语是“无它乎”。
“它”,为“蛇”的初文。《说文解字·它部》云:“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寃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上古时期,人们多生活于野外山洞之中,条件原始而简陋。尤其是春夏时节,蛇虫出没,人们常易受到蛇的袭击,甚至丧命于蛇,由此蛇成为威胁古人生命安全的最大因素之一。人们谈蛇色变,却摆脱不了蛇的威胁。因而,不难理解当时古人见面时的第一句问候便是“无它乎”。
蛇所对应的地支——巳,亦与蛇的活动密切相关。对于“巳”,《说文解字》解释为:“巳,它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可见“巳”即代表四月。四月阳气升发,草木生长,蛇虫出没于其间,故将“巳”与“蛇”相配。清代刘献在《广阳杂记》言:“巳时蛇不上道,故巳属蛇。”蛇性阴,多为夜行动物,不喜强光。“巳”对应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为阳气渐强的阶段,因而蛇多不在路上游动,这时人们可以安心行走赶路。可见蛇位列十二生肖,既说明古人对蛇的恐惧,更是借此提醒大众提防蛇。
朝代的更迭,技术的革新,人们逐渐了解掌握了防蛇、捕蛇的方式。蛇在药用方面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唐代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云其“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蛇更是被朝廷作为抵扣税赋的方式。与此同时,古人在捕蛇的过程中,也促成了蛇床子的发现。
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言,蛇喜卧于下食蛇床的果实。古人在捕蛇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的联系,成为古人寻蛇、防蛇的线索和警示。而蛇又为冷血动物,多夜间活动,藏于阴湿的环境,为纯阴之物。故除冬眠以外,蛇还须借助外力抵御周围湿冷的环境,其所借之物便是蛇床子。蛇床子性苦温,能够温阳燥湿。由此便不难理解虽然蛇喜肉食,却仍对蛇床的种子情有独钟。
●蛇床子的功用●
蛇床子性苦温,归于肾经,其功效特性可以概括为“温燥”二字,具有温燥止痒,温燥祛湿,温燥壮阳的功效,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虫湿瘙痒
对于虫湿瘙痒的治疗,蛇床子既可内服温阳祛湿,又可外洗杀虫收湿,起到内外同调之效。
2.肾虚阳亏
蛇床子温燥之性重,专归于肾经,功壮肾阳。能够温肾暖宫治疗女性宫冷不孕,也能够壮阳起痿治疗男性肾虚阳痿。另外蛇床子又兼具祛湿之效,对于寒湿久痹伴有的肾阳不足,蛇床子尤为适宜。
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智慧的古人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将其作为中药命名的一部分。今时之人在解读这些药名密码的同时,更须进一步去探索本草文化中那层未知的关联,下自撰一诗,附于文后,以供回味:
蛇床之下金蛇驻,情花之边断肠栖。
天地万物千丝缕,且从药名识国医。
虎杖:猛虎持杖展神威
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名医别录》
动植物总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植物如梅之孤傲,松之苍劲,给人一种静态之美;动物如兔之矫捷,虎之迅猛,呈现出一番动态之美。然而,在一些中药药名中,却巧妙地将这动静之美合二为一,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动物名植物药,虎杖便是其中之一。究竟为何一味植物草药却以动物为名呢?这其中离不开对中药特性及生肖虎文化的认识。
●药名释义●
虎杖最早的描述来自于《诗经·采苓》,原名为“苓”。诗中曰:“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描写的是采苓人听信不实之言,最终空空而回的场景。之后,南北朝《名医别录》将其收作药用,名之“虎杖根”。由于其茎中空,纹如虎斑,故又有“大虫杖”“斑杖”“蛇总管”等名称。此外,根据其功效特点,虎杖亦有“山大黄”“活血丹”等称谓。
1.别名释义
对“苓”,古书有虎杖、甘草等解释。从“苓”的含义来看,“苓”在古作“蘦”,“大苦”之义。然甘草为至甘纯甘之品,虎杖性苦寒,清泻之力强,故“苓”为虎杖更为恰当。另外,“苦”与“荼”同为“苦菜”之义,“荼”又通“蒤”,《尔雅·释草》载:“蒤,虎杖。”亦可佐证。
“蛇总管”之名记载于《岭南采药录》:“(蛇总管)此苗发生时,则蛇出藏;苗枯,则蛇入藏。”虎杖茎形似管状,可达1~2米,粗壮中空而直立,可藏蛇于中。又其春生而冬枯,而蛇具冬眠之性,冬季枯萎之时,蛇可于此度冬,故而得名。
“山大黄”为民间对“虎杖”的俗称。虎杖生于山林之中,与大黄同属蓼科,不但形似大黄而且很多功用也与大黄相近。因而得“山大黄”之名。
2.“虎杖”释义
“虎杖”之名,《本草纲目》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虎杖茎散生紫红色斑点,与虎之斑纹相近,故以“虎”为名。“杖”,解释为“所以扶行也”,即手持用来扶行的工具。“杖”从丈,“丈”,《说文解字》中为“十尺”之义。古代的杖长多十尺,相当于现今的1.6米。虎杖茎粗壮而直立,长可达1~2米,与古代手持之杖相近,故又借“杖”之名。同时,虎杖功善通行,且作用峻猛,如同猛虎下山。故虎杖之名,既是对植物形态的观察,亦是对其功效特性的理解。
可见,虎杖的命名及其功效特性背后,来源于古人对虎的认识,同时也是生肖虎文化在药名应用的体现。
●虎杖与虎文化●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民谚比喻一些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的人,也隐喻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确实,自古以来,“虎”就是威猛的象征。《说文解字·虍部》云:“虎,山兽之君。”虎啸山林,其性威猛,有着极强的领地意识。因此,人们对虎既畏惧又崇拜。在甲骨文中,虎的造字“”,横看像是巨口利齿,文身长尾之征;小篆体中的“(虎)”则象虎蹲踞之形,两者均突显了虎的威严,体现了古人对虎的敬畏。
生肖中的虎与龙都被作为力量与权威的象征。但与龙不同,虎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物,是可以征服的。因而,在传统文化中总是将对虎的征服作为实力的体现。如古代将领特地做虎皮椅,虎头帽等以显示其王者神威;文学作品以“打虎”的形式成就武松等人的英雄气概;圣人孔子则以“杀虎”的方式勉励弟子子路要更加勇敢;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虎牢关”因周穆王将猛虎牢圈于此而得名,在彰显国力的强盛之余,也预示着牢不可破之意。不仅如此,在医学领域,名医董奉、孙思邈也都流传有治疗猛虎的故事,借此体现其医术的高超和医德的高尚。
中药“虎杖”之所以以“虎”为名亦与古人对虎的认识不无关系。虎斑是虎最具代表的特征,而虎杖茎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与虎之斑纹相近。虎多栖息于邻近水源的矮林灌丛中,而虎杖为多年生灌木,喜湿润,两者环境相近。因而古人在山林行径中,难免将远处的虎杖斑纹误作为虎,久之便将其也冠以“虎”名。虎性迅猛,所向披靡,被古人尊为镇邪之神;而虎杖功善通行,作用峻猛,善于祛除病邪,因而以“虎”为名亦是为了借虎之威,突显其强大的功效。
●虎杖的功用●
虎杖的性能与功用亦如其名:苦寒清泄通利,归于肝胆肺经。虎杖的“清泄通利”包括:清可泻火解毒,泄可泻下通便,通可活血化瘀,利可利湿退黄,集中在通过清利以祛除多种病邪。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胆道疾患
这是虎杖具有特征性的主治范围,目前已经成为通利胆道、促使胆汁排泄,治疗各种胆道疾患的专用药。
2.湿热病证
植物的茎好比是人体水液运行的通路。虎杖又称蛇总管,其根茎粗直而中空,能藏蛇于中,故其功善通利。对于湿热病邪,虎杖既可以清热利尿祛邪,又可以泄热通便祛邪,使湿热之邪从大小便而走。故可广泛用于各种湿热病证,如湿热淋证,湿热黄疸,湿热疮疹等。
3.热结便秘
虎杖又名“山大黄”并不为过,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但主要应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其通便的途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清热泻下、通利胆道。所以既能用于大肠热结引起的便秘,又能用于胆道不利引起的便秘。
4.血瘀病证
植物之茎如同人体的血脉,虎杖以根茎入药,其通行特点则可表现为活血,可用于各种瘀血病证。特别是对于湿热痹证,虎杖既可利湿,又可活血,还可清热,一举三得。
5.肺热咳嗽
虎杖别名大苦,苦杖,苦性主泄,药性沉降,因而虎杖清泄之力强。其归于肺经,对于肺热病证,虎杖既能清泄肺热,又能清解热毒,还能化痰止咳,尤宜于肺热咳嗽痰多者。
“虎杖”之名,取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药物特性综合概括。传统文化对中药的命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物从天地间所带来的自然之美,一见其名,便仿佛置身其境,虎斑之纹,杖节之形跃然纸上。陆龟蒙则是在《京口与友生话别》中巧妙地将虎与杖相关联,豪迈地写出:
杖诚为虎节,披信作鲛函。
猴姜:灵猴食姜筋骨健
味苦,温,无毒。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开宝本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猴的形象丰满而鲜活。官场中,“猴”被作为“封侯”的象征;习俗中,“猿猴”则寓意长寿之义;文学中,《西游记》的问世更是赋予猴神化色彩,成为一种不畏强暴,除恶扬善的精神力量。不过要说到以猴命名的中药,却并不多见,猴姜可列其中。
●药名释义●
猴姜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药性论》,而此前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则名之“骨碎补”。但无论是“猴姜”还是“骨碎补”,唐朝之前该药的知名度并不高。直至《本草拾遗》中描述“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补骨碎,故作此名”,才使之声名日隆,且“骨碎补”之名逐步取代了“猴姜”。在历代的应用中,还出现了一些猴姜的其他别名,如“胡狲姜”“毛姜”“申姜”“马骝姜”等,这些别名集中体现了药物与猴之间的某些关联,以及古人对猴的认识和对猴姜的应用。
1.别名释义
“骨碎补”之名,形象而生动,一望而知其主要功用。《本草拾遗》中所记载的开元皇帝,便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因猴姜接骨疗伤、治疗筋伤骨折甚至骨头碎裂的功效极其显著,故下诏赐其“骨碎补”之名。在历代本草中,虽然有一些药名与皇帝有关,如“刘寄奴”等,但由皇帝亲自命名的药名,骨碎补可谓是绝无仅有。这或许也是“骨碎补”之名逐渐声名大噪,成为治疗跌打损伤要药的关键所在。
“胡狲姜”“毛姜”“申姜”“马骝姜”等与猴姜名义类似。
2.“猴姜”释义
“猴姜”之名,主要体现其植物的外形与性味。对其植物形状,近代医家张寿颐如是描写曰:“此药之根……生茸茸之毛……其形似猴得名。”猴姜的根状茎肉质粗壮,其表面红棕色,密被棕褐色披针形细小鳞片,柔软如猴毛。对其药味,猴姜辛辣如姜,故以“猴姜”“毛姜”为名。猴在十二地支中与申相对应,因而亦有“申姜”之称。“猴”在古代称“猢狲”,“胡”与“猢”同音,由此也作“胡狲姜”。同时,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言:“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古代部分地区认为猴是马的守护神,有在马厩内养猴以留住马匹的风俗,《西游记》中天庭让孙悟空担任弼马温一职的含义或许正在于此。因而,在古代,“猴”也被称为“马骝”,故猴姜又得“马骝姜”之名。
除“骨碎补”是对于其功效特点的描述外,猴姜的其他名称都围绕着与猴的联系。可见历代医家对于其以猴为名皆无异议,而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在于生肖文化中对于猴的认识。
●猴姜与猴文化●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语,不但道出了猴子的主要生存环境,而且也点明了猴子在动物中的地位。虽然猴并不具备虎的威猛,豹的迅捷,狮的雄姿,熊的强壮,但却凭借独特的生存技巧在猛兽如云的丛林间仍占有一席之地。猴身怀“轻功”绝技,身轻如燕,折枝攀树,在崇山峻岭间穿梭自如,能够从容逃避掠食者的捕捉。因而古人对于猴同样抱有着无比的羡慕之情,如同对虎豹狮熊的敬畏。
在古时常把臂长者,称为“猿臂”,寓意勇武之意。吴承恩则在《西游记》将猴进一步神化,赋予其腾云驾雾,筋斗浮云之功。古人不仅局限于对猴的羡慕,而且在现实中试图模仿猴的行为动作。在民间的戏剧舞台上,“猴戏”素来为人所津津乐道,延绵至今。不仅如此,智慧的古人更是从猿猴的动作间领悟出一套防身之术与养生之法。在传统武术中,通过效仿动物动作特征而创立十二形拳,其中之一的猴拳便以其灵活轻巧,刚柔相济而克敌制胜,时至今日仍为许多人士所喜爱,更是武打影视剧中的常客。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华佗所创立的五禽戏,其中的猿戏就是来源于对猿猴生活特性的观察,仿照猿提、猿摘的动作,以使筋骨舒展,肢体灵活,达到养生之效。
在十二生肖中,作为六兽之一的猴也位列其中,并与地支中的“申”相对应。“申”,《说文解字》解释曰:“申……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在十二地支中,“申”代表七月,此时不但骄阳似火,是一年中阳热最为亢盛之时,同时也是阴气逐渐形成并日益上升之际。这种阴阳交汇和合的状态,赋予其伸展和收束的双重性。因而,“申”又可引申为“伸展”之义。猴的特性恰是善伸屈攀援,具备“伸展”之性,故生肖文化中将“申”与“猴”对应,亦是古人对“猴”身姿羡慕的另一种体现。
“猴姜”之名同样也包含了古人对于猴的认识。猴姜生茸茸之毛,形似猴毛,故得名。不过,其毛之所以被古人拿来与“猴”关联,则与其生长环境相关。自古云:“树倒猢狲散”,树是猴群的栖息之所,古人对猴的认识也是源树而起。而猴姜附生于树干之上,与猴群栖息的环境相近,其根茎常暴露于外,远观常被误认做攀树之猴,久之便被古人冠以“猴”名。同时,从猴的特性来看,猴筋骨灵活,伸展自如,而猴姜功可续筋接骨,而以“猴”为名,亦隐喻其良好的活血通络之功,并在实际的医疗活动中得以验证而终获“骨碎补”之名。
●猴姜的功用●
无论是猴姜还是骨碎补,都体现出药物善于治疗筋伤骨折的特性。骨折的治疗在中医中既重视疗伤接骨、化瘀止痛,又强调益肾健骨、温阳活血。猴姜的特点就在于两者兼而有之:味苦,性温,归于肝肾经,具有接骨疗伤、活血化瘀、温补肾阳的功能。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骨折碎裂
这是猴姜的主要应用,也是其名之“骨碎补”的主要缘由。古今都将其作为治疗筋伤骨折的要药,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2.肾阳不足病证
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就有记载用骨碎补与猪肾一起用以治疗肾虚耳鸣。其实,猴姜具有温补肾阳的功用,能用于治疗多种因肾阳虚引起的病证,如腰痛,耳鸣,久泻久痢、筋骨痿软等。但必须要明确的是猴姜比较温燥,对于非肾阳虚并出现阴虚燥热的病证不宜使用。
值得指出的是猴姜目前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因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核心在于肾亏精少,骨髓乏源,不能有效滋养骨质,主要表现出以局部或全身疼痛及至身躯日益萎缩。虽然治愈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过活血以止痛,补肾以健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延缓进程。猴姜用之,标本兼治。
作为药名,骨碎补无疑名副其实。通过其名,猴姜的功效特点了然于目,既加深了历代医家对猴姜的印象,也拓展了猴姜的临床应用。而猴姜之名,看似并不起眼,但细细挖掘,这“猴”字背后同样也是经过了医家反复的推敲和总结。“猴姜”,这不只是流于对植物特点简单的描述,更包含着传统文化中对于猴的认识,可谓是:
断筋碎骨重重补,灵如猿猴节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