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书呆子”容易生什么病?
思考是一种人生智慧,不管是生活、学习、工作,我们每天都要用脑进行思考,古人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思考的重要性,老百姓也认为“脑子越用越灵活”。但是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许多脑力工作者如白领、科技工作者、作家、学生等都或多或少地会出现“过思”的情况。“脑子越来越不好使了”,似乎成为这类人群的口头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埋进书海、题海努力学习的学生们,却发现上课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了、思维反应越来越迟钝、记忆力越来越差,给人的感觉就是念书念成了“书呆子”;被体力劳动者羡慕的白领们,却也有自己的烦恼,要用脑才能解决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完,加上职场上“钩心斗角”,结果是极度“心理疲劳”。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过思引起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地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因为心主神明,主宰人的思维活动,中医认为所有情志的产生都受心的主宰,即“凝神”,所以用脑过度的脑力劳动者,中医称之为“心劳”。因为情志对应脏腑,思对应的脏腑是脾,需要脾气的集结完成,即“集气”。正常情况下,思的情志需要心脾两脏共同完成,这个生理过程就是“凝神集气”。如果长期用脑思虑过度,也会因为伤及心脾两脏而生病。
脑力劳动者的食欲没有体力劳动者好,经常因为思虑不解而不想吃饭,这是为什么呢?正常的思需要集结脾气才能完成,那么过思就容易损伤到脾,使脾气郁结,脾气主管人体的消化,脾气郁结则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胃口不好,食欲下降、腹胀、大便稀溏等脾失运化的表现。时间久了,人会越来越消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另外,中医认为,心神主思维,也就是用脑思考问题的前提是心脏为其提供充足的血液。动脑思考问题了就要消耗相应的营养,老百姓经常将脑力劳动的成果总结为“心血的结晶”,所以如果用神过度,长期久思,就会耗伤心血,使心神的营养减弱,就成了精神头儿不够用的书呆子,表现为记忆下降、反应迟钝、健忘多梦的心神失养的症状,严重者就成了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
由此可见,思作为人体的一种情志活动,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必需的。但是当人们面对某一问题思虑过度,或者思虑时间过长,百思不解仍思不休止,超过了人体自身所能调节承受的限度,思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对机体构成危害,从而造成各种疾病。所以适可而止,该放就放,不必过于纠结,否则会加重心脾两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