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第四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招贤令

就在公叔痤去世的当年(公元前362年),嬴连也去世了。他年仅21岁的儿子嬴渠梁即位,史称秦孝公。

西汉时期的贾谊在自己的代表作《过秦论》中,开篇就讲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意思就是说嬴渠梁是一个有鸿鹄之志的人,刚刚20岁出头的他就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

有远大志向的人必然就会表现出不凡的气魄和眼光,嬴渠梁注定是一位要创造历史的年轻人。

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嬴渠梁就深深感受到了秦国的贫弱。他也深刻地理解到,父亲嬴连的改革还是太肤浅,贵族依旧那么愚昧,百姓也依旧那么贫困,秦国整个社会和百姓起到根本的变化。他觉得秦国一定要来一次深刻地变革,让每一个秦国人都脱胎换骨,使秦国彻底摆脱落后的局面。

但是,要怎么改革呢?

嬴渠梁觉得自己没有那个本领做改革的设计师,但可以领导别人来做设计师。秦国的大臣们个个老朽愚钝,不是搞改革的料子,也没有可以担当的人。于是,嬴渠梁把目光投向了国外,打算引进人才为秦国所用。

即位的当年,嬴渠梁就颁布了一道招贤令,在秦国的大街小巷上张贴。全文说: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道招贤令的前面部分是回顾了秦国过去的历史,强调秦国在秦穆公时曾经辉煌过,但是现在没落了。后面的部分先是赞扬了父亲秦献公的功绩,然后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改革的决心,和招聘人才的条件和待遇。

嬴渠梁对人才的招聘要求是什么呢?

一是出身,“宾客群臣”都可以。“宾客”是对来秦外国人的尊称;“群臣”指的是秦国的臣民。“宾客群臣”实际上就是说对人才没有国籍限制,而且嬴渠梁特意把“宾客”放在“群臣”之前,暗指他更希望是外来人才。

二是能力,“能出奇计强秦”。这里实际上说的是两个要求,“奇计”关键在于“奇”,意指这个人提出的改革方案能与众不同,嬴渠梁可不听没新意的东西;“强秦”是效果,指改革方案能卓有成效,使秦国变强大,空谈、不切实际的东西可不行。

那嬴渠梁开出的待遇是什么?

两个,“尊官”和“分土”。“尊官”就是给予尊贵的官职,“分土”就是赐予封地,整合起来实际上就是提供卿大夫一般的待遇,仅次于国君。这样的待遇,已经是一个诸侯国君能开出的最高价码了,不可谓不丰厚。

嬴渠梁如此诚恳地招募人才,但在一开始却遭到了不小的冷遇。中原的大部分人才都嫌弃秦国的贫穷和落后,对秦国的招贤令并不感冒,来的人很少。而在秦国的国内,大夫们早已有官有封地,根本没那献计献策的积极性;至于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不高,就算来应聘,也没拿得出手的方案。嬴渠梁招贤令颁布了两年,一个令他满意的人才都没有招到。这让他渐渐有些灰心,但还是把这道招贤令坚持了下去。

有诚心,有坚持,终究会有回报的。

两年后,王佐之才卫鞅来应聘了。

和嬴渠梁同样怀有远大抱负的卫鞅看出了秦国有用武之地,他不避世俗的眼光,不怕道路的艰难险阻,为了自己的梦想来到了秦国首都。

当时的秦国首都已经从雍城搬到了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卫鞅初来乍到,身份只是一介平民,没有人认识他,不可能一来应聘就得到一国之君的面试。和我们现在求职大公司一样,卫鞅需要通过秦国官员的考察,才有可能见到嬴渠梁,时间可能需要一两个月,弄不好遇到无能的官员,分分钟就先被刷掉了。

高傲的卫鞅显然没有这种耐心,他想越过那些底层的秦国官员,走一条捷径。

嬴渠梁的身边有一个太监,名叫景监。因为办事可靠,善于逢迎,得到了嬴渠梁的信任,成了国君的宠臣。卫鞅打听到这一情况,便求见了景监,向他行贿,请景监帮忙走个后门,引荐他去拜见嬴渠梁。

景监虽然是个太监,手脚也不干净,但他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他觉得这个卫鞅有点意思,脑子挺好使的,应该是人才,把他推荐给国君或许靠谱。于是,他答应了卫鞅的请求,说到时候会让卫鞅以自己门客的身份引荐给国君。

回去之后,卫鞅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方案了。但是,与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卫鞅计划先不把自己的构思说出来,而是缓一缓,给嬴渠梁讲一讲其他学派的治国思想。因为聪明的他估计出长期居住在边远地带的秦国人不怎么了解诸子百家,直接去讲自己的法家思想,嬴渠梁很难理解出法家的优点。卫鞅认为有必要将几种学说的治国思想做一个阐述和对比,让嬴渠梁明白其他学说的无用,好引导他去接受自己的法家思想,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率。

有好想法固然重要,但如何有效地把想法说服给别人也很重要。

卫鞅琢磨了一会儿,决定先给嬴渠梁讲一讲道家的治国思想,即“帝道”。何谓帝道呢?就是推崇三皇五帝的治国之术,三皇五帝是过去部落时期的联盟首领,他们没法直接管制各个部落的人民,只能端正自己的品行教化他们,然后放任他们各安其生,不去管束。就像《论语》中所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他做了什么?只是端正己身而无为地治理天下而已)帝道说白了,就是“无为而治”,减弱治国的目的性。

卫鞅便用“帝道”的思想准备了一套方案。几天之后,景监派人来通知卫鞅入宫。卫鞅就地拿着自己的方案去见了嬴渠梁。嬴渠梁从未听说过卫鞅,但为了彰显爱才的风范,他还是对卫鞅极尽礼数。他给卫鞅赐坐,并且自己坐到卫鞅的对面,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一样聆听卫鞅的讲解。

安坐下来之后,卫鞅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帝道”的治国理念。果不其然,嬴渠梁听了“帝道”之说,觉得太理想化、太不切实际了,完全和自己富国强兵的目标背道而驰,没听多久他就觉得没意思了。但是为了表示尊重,嬴渠梁没有中途离席,而说假装认真听着,结果他听得连连打哈欠,到最后实在坚持不住,直接垂下头打起了瞌睡。

等卫鞅讲完,嬴渠梁也差不多睡醒了。他什么也没说,起身就离开了。而到达目的的卫鞅也起身给嬴渠梁行礼送别,然后暗自得意地离开了。很快,景监被嬴渠梁叫了过去。待景监出来之后,卫鞅被被景监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景监说:

“君上骂你是一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你这是怎么回事?”

卫鞅却回答说:

“我用‘帝道’来游说君侯,是他没法领悟而已。”

卫鞅请景监帮忙在嬴渠梁面前为他解释一下,并说几天之后他可以再准备一套方案给嬴渠梁。景监也是好说话的人,便同意转述卫鞅的话。

回家之后的卫鞅再次拿出了儒家的理论,打算用“王道”为主题来给嬴渠梁做一次阐述。所谓“王道”,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解释起来,就是推崇周文王、周武王等人的治国之术。周王身为“天子”,其权力已经比三皇五帝高很多了,他们一方面以仁义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用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要求诸侯和臣民向自己效忠。这一点经过儒家学者的阐释,就是“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简单地说即是施仁政感化众生,以仁义取天下。

卫鞅用王道理论重新制定了一套方案,五天之后再次通过景监拜见了嬴渠梁。虽然听了上次的方案,嬴渠梁觉得卫鞅是个狂妄之徒,但是出于尊重人才的考虑,嬴渠梁还是给了卫鞅这次机会,再次端坐到他的面前听讲。当他听到卫鞅要秦国以仁义取天下时,他再次不耐烦了。嬴渠梁觉得,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用仁义感召,其他诸侯会信服吗?就算最后能成功让他们信服,也需要秦国人花费数百年的时间吧。

虽然嬴渠梁依旧耐着性子听完了卫鞅的讲述,但是他仍和上次一样拂袖而去,然后通过景监再次批评卫鞅在那里妄言,不切实际。

但卫鞅回答还是自信满满,他说:

“我是用‘王道’来游说君侯,他不愿意采纳啊。烦请您告知君侯,再给我一次见面的机会。”

景监被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答应再帮卫鞅一次忙。几天之后,卫鞅终于拿出了自己学派的看家理论——“霸道”来讲给嬴渠梁听了。“霸道”按照字面的解释,是效法春秋霸主们的做法,富国强兵,与诸侯争雄。荀子将其阐释为“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意思是说对内要让臣民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外要知晓如何对付朋友和敌人。直白地说,霸道就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用武力夺取天下。

这一次,嬴渠梁没有听得打瞌睡了,反而连连点头,赞同卫鞅的说法。他觉得卫鞅这次给的方案还是比较实际的,能符合自己短期内一统天下的目标。但是让卫鞅没有料到的是,嬴渠梁到最后并没有采纳他的方案,而是说自己还要再看看,再考虑一下。

散场之后,嬴渠梁又把景监叫来,对他说:

“你这个门客还是不错的,可以再聊聊。”

景监把这话转述给了卫鞅,卫鞅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卫鞅知道,自己的计划差不多成功了,嬴渠梁接受了法家的理论,以后再有道家或儒家的学者来游说,他都不会再相信了。而他之所以现在还不采纳,只是觉得卫鞅的方案还不够完善,缺少更加具体和实际的内容。

于是卫鞅答复景监说:

“君侯打算再次召见我,我知道他想要什么了。”

卫鞅回去之后,对原先的方案做了修改,增加了关于如何富国强兵的具体论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措施,几天之后再次面见了嬴渠梁。

这一回,嬴渠梁听得完全可以用“入迷”来形容。听着听着,嬴渠梁嫌离得太远,不自觉地就把身子挪到了卫鞅的身边。等卫鞅讲完了,嬴渠梁还觉得不过瘾,又继续向卫鞅请教问题,并和他展开讨论。谈着谈着,吃饭的时间到了,嬴渠梁就让人把饭菜端来,和卫鞅边吃边聊。等到了天黑,嬴渠梁又命人点上火炬继续探讨,直到困倦了才放卫鞅回去休息,但要他明天接着来。就这样,卫鞅接连陪嬴渠梁聊了好几天,直到自己实在说不出东西来,身体都累虚脱了,才最终结束了这场研讨会。

而嬴渠梁这一边,他是相当的高兴,认定自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决心起用卫鞅在秦国实行大改革。但是要做一场前无古人的变革,年轻的嬴渠梁还有些信心不足,生怕自己选错了人,用错了方针政策,把秦国搞得一团糟。所以,他给卫鞅任命官职后,却迟迟没有批准卫鞅变法的政策。

有一天,嬴渠梁把所有的大臣都召集起来,开了一场讨论会,想听听大臣们对变法是什么意见。

卫鞅见嬴渠梁如此犹豫不决,有些心急,便抢先发言说:

“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会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对于变法,君侯您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历史有一个规律,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推行改革,都会受到守旧者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阻扰。

有一位秦国大夫就在此时站出来反对卫鞅说:

“改变原有的制度一定会使百姓不安,社会动荡。过去我们顺应民风民俗教育民众,不费力就保持社会的稳定。秦国一定沿袭旧有制度来治理国家,这样官吏才会习惯,百姓才能安定。变法只会扰乱社会,不能实行!”

听到有人反对,卫鞅很冷静,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今天不能在讨论会上驳倒那些反对的大臣,就不能为变法的推行扫清思想障碍,嬴渠梁也就不会一心一意地支持变法。这场政治改革就有夭折的危险。

于是,卫鞅卯足了劲,与那些反对者们展开了辩论。他驳斥那位大夫说:

“你说的是世俗的说法。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夏商周三朝礼制不同却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法制不一却能各自称霸一方。他们的制度也变了,社会却乱了吗?不实行改革,就不能实现秦国的强大!”

另外一个秦国大夫反对说:

“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制。仿效过去的法度总不会有过失,遵循已有的礼仪总不会出现偏差。你若变法,就肯定会失去一些原有的好处。”

卫鞅回答说:

“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能不仿效过去的法度。商汤、周武王不沿袭过去的法度能够得天下,夏朝、商朝因遵循旧制而灭亡。你不能非议反对旧法的人,像你这样沿袭旧礼的人才是不值得赞扬的!”

卫鞅毕竟是学法律出身的,一场辩论下来,在场反对变法的秦国大夫都成了卫鞅的嘴下败将。嬴渠梁最终肯定,任用卫鞅变法绝对是个正确的决定,他正式拍板在秦国推行新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