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古今天地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75/31422575/b_31422575.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说鼓噪
“鼓噪”一词,常常出现在人们口语中。倘有谁不明其义,随便翻翻《辞海》,立刻就会明白:此乃鸣鼓而喧噪也。古代沙场上冲锋、厮杀时,均鼓噪不已,目的在于造声势,壮军威,惊敌胆。这当然是必要的,无足称奇。
令人称奇的是,近几年来,某些人士不知是误把文场当沙场,还是有心让文场等同旧沙场,不时掀起阵阵鼓噪,虽说还不至于使人胆战心惊,但肯定使一些不明真相者,尤其是阅世未深的青年,头晕目眩。
曾记否?几年前,一些人在报刊、电视上连篇累牍地吹捧王同亿是“词典专家”“著作等身”,并在照片上、镜头上,亮出他的皇皇大著。然而,近来北京高级法院的一纸终审判决书,终于使他原形毕露:剽窃他人著作、名誉扫地的词苑扒手。面对这张判决书,当年群起鼓噪者不知作何感想?
也许王同亿这样的学界“鼓上蚤”人物,不值得一提。令人困惑的是,某些在学术上斐然有成,甚至早已置身名家之列的学者,也参加鼓噪的行列,真是何苦来!去年春天,我在沪某高校宾馆小住,正值某部文学史著作刚面世,但见又是大红横幅标语,又是五彩斑斓的招贴画,又是著者签名售书活动,又是专家云集的座谈会……众口一词,说这部大部头文学史,学风如何严谨,观点如何新颖,甚至说是“展示了全新的学术视角”,“是‘石破天惊’”。但是,正是这部所谓“横空出世”的著作,出版仅仅几个月,却又忙着出增订本了。何以故?主编宣称,因为“不足之处和缺陷颇多”,“约三分之二的篇幅”必须“另起炉灶重写”。既然如此,此书为什么还要匆匆出版?而那些对这部“缺陷颇多”的著作,大肆喝彩者,不是一味鼓噪又是什么?
诸如此类,例子不少。对于优秀著作,无疑需要宣传。但是,对于伪作、平庸之作,用鼓噪法来推销,只能是欺世惑民。文场非沙场,鼓噪应休矣!
8月29日于老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