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提高大脑“生产力”的三个步骤
1.把信息内容变成有意思的内容
从5分钟背下100个数字的例子,我们已经知道把信息转化成为故事更容易记忆。那么我们可以确定,记忆第一步就是把没有意思的内容转化成有意思的内容。因此,可以总结为:转化信息即把没有意思的变成有意思的,把没有逻辑的变成有逻辑的,把不理解的变成理解的,这是快速记忆的第一个步骤。
首先,我们一起来理解“没有意思的变成有意思的”。这里的“没有意思”指的是抽象的、不好理解的,或者是比较公式化的、拗口的内容,而“有意思”是指形象化的、熟悉的、幽默的、有趣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信息从抽象的、枯燥的一面,变成活泼的、有趣的、熟悉的、幽默的一面。这个要求应该会难倒一大片吧!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工作简直是做艺术或是科普,很多人一辈子做不出几件作品,要进行有意思的转化太难了,看来记忆方法不好学。很多人被它难倒了,再也不想学记忆法。之所以感觉困难,那是因为不得法,没有建立转化规则。我们想想,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这么复杂,我们都可以转化成为文字记录,转化过程你也没觉得难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汉字,而汉字是已经转化好的“零件”,想表达什么内容,我们只需要将它取出来组合就行了。这样看来,我们只需要学习信息转化成汉字的方法,建立一套规则,把信息转化成“有意思”的图像仓库或是短语仓库,以后看到信息就“翻译”成“有意思”的内容就可以了。有了思路,具体操作方法将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教给大家。
2.使信息产生新的关系,创造出有规律的关系
面对一篇几千字上万字的文稿,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它变成有意思的内容,这样会产生大量的有意思的故事小联想碎片,假设我们把要背的信息分成200个小段,每个小段都已经转化成有意思的图像,这样要背下来还是很难,因为你需要记忆200个小故事,你还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产生混乱。如果你把200个信息的联想混到一起,这样会导致最后你背的东西都串在一起,分不清楚了。
为了记得清楚,我们5分钟背100个数字的时候分成3组,前两组都是40个数字为一段,最后20个数字单独为一段,这样我们只需要记忆3个信息就可以了。我们怎么做到分成3组,把它们联系起来,变成更复杂的故事,把原来的故事套在里面?我们需要加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止是把它们连在一起,还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故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转化出来的信息使用一条线索联系起来。
关于产生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系要符合生活中的逻辑。举例说明,我们看到桌子和苹果,自然会想到桌子上面放着一个苹果。桌子和苹果产生的关系很自然,没什么特别,却能让我们想到,桌子上有什么?有苹果。这是第一组关系。如果桌子放一边,苹果在旁边的地上,桌子上没有苹果,苹果放到桌子边上,它们没有关系,这是第二组关系。第三组,我们想象桌子有一张大嘴,桌子还长手拿苹果来吃。这是夸张的手法,卡通化了,将桌子拟人,我们把这个定义为第三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定义第四组关系,把桌子卡通化,变成有手、有眼睛的桌子,将苹果变成一个卡通苹果,有手有脚的。但是苹果画在纸的右边,桌子画在纸的左边,它们中间是空白的,没有任何关系。大家认为这4组关系中,哪一组对我们的记忆最有帮助?前面我说过,有关系的才好记,所以我们很快会排除没关系的两组,最后就是苹果放桌子上和桌子吃苹果这两组。其实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做过实验,实验内容和我上面举例的相似。大家一定会猜想,是不是卡通化夸张的一组记忆效果最好,事实上,实验证明,普通的关系组记忆效果最好。我最初看到这个实验,感觉似乎不太科学,但是之后我在使用记忆方法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关系所产生的逻辑越符合生活关系记得越牢固,如果生活关系太平常不足以产生线索的时候,才会加入夸张来帮助记忆。
3.组成模块,并且练习它们,直到自己能脱口而出才算是大功告成
如果你觉得把有关系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记忆信息就可以从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可以永久记住,那就大错特错了。上面我们5分钟记忆了100个数字,我让大家进行了回忆,并试着默写出来,相信大量的读者一定可以做到这一点,可以正确回忆和写出来。但问题是,3天后你还记得吗?30天之后呢?随着时间的变化,你一定会对故事产生“遥远感”,觉得好像记得,但想不起细节。能回忆出重点的信息并转成数字,但是有很大部分已经忘记了。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也是我们大脑需要的功能,如果我们每天将所有的信息都记住,长年累月下来,大脑处理新信息的速度就会变慢。所以,我们需要将大量信息总结分类成一个点,以后想到这个点就代表了一大堆的信息,比如想到一件事,你会说这是去年的事、这是上半年的事。我们用时间进行归类,这样这些事具有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时间上处于同一个阶段。当然有很多归类和总结,使我们对事情有了新的看法,让我们更好地创新。所以,我们是注定会遗忘的,而且遗忘是有好处的。关键问题是有一些我们不可以遗忘的信息,或是在一段时间内不能遗忘的东西,我们就必须做到准确记忆,这时候我们需要与遗忘做斗争了。
如何做才能让我们准确记忆呢?答案是重复!记住之后,就要回到一开始我们提的“有效的重复”。只是这时候重复,我们必须加入一个新的观点,叫“组块重复”,意思是把有相关意义的内容放在一起重复,一直重复到能不加思考地回忆出来才算是成功了。
那什么是把相关意义的内容放在一起重复呢?换句话说,就是组块重复如何操作呢?
首先,当我们把信息放到一起,变成有联系的内容时,这些信息便变成一个整体。我们复习的时候,必须以这个整体为单位,进行朗读和背诵。也就是整体需要一气呵成,同时完成整体的默写或是背诵或是朗读过程,即使你想停止也需要在完成一个单元模块之后,这样这些信息在脑子里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块。这一点在复习的时候非常重要,第一可以避免相近信息的互混,第二可以更有规律地复习信息。所以,大家以后在记忆和复习时必须更细心地注意组块的信息和信息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