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糕点作坊

“献忠没有记错吧?老伯是住在城南吗?”

张快见定边城,在身后没有了踪影,依然没有老伯所说的小山坡,心里顿时疑虑重重。

“大大,再往前走走,兴许老伯的家,就在前面不远处呢!”

张献忠看了看张快,眼睛张望着前方。

张快连忙点了点头,看了看朦胧的天空,跟在张献忠身后走去。

“大大快看,刘老伯说的,好像是那个地方吧!”

约摸走出城南五里地,张献忠突然停下脚步,站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指着远处的小山坡,顿时喜出望外。

“献忠,快过去看看!快过去看看!”

张快也看见坡下的院落,连声吩咐身旁的张献忠。

“找到刘老伯的家啦!找到刘老伯的家啦!”

张献忠欢快的笑声,惊得不远处觅食的小鸟,“呼啦啦”飞了起来。

跳下石头的张献忠,飞快向小山坡方向,乐颠颠地跑去。

一只受惊的野兔,突然窜出草丛,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

一座塞北特色的院落,坐落在坡下的小溪旁。

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道,直达院落大门。

大门旁,两棵高大的柳树,摇曳着低垂的柳枝。

低矮的灌木丛,长在大院的围墙下。

远远望去,柳树灌木掩映的大院,恰似塞北荒漠的世外桃源。

“大大,刘老伯说的,肯定是这里无疑。”

张献忠站在大院外,指了指两扇黑漆的木质大门。

张快看了看大门,还没有来得及搭话,突然听得大门后面,仿佛有人说话的声音。

“献忠,还不快去看看?”

张快听罢大门后的话音,连忙对张献忠招了招手。

张献忠会意地点了点头,大步流星向大门而去,却见大门慢慢打开,顿时不觉一愣。

“哈哈!原来是小哥!小哥和张老板,还真的找上门来啦!”

一位老者洪钟般的声音,从大门里传了过来。

张献忠回头看看张快,又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大门开启之处,一位身穿长袖蓝衣,头戴白色布巾,步履矫健的老者,从门内慢慢走了出来。

“大大!大大!老伯是昨天在集市上,买咱红枣的刘老伯呢!”

张献忠见老者走出大门,回头看了张快一眼。

“老伯出门远迎,晚辈真是受宠若惊!”

张快见老者出门迎接,健步上前双手抱拳施礼。

“张老板远道而来,老夫岂有不迎之理啊?”

刘老伯捋了捋银须,连忙微笑着颔首还礼。

“献忠和大大,总算找到老伯啦!”

张献忠牵着刘老伯的手,转头看了看对面的张快。

“这等小事,怎么难得住小哥啊?老夫在想,张老板和小哥,一定会如约而来的。哪曾想,张老板和小哥,已经到了大门外。”

刘老伯捋了捋银须,连忙滔滔不绝起来。“张老板和小哥,先去老夫作坊看看,再谈买卖合约吧!”

张献忠和张快走进大门,刘老伯连忙笑着安排。

“张快初来乍到,请老伯在前面带路,让张快和献忠,也借机长长见识吧!”

张快看了看刘老伯,连忙笑呵呵附和刘老伯。

“那感情好啊!请张老板和小哥,随老夫而行吧!”

刘老伯在前,张献忠和张快在后,相互说笑着,向作坊方向走去。

作坊在院落北面,紧靠山坡的位置,与院里的住家,隔着一溜高高的围墙。

围墙拐弯处,开了一扇小门,想必是便于作坊糕点工,来往于作坊,就更方便一些吧!

说是作坊,却仿佛一座很大的生产车间。

隔成小间的屋子里,每个与农家的房间,几无差异。

跨进作坊大门,迎面而来的,是米糕的扑鼻芳香。

远远望去,热气腾腾的作坊,依次有序呈现在眼前。

作坊的烟囱里,冒着渺渺炊烟。

炊烟慢慢升腾着,缓缓飘向半空,渐渐没有了踪影。

作坊是砖石结构的房屋,虽然看上去低矮了些,但是走进之后,却显得宽敞明亮。

作坊四周的墙上,一片雪白,一尘不染。

作坊内,穿戴整洁的男女,聚精会神忙碌着,见老伯与客人前来观摩,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向客人打了招呼。

不远处,腾起的白色蒸汽,似飘渺的晨雾,如梦如幻,引起了张献忠的注意。

“大大,献忠去那边看看。”

张献忠看了看张快,连忙大步向前走去。

转过两座案几,几位头戴白帽,腰栓围裙的糕点工,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米团枣泥等食材,在糕点工灵巧的手里,只需三两之下,魔术般变成形状各异的糕点模样,而后依次放入烘箱之中。

张献忠从未见过眼前的情形,连忙停下脚步,仔细欣赏美轮美奂的场景。

“不瞒张老板和小哥,老夫的糕点作坊,是老祖上的先人,在唐代贞观年间所建。糕点的秘方和生产工艺,均为老夫先祖所创。所用的食材,均选上品。红枣,是糕点的必用食材,需选上品,是为最佳。自唐宋元明诸朝以来,老夫作坊所产的糕点,皆为朝廷宫中的贡品。”

刘老伯一边陪着张快父子往前走,一边如数家珍,介绍糕点制作工艺和要求。

“老伯说得真好啊!糕点,食之常品,其色香味俱佳,方能让食者,食欲大增,趋之若鹜。因而,食材的选择,十分的重要,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唯有选择上品用之,方能保证糕点的质量。故而,选择上品,是必需的。”

张献忠看着作坊的生产流程,听着刘老伯的介绍,连忙若有所思。

“小哥对糕点制作的真知灼见,与老夫之所想,竟然不谋而合!”

刘老伯见张献忠言之有异,连忙笑着赞许不已。

“小哥刚才说的话,不知道张老板以为如何?”

刘老伯说完话,转身问身旁的张快。

其实,刘老伯只是心里高兴,随意问了问身旁的张快,以活跃谈话的气氛而已。

“小儿稚嫩无知,所说的话,不免有荒谬之处。老伯可别当真啊!”

张快听罢刘老伯的话,连忙不假思索回应。

张快似乎没有听清楚,张献忠所说的话,竟然冒冒失失,回了刘老伯一句。

“张老板这话差矣!小哥说的话,虽然是童言无疑,固然也是稚嫩了一些,但却言之有理啊!糕点上乘,皆因适合食者啫好,也因其食材考究,且做工上佳,才会受到食者欢迎!”

刘老伯看了张快一眼,顿时不觉诧然连连。

“老伯所言极是!老伯所言极是!”

张快自知刚才言之失矩,连忙尴尬地笑了起来。

夕阳西下。

柳树涧堡的山道上。

从定边归来的张献忠,牵着小毛驴,跟在父亲张快身后,向离家不远的山坡走去。

张献忠看看张快的背影,将目光投向栽箭山,那里有张献忠的家,有张献忠的哥哥姐姐,有张献忠的娘亲李艳。

虽然这次离家,只有短短十余天,但是在幼小的张献忠看来,却显得那么的漫长,那么的难熬。

张献忠恨不得,像翱翔天空的雄鹰,飞过不远处的山岗,回到熟悉的小院,回到温暖的家,回到母亲李艳身旁。

太阳,快要下山了。

满山的柳树和枫树,在秋阳的余晖下,呈现一片接着一片的金黄色,细细观之,仿佛童话般的金色世界。

几只夕阳下的山雀,“叽叽喳喳”飞来飞去。

山雀清脆的鸣叫声,银铃似的,响彻在傍晚的天空。

那山岗,那家,那家里的亲人,在张献忠渴望的眼神里,已经越来越近。

张献忠第一次感觉,心里的渴望,是多么急迫,多么的强烈,多么的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