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除暴安良
一
房玉岭半夜未合眼,他的想法和干一的思路不谋而合,关键是一个“智”字。《三国演义》里有个以弱胜强的最佳例子,就是吴蜀联合的“赤壁之战,火烧曹营”。火攻不仅需要料到东风劲吹,更巧妙的是利用北方人不擅长水战,说服曹操把船只连在一起。在实施过程中,周瑜的反间计、庞统的连环计、黄盖的苦肉计,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房玉岭联想到自己参军以来的成长过程,初期是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参加各种战斗,在冀中五分区[1]抗战二团里跟随马维州确实打了一些胜仗,但败仗也不少,有时败得很惨,只会蛮干,不懂得总结经验教训。自从二团编入了马本斋冀中回民支队后,他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觉。这个部队遇到敌人时不轻易动手,有时基层连队急得要命,有些人忍不住还会发牢骚骂大街,其实上级是正在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侦察,摸清敌情。尤其是马本斋司令员,在东北军里上过军校、当过团长,在领兵打仗方面有一套章法。自从加入八路军的队伍以后,更是进步飞快。他参加冀中军分区会议时得到了毛泽东新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爱不释手,每天必读,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而且学以致用,取得了多次大小战役的胜利。
房玉岭还想到,自己在冀中回民支队工作、战斗两年来,学到不少政治和军事知识,与参军前比较,心里更亮堂了。八路军确实是一所无私宽容的大学校。以前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战士或侦察班长,现在组织派他到文新县一带协助组织回民抗日队伍,角色变了,担子重了,心里就像小鸟第一次从窝里飞出去扑食或小孩子开始学走路一样,没有大人扶着也要跌跌撞撞地往前迈步,大概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这种发展规律。今后要独立执行如此艰巨的任务,出弓没有回头箭,即使胆怯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现在苦思冥想也拿不出什么方案,那就深入实际去寻找解决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