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实践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案例1:智力障碍者在超市成功就业案例

北京市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  杨超

摘  要

本文的案例孟先生是一名中度智力障碍者,曾就读于普小和培智学校,有职业训练的经历。按照支持性就业的操作流程,笔者所在单位成功支持孟先生在超市理货,主要负责回收孤儿商品。

个案背景资料

孟先生,因工伤导致智能障碍,中度。身体健康,无其他病症,不需服药治疗。曾在某小学就读六年,在某培智学校就读九年。培智学校毕业后,在某电脑学校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电脑操作培训,在丰台利智康复中心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职业训练。

孟先生能自行照顾个人的一日居家生活,能做简单的饭菜,只是个人的日常生活事务还是主要由母亲照顾。常待在家里上网、观看烹饪类的电视节目、和母亲聊天,有时也给亲友打电话。能乘坐公交车,常自行去住家附近的超市购物,到报刊亭购买报纸,有时和母亲一起去拜访亲友。有时去小区散步,或者去公园游玩。有时母亲也同意他去网吧,通常由母亲陪同,而且只能在网吧玩一小时。环境中的信息有变化时,孟先生常会分心。通常情况下孟先生情绪稳定,只是受到挫折时会发脾气。

个案接受支持性就业服务的历程

评估个案需求

通过观察、访谈、情境评量和职业能力检核,就业辅导员评估孟先生的需求。孟先生希望将来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厨师,赚钱养活自己,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还期盼自己有一天能结婚成家。母亲担心孟先生在工作中遇到状况会发脾气,所以希望孟先生能在居家附近上班,这样母亲好经常去超市看看孟先生的工作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帮助。

开拓工作机会

就业辅导员通过网络查询、实地拜访用人单位为孟先生寻找工作机会,同时也请孟先生母亲留意居家附近地区的就业信息。有一次孟先生母亲去超市购物,看见超市张贴的招工信息,经了解该超市目前也招聘智力障碍者从事理货员的工作。孟先生母亲把招工信息告诉了就业辅导员,就业辅导员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该超市有常年雇用障碍者的经验。面试日,就业辅导员和孟母陪同孟先生前往超市面试,获得周六日的试工机会,试工期为两个月,若试工合格则转正。

个案与工作匹配分析

该超市是一家综合商场,营业时间为8 :30-22 :30,周六、周日为正常工作日,午餐需自理。工作区域为整个卖场,大部分时间只需在一楼,有时也需去二楼,有滚动电梯可供上下。只是购物高峰期间来来往往选购物品的顾客较多,而且超市还会播放相关产品的广告。试工期孟先生在收银台帮顾客将选购的物品分类装袋,转正后负责回收孤儿商品,就是回收顾客结账时临时决定不买的物品,并按规定放回卖场的相应位置。通过工作现场试做评估孟先生的工作行为表现,并与工作进行匹配分析,评估二者之间的差异,孟先生在专心工作、得体表达个人感受和午餐时间管理三方面需要支持协助。

个案就业服务方案设计

在综合评估结果进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就业辅导员对孟先生的就业方案进行设计。从孟先生本人、孟先生母亲和用人单位三方面分析孟先生就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孟先生受到挫折时会发脾气,这可能会影响孟先生工作的稳定性。母亲担心孟先生在工作中遇到状况会发脾气,想经常去工作现场看看孟先生的工作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孟先生的工作心情,可能不利于孟先生专心工作。另外,在购物高峰期该超市来来往往购物的顾客较多,而且超市还会播放相关产品的广告,这会让孟先生分心,不利于孟先生专注工作。

结合孟先生的个人需求、兴趣和家长的期望,就业辅导员为孟先生设计就业服务方案,如下所示。

服务模块一:生活适应

服务目标:午休时间管理

服务内容:制定午休活动表、使用员工餐厅中的微波炉加热食物、和同事闲聊、观看烹饪杂志或视频。

支持策略:(1)围绕个人感兴趣的午休活动,就业辅导员和孟先生进行讨论,并参考孟先生母亲的建议安排孟先生在用人单位的午餐时间,制定午餐活动表;(2)来自同事的支持协助。

服务模块二:心理适应

服务目标:保持愉快的心情

服务内容: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了解保持愉快心情的办法与注意事项。

支持策略:①参与情绪管理的课程;②通过孟先生想从事个人喜欢的活动与想结婚成家的动机激励孟先生得体表达个人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③来自他人的帮助,如父母、亲朋、邻居、就业辅导员、单位同事或领导。

服务模块三:职业适应

服务目标1:胜任超市理货的工作

服务内容:回收超市孤儿商品、在收银台帮顾客把购买的商品装入袋中、根据需要整理商场货架的商品。

支持策略:(1)在就业辅导员的陪伴下熟悉超市一楼与二楼不同的工作区域;(2)来自就业辅导员或同事的示范;(3)来自同事、领导、家人和就业辅导员的肯定与表扬。

服务目标2:专心工作

服务内容:了解与认识专心工作的重要性、讨论和使用工作中保持专注力的方法。

支持策略:(1)规定专心工作要达到的时间,一旦达到就给予增强;(2)教导个人自我管理的策略;(3)按时完成单位时间内的工作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4)使用奖励机制;(5)来自同事的支持。

服务目标3:得体表达个人感受

服务内容:了解与认识个人感受、讨论想让自己发脾气的人事物、讨论并使用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讨论并使用得体表达个人感受的方法。

支持策略:(1)角色扮演与情境演练,如面对失败,有挫折感时得体表达个人感受,并寻求协助;(2)参与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训练课程;(3)支持个人做到得体表达个人感受时,给予自己奖励;(4)来自就业辅导员、同事、主管、家人的正向回馈与支持协助。

执行就业服务方案

采用工作分析、口头说明、监督提醒、寻求同事的自然支持等方式,就业辅导员支持孟先生按工作流程从事超市理货的工作,做到工作有效率、有品质。

“回收孤儿商品”的工作分析,如下文所示。

回收孤儿商品

因母亲担心孟先生在工作中遇到状况会发脾气,想经常去工作现场看看孟先生的工作情况。就业辅导员也为孟先生母亲提供必要的支持,首先充分考虑她的想法,再一起讨论工作中有可能引发孟先生情绪的状况和有效的解决策略。孟先生母亲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就业辅导员或孟先生的主管,以及在孟先生下班回到家后了解孟先生的工作情形,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协助就业辅导员和单位处理孟先生工作中的心理情绪。因购物高峰期该超市来来往往购物的顾客较多,而且超市还会播放相关产品的广告,可能会让孟先生分心,无法专注工作,为此就业辅导员进行密集支持,使用行为契约和激励机制,并请主管安排员工加强对孟先生的巡查和指导,减少孟先生无法专注工作的行为。

提供持续支持

孟先生能够做独立回收孤儿商品的工作后,就业辅导员撤离工作现场,通过电话访谈百货部主管、孟先生及其母亲,工作现场观察以及和同事面谈,了解孟某的工作情形,对孟先生提供持续支持服务。

效果评估

从2005年至今,孟先生都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并于2009年结婚。用人单位和孟先生母亲都对孟先生的工作表现满意。

总 结

孟先生和他母亲都有强烈的工作动机,父母也期望孟先生能早日出去工作。用人单位有常年雇用障碍者的经验,提供了适合智力障碍者的工作岗位。就业辅导员提供了个别化的支持,有效帮助孟先生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