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5:宾馆清洁工作队就业案例
北京市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 杨超
摘 要
对于那些有就业意愿,但又不能通过一对一的个别安置成功就业的智力障碍者,通过工作队的就业安置促成智力障碍者在社区融合就业。工作队的就业安置模式,让智力障碍者在真实的工作场景里持续丰富个人的职业经验,提高个人的能力,为下阶段的个别安置做好准备。本案例通过1名就业辅导员的持续支持,实现5名中度智力障碍者在宾馆从事保洁工作。
个案背景资料
厉女士,唐氏综合征,培智学校毕业,有职业训练的经历。喜欢听音乐、逛街。日常生活中能自我照顾,能自己做饭,可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区活动,能在超市购物、在社区餐厅用餐,能简单读写,能使用计算器,能与人进行日常交流,只是说话时音量较大,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讲脏话。
周先生,中度智力障碍,培智学校毕业,有职业训练的经历。喜欢听收音机、看报纸。能独立处理个人日常生活事务,能简单读写,能自行乘坐公交、地铁出入社区,能在社区用餐和购物,能与人进行简单交谈,情绪心理稳定。
焦先生,中度智力障碍,没有上学的经历,参加过职业训练。喜欢逛超市、逛公园。基本能自理个人生活,能乘坐公交车出入熟悉的社区,能与人打招呼,会以字词与人进行简单交流。有偷拿他人财物的行为,有时生气了会攻击他人。
高先生,中度智力障碍者,没有上学的经历,参加过职业训练。喜欢逛街,喜欢听歌。基本能自理个人生活,能乘坐公交车出入熟悉的社区,能以短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情绪心理稳定。
金女士,唐氏综合征,没有上学的经历,参加过职业训练。喜欢音乐、舞蹈。基本能处理个人日常生活事务,能与人打招呼,只是讲话时口齿不清、口音较重。通常情况下情绪稳定,只是有时会伤心难过流泪,或者看见同伴难过时自己也会哭得很伤心。当他人未经允许动用她的物品时,会生气地大声叫骂,有时也会因此大哭。
支持宾馆清洁工作队就业的历程
个案需求评估,组建社区清洁工作队
个案评估
首先进行生活能力评估,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使用家用电器、使用社区公共设施和交通等。主要通过家访了解心智障碍者的兴趣喜好、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现况。包括最初由社工到心智障碍者家里进行初次家访,了解个案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和社区生活情况;然后由社工和就业辅导员一起进行第二次家访,进一步了解心智障碍者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情形。
其次,在真实工作情境中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职业能力评估,包括心智障碍者及其家长的就业意愿和职业兴趣,心智障碍者的体力耐力、工作姿势、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技能,以及守时、有始有终、收拾习惯、安全习惯、可靠性、责任心、独立作业、小组合作等工作态度。使用支持强度量表实施评估,作为心智障碍者所需支持强度的参照。
厉女士、周先生、焦先生、高先生、金女士都有外出工作的愿望,只是他们的家人都反对他们外出工作,觉得他们不具备工作的能力。
小组评估
在个人评估的基础上,主要是评估小组成员的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以选取适合的成员组建清洁工作队。通过观察、实作、团体会议等让小组成员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彼此的兴趣喜好和特长,在看见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能看见同伴的优点,在看见同伴的不足时也能看见自己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评估小组成员是否能遵守团队规则、是否能相互关心与支持、是否能合作共事、是否能沟通协作、是否能用小组的力量把事情做好等。
组建社区清洁工作队
就业辅导员把愿意一起去社区进行清洁工作的中度心智障碍者组建成社区清洁工作队,并支持他们选举组长、副组长等职务,讨论相关事宜,如外出工作须知、议事规则、组员职责、想去哪些工作场所从事保洁工作等。
寻找工作岗位
通过网络查询、电话咨询、残联推荐等不同的渠道寻找工作岗位。在寻找工作岗位时,就业辅导员优先考虑小组成员共同的就业意愿,比如愿意去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从事清洁工作、愿意去距离机构近的还是距离自家近的工作单位、愿意在什么时间段去从事清洁工作等。最终在甲宾馆和乙宾馆获得以工作队的形式从事清洁工作的机会,主要从事地面和墙面保洁、卫生间清洁、清洁拖鞋的工作。
评估工作环境
主要评估甲宾馆和乙宾馆的基本资料、整体工作环境和所提供的清洁工作的整体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评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区环境,比如交通。更为重要的是,就业辅导员要亲自在甲宾馆和乙宾馆做3~7次,在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后,才按计划带领清洁工作小组成员进入工作现场实作。
进行工作与小组匹配分析
首先支持工作小组的每位成员轮流去工作现场试做,然后支持两人搭档试做,最后以三人搭档试做,找出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差异。
制定小组安置就业服务计划
鉴于家长不支持个案就业,但个案又有就业的愿望,经就业辅导员和家长多次沟通,家长同意以工作队的形式支持个案就业。
就业辅导员与清洁工作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制定宾馆清洁小组工作计划。
(1)明确工作职务。厉女士担任社区清洁队组长,主要从事扫地和卫生间清洁工作,负责组织组员定期参加学习活动,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工作任务分配,强调工作注意事项或进行工作总结,找出办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周先生担任社区清洁队副组长,主要从事楼梯清洁工作和地面擦拭工作,负责记录组员的出勤状况和工作行为表现,并给组员发放工作奖励金。
焦先生担任社区清洁队信息专员,主要从事墙壁擦拭和卫生间清洁工作,负责收集组员对工作开展的建议,协助组长召集组员开会,给组员发放相关通知,传递相关工作或活动信息。
高先生担任社区清洁队生活专员,主要从事墙壁擦拭、垃圾处理和纸篓清洁工作,负责定期开展组员的外出用餐活动。
金女士担任社区清洁队文娱专员,主要从事楼梯清洁工作和地面清洁工作,负责在休息日组织组员开展音乐、舞蹈等文娱活动。
(2)制定小组工作计划。生活适应目标为管理工作之余的生活,内容包括午休时间的安排与管理、下班时间的安排和管理。心理适应的目标为接纳小组成员,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认识工作伙伴、发现工作伙伴的优点。职业适应目标为小组合作,服务内容为讨论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讨论合作共事的注意事项,按要求完成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支持策略包括就业辅导员的教育与训练,使用工作任务清单与小组检核表,使用奖励机制,使用行为契约等。
提供持续支持
根据甲宾馆和乙宾馆的清洁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如体力、工作姿势、清洁知识、清洁技能、工作品质等,以及小组每位成员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并支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他们个体还不能完成的工作项目。比如擦墙壁,因高某个子高,但蹲姿控制较差,就负责擦墙壁上半部分;焦某个子矮,且蹲姿控制好,就负责擦墙壁下半部分。
效果评估
整体而言,参加机动工作小组安置的心智障碍者在人际互动、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社区参与、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提升。他们都认为去宾馆工作好,去宾馆工作比待在学校好,比待在家里好。
宾馆老总认为丰台利智的清洁工作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宾馆保洁工作的整体提升,很好地彰显了心智障碍者的工作价值。
宾馆的一般员工从刚开始只是和就业辅导员互动,变为每次都会和心智障碍者主动打招呼,在休息之余还会和心智障碍者聊天,对心智障碍者表示关心,如问心智障碍者累不累、要不要喝水。
宾馆的一般工作人员认为丰台利智的心智障碍者待人很热情,每次工作都很开心、很有干劲,能很好地完成指定的保洁工作任务,对自身的工作是有益的补充。
宾馆常住的顾客认为丰台利智的心智障碍者干活认真、卖力,表现礼貌,把墙壁擦得很干净,让人感觉好像重新装修了。
心智障碍者的家长认为通过在宾馆的保洁工作,不仅能丰富自己孩子的生活经验,也进一步开发了自己孩子的潜能,能让自己的孩子生活有重心,生活更有意义。
总 结
这五名心智障碍者的家长都认同工作队的就业模式,也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宾馆做保洁。平时会积极和就业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的工作情况,并给予孩子针对性的肯定与奖励,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会和孩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
这五名心智障碍者有宾馆保洁工作的意愿,喜欢大家在一起工作,平时在工作中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而且之前在机构内一直参加保洁技能的训练,是机构内清洁工作队的成员,在去宾馆工作之前就一直从事机构内宿舍和活动室的清洁工作。
多年以来,甲宾馆和乙宾馆就是丰台利智的心智障碍者日常实习与见习的场所,对心智障碍者有一定认识,且雇主很乐意为心智障碍者提供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
丰台利智成立了支持性就业小组,统筹安排支持性就业工作。有专职的就业辅导员支持社区清洁工作队的工作,有就业督导定期对就业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鉴,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在开展就业安置之前,充分利用机构内的资源和社区的资源对心智障碍者进行职业训练,支持心智障碍者储备在一般场所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