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媒体及其生活界定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人类悄然进入新媒体时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除了少数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学者以外,绝大多数的人们对此并未知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新媒体之所以“新”时,新媒体已不仅仅是作为继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才出现的媒体,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自20世纪60年代末,“新媒体”这一概念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出,并经由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多次在报告中使用以后,便作为一个“热词”受到全世界的青睐。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因为众多学者的热烈探讨而成为一门显学。但是,究竟什么是新媒体?从最初定义的“五花八门”到现在的难以定义,似乎正好确证了新媒体的无限魅力和丰富内涵。因此,要想给新媒体下一个准确而完整的定义显然十分困难。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或维度去理解它。下文将从历史、生成、效应和发展四个维度来认识新媒体。
首先,从历史维度来看,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与“旧”作为标示时间的历史范畴,总是相对性存在,因而新媒体的提出必然首先是基于旧媒体而言的。媒体作为一种融合了某种技术手段的媒介,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任何时代和媒体的关系都是 ‘需要和满足’的关系,任何时代对媒体的选择都有其基本规律,任何媒介在一定时代的被广泛采纳和普遍运用都依赖其对时代的适应。”在农业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的媒体是以口语文字为媒介的口信和书信;工业社会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们的交往需求也极大增强,于是出现了以印刷品和电子为媒介的报刊、广播和模拟电视等;而到了信息时代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和众多微媒体。因此,报刊、广播和模拟电视相对于书信而言是新媒体,互联网、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相对于报刊、广播和模拟电视而言则又属于新媒体。由此,不难发现,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概念。就当前而言,毫无疑问,网络、数字电视、手机、微博、微信、QQ、BBS等都应该是新媒体。
其次,从生成维度来看,新媒体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媒体和媒介作为一组同义词,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连接两方或多方的中介物或信息传递的载体,而所不同的是媒体包含着一定的技术手段。因此,可以说,媒体是融合了一定技术手段的媒介。比如,报纸媒体以印刷和发行技术为前提,而电视媒体则以节目制作和转播技术为支撑。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产生和发展也是因为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变革而引起和推动,因而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必然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学者刘行芳所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在形式上。”当前,新媒体主要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网络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旨在实现资源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的互联互通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由最初以TCP/IP协议进行通信的互联网技术,到大量使用静态的HTML网页发布消息并呈现出聚合与搜索功能的Web1.0技术,再到具有鲜活个性并具有互动与共建功能的Web2.0技术,以及发展到今天的以体验与仿真为特点的Web3.0技术。这为新媒体的形式创新提供了前提。数字技术是运用数字编码以实现信息的传输、交汇与融合的技术。由于信息社会是基于数字技术构筑起来的,因而数字技术自然成为支撑新媒体的核心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移动体之间或与固定体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手机得以大量普及,沟通交流变得快捷、方便。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才使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得以产生。
再次,从效应维度来看,新媒体具有空前的影响力。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物质或载体,追求效应最大化是其本质要求。然而,不同的媒体由于传播模式的不同,导致传播效应也有所不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所采用的传播模式是一种单向性的传播,信息从传播者一方单向地流向社会受众一方。由于这种传播的不可逆性导致在传播过程中缺乏互动,从而使得反馈不易获取。同时,在这种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极易造成传播者进行强迫式传播和受众的被迫式接受。因此,从效应来看,尽管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对社会生活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影响力仍然有限,与以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新媒体传播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技术支撑,形成了一种多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在这种传播中,传播主体在身份上具有二重性,他们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因而容易在传播中进行对话、形成理解和产生共识。同时,新媒体传播还作为一种开放的、即时的、个性化的传播而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农村网民规模达2.01亿,手机网民用户规模6.95亿,搜索引擎用户规模6.02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6.13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4.66亿、即时通信用户规模6.66亿、网络游戏用户规模4.17亿、论坛用户规模1.21亿、微博用户规模2.71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1.37亿、互联网政务户规模2.39亿等。透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网络新媒体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相比,网络、手机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之所以“新”,关键是其具有空前的影响力。
最后,从发展维度来看,新媒体体现着创新与融合。创新作为对现状的突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新媒体的出现就是科技创新的结果。网络作为最早出现的新媒体,其生成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形式的创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媒体融合。有学者就指出:“‘融合’不仅是新媒体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更是新媒体与生俱来的发展特质,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媒体融合。”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新媒体的形式来看,许多新媒体都是媒体融合的产物。在这里,又可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和新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两大类。就前者而言,杂志、报纸与网络的融合形成了电子书和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融合形成了数字网络广播电视;就后者而言,手机与网络的融合形成了智能手机。二是从新媒体的技术保障来看,媒体融合最终体现为媒介技术的融合。任何媒体的存在都是以一定的技术为支撑的,因而媒体的融合本质上是技术的融合。新媒体虽然形式多样,但基本上都是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或移动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果。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各种媒体内容诸如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都可以进行信息编码,从而实现资源的兼容与共享。网络技术则为不同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创新基础上的媒体融合,而融合式创新也必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趋势。
以上从四个维度探讨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虽然不甚全面但基本上做到了整体把握。新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方式,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是虚拟性。新媒体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信息交流与现实交往的延伸或再造,而这种延伸或再造以新媒体的特性——虚拟性为基本前提。所谓新媒体的虚拟性是指新媒体信息传播和交往的非具象化,也就是说,人们在新媒体的信息交流与交往中所接触的只是数字化信息,而不是具体的、形象的和真实的事物。从历史生成来看,新媒体的这种虚拟性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通过这些技术任何信息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地传输、交换和互动。从表现形式来看,新媒体交往的这种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环境的虚拟性。新媒体的交往环境是一种虚拟的环境,比如,虚拟社区、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等。在我国,虚拟社区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人人网、天涯社区和强国论坛。“虚拟社区的建立改变了社会关系,在社区里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有目标地结合,通过社区间的联系枢纽,互不相识的人们连接为一个整体,为同一个目标的实现,同一个话题的创建而努力。”其次是主体的虚拟性。现实交往中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而新媒体交往的主体则是虚拟化的人,他们没有身份、年龄、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等附着因素,有的只是一个符号或代码。然而,正是由于主体的虚拟化,使得人们在新媒体交往中更加自由、从容,甚至坦诚。其三是方式的虚拟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是主体面对面的真实在场,而新媒体则超越了时空限制,建构了一种虚拟在场,主体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电子购物、展开交流探讨,甚至可以领略异国风情。
二是开放性。一般而言,媒体作为一种传播信息和传承文化的公共资源与途径,开放性是其基本特征。然而,不同的媒体在开放程度上却有所不同。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的受众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人,但实际上由于门槛较高,致使进入并不十分便捷,再加上内容的专业性和有限性,因而其开放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释放。与之不同的是,新媒体进出无碍、自由表达和信息共享使其开放性优于其他任何媒体。具体来说,首先,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对新媒体的使用已绝非难事。同时,新媒体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对于进入者没有任何身份限制,可自由出入。其次,由于新媒体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运用新媒体的任何人都享有自由发布信息、表达观点、与人平等交流的权利。当然,这里的自由绝非恣意妄为,制造谣言、诽谤他人、揭露隐私、网络犯罪等行为不仅为道德所不容,更是违法甚至是犯罪。最后,新媒体作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由于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可复制性,进入新媒体空间的任何人都可以浏览和查阅甚至下载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源。特别是由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诞生,使得人们不仅获得信息的内容更多,而且获得信息的速度也更快。
三是交互性。在新媒体传播出现之前,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线性的单向传播。对于这一模式的诠释,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理论,即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什么,并取得了什么效果。显然,在这种传播中,传播“双方很容易被固定为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的角色”,因而使得整个过程缺乏受众对信息的有效反馈,传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后来,基于对拉斯韦尔传播理论的反思,施拉姆提出了以互动为基本特点的循环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把传播双方都看作传播行为的平等主体。值得注意的是,从对人的关怀与尊重这一意义上来说,循环传播理论的提出是对“5W”理论的有力超越。但从实践的维度来看,直到新媒体传播的出现,循环传播才由理论变为现实。可以说,新媒体实现了平等的交互传播,交互性是其基本特征。从新媒体交互性构成来看,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传播主体间的实时互动提供了技术保障,进而使受众可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即时反馈,传播者则能够根据反馈的情况适时调整传播策略。同时,透过技术层面,新媒体交互性的实现还意味着传播主体自主性的发挥,也就是说,在新媒体这个虚拟空间,人们可以不受支配,可以“自作主张”,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新媒体交互性表现形态来看,一方面新媒体既可以是同步交互,也可以是异步交互,另一方面新媒体不仅可以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互,还可以是受众之间的交互,影响交互的因素主要是传播主体的交互能力。
四是个性化。心理学认为,人们总是对独特、个性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偏好,而造成这一偏好的心理基础是需求,也就是说,独特、个性的事物往往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特殊需求。与传统媒体的千篇一律不同,新媒体的个性化特征正是基于对人们不同需求满足的体现。具体而言,新媒体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时空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和方式的个性化三个方面。首先,新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传播方式,已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接收信息或发布信息,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手机、微博、博客、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将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牢牢掌握在手里。”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以及对信息即时性的需要。其次,由于传统媒体内容的相同性和有限性,受众无法选择信息内容,能做的只是选择看哪份报纸和哪个频道。新媒体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如网络和数字电视新媒体都设有时政、社会、经济、军事、教育、情感和旅游等若干板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最后,新媒体作为一个具有多种形式的类概念,决定了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也为人们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借助QQ、微信、BBS和E-mail等的在线互动功能,就有关话题直接展开交流;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媒体定制手机报和自己喜欢的话题栏目;户外新媒体诸如车载电视和广场显示屏等则有针对性地为特殊群体提供信息服务。
五是隐蔽性。众所周知,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要受到传播者的意图和传播效率的限制,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要尽量导向明确、观点明晰、短小精悍,从而才能实现传播的目的。与此不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要隐蔽得多,一方面,从时空来看,新媒体传播超越了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从内容来看,新媒体作为开放的空间,信息资源十分丰富,而与此同时,各种价值观也充斥在新媒体空间中,时刻实现着对人们的渗透;此外,从形式来看,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日常交往传播,而这种传播对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潜移默化的。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在传播中具有明显的隐蔽性。
六是放大性。在传播交往中,所谓放大就是指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变大。基于这样的理解,毫无疑问,新媒体具有极强的放大性。具体来讲,一方面,这种放大性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受众十分广泛。新媒体作为一种平民化和普泛化的媒体,具有十分广泛的受众,特别是新媒体的新形式——自媒体拥有极大的粉丝群体,这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这种放大性源于广泛传播中所形成的集体合力。也就是说,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从而生成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舆论;此外,在新媒体传播中,意见领袖对于信息放大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较有影响力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影视明星等,其言论往往被粉丝所跟随。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领袖通过新媒体发声对于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具有双重意义。
七是勾连性。不言而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同点都在于它们是作为一种媒介而存在的,但不同的是,它们所发挥的联结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具体来讲,在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等媒介的联结是一种一对多的联结,即作者和节目制作者与公众的联结,这种联结是一种浅层次的、被动的联结,也就是说,作者和节目制作者提供什么信息,公众就消费什么信息,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向度的被动接受;而与此不同,新媒体依赖于多种技术而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联结,而且这种联结是多向互动、深度沟通的联结,所以更能密切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以高科技搭建起来的服务产业,与其他领域具有极强的融合性,比如,基于“互联网+”视野而出现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新媒体教育等,也正是因为新媒体具有融合性,才能实现新媒体与其他领域的深入发展。由此可以看到,新媒体也具有勾连性的特征。
二、新媒体的典型类型
新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经由与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的技术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形式。根据形式、功能、历史发展和载体终端的不同,大体可以将其分为门户网站媒体、大众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媒体和移动应用媒体等类型。
(一)门户网站媒体
“门户网站”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一般是指“那些将网络上庞大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分类、整理并提供搜索引擎,让不同的使用者能够快速查询信息的网站”。从这一定义可知,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在于为用户提供快捷的综合性信息服务。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用户,不得不进一步拓展功能和业务,逐渐形成了以“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为一体的“网络超市”。不难发现,这里所说的门户网站主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商业网站,比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网等,通过搜索引擎和资源下载等功能以实现用户对信息与资源的消费。在我国,商业门户网站种类繁多,王学俭教授根据内容的不同将其分为“搜索引擎式门户网站”“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地方性门户网站”,这里不再赘言。除了商业门户网站以外,还有政府门户网站、社会组织门户网站和企业门户网站等。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政务效率的重要举措,本质在于提供公共服务,一方面,通过所设置的机构职责、法律法规、政务动态、政务公开等栏目发布公共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通过网上信箱、网上听证、建议提案、民意征集等栏目开展交流互动,以实现公众的参与权。社会组织门户网站是社会组织旨在向公众介绍某项社会事业、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和联系有志于社会事业的人员而建立的网站。企业门户网站是企业为了让消费者了解其产品和宣传企业形象而开设的网站,本质在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人们信息和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进行信息交流和寻求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二)大众社交媒体
大众社交媒体也被称之为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用来分享和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当前主要有网络社区、博客、微博等。
“网络社区”也称为虚拟社区,最早由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提出,是指在网络空间,一批拥有共同兴趣爱好、情感体验或生活经历的网民依托一定的交流载体而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虚拟生活共同体。作为对现实社区的引喻,网络社区的地域是网络空间,存在一定的人群,群体内部有协作、冲突、调适等形式的互动,还有专门的社区管理。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因而与现实社区中真实的社会生活不同,网络社区中的生活共同体仅仅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群体成员基于一定的兴趣爱好、情感联络、生活经验等聚合在一起,但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存在,人际交往呈现出符号化和超时空性的特点,因而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但反观之,人性却得到了充分展现,自由、平等、民主等社会价值得以彰显。在实践中,基于不同的目的和交流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社区类型。比如,有学者就根据沟通交流的方式,将网络社区分为即时性社区和非即时性社区;根据存在时间的长短,将网络社区分为长期社区和短期社区;根据进入社区的限制程度将网络社区分为三类:一是非某一类群体成员限制进入的社区,如校友录、企业TM群;二是只要用户注册就能进入的社区,如大多数BBS、博客;三是需要验证才能进入的社区,如百度贴吧、各种聊天室。在我国,当前比较典型的网络社区主要有校友录、校园BBS、天涯社区、强国论坛、西陆论坛、驴友之家论坛和名人博客,等等。这些网络社区作为群体聚合的载体和平台,不仅给网民提供了丰富信息,而且其“圈子化”的传播机制实现了群体生活共享,同时所形成的虚拟性生活也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网民的个体心理、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顾名思义,“微博”即微型博客,是博客的一种发展形式。微博最早出现于美国,2006年美国人多尔西、威廉姆斯等创建了Twitter网站,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微博始于2007年,当时出现了诸如饭否、叽歪、嘀咕、贫嘴和滔滔等一批类似于Twitter的专业性微博,但由于管理和技术等问题导致其生存举步维艰。直到2009年以后,随着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微博功能的开辟,微博才开始为人们所广泛认知和接受。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71亿,网民使用率为37.1%,手机微博用户为2.41亿,网民使用率为34.6%。作为一个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微博传播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传播主体的草根化,即微博设置“零门槛”,普通公众成为传播的主力军。二是传播关系的圈群化。一般而言,微博用户主要倾向于关注朋友、同学、同事和亲属等熟人,以及拥有共同话题的人,因而形成了一个“朋友圈”。三是传播过程的实时互动化。微博作为一种自主的传播,传播主体可以随时随地与关注自己的人和自己关注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四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由于传播主体的扁平化和传播容量的有限性,致使传播内容只能是“只言片语”。四是传播方式的病毒式与裂变化。微博传播关系的圈群化实际上构建了一种立体化的传播结构,这种立体式的传播结构和快捷性的传播速度“使得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在短时间内呈现 ‘核裂变’式的增长”。五是传播模式的多级化。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传播动力源自记录生活、表达心情,因而是一种人内传播,但在与被关注者互动以后,即形成了人际传播,随着以共同话题为纽带的“圈子”的生成,又形成了群体传播,而后由于关注者的持续增多,又会形成大众传播。因此,微博传播是一种由人内向人际,再向群体以及大众传播的多级化传播。正是基于以上特征,微博传播较其他传播方式更具优势,因而也更受人们青睐。目前,微博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参与、社会教育、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尤其是以微博问政为形式的政治参与,不仅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而且满足了公众的政治参与需求,也有力地培育了公民的法治意识。
(三)网络直播媒体
网络直播媒体,是指运营商向用户提供的以实时场景播送和交互为形式的网络服务。网络直播源于电视直播,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迅猛发展,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涌现出了不少网络直播平台,如花椒直播、斗鱼直播、熊猫TV、水滴直播、腾讯直播等。这种平台由于具有信息适配、深度交互、分享体验和视听感染力,因而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在线网络视频直播用户在2018年将接近4.6亿人。可见,网络直播走向全民化必将成为趋势。但是,综观网络直播,我们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就目前而言,娱乐还是网络直播的主要内容,占到了54%,在线教育则只有21.2%,并且网络直播的主播多为90后女生,而用户更常见于带有窥伺和狂欢心理的“宅男”。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主体上来看,网络直播都还处在一个非理性的发展阶段。
(四)移动应用媒体
移动应用媒体,就是常说的移动App,是针对手机这种移动终端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或者无线网卡业务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服务,最典型的移动应用媒体主要有手机微信和手机报等。
微信作为一款旨在进行互动交流的应用程序,不仅继承了其他媒体的文字功能,还增加了语音功能,这使其传播更加自由、快捷和精准。故而,有学者指出,“如果说腾讯QQ是基于文字的聊天软件,那么微信则是将语音聊天作为其撒手锏的移动应用”。不仅如此,微信的人际和群体传播模式所构建的移动社交平台也十分吸引用户。特别是以“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为基础形成的熟人近距离交际圈,以“附近的人”为基础而形成的中距离交际圈、以及以“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所建立起来的远距离陌生人交际圈,“建构了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让位于不同空间距离的人们都能够更有效和更精准地进行网络交往”。以QQ好友和手机联系人形成的“朋友圈”为例,从传播主体间的关系来看,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因而微信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现实中的社交关系通过网络进行可虚拟的重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关系传播;从传播模式来看,微信朋友圈里的传播应属于一种群体传播,只要用户发布信息,圈里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并且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互动;从传播内容来看,微信朋友圈里多是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链接发布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分享,生成了一个氛围很浓的生活共同体。鉴于此,朋友圈毋庸置疑地成为微信诸多板块中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
手机报作为传统媒体报纸与手机媒体相融合的产物,是指以手机终端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媒体报纸的新闻内容传播给手机用户的一种媒体形态。其基本特点是:内容精练、阅读方便和用户广泛。手机报的类型主要有彩信型和网络型两种,所谓彩信型手机报是指将报纸的新闻内容以彩信的形式通过电信服务发送给用户的形式。由于彩信的容量受到限制,一般是50kbps,相当于7000字左右的图文信息,因而彩信型手机报的信息内容只能是对报纸的摘要和缩编。从获取途径来看,彩信型手机报需要用户提前订制,然后移动运营商再按照要求及时发送彩信给用户。所谓网络型手机报是指用户通过手机终端上网浏览新闻的形式。严格意义来讲,网络型手机报实质上就是网络新闻,只是所用终端不同而已,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手机上网来浏览新闻确实满足了用户对便利性与个性化的需求。与彩信型手机报不同,网络型手机报的用户不需要提前预订,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而且内容十分丰富。也因为如此,随着网络技术与手机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推出,网络型手机报将成为手机报最主要的形式。
三、新媒体生活及其影响
关于“生活”,《汉语大辞典》中的定义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说,生活本质上是行为活动的总和。人作为社会的存在,其生活的形态,按照内容来划分,大体可分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按照场域来划分,可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新的交往方式出现后,自然就会对已有的生活产生影响,进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鉴于对“生活”这样的理解,“新媒体生活”就可以定义为:运用新媒体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在这里,新媒体已不仅仅只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同时它还规定着活动的方式,以及预示着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和传播优势,以新媒体作为载体和媒介的交往活动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已经对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新媒体活动对政治互动的影响。政治互动作为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人们对信息的充分获取与参与渠道的广泛畅通为前提。在前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然而,由于这些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较差、传播内容受限、实际受众较少等,造成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不充分,甚至是“无知”。与此同时,政治参与的渠道也因为大众媒体反馈机制的缺乏和正式参与渠道的途径少、门槛高、效率低等因素,而导致政治参与的渠道单一且不畅通,从而难以产生互动行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空间的开放性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同时,各级政府为适应新媒体形势,积极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知情权,这为人们的政治互动奠定了基础。就政治参与的渠道而言,基于新媒体形成了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所谓正式途径,就是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新媒体开通了与公众互动的通道,比如,网络办公、政务微博、网上听证、网上举报等,通过新媒体公众可以进行政务表达,给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政府也可以了解到社情民意,及时改进工作。从这一点来看,新媒体促成了公众与政府的直接互动;所谓非正式途径,就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或重大问题,公众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致使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立法,从而加强社会管理。总之,在实践中,新媒体作为一种立体化、个性化的媒体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保障了人们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促进了政治互动的广度、深度与效度。
其次,新媒体活动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新媒体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是知识经济的产物。也就是说,新媒体本身是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存在的。但是同时,新媒体传播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行为的改变,尤其是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从营销模式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营销以企业、产品为中心,注重对消费者的推送,是一种“生拉硬拽”,而新媒体营销则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关系和情感的建立,强调“深度卷入”。从消费模式的角度来看,比起传统消费方式的耗时费力,人们更愿意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这是因为,一方面,新媒体空间的商品和服务品种丰富、物美价廉,小到一支笔,大到一套房,从实物的,到虚拟的,都可以在新媒体空间中找到;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不仅省时、省钱、省力,而且方便快捷,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达,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商品。新媒体消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新媒体实物消费,二是新媒体虚拟消费。新媒体实物消费实际上是对传统实物消费方式的延伸,只不过物品的选择和支付都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体来完成。所谓新媒体虚拟消费则是指消费者消费的是某种虚拟的实在,比如,某种体验、权限和概念等。当前,新媒体虚拟消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体验惊险与刺激,实现自己的英雄梦,从而得到虚拟满足。总而言之,新媒体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再次,新媒体活动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新媒体之所以会出现,根本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因而一定意义上新媒体就是生产力的体现。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科学论断来看,作为生产力的新媒体必然决定着作为生产关系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在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后,社会交往的基本模式因受到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具体而言,新媒体对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媒体突破了社会交往的时空限制。社会交往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维度展开的,不管是上街购物、看电影,还是读书、实验、做研究,都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条件下来完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光速传播突破了社会交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或者说,新媒体技术使社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形式,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多种事情,使不同的事情处于相互平行的时空中”,通常所说的“分身乏术”似乎已成为历史。二是新媒体拓展了社会交往的范围。传统的社会交往多是现实的熟人之间的在场交往,而新媒体则构建了一种虚拟在场,使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展到了陌生人社会。在虚拟空间,人们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传情达意、交流互动,从而实现交往需要的满足。三是新媒体使社会交往更加容易。新媒体交往作为一种虚拟交往,摒弃了现实交往中社会身份诸如地位、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干扰因素,致使交往更加自由、平等与轻松。同时,新媒体的交往是一种多级交往,既包括了人内交往,即本我和超我的交流互动,也包括了人际和群体交往,还包括了大众交往。因而,通过新媒体可以很容易实现社会交往的多级转换。
最后,新媒体活动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为人类生存提供动力和范式。作为意义的存在,“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流动、演化着的生命过程,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一种向外 ‘扩散’和 ‘传递’的冲动。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然而传播又不能离开媒介而进行,从口语文字媒介到平面印刷媒介再到现代电子媒介,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媒介变革都引起了文化传播的革命。当前,人类传播已经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作为现代技术支撑的新型媒介,新媒体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优化了文化传播系统,而且更新了文化传播模式,还丰富了多元文化形式。第一,新媒体实现了文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文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在新媒体传播下,文化传播者再也不局限于专门的人群,而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文化。同时,文化传播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也不再界限分明,往往既是发出者又是接受者。对于传播渠道而言,新媒体具有极强的整合力,使传统媒体的功能集于一身,不仅有文字、图片,还有声音和视频,形成了一个多媒体的传播平台。同时,新媒体形态多样且富有个性化,使文化传播更具吸引力。第二,新媒体实现了文化传播由单项传递向双向互识的转变。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人的社会交往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文化传播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实现”。传统媒介传播作为一种表象和肤浅的交往,文化意义往往是线性注入,导致了文化的强迫式接受。与此不同,新媒体提供了探讨、交流、互动的场域,传播主体可以通过对话共同理解和挖掘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实现文化共识。第三,新媒体空间作为一种开放的场域,任何文化形态都可以并存。同时,作为一种人造物,新媒体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