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众筹是目前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筹资方式,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的研究领域。
之所以关注众筹,是因为我在博士阶段一直从事“逢低买入机制”(也可以称为“团购”)的研究。而“逢低买入机制”与众筹之间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其一,交易需要人数的保证。在“逢低买入机制”中,参与人数越多,成交价格越低;在众筹中,“众筹成功”需要所有支持者的总投资金额达到一定要求。其二,销售/投资过程中早期的参与者对后来者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随着近年来“逢低买入机制”的商业应用逐渐式微,我将一些精力转移到了众筹的研究当中。
在诸多众筹类型中,我重点关注了奖励型众筹。究其原因,一方面,奖励型众筹为支持者提供的回报通常为有形产品,使得其更容易与“逢低买入机制”进行对比;另一方面,这一类众筹的研究更容易应用运作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因此,结合奖励型众筹的商业实践,本书将重点介绍我目前完成的两方面工作。第一,针对国内知名的两家奖励型众筹平台,即京东众筹和淘宝众筹,研究了影响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且对这两家平台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其中,对于最小和次小投资金额的分析以及对这两家平台的对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针对淘宝众筹的实践,我提出了奖励型众筹的混合机制,并分析了在混合机制下项目发起方的最优定价策略。虽然已有部分研究对不同的众筹机制进行了对比,但混合机制是由我最先提出的,也是最先进行研究的。这一工作对理解奖励型众筹的运作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本书介绍的内容之外,我还关注了奖励型众筹涉及的其他一些问题,部分研究已经得到了一些结果。不过,这些结果还不够系统,管理内涵的挖掘尚不全面。因此,本书将在第五章中介绍这些问题,而不讨论相关的研究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或进行交流。
值此付梓之际,要特别感谢刘宁悦、王建才、张莲民、徐小林、庄峻等教授提供的支持与建议,也要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石美琳、穆咏雪、张秋丹、阚兴金等同学的支持。同时,也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1401013、71871024、91746116)对本书研究工作的资助。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研究中难免出现一些疏漏。仅以本书作为对奖励型众筹的一点有益探索,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关磊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