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激古琴系列:入门琴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05/33059705/b_33059705.jpg)
一、记谱诠释
—— 散。空弦音。
—— 泛。泛音
—— 泛起。泛音开始
—— 泛止。泛音结束
—— 外,徽外。指十三徽以外的地方
—— 如一。要求如同一声
—— 至。到、到达
—— 不动。左手按音方法的提示
—— 再作。反复,另有“再二作”反复两次、“再三作”反复三次。
—— 从头再作。从头反复
—— 从
再作。从
反复
—— 曲终。乐曲结束
【右手指法】
—— 勾。中指向内弹。
—— 剔。中指向外弹。
—— 抹。食指向内弹。
—— 挑。食指向外弹。
—— 劈。大指向内弹。
—— 托。大指向外弹。
—— 打。名指向内弹。
—— 摘。名指向外弹。
—— 历。连续挑奏的缩写,传统演奏法中也代表速度较快的连挑。
—— 轮。在同一弦上作“摘、剔、挑”三声,传统演奏法中多为急速演奏。
—— 撮。双音演奏法,分“小撮”与“大撮”两种。弦距近为“小撮”,用“勾、挑”演奏;反之为“大撮”,用“勾、托”演奏。
—— 反撮。大撮之后,再用“剔、劈”演奏。
—— 拨。食、中、名三指同时向内弹拨相邻两根弦。
—— 剌。读作“辣”。通常与“拨”连用,食、中、名三指同时向外弹拨相邻两根弦。
—— 双弹。连续“剔、挑”相邻两弦。
—— 叠蠲。一种装饰音指法,根据不同的装饰音,有两声、三声、四声,指法为先“抹”后“勾”。
—— 滚。快速用“摘”的指法由高音向低音弹奏三四根弦以上。
—— 拂。通常与“滚”连用,即快速用“抹”的指法由低音向高音弹奏三四根弦以上。
—— 打圆。在两根不同的弦上用“挑、勾”或“托、勾”指法演奏一种特殊的节奏型:
。
—— 锁。反复在同一根弦上用各种指法连续演奏曰“锁”。有长短之分,“抹、勾、剔”“抹、挑、抹”居多。
—— 琶音。分解和弦弹奏法,以“勾、抹、托”为主。
【左手指法】
—— 大指。
—— 食指。
—— 中指。
—— 名指。
—— 跪指。
—— 小指。
—— 上。走音,按弹得声后,向高一音位或多音位移动,区分于滑音。
—— 下。走音,按弹得声后,向低音位移动,与“上”相反。
—— 进。与“上”弹法相似,但只“上”一音。
—— 退。与“下”弹法相似,但只“下”一音。
—— 复。“进”或“退”后回到原位。
—— 撞。在特定节奏内的“进复”。
—— 往来。左手按弦得声后,作连续多次的“进复”。
—— 猱,通“揉”。左手按弦得音后,在音位的左侧作不同幅度及不同节奏的“退复”,根据音符时值而定。
—— 绰。即上滑音。左手按弦得音后,向上滑至指定音位。
—— 注。即下滑音。左手按弦得音后,向下滑至指定音位。
—— 忤。快速的向上走音。
——帿掐起。左大指、名指同按一根弦上的相邻两个音位,左大指掐弦得名指所按音位。
—— 掩,左名指按弦,大指在同一弦的上一音位或指定音位扣弦得声。
—— 带起。名指按弦得声后,将弦提带而起得该弦之空弦音。
—— 爪起。大指按弦得声后,将弦提带而起得该弦之空弦音。
—— 推出。中指按弦得声后,将弦向外推出,得空弦音高,常用于第一弦。
—— 放。名指按弦得声后,放开其按音之弦,得该弦之空弦音。
【组合指法】
—— 掐撮三声。有固定节奏型的技法,常用于句尾。节奏为:
,其顺序为先“撮”,后“掩掐”,再“撮”,再“掩掐”两次,最后“撮”。故得名“掐撮三声”。
—— 分开。左指按弦待右指弹弦出声后,进到上一音位,随“复”到原音位的同时,右指弹弦出声。通常节奏型为:
。
—— 应合。顾名思义,通常指空弦与按音相应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