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势 谋大局 出大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获奖成果集1975-201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9月,前身为国务院工资理论小组。该小组是1975年初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着手进行全面整顿,纠正极左经济理论观点,为解决多年遗留的工资问题而成立的,是小平同志的一个理论参谋部。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国务院工资理论小组被迫停止,为了保存这支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研究力量,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的直接关心下,着手筹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性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成立之初,我国十年文革浩劫接近尾声,经济所成为老专家从“牛棚”回到科研岗位的中转站,国内一批知名经济学者汇聚于此,成为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溯源地。后几经变革,最终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

自成立以来,经济所紧密结合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发展改革委的决策需要,紧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时代脉搏,针对各个时期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薛暮桥等完成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原经济史研究室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经济发展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等,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王积业等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重要论断,王建提出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思想,刘福垣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中为重、全方位开放”新发展观,陈东琪等提出的财政货币“双稳健”调控理念,被中央宏观决策采纳或参考,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近期完成的《面向2020年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被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组作为参考资料,并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所始终走在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前列,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发源地、国家产业政策研究的孵化器、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的主阵地、政府调控与竞争政策研究的主力军。建所以来,经济所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年获第23 届国际管理学界最高奖——国际管理科学弗朗兹·艾德曼奖,是迄今为止我国内地唯一获此奖励单位,并获得部委级奖励40 余项,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农业发展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国有经济与企业改革发展等研究领域,本书就收录了其中的部分优秀成果。

经济所走过的40年历程,是积极探索、奋力拼搏的40年,是硕果累累、成绩非凡的40年,是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40年。四十而不惑,经济所历经波折,不仅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探索出了可以发扬光大、可资借鉴的办所经验和方法。一是坚持观大势、谋大局、出大策的办所方针,始终把为党中央决策和委中心工作服务放在首位,集中优势资源研究关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社会影响广的成果。二是坚持理论与政策并举的研究导向,既注重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又注重围绕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开展应用研究,实现政策研究引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支撑政策研究。三是坚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工作重心,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为青年科研人员搭架子、压担子,让科研骨干走上台、唱主角,涌现了一批具有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打造出具有战斗力和富有创新力的科研团队。四是坚持制度和文化建设并重的管理理念,积极构建符合智库运行规律、适应经济所特点的管理规则和制度体系,倡导“为祖国奉献、为国家服务”的职业理想,增强全所职工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科研方向正确、高效运行。

面向未来,经济所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也相当复杂,政策研究可作为的空间更大。经济所要充分利用建所历史长、学科门类全、人才队伍强、科研氛围好、社会影响大的优势,围绕服务中央宏观决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针对经济新常态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宏观政策研究,进一步提高战略谋划和综合研判能力。要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委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联系,深入基层、对接实践,密切与国内外高端智库合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出更多精品、创更优品牌,全面提升科研创新力、决策支撑力和社会影响力。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属、宏观经济研究院管理的综合性研究所,经济所是宏观院创建国家高端智库的中流砥柱,还要主动适应发改系统定位转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智库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加快形成紧跟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竞争的新优势,为国家发改委职能定位转型和宏观院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做出新贡献。

img

201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