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肥胖、减重手术与胃食管反流问题,预防及治疗
季 峰 胡志伟 汪忠镐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候群。当人体摄入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超过一定数值时即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因体脂增加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身高 2,单位kg/m 2,BMI>24kg/m 2者称为肥胖症。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EL-Serag报告了肥胖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研究表明,肥胖能导致一系列疾病,肥胖几乎能2倍地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癌的风险。研究人员荟萃分析发现9组研究中的6组显示肥胖和胃食管反流病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增加了50%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而肥胖增加了2倍的这种可能性。在6组调查肥胖和反流性食管炎相关性的研究中,肥胖增加了76%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风险。综合的7组研究显示,BMI为25或更高的人中,食管腺癌的风险增加了2.1倍。6组研究综合显示,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患胃贲门腺癌的风险增加了68%。
肥胖介导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机制可能是肥胖者腹内压增高,进而使得胃内压增加、胃食管压力梯度增加,促进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并且肥胖者还存在食管非特异性动力失调、食管廓清能力降低、胃排空延缓。此外,肥胖还与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有关,这些疾病可能通过激活脂肪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免疫介质间接影响胃食管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腺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国外研究发现体质量指数(BMI)与食管远端酸暴露、酸反流次数和弱酸反流次数直接相关,且肥胖者的症状指数阳性率较高。也有报道腹部肥胖与症状的严重程度、近段反流有关,而BMI与其无相关性。Ponce等在西班牙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BMI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显著危险因子,体质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kg/m 2)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相应增加7%。日本对反流性食管炎与肥胖症相关性进行的一项调查认为BMI增加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肥胖对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的影响是否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结论相同,尚无客观数据。年媛媛发现肥胖组的DeMeester评分、pH<4反流时间百分比、反流周期数、最长反流时间、直立位酸反流的平均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偏胖组的各项反流指标相较于正常组更高,但仅直立位酸反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BMI≥25(亚太肥胖标准)和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反流具有明确相关性,偏胖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仅可能有促反流的倾向。
对于肥胖症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前研究认为,保持正常体重对减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有帮助。Mandeep等对胃食管反流病中肥胖及极度肥胖者的饮食、运动、行为干预,进行减肥治疗,发现减肥可以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并发症及伴随病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1.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从而配合治疗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而且自觉地长期坚持是肥胖症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
2.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轻度肥胖者,控制摄食总量,采用低热量、低脂肪饮食,避免摄入高糖类食物,使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能使体重每月减轻500~1000g而渐渐达到正常标准体重,不必用药物治疗。
中度以上肥胖者更需严格控制总热量,女性患者要求限制进食量在5~6.3MJ(1200~1500kcal)/d,如超过6.3MJ/d者,则无效。男性应控制在6.3~7.6MJ(1500~1800kcal)/d,以此标准每周可望减重1~2磅。食物中宜保证适量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占总蛋白量的1/3较为合适),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g。脂肪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同时应限制钠的摄入,以免体重减轻时发生水钠潴留,并对降低血压及减少食欲也有好处。如经以上饮食控制数周体重仍不能降低者,可将每日总热量减至3.4~5MJ(800~1200kcal)/d。据研究,饮食治疗早期蛋白质消耗较多,以致体重下降较快而呈负氮平衡,当持续低热量饮食时,发生保护性氮质潴留反应,逐渐重建氮平衡,于是脂肪消耗渐增多,但脂肪产热量约10倍于蛋白质,故脂肪组织消失量明显少于蛋白质组织量,而蛋白质相反合成较多时,反可使体重回升,这是人体对限制热量后的调节过程,因此饮食治疗往往效果不显著,在此情况下,宜鼓励运动疗法以增加热量消耗。
3.药物治疗
对严重肥胖患者可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仍有待探讨,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的危险,以作出决定。需要告之患者的是药物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不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药物即使取得疗效,但一旦停药,体重会出现严重的反弹。
4.外科治疗
减肥手术,又称肥胖症手术,指针对严重肥胖人类,以减肥为目的的一系列医疗治疗手段。美国通常通过植入设备控制胃容量,例如:胃束带,或者物理缩小胃容量,缩胃手术或者是缩短小肠,胃旁路手术等。长期研究显示减肥手术可以长期减重不反弹,治愈Ⅱ型糖尿病,改善心脏病症状,肥胖者患者10年死亡率从40%降低为23%。
(1)袖状胃切除手术
【方法】
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cm幽门以上胃窦,沿胃长轴切除胃的大部,切除全部胃底,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容积在60~80ml左右。
【原理】
减少胃容量,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荷尔蒙分泌。
【优点】
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态,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
【评价】
袖状胃切除术对Ⅱ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欧洲广泛采用的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缩胃手术的效果介乎于胃绕道与胃束带之间,安全性也介乎于两者之间,因此是一个相当“中庸”的手术。如果与胃绕道比较,缩胃手术并无进行肠道重建,因此长期不会有维生素缺乏而产生的贫血、骨质疏松等后遗症。此外,亚洲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接受缩胃手术后,仍可定期接受胃镜检查胃部,与胃绕道手术不同。与胃束带手术比较起来,两者同为限制型的手术,但缩胃手术并无在人体内放置任何外物,因此不用担心腹内外物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如此看来,缩胃手术似乎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手术,但是此手术涉及切除部分胃部,切除后是不可还原的。因此,患者必须考虑清楚才接受手术。另外缩胃手术亦有代谢的效用。医学界发现,术后食物增快进入肠道,有助医治Ⅱ型糖尿病,但实际原理有待进一步医学研究证实。
此手术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大大减少食量,但手术后体重并非必然会自然下降,手术后如果不加以节制饮食,食量也可回升,患者也有机会复肥。因此无论进行了哪一种减肥手术,患者仍要注意饮食及保持运动,才能有理想的肥胖治疗效果。缩胃手术因有胃部的切割,因此饮食亦须以渐进方式进行。基本原则与胃绕道术后饮食相同。至于高热量饮料亦需完全避免。以免体重下降不理想。三餐以定时定量均衡营养为主。
(2)胃旁路手术
【方法】
一方面通过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远端空场合小胃囊吻合,使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从而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
【原理】
改变肠道结构、关闭大部分胃功能,减少胃的空间和小肠的长度。
【优点】
减重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可望长期保持。
【评价】
在减重和糖尿病手术中,胃旁路术研究较早且较多,对伴有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最好。
胃旁路手术指一系列类似的、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外科手术,其共同特征为:手术首先将胃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较小的上部,和较大的下部,然后截断小肠,重新排列小肠的位置,改变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外科医生已经研发了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案,形成了胃旁路手术的几个分支。根据美国国家健康中心2008年的数据,2000年后胃旁路手术已经取代缩胃手术,成为美国最流行的减肥手术,每年开展约10万例。胃旁路手术正在逐渐被胃束带手术取代。
(3)胃束带:
胃束带,全称为腹腔镜用可调节胃束带减肥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手术束缚在胃上部,可以通过注水调节松紧的硅胶制束缚带。胃束带手术的目的是治疗肥胖症。可调节胃束带手术是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四种最佳疗法之一,也是目前美国和欧洲使用率最高的疗法。
治疗肥胖症的医学手段主要为:袖状胃切除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复杂而严重,已经淘汰);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较严重,仅适合BMI45以上的极度肥胖病患或者BMI35以上同时患有肥胖引起的其他疾病的病号,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腹腔镜下胃束带手术(较流行,推荐适合BMI35~45病患)。
(4)胃大弯折叠减肥术:
减重原理与袖状胃切除术基本相同,主要是减少胃容量来限制食物摄入而减轻体重。近期Abdelbaki等总结文献报道表明,胃大弯折叠减肥术具有与其他限制型减重手术相当的疗效,术后6个月、12个月平均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分别为51%~54%和53%~57%。由于胃大弯折叠减肥术不需要行胃壁切割和吻合,故手术创伤更小;此外胃大弯折叠减肥术不需要昂贵的胃束带或切割吻合器,使手术费用明显减少,被认为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减重术式。Fried等报道对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行胃大弯折叠减肥术,术后6个月96.9%的患者糖尿病得到改善或治愈。除了2型糖尿病外,其他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胃大弯折叠减肥术术后也可得到显著改善。胃大弯折叠减肥术优点:①方法简单;②安全性高;③体内无植入人造材料;④价格便宜(总费用仅需2万多元,其他减肥手术费用都大于4万元);⑤可逆(可以再次手术拆除缝线复原)。胃大弯折叠减肥术缺点:国外至今只有极少数报道,尚无大宗病例或长期应用的报道,可能减肥效果较袖状胃切除术稍逊色。
参考文献
1.Hampel H,Abraham NS,EL-Serag HB.The skinny on obesity and reflux.Gastroenterology,2006,130:1925-1926.
2.年媛媛,王学勤,孟宪梅.体质量指数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国际消化病杂志,2015,35:363-365.
3.Sara E,Maria PR,Michele PLG,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obesity,where is the link?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6536-6539.
4.Fisichella PM,Patti MG.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morbid obesity:is there a relation?World J Surg,2009,33:2034-2038.
5.Emerenzian S,Ribolssi M,Balestrieri P,et al.Abdominal fat but not BMI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of symptoms and proximal extent of acid and weakly acid reflux in patients with GERD.Dig Liver Dis,2012,44S:S150.
6.Hotte C,Vela M.Body mass index and percent fat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eflux in a Veteran hospital review.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S14.
7.Ponce J,Vegazo O,Beltran B,et al.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Spain andassociated factors.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6,23:175-184.
8.MoklF,KusanoM,Mizuide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reflux oesophagitis and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syndrome in Japan.Alimentary.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07,26:1069-1075.
9.Mandeep S,Jaehoon L,Neil G,et al.Weight Loss Can Lead to Resolu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mptoms: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 Trial,nature publishing group.Obesity,2012,10:1038-1052.
10.Abdelbaki TN,Huang CK,Ramos A,et al.Gastric plication for morbid obesity:a systematic review.ObesSurg,2012,22:1633-1639.
11.Fried M,Dolezalova K,Buchwald JN,et al.Laparoscopic greater curvature plication(LGCP)for treatment of morbid obesity in a series of 244 patients.ObesSurg,2012,22:1298-1307.
12.Talebpour M,Amoli BS.Laparoscopic total gastric vertical plication in morbid obesity.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7,17:79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