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但科技人才居于核心位置,因为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科技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3],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 培养科技人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活动,并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服务、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的科技活动人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已成为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使之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人才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问题,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4]“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5]他认为创新的实质是人才。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6],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7]。这里的人才优势主要是科技人才优势,因为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人才在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说明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为培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8]只有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首位,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才能造就出高质量、创新型的人才大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党中央高度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发展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9]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下,未来经济的主导力量将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势在必行,十分紧迫。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2016年5月30日,在中央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10]他还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11]这充分说明科技创新人才、科技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作用,尤其是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间转瞬即逝,需要通过科技人才解决的难题还非常多。如果到203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时间紧迫,形势严峻,因此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四)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靠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3]中国真正强大起来要靠人才,靠科技创新,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只有拥有一定规模和素质的科技人才,才能有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有国家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根本保障。
二 培养科技人才面临的问题
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政策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思想观念仍存在重党政轻科技、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考核评价激励措施不完善,科技人才的保有量低,人才的结构与分布不合理,人才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不通畅,产学研各自为政,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水平较低等,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以下仅从科技人才的总量、分布、结构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一)科技人才总量不相称
由于受官本位思想影响,社会精英挤于仕途,职业官吏总量过剩,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在我国的历史名人中,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群星灿烂,光彩惹眼,而科技名人则凤毛麟角,少得令人心寒。这足以证明人才结构的单一性,即官才有余,器才罕见。虽然1840年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打击下有所顿悟,先后在洋务派、变法派推动下,开办了许多实业性学堂,培养科技人才,但与以读经书为主的科举士子相比,科技人才的数量微不足道。
当今社会,在我国的人才总量中,文武官员的数量仍然较多。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在数量上出现饱和状态,国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精简分流。而科技人才的总量却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振兴的人才瓶颈。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我国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偏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7000多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44%。看上去总量不小,但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个历史上科技长期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总量还是太少,且大部分人才不具备本科学历,这样一支人才队伍与我国21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极不相称的。
(二)科技人才分布不合理
在科技人才的地域分布上,我国东中西部差别巨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奇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各种妨碍人才地区间流动的障碍被逐步拆除,市场机制成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发达、政策宽松、工作和生活条件优越等方面的优势,对人才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现在还在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还在流,甚至还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使地区之间在人才数量上的差异不断拉大,各区域科技人才比重与其地理面积比例严重失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而这些人才正是西部地区急需的紧缺人才,其中多为高级人才,致使西部地区人才严重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及科技能力的创新,也加剧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距离越拉越大。
在科技人才的行业分布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差别较大,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人才严重匮乏。“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现在主要集中在独立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大企业的规模和量相对要小得多。目前,国家级的研究中心95%设在高校和科研院所,1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上都在高校和研究所,‘973’‘863’项目的计划主体也大部分在高校和研究所,大部分的科技奖励授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由于各方面相隔离的体制制约,产学研一体化很难实施,即使在150多家中央企业里面,科研院所和生产经营单位‘两张皮’的现象也还没有很好地解决。”[14]从实际情况看,相当多的企业缺少研发人才,因而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别人,特别是受制于国外企业。有的企业负责人说,他们的科研成果在某个领域已经做到了国内甚至世界一流,但要出更多的一流成果很难,因为缺少研发人才,没有这样的创新团队,企业研究院只有十几个博士,而一个大学就有几百个博士,建议政府支持企业把自主创新主体发展成为人才主体,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在科技人才的城乡分布上,部分大城市人才济济,县以下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普遍缺乏人才。长期以来,基层人才荒、基层人才断层、逃离基层等现象较为突出。基层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往往费尽脑筋,但愿意在基层工作的人才仍然不多。一些新就业大学生只是把基层当跳板,并没有长期扎根的打算。有些年轻人才被培养成熟后,也出于种种考虑离开基层,或者被上级机关调走,市里调区县的人才,区县又调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在基层发展难、生存难,基层的就业政策和工作环境远不如大城市。基层人才感到学习机会少,视野受影响,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小,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少,职务职称晋升渠道不畅、步伐较慢。而且生活不便,待遇低下,对子女的学习就业也有影响。不少基层人才不满于长期处于“低薪高压”状态,感到付出与所获报酬不成正比,因此要“人往高处走”,进入大城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15],也充分说明当前基层严重缺乏人才。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科技需要人才,没有科技人才的有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现代农业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
(三)科技人才结构性缺乏
目前我国科技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研人员大而不强、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世界级科技大师和“高精尖”人才奇缺、高技能人才少、培养和使用脱节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16]
创新型科技人才缺乏。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在科技人才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创新,他们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具有较高的创造力,是创新型和科技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总量不足,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工程与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从事信息学科、基础学科、资源与环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较少,不能适应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较少,人才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
战略科技人才缺乏。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发展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的战略科技重大项目,支撑中国的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变为领跑。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高各个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非常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推动我国的国际合作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在此进程中,优秀的国际化人才非常重要,特别是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尤为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多层次的系统设计,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这支人才队伍关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关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关乎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而目前,我国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非常缺乏。
科技领军人才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就是科技带头人,是在某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中作出卓越贡献,处于领先地位,并起到某种引领和带动作用,可以带领一支科技队伍获得科研成果的专家学者。他们总能站在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预见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我国科技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稀缺。有统计表明,我国世界级科技大师非常匮乏,拥有的世界一流科学家仅有100多人,只占世界的4.1%。由于领军拔尖人才稀少,有大楼无大师,导致我国虽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但很多领域尚处在世界科技创新的“跟跑”地位,少有世界级科技成果。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科技领军人才,很多高科技领军人才要靠引进,自身发现和培养的不多。我国是科技人才大国,虽然科技论文世界第一,专利世界第一,但是创新落后,说明我国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高技能人才缺乏。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这种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是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17]目前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都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也比较弱,一些企业家反映,很多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三五年之后才能成为合格技术工。
培养和使用脱节。这主要表现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科技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科教不能很好融合,校企没有真正合作,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差。人才培养机制不能很好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动能,培养和实践脱节,学校的课本和课程体系更多围绕着培养科学家设计,而没有很好考虑面向职业和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乏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结合创新活动培育人才的具体措施。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创新思维欠缺,出现科技人才的低能现象。
三 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
培养科技人才,主要是根据存在的问题补短板,重点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际化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尖子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人才的培养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区和企业多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发挥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
(一)通过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要充分认识教育在培养科技人才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20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不仅激发了世界强国之间的科技竞争,而且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教育改革。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使美国政府为之震惊,而公众则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责备美国的宇航技术落后是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所致,美国政府很快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这充分说明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高校肩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大批的特别是基层一线的科技人才主要来自于高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提升科技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1.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
高新技术,是那些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体现出高智力、高收益、高战略、高群落、高渗透、高竞争等特点。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在高新技术中,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前导。因此,培养高新技术人才,首先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当前特别要注意培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人才。
人工智能人才需要掌握庞大的知识体系,包括坚实的数学基础、计算和程序基础、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分析建模能力,已经超出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内容。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到核心类课程如机器学习、知识表示与处理,技术支撑类如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自动规划、多智能体系统、计算智能等,平台类如机器学习系统平台、机器人、智能系统等。“当前,多个传统领域都在引入或发展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及技术,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可能远不止500万。”[18]我国“自2003年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起,至今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36个,仅2017年就有17所高校新增了该专业。而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仅专业目录中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方向就已达79个,分布在计算机、自动化等诸多学科”[19]。部分高校目前已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专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但这些仅仅是开始,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以及新兴行业熟练技术人员积累的不足,未来大数据人才的短缺必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已在开展大数据专业人才的培养。2015年全国第一批3所高校成功申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2016年增加32所高校,2017年增加250所高校。而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万到19万之间,大数据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将达到150万。所以,目前高校的大数据人才培养规模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说,要从传统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要重视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强调要“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20]。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1]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起企业自身培养、院校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
3.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阵地,要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成长关键期的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2]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是国家创新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非常关键的因素。有研究证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部分人的创新发现在37岁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说:“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23]高校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从专科生、本科生到研究生,这一时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关键期的培养教育,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科学的育人方法,国家就会多出人才;抓不住这一关键期,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就没有希望,国家的人才战略就会落空,就等于没有抓住未来。对于科研活动来说,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创新活力,青年科技人才是我们未来科技创新最可依赖、最有潜力的人才。
(二)通过科研培养科技人才
科研机构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科研活动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知识、系统研究方法、高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是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24]“摇篮”就要积极承担起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科研机构要利用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和科研创新氛围好、平台大等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导师传授等形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实践,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研究型人才,特别是通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养更多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
为了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我国已制定《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到2020年建设100个在世界科学前沿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制。通过推进计划的实施,积极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方法,在优势领域培养出顶尖人物,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创新团队要有核心成员和骨干,结构稳定、合理,有内在创新动力,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推进计划所支持的主要是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术带头人、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持续创新能力、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三)通过企业培养科技人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当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实践中培养科技人才。
1.在企业科技研发中培养科技人才。企业要发展,确保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队伍。这些人才有引进的,也有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自己培养的,不少人靠长期的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从最初的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工程师、拔尖人才。这样的人才队伍熟悉企业,实践能力强,善于解决实践中的科技难题,特别是围绕同行业遇到的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有的甚至拥有多项专利。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不惜成本、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对企业有感情、能吃苦、留得住的科技人才,把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汇,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形成高精尖专业型与一专多能型人才梯队,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支持。如推荐在职优秀员工到高等院校带薪脱产进修、参加在职继续教育等,为员工提供再成长、再提高的机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设计中心等,为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平台。坚持“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建立科学的绩效及薪酬管理体系,对优秀科技人才实行激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技术成果进行重奖。
2.在高新技术园区中培养科技人才。目前我国有数量可观的高新科技园区,还有一些创意产业园、软件园、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等,每个园区中都有若干个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科技人才汇聚的平台,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起了人才库。一个高科技人才、一项核心技术就能支撑起一个科研团队,带动一个新兴产业。这些科技人才不仅有知识、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还能将这些创新成果进行转化生产,带动产业发展,实现科研和成果转化一体化。在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科技人才得到了培养,成为更高层次的人才。
3.在订单式教学中培养科技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高校培养出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匮乏的人才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企业通过高校开展“订单式”培养,或者企业投资高校建立面向本企业的专门学院,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订单式”或者专门学院式培养人才,等于把企业招工变为企业和高校共同招生,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学校完成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学习,而且通过进企业实习使书本所学的理论更加扎实,个人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尽快由在校学生转化为合格的产业技术工人,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4.在产学结合中培养科技人才。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科技人才,可以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紧密对接。学校了解企业的产业人才需求,通过更新育人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企业通过提供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开展课程改革、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引入教学过程,建立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成为高校的教师,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现高端人才培养与新技术研发、教育链与产业链、教学改革与生产流程改造等紧密对接,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是企业培养科技人才的一条捷径。
(四)通过留学培养科技人才
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既要立足国内,又要放眼国外,二者要紧密结合,发挥两方面优势。出国留学,可以享受到国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接触世界先进创新理念,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国内培养的一些学生虽然应试能力排在世界前列,但是缺乏创造性,很难成为世界顶尖人才,容易依靠别人,按部就班,抗打击能力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意志薄弱。出国留学,可以增加人生阅历和拓宽眼界,突破传统的东方思维,学习他国人才的创意思维,锻炼青年人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很多在国内有建树的顶尖人才,都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25],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归国工作。
培养大批国家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环境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26]要不断更新观念,强化思想认识,改变传统思维,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要坚持政策引领,依据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实施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既重引进,更重培养。要从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考核激励、收入分配到科技创新等,制定完善配套管用的政策措施。要加大经费投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虽已达到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高,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要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全国一盘棋,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科技人才的政治地位,纠正把科技人才当干部管理的官本位思想和做法,因人而异,科学管理,有序流动,合理布局,避免内耗。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腾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贡献聪明才智。
(原载于《人才研究》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