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的样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父母从青葱岁月到满头银花

母亲在十五岁时就长成大姑娘了。

“快跑啊!马上下大雨了。”

“加油啊!雨越下越大了,前面是金马塘,到金马塘我亲戚家去躲雨。”

“我买的糖全被雨打湿了,草纸都抱不住了。”

“正好,放我嘴里,我帮你含着糖,保证不咽到肚子里去。”

“糖是买给我奶奶吃的,你先问我奶奶同意不。”

母亲和七、八个同龄女伙伴,去大队供销社玩,回来的路上下雨了。

青春少女的母亲在伙伴们中格外出众。

这群姑娘被大雨逼得在金马塘躲雨。

出众的母亲被媒婆发现:这是谁家的姑娘,长得这么俊俏…

“这就是前屋,叫四奶的女儿。”

当天媒婆就来到家里。

媒婆自我介绍后,对外婆说:“四奶,您好!我有一桩好姻缘。男方是大户人家出生,有文化、有教养、有品行。你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吗?”

外婆连忙摇头说:“不行,我女儿还没满十八岁…”

媒婆好像心里有数,看好这桩好姻缘。

没过几天,媒婆把我父亲带上门来。

父亲见到母亲漂亮大方。

马上表态对母亲说:“我喜欢你,如果你也愿意,我们先交往,尽早成亲。”

原来大户人家出生,有文化的父亲早就有媒妁之言:方园几百里,找到我喜欢的姑娘。

站在一旁的母亲有点羞涩,不太明白是咋回事。

外婆通过多方了解,得知父亲人品好、读书、有文化,并是家中最疼的满崽,还一表人才…

母亲嫁给父亲时十六岁。

父亲当年二十五岁,比母亲大九岁。

母亲嫁给父亲后,父亲对母亲体贴关心,无微不至,百般呵护,宠爱有加。

能干的外婆没让母亲学做家务事。

结婚后,母亲什么也不会做。没做家务,更没下田干农活。

当时三思堂大队部有识字班,父亲要母亲去学识字。

父亲鼓励母亲说:“你认识字,有了文化,有了知识,就有了生活的目标,生活更会有意义。”

“你认识字就行了,我懒得去学,我看见字能头昏。”

不爱学习的母亲不愿意去。

母亲不学识字,不学做家务,整天就是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父亲从未强求过母亲做任何事。

多好的机会啊!母亲没珍惜,现在都在后悔。

母亲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读书认字,还有父亲在身边陪伴。

母亲到现在却埋怨外婆,只让舅舅读书。

“我娘,让我弟弟读书,要我做事。我现在有文化的话,在医院里就不会做一辈子工人。”

母亲责怪外婆的话,一直说到卧床,母亲想说就说……

母亲和父亲结婚没多久,母亲怀孕了。

母亲第一次怀孕,反应很大,闻不了红薯味。

那个年代家里有红薯吃,是过好日子了。

揭开饭盖饭上面有红薯,母亲就不吃饭。

奶奶觉得母亲任性太娇气,一点苦都吃不了,就想到和父母亲分家。

在分家的时候,父亲维护母亲,和奶奶之间闹得不愉快……

母亲第一胎是个女孩。

奶奶和父母亲分家后,有很多事要做,主要是要照顾眼睛不好的爷爷。

所以我奶奶,顾不上帮忙母亲带孩子。

我爷爷是教书先生,高度近视眼,除了教书,什么事也不会做。

母亲不但不会做细活,而且性格不好,脾气大。

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在婴儿时就夭折了。

父亲不但没责怪母亲,而且对母亲更好。

我大姐、二姐在邵东三思堂出生后,是外婆帮着母亲带大的。

外婆在二十里外的父母家来回奔波。

大姐生下来时屁股没长全。是外婆抱着大姐,辛苦走了几十里路,到邵东县看病……

我虽在衡阳出生,但母亲生下我没多久,又怀孕(妹妹)了,一心想生儿子的母亲,没把女儿当回事。

我有幸跟随外婆身边,在老家邵东乡下长大,度过了幸福愉快的童年……

母亲一直在父亲的呵护下,过着幸福的日子……

父亲在呵护和疼爱母亲的同时,对经常来家里的舅舅也是百依百顺。

记得舅舅每次来家里,家里就格外热闹了。

舅舅从来不顾及姊妹们在学习当中,大声喧哗:“姐姐,你说怪不怪,又有一件怪事……”

那时候的房间门关不拢,加上母亲的大嗓门:“这又是那一家的事,快说清楚点……”家里就像放电影。

父亲也和我们一样,不吭声的做着事。

小时候,弟弟衣服扣子掉了:“妈妈,我扣子掉了,帮我订扣子。”

母亲不会用针线,是父亲拿着弟弟的衣服订扣子。

看着父亲不熟练的针线活,心里想:母亲是女人,为什么不会做女人的事啊!

后来我和妹妹开始学针线活。

刚开始学,妹妹的手做针扎出血了:“哎哟!出血了。”

我对妹妹说:“眼睛跟着针线走,慢点,不要着急。”

学会订扣子的妹妹很得意的说:“你们的衣服扣子掉了,都可以找我,我扣子订得相当好。”

日子过得很快……

我的老父亲终于到了离休的年龄。

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父亲终于可以休息了。

离休后的父亲,从没为自己着想,心思都在儿女身上。

妹妹一家人,每年都从外地赶回衡阳陪父母过春节。

妹妹每次回家都带着满满的礼物。

心细的妹妹想得好周到,家里每个成员都有心仪的礼品。

“外婆您别忙了,给您买了帽子。”

妹妹拿着一顶黑花帽子给外婆戴上,外婆慈详的笑着,满心欢喜。

“爸爸,爸爸呢?”

我的老父亲在厨房忙得欢。

妹妹心疼了:“爸爸啊!我回家,不是让您忙碌,是让您听我说。”

老父亲憨厚的笑着说:“我没做什么事,好的,听我满女说。”

妹妹帮父亲穿上了大皮袄说:“爸爸,大冷天里,您别舍不得穿,以后的大雪花就冻不着您了。”

妹妹一家每次回来,父亲都提前几个小时在马路边等。

父亲眼睛望着妹妹回来的方向。

有一年,春节前下着大雪。

父亲更加担心,早早在路上等待妺妹一家人。

父亲站在马路边,雪花一直在飘。

妹妹下车一眼就看见父亲。

父亲身上漂满了雪花,胡须都是白的,妹妹拥抱着老父亲,眼泪直流,父亲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母亲已经很不耐烦了,在等待满女给自己的礼物时,脸上没有笑容。

“妈妈,漂亮围巾,好暖和,您肯定喜欢。”

母亲脸上还是没有笑容,嘴巴在嘀咕:“就一条围巾,还等这么久。”

“妹妹一家路上辛苦了,开饭了!”大姐高声叫着。

我们围着热气腾腾的饭桌:笑着、吃着、劝菜、敬洒……极乐触触……

平时,退休的老父亲在闲暇时间,喜欢打小字牌。

每次看到父亲,我都掏光身上的零钱,父亲高兴的用手捧着钱说:“老三,每次给我钱,我都赢钱,要蠃钱了…”

姐妹们一回家,父亲就说:“你们姐妹只管打麻将玩,什么也不要做。”

爱好打小字牌的父亲,在女儿们面前只记得麻将了。

我们每次回家,都是父亲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的。

母亲不做事,还很不情愿说:“这么多事都没做,就只顾打麻将。谁来做事,肯定做不赢…”

我手里拿着麻将,心却静不下来。

因为母亲不会做事,只会嘴里唠叨,只会帮父亲倒忙。

找不到事做的母亲又在说:“是我生养你们五姊妹,在一起好玩。在乡下没进城的话,看你们玩,还想玩得这么开心,想都别想…”

姐妹们看到父亲做事不停,听到母亲唠叨不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以后每次回家,姐妹们就帮爸爸叫上老伙伴,在家陪父亲打小字牌。

老父亲高兴的样子像个孩子:“老三,我手气好的很…”

望着穿着中山装的父亲,微微抬头一笑,觉得父亲好帅,是我心中的男神!

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着,读懂了它,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父爱的沉默,却能暖心。

父爱是无言的爱,含蓄又深沉,舐犊情深的爱,虽不会轻易表露。

父爱是太阳,即使鸟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他的光芒。

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母亲说我长得像父亲。

女儿像父亲有福啊!

看到知足的父亲打哈哈笑,我在心里乐。

父亲有很多爱好:打太极、散步、看电视、打小字牌。

老父亲您在天堂可知道,您打太极,对我影响至深,感受极深,让我刻骨铭心,永记不忘。

太极成了我生命的一半。就像父亲永远陪伴着我!

母亲也有爱好:谁家添新家具了,谁又买了新衣服,这家在吵架,那家在打架…

终于看到父亲和母亲一起散步,我就跟在他们身后,父亲跟紧母亲,嘴里在说:“散步要静心,不能太快,老人最怕摔跤…”

母亲总心不在焉,不以为然的样子。

很多道理母亲一辈子也明白不了。

母亲啊!父亲在您身边,您要好好珍惜。

好好向父亲学习,做一个快乐的人!

望着父母的背影好温馨,我停住了脚步。

父母的样子就好像一副画!定格在那里。夕阳无限美。

第十八章回家过年

今年过年家里可热闹了。

春节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风风火火的赶来了。

妹妹、妹夫、弟弟,都从外地赶回衡阳家,陪老母亲过年。

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新年的喜气。

母亲能幸福的安度晚年,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母亲身边。

母亲感到幸福和温暖,就是我们全家人的幸福和温馨。

平日在床上吃饭的母亲,今天大年三十团年饭,迫不及待对我说:“我今天要坐桌子吃团年饭。”

可见老母亲把团年饭看得很重要!

“好的,儿子抱外婆下床吃饭。”

我高大的儿子把外婆抱起来坐在轮椅上,推着外婆到桌子边。

“好多菜啊!一、二、三、…十二个菜。”

母亲高兴的样子像个孩子。

常言道:家有老,是个宝。

我站在母亲旁,做好准备喂母亲吃。

“我要喝红酒。”

我拿起杯子递给妹妹说:“好,给娘老子倒红酒。”

急性子母亲大口吃肉,我干脆用手来配合。

“我要蛋饺子。”我手拿一个蛋饺放进母亲嘴里。

“我要鱼丸子、扣肉、熬肉、鸡把子(鸡腿)、海蛋…”

母亲嘴里塞得满满的,还一边说要……

妹夫、妹妹起身向母亲敬酒:“妈妈,新年快乐!长命百岁!天天开心!”

随后,大姐、二姐、二姐夫、弟…都向母亲敬酒。

我们五姊妹,患难与共,共同享受幸福。“来,为幸福干杯!”

好热闹的场面啊!因为有母亲在,吃得热闹,说的热闹,喜欢热闹的母亲越吃越开心。

母亲吃饱了,突然说:“今天吃年饭,敬老客了吗?”

“敬了,敬了…”

“请外婆、外公、奶奶、爷爷、父亲…”

“老人家们都回来过年了。”

“老人家们保佑母亲健康长寿。”

姊妹们你一句,我一句对着老母亲说。

“照全家福,快照。”

妹妹说:“姐,你高兴的只顾喂母亲吃,自己还没吃呢?”

妹妹夹个蛋饺放我嘴里。

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我说:“吃饱了,再也装不下了。”

“大家一起举杯,过年好,母亲健康,全家幸福。”

咔嚓,二姐抢到镜头说:“再来一张。”

我的俩个孙宝宝(孙子、孙女)马上站到我身边:“奶奶,我们要和您合影…”

我此时此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温暖是家的灯光,关爱是家的门窗,体谅是家的饭香,包容是家的厅堂。

心存温馨,一句温馨的话语,一切温馨的画面,无不在宣誓着家庭的幸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多想画面定格。

妹妹看着我兴奋的样子说:“姐,你辛苦了。”

“一点也不辛苦,”我实话实说。

一生都在忙碌的外婆,从来没觉得过辛苦。

一生知足的外婆脸上总是微笑,苦难中过来的外婆总说:“这好啊,那好啊,哪里更好…”

为什么外婆眼里总有美好的画面,因为眼睛里都是别人。

别人的幸福都是自己的幸福,幸福多了,人就快乐了。

“我要上床午休了。”母亲的喊声让我回神。

“好的,儿子抱外婆到床上去。”

儿子起身抱起外婆放在床上。

母亲对着外孙说:“崽啊,你费这么大力,外婆没带过你,你和外婆好亲啊…”

看到母亲幸福的表情,觉得这餐团年饭是我一生中最美满、最幸福、最开心、最快乐的年饭…

但愿以后的每餐过年饭都像今天这样。

母亲健康!母亲长寿!

觉得自己过得有价值,做着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照顾好老母亲,让母亲寿尽天年。

我的心愿一定能够实现。

我对着八十七岁高龄的母亲说:“妈妈,我们一起加油。”

母亲嘴里一直在说:“加油,加油,过年加油……”

过年好!过年真好!

过年后母亲的寿命又长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