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体验,也要督导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体验和督导哪一个更重要?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心理体验和督导的?面对体验和督导,我们要做怎样的选择?一些新手咨询师在刚进这个行业时会有很多的困惑与问题。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体验,指的是心理咨询从业者在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前或者心理咨询行业后,自己要先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者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个人要找一位上级的咨询师去做个人体验。比如我预约一位老师做我的心理体验老师,专业咨询师的咨询就叫体验,分为个体和小组体验,心理咨询师的体验主要是围绕个人的成长和完善。
心理咨询师的督导是对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化过程的专业指导。学习者在有经验的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心理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心理督导也是心理行业的同行们分享临床知识、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学习过程。
心理体验与心理督导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心理体验可以理解为心理咨询师的个人咨询,而心理督导更多的是围绕专业层面。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遇见的困惑等可以跟自己的督导师进行沟通交流。
我比较赞同心理咨询师这种主流的培养模式,就是既做心理体验也做心理督导。心理体验能加快咨询师的个人心理成长的速度。当人们把心理咨询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在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我们去找心理咨询专家做心理体验的时候,要观察咨询师的风格,看他适不适合自己。我们在跟这位老师做心理体验的时候能否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与成长的盲点,帮助自己往前推进。体验与一般的心理咨询的差别在于,一般的心理咨询是由于自身遇见问题或者障碍,想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而体验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要去成长。在平常生活中,有些问题自己是发现不了的,但是在你做体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模式。比如我与团队里的几位系主任一起共事,大家不仅是工作、管理关系也是一个督导与被督导的关系。我们是相互督导的关系,虽然我是一名督导师,但是我在这个团队也接受他们的督导。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获得了一定的成长,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能更深入地去探索自己。
体验的形式有很多。咨询师可以预约一位匹配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体验。比如之前是学习精神分析学派的,可以找精神分析学派的专家;学习人文主义学派的,可以找人文主义学派的专家。体验的目的是成长自己,推进自身的发展,发现自己的盲区,能更快地了解自己,对自己职业的方向、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心理咨询师的督导机制也是需要的,心理督导能帮助咨询师成长。心理咨询界有句话:“你能走多远,你才能引领来访者走多远。”因此咨询师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是很重要的。咨询师因为个人经验的原因,有时候在咨询中遇见问题,对于咨询案例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在心理督导中督导师能帮助咨询师进行解答,能跟咨询师一起去寻找原因,并修正咨询策略。比如一个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接到个案,他不能随便接,需要督导师去督导他的案例,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师做得好的方面有哪些,有困惑的方面是哪些,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我们也可以形成朋辈督导。朋辈督导是由相同知识、能力水平和阶段的同专业从业人员组成的小组。朋辈督导小组定期活动来讨论与个体督导中同样的问题。比如专业中遇见的困难,新的干预技术和解决办法以及工作中遇见的伦理困境。
心理咨询师的体验与督导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心理体验与督导也是长期的过程。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我也接受过同行的体验与督导。两者都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在美国,每一个新手心理咨询师都会有免费的督导师进行督导。督导这样的方式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在医疗与教育行业古代就有督导机制了。心理咨询行业的督导始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他在自家进行每周三的集体讨论。正式的心理咨询督导工作是马克思·埃丁根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开始的。1922年,为了促使培训的标准化,国际精神分析学院采用了正规的标准规定了在督导下对患者的正式工作程序与治疗。督导是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对经验不足的新手咨询师的干预。
一开始进行心理督导是为了将精神分析的观念、原理等进行组织化、概念化与规范化,依据一定的理论、概念等结构框架来指导咨询师进行咨询工作。这样的一种督导让新手咨询师的工作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去开展,有章法可循。在咨询中遇见问题时能做出有效反应,避免无效反应与有害反应。
督导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这种教学不是增加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经验,而是为了修正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经验。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不是随着个案时间的增加就会提高。如果没有接受督导,没有对于个案经验的总结与积累,那些咨询经验就会变成无效经验。没有接受督导的心理咨询经历难以有效提高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水平。
经验性的学习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能够清晰认识到是什么导致了自己错误的判断与不正确的选择,另一个是错误出现的时候能够给予正确的反馈。在心理咨询的职业训练中,心理督导能够满足经验性学习的条件。在心理咨询中,接受心理督导能够让咨询师的咨询经验成为有效的经验,提高咨询师的水平。
大家对体验与督导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例如有些人认为,看书、翻阅文献、参加培训课程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进行督导?接受督导是参与培训的重要内容,查看书籍、翻阅文献能够让人们了解这些知识。参加课程能够为团体带领者提供练习机会,积累经验。督导能够为这些提供反馈,在督导过程中,督导师与被督导者都要进行思考。督导师会提供案例干预时的思考与感受,被督导者也能学习咨询的方法与技能。
团体督导与个人督导有什么不同?在没有督导师的情况下,朋辈督导的效果怎么样?个人督导是更有经验的督导师对被督导者的专业成长问题或者个案咨询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团体督导是不同的咨询师在一起分享案例,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观点。督导师反馈,被督导者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在团体中学会如何去带团体。有些地方督导师人数少,朋辈督导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朋辈咨询师之间的知识技能差不多,在咨询中会遇见相同的问题与困惑,大家聚在一起可以进行讨论,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
大家在寻找督导师的时候会想应该找什么样的督导师。中国注册心理督导师系统里面有很多督导师,大家可以在里面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像选衣服一样,选督导师也是,不一定要选最贵的,但是要选最合适的、最对的,与自己匹配的那个人。当你遇见与你匹配的那个人,你就会有感觉。当你没有找到那个匹配的督导师,你可以多尝试、多体验,多看看什么样的督导师是适合自己的,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当你寻找到匹配的那个督导师后,要固定下来,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就放弃。当你的督导师正对你脾气了,你就开心;当你的督导师抓到你的一些痛点,你就想逃避,这是不行的。
心理咨询有其特殊性,当你难受的时候你不想去触碰,但是督导师就紧抓着那一点不放该怎么办?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依靠来访者的舒服程度来进行判断,当督导师抓住被督导者的痛点,这正是被督导者需要成长的点。如果督导师不指出来,可能被督导者就不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也可能知道但是自己一直逃避。被督导者要想提升自己就要正视这个问题。督导师与被督导者一起努力,被督导者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成长自己,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丰满。
我的督导师就是我的妈妈。她能够照见我的很多东西,跟她在一起,我会进行反思。督导师能够帮助你成长,让你照见自己的问题,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说督导师能协助你成长。
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生涯中,体验与督导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管是刚刚入行的新手心理咨询师,还是已有一定资历的心理咨询师,体验与督导都是个人成长与咨询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