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湾区智能制造先行度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工业互联网发展计划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海量工业数据感知、传输、集成与分析的载体,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中国制造”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均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

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44],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2016年5月,为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夯实融合发展基础,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经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45]

201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发布[46],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终实现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2018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47],指出工业互联网App(简称工业App)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承载工业知识和经验,满足特定需求的工业应用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成果。该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全面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等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的重点需求;突破一批工业技术软件化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工业App标准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重要支撑意义的高价值、高质量工业App,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App企业;工业App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创新应用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工业技术软件化率达到50%;工业App市场化流通、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形成,对繁荣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2018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48],旨在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对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进行资金支持。

201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目标,着力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打造标识解析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同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突破核心技术,促进行业应用,初步形成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体系,筑牢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此外,在大数据与云计算发展规划方面,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文件,如表3-3所示。

表3-3 大数据与云计算相关政策简介

(续表)

各省市结合实际情况,相继发布推行了一系列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文件,部分见表3-4。

表3-4 工业互联网地方级相关政策汇总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