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
本书在系统总结智能制造的主体内容及实施保障因素的区域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杭州湾大湾区智能制造评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上海、浙江两地的行动纲领和实施方案所指出的智能制造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为依据,将区域智能制造先行度细分成智能集成创新、两化融合推进、试点示范引领、标准体系构建、发展载体培育、基础服务支撑等六大方面的21个具体指标,并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主次关系和关联关系,构建出区域智能制造先行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完成杭州湾大湾区智能制造先行度的综合水平测算,通过自身原因剖析以及与参考区域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提出杭州湾大湾区智能制造综合水平提升策略与对策建议。整体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研究方案
根据上述研究方案,本书将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介绍智能制造的概念及发展现状。主要回顾全球制造业智能升级历程以及我国的制造智能化发展历史,分析智能制造定义以及主要内容和特点,对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梳理。
(2)总结区域智能制造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主要从智能制造能力评价、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装备制造业评价、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云制造服务平台评价等角度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从国家未来生产就绪度、德国工业4.0就绪度、中国制造国家级示范区评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条件、浙江省智能制造评价等方面对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梳理。
(3)构建区域智能制造先行度的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在融合智能制造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智能集成创新、两化融合推进、试点示范引领、标准体系构建、发展载体培育、基础服务支撑六个方面的选择指标库,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最终确定出21个二级指标来构建区域智能制造先行度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基于多准则偏好信息(MCCPI)的非可加测度与Choquet积分来构建先行度评价方法。
(4)对相关区域智能制造先行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杭州湾大湾区的发展对策建议。对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省市的区域智能制造先行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明确杭州湾大湾区(浙江、上海)智能制造先行程度,并对其智能制造的进一步高质先行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